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 1.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答案】B .............................. 2. 明清时期,新兴的中小市镇大多突破了传统“王制(国家城市建设中的宫殿、住宅及街道的制度性规定)”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无计划的无序性建设状态。这主要是 A. 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B. 国家不重视市镇的管理 C. 封建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D. 城镇建设技术极度落后 【答案】A 【解析】“新兴的中小市镇大多突破了传统‘王制’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无计划的无序性建设状态”表明城市突破坊市界限,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 3.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 “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 D. 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在战国以后的政府一直实行重农政策,另一方面抑商政策并非贯穿始终,商业仍然在发展,故A项正确; “盐铁官营”等政策保证了政府税收,但阻碍了商业发展,故B项错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故C项错误;古代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不完全是闭锁状态,在鸦片战争以前已经与世界市场发生了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A。 4. 《罗马法概论》指出“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公开法律”指的是制订 A. 《十二铜表法》 B. 习惯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土生土长”“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为《十二铜表法》,A项正确。习惯法是不成文的,外界不易了解,与题干“公开法律”矛盾,排除B。万民法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出现在《十二铜表法》之后,排除C。自然法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推断 A. 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 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 欧洲的商贸中心己经发生转移 D. 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之间香料贸易利润丰厚,并没有体现出欧洲人的消费水平高,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印度是重要的香料产地,并没有反映出印度成为列强的殖民地,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以后,15世纪早期还没有进行新航路的开辟,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正是由于香料贸易利润丰厚,所以欧洲人迫切需要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故D正确。 【名师点睛】 结合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香料贸易对新航路开辟的巨大影响来分析材料。 6. 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以上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 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 打击了“海上马车夫”荷兰 C. 英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确立 D. 英国垄断了北美地区的贸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为打击 “海上马车夫”荷兰而推行航海条例,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削弱的是荷兰而非西班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651年英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尚未确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航海条例只是打击了荷兰,并未使英国垄断了北美地区的贸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 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 英国和中国 B.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 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D. 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答案】C 【解析】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东方是主要指亚洲等发展中国家,西方则指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是指工业革命后,东方大多数国家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将东方国家囊括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经济的附属。题干中“世界城市”指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世界农村”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指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世界农村”指的是发展中国家,故C正确;英国和中国仅是两个国家,并不能代表“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故A错误;材料中的城市和农村是指的西方和东方,不是单纯的城市和农村,故B错误;“世界城市”不仅指欧洲国家,还有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世界农村”不仅是美洲国家,还有亚非等国家,故D错误。 8.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颁行的(意外亊故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禁止妇女儿童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到1894年,徳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1910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这说明 A. 统一后的德国专制色彩浓厚 B. 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 C. 德国用议会来粉饰专制统治 D. 德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德国颁布社会保障立法和召开国际会议保护劳工利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体现了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B正确;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9. 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一系列议案:军队应以国防为主目的,剿匪为副目的,同时并当积极改进,务适于国防之用;陆军应依据常备兵额为有程序的编遣,海军以能供国防上防御为目的;决定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陪都。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 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 集中全力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C. 为应对日本的侵略作抗战准备 D. 通过迁都改善中国民族工业布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军队应以国防为主目的”“决定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陪都”结合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加紧侵略中囯的史实分析,国民政府决定以西北作为长期抗日的后方,故C正确;A、B、D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军队应以国防为主目的”。 10. 据清朝《海关关册》统计的丝织品输出状况如下表 1860年 1879年 1889年 1894年 纺织品出口值(万海关两) 212.38 449.90 717.50 841.55 全国出口总值所占的比重 5.34% 6.22% 6.57% 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 中国丝织品仍然有较强竞争力 C.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资本主义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B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丝织品出口值、全国出口总值所占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丝织品仍然有较强竞争力,故B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A错误;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容易误选C,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现是: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丝织品出口,不属于原料。 11. 上海在中国近代有独特的折射历史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反映的信息,请给上海进行时空定位 ①有学者在日记中记着:“上海理发价,己至七万元,不改币制,如何生活。” ②上海工厂开工率20% 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 A. 1895年 B. 1913年 C. 1936年 D. 1948年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理发价已至七万元,这说明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上海工厂开工率20%,这反映了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这反映了美国商品在华倾销。以上特征符合解放战争后期的国统区状况,1948年属于解放战争后期,故D项正确;1895年是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1913年也不属于解放战争后期,的B项错误;1936年也不属于解放战争后期,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近代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历史特征,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的经济状况,学生可以结合史实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新的传媒手段的出现并不表明旧的传媒手段必然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一个新旧并存、传媒手段不断丰富多样的过程。