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周练(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周练(2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2.23)历史试题 ‎ 考试时间:2月23日 一、选择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公元前631年,雅典贵族基伦试图利用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称王雅典。可是从乡村赶来的雅典平民反而帮助贵族把他围困。雅典平民与贵族联合反对基伦暴动说明 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 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体制 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 ‎2、商鞅变法法令规定“致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3、北魏时期的杨衔之在《洛阳伽蓝记》里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反映了 ‎ 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 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      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 ‎4、自南宋至晚清,主流史学家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持否定态度。但到了近代,梁启超却把王安石比作中国的克伦威尔,并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这一认识也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这说明 ‎ A.中西对比方能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认识  B.史德是历史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 C.时间的推移会让历史的真相浮出水面  D.对历史的解释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5、加尔文说:“我们把上帝的永恒的判决称之为预定。上帝根据这一判决,决定每一个人应该变成怎样。因为我们不是在同一状况下被创造出来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却要永远罚入地狱。”这一思想                                   ‎ A.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B.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  ‎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D.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 ‎ ‎6.  恩格斯说:“‎ 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拿破仑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 ‎7、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 ‎8、 1876年,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辩论,他认为日本人以西装换掉古老民族服装是不敬祖先。森有礼却说:“如果我们的祖先还活着,他们无疑会做我们全部做过的事„„大约一千年前,他们改穿中国服,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服比自己原来的穿着要好。”这次辩论 ‎ A.展现了日本对中国传统服装的认可  B.说明两国对传统服装认识没有差异 ‎ C.反映了李鸿章支持变革的积极心态  D.反映了两国改革者不同的变革取向 ‎9.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 C.百度从学习西文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 ‎10、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 C.变更国体的主张   D.大兴民权的意向 ‎11.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王以禽作六挚(人们见面所执的礼物),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雉,士执堆,庶人执鹜,工商执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扩大了周疆域面积 B.官僚政治的作用凸显 C.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 D.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化 ‎12.宋代对于较为重要的中央机构,多重叠设置;在地方大区的路级建制则分立多个平级机构,互不统属,在州郡一级则特设通判一职,与知州并列等等。这说明宋代 A.重视权力制衡 B.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加强 D.君相矛盾弱化 ‎13.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 ‎1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 ‎15.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 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 ‎ ‎16.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 ‎ 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 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宗族比国家更重要 ‎ ‎17.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 ‎18.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这说明 ‎ ‎①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廷议制度,即国有大事皆由朝廷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据此可知该制度 A.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 B.标志君主专制的强化 ‎ C.导致中央集权被削弱 D.加强了对百官的监督 ‎ ‎20.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 ‎21.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 ‎22.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 ‎ A.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 ‎ C.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 ‎ ‎23.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 ‎24.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 ‎25.《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 ‎2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 ‎2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 ‎28.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29.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 ‎ 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30.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 ‎ 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 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 ‎ 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 ‎31.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 ‎ 年限 ‎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20年以上 阁臣人数 ‎30‎ ‎37‎ ‎42‎ ‎25‎ ‎12‎ ‎11‎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 ‎32.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的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 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 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二、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33题16分,34题20分,35题16分,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8分)‎ ‎3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商鞅变法的出发点是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立足并最终实现国富兵强,这体现了他“务实功利”‎ 的价值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发,传统的道德伦理准则已难以支配社会生活,强权主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次变革在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的同时,也潜移致化地改变着秦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用爵禄和刑罚将人们追求利益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到国家需要的道路上来,把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思想都引入一种轨道式的模范。对法律过度的依赖,比如鼓励亲属互相监视、互相告密,撕裂了人伦亲情;“轻罪重刑”使司法行为恐怖化;“不赦不宕”使“犯罪分子”一旦获罪则走上绝路,这些繁密的法令使秦人的心理发生了徽妙的变化,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渐渐降至仅仅遵循法律规定的最低线.‎ ‎ ——摘编自许鸿基《商鞍变法的法治思想与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鞍在变法中践行“务实功利”价值追求的主要举措.(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轶的“务实功利”价值追求。