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赤峰二中(2015级)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3.有学者指出:归根结底,社会上某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形成,从横的方面说,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从纵的方面来说,则是继承着若干历史的传统而又显出它本身的时代特征来。从明清时期来看,文中的“纵”主要是指 A.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和束缚 B.彻底抛弃了传统儒学的教条观念 C.儒学丧失了传统统治地位 D.明清儒学具有承古萌新的特点 4.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在这里 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科技发明 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能力 5.有人这样描述中国古代某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经学,以己意解经成为一时风尚;文学方面,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一时期应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7.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依据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这一结论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这里钱穆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A.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东西要理性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学习 C.中国对外学习的道路必然会失败 D.近百年来中国对外学习全是盲目抄袭 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的国情决定 11.“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12.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D.“神舟5号”发射成功 1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 “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14.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 B.缺乏连续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具有时代性 15.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又一个著名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16.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C.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17.“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被 更改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振动,人类生效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18.“当瓦特为改进蒸汽机而负债累累时,企业家罗巴克为其偿还债务,允许其使用他工厂中的工具,并出资三分之二与瓦特合伙申请新蒸汽机的专利权”。由此可见在工业革命中①蒸汽机是瓦特最早发明的 ②企业家的资助是技术变革的重要条件 ③技术工人未参与技术革新 ④已经出现了激励技术革新的专利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9.到2015年6月,我国民规模达6.68亿,互联普及率为48.8%,手机民规模达5.94亿。腾讯CEO马化腾说:“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揭示了 A.互联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 B.人们对互联的依赖程度增强 C.互联满足了人们全部的个性需求 D.互联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很大影响 20.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 ②到法国参观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 ④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22.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23.《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达到两亿美元。材料说明电影艺术 A.成为大国推行强权意识和价值观的手段 B.折射出西方文明的衰落和复兴 C.成为投机商人赢利性的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4.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许多人们通过电视直接观看了此次阅兵。这体现了电视的 A.资讯传播功能 B.大众娱乐功能 C.艺术鉴赏功能 D.政论传播功能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1) 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4分) (2) 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分)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6分)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材料二 1915年2月,袁世凯颁布《教育纲要》,明确提出“各学校均应崇奉古贤以为师法,宜尊孔子以端其基,尚孔孟以致其用”,要求各“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正式在中小学恢复读经。 材料三 历代君主,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而孔子云者,遂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矣。使孔子而生于今日,或且倡民权自由之大义,亦末可知。而无如其人以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于今日之时代精神也!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2月 材料四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 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 虽然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其时一般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饿乡纪程》1920年10月 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主张的异同。(5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主张的合理性。(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民国初期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7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普罗泰格拉对神的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3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思想背景。(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7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28.(10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既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大炮和迫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45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价值。(3分) (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2分) (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试各举一例文学和美术作品佐证这一观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2015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 1-5 C C D A D 6-10 C A A B D 11-15 C B A D B 16-20 C A C B A 21-24 D D D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3分)(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分) (2)努力: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分) (3)评价: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2分)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仅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分) 26.(15分)(1)相同点:主张相同:尊孔。(1分) 不同点:目的不同:康有为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基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结果不同: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袁世凯尊孔复古,违背民主共和潮流,阻碍社会发展。(4分) (2)变化:否定孔子学说(1分) 合理性:随着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实现民主政治成为社会共识。传统儒家学说成为维护专制统治工具,因此必须加以否定。(2分) (3)由尊孔复古逆流出现到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再到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前一次变化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后一次是十月革命及五四运动的推动。(7分) 27.(14分)(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繁荣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发展。(2分)(3)主要内容: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说明: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7分) (4)思想具有自身的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一定社会的思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分) 28.(10分)(1)观点: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价值: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3分) (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启蒙运动)。(2分) (3)看法: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举例:文学《巴黎圣母院》,美术《自由引导人民》(只要答出浪漫主义流派的作品即可)(3分)。 (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源于社会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