(12分)‎ ‎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云:“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于是,各地督抚纷纷遵旨办理,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大多数书院的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了西学、新学的比重,削减了旧的分量。书院从科举中剥离出来,向近代学校形态过渡或直接转化为新学堂,被纳入了新教育的体系中。‎ ‎——摘编自马晓艳《近代化理念下教育体系的转型——以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意义。(8分)‎ 高二历史周练试题(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A项当时社会危机仍然严重;B项当时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并没有消失;D项工商业奴隶主主张进行变革。三项均表述错误。 2、B【解析】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建立争霸战中的经济基础。因此,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3、D ‎4、D ‎5、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加尔文为欧洲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借助“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否定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A不对,早在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开始兴起;C无从体现;D不对,为摧毁封建专制统治奠定理论基础的应是启蒙思想。‎ ‎6、B【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明确“农民解放”指俄国进行的1861 年农奴制改革。结合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可知这场战争指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 ‎7、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政府提倡“文明开化”,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B项符合题意 ‎8、【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关于服装的辩论体现了日本主张变革必须彻底,而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基本立场,说中国绝不推行日本式改革,决不用欧俗;实质反映了两国改革者完全不同的变革取向,正确选项为D。‎ ‎9、D【解析】以年代为重要依据,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D。 答案:D ‎ ‎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光绪帝也想采用西方的政治体制来弥补中国的缺陷,所以这从本质上这反映了光绪帝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故选B项。‎ ‎11、D ‎12、A ‎13. 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1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5. A【解析】通过材料“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分封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故A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周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C;材料并没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相关信息,排除D。‎ ‎16. B【解析】材料信息“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说明了梁启超认为宗法制度影响至今,故B项正确;宗法制度在周代以前就有起源,故A项错误;家族不是政权组织,故C项错误;“家齐而后国治”指出了家族的重要性,但是国家比家族更为重要,故D项错误。‎ ‎17. B【解析】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18. A【解析】根据材料“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 ‎19. A【解析】材料“国有大事皆由朝廷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君主权力的强化的信息,排除B;材料无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无关对百官的监督,排除D。‎ ‎20. D【解析】据材料“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等信息可知,周天子按上天的意志主宰天下,即“君权神授”;由材料中“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等信息可知,周王室衰微后,诸侯争霸,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诸侯中已经没有了“君权神授”;由“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等信息可知,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而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因此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与周天子的“天命”观念的不同,A理解片面;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与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与周天子相比的变化,是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C说法错误。‎ ‎21.D【解析】由秦朝九卿的职能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的结论,排除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 ‎22.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带来一定的弊端,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地方分权,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没收地方权力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治统治的需要,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忽视民族发展的信息,排除D。‎ ‎23. 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24.‎ ‎ A【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中兵士参加的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25. C【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26. 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因此并不能证明中央剥夺了宗室特权,故排除B、C项。‎ ‎27.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选项符合题意。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28. D【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法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29. D【解析】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 ‎30. D【解析】材料“绳愆纠缪”意为“改正过失,纠正错误”;联系材料“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可知,明代仁宗皇帝是要求他们四人帮助皇帝来监督官员,以纠正官员的错误及过失,由此判断D正确;据所学可知,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掌握实权的行政机关,而不是皇帝顾问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各部权力制衡,C错误。‎ ‎31. 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A 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据,B选项排除;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C选项排除。故选D。‎ ‎32. C【解析】依据材料“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可知,这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这种方式明显扩大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强化,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官员制衡机制在此之前已经建立;材料体现的是皇帝赋予越来越多的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利,并未体现权力机构的设置情况,也没有体现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因此B、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 ‎33、(1)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8分) ‎ ‎(2)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8分)‎ ‎34. (1)主要举措: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制定《秦律》,轻罪重罚等。(8分)‎ ‎(2)评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提高了军队的战牛力;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墓础。(6分)但是,这种偏执的价值追求,使人性中的好恶被利益诱引。逐渐呈现出重现实利益轻伦理道德的倾向,人们的价值观转向功利;严酷的法律也会激化社会矛盾。(6分)‎ ‎35、(1)原因:清末“新政”的需要;传统书院教育不能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传人的促进;国内人士要求进行教育改革的推动。(8分)‎ ‎(2)意义:促进西学或新学的进一步传播;为最终废除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加速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