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13. 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 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 私营商业 国营商业 合作社商业 1922年 约73% 18% 9.5% 1926年 25% 57% 18%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效果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己经形成 C. 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D. 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时间是1922年以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就结束了,A错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30年代才最终形成,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当时利用了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指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D正确。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代和内容特征来分析材料即可。 14. 1979年7月,勃列日涅夫出台工业管理体制,“建立长、中和短期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系,使企业经营活动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挂钩。”这一举措 A. 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 极大地调动企业自主性 C. 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 使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对科技人员的重视,也就体现了勃列日涅夫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勃列日涅夫并未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勃列日涅夫也未实现企业自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是勃列日涅夫的军事措施而非经济措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5. 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这反映出英国 A. 率先尝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 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 C. 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D. 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 【答案】B 【解析】 根据“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 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国进行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故B正确;材料表明英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并非实行计划经济体制,A错误;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主体是私有制经济,C错误;D材料未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16.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世界各国的普遍意见是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伊拉克问题。俄罗斯、中围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对伊继续进行核査:包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在内的美国盟国都坚决反对不经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114个不结盟国家也一致认为,不能越过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据此可知 A. 伊拉克战争是冷战格局下的局部战争 B. 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出现重新组合 C. 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己经形成 D. 联合国成为有效遏制美国霸权的关键 【答案】B 【解析】“俄罗斯、中国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对伊继续进行核查;包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在内的美国盟国都坚决反对不经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114个不结盟国家也一致认为,不能越过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表明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出现重新组合,大国强权受到多方政治力量制约,故B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A错误;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主要表明多种国际力量对美国的制约,D均不符合材料,排除。 17. 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 英美两国争夺经济霸权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答案】A 18.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 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 C. 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答案】D 【解析】“其(台湾)‘邦交国’仅剩20个”可知当今世界上承认台湾的国家已经不多了,大多数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合法政府,故选D;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9.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行业 工业 农林水利 邮电运输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亊业 贸易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3.7% 3.1% 1.0% 备注 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 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基础 B. 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 C. 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 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各行业投资的比例,体现不出旧中国原有工业的特征,A错误;从材料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可以看出,国家投资的计划性较强,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一五计划的成果,无法得出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材料看不出原有工业布局的特点,无法得出“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排除D。 20. 下表是1953-1957年中、英、美部分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单位:%)统计表。该表说明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期间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指数 18.0 4.1 2.8 钢 31.7 5.7 3.9 原煤 14.4 下降 0.4 发电量 21.6 7.8 9.1 A. 我国的重工业基础相对发达 B.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C. 中西方工业化的核心在重工业 D. 英、美工业化水平骤降 【答案】B 【解析】新中国中国重工业非常薄弱,排除A;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方工业化的核心问题,排除C;1953-1957年,英、美处于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D错误。 21. 下图为1949一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图中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这三次建交高潮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A. 都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关 B. 都与美国有着直接联系 C. 体现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D. 说明中国实行多边外交 【答案】A 【解析】从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看出,三次建交高潮分别是1949年、1972年、1991年,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正是美苏冷战的时期,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战略收缩,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故三次建交高潮都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关,A正确;1991年的建交高潮和美国没有直接联系,B错误;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C错误;图片无法体现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排除D。 22.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B. 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C.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 D. 暂时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二战后,为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社会矛盾和防止社会动荡,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福利制度,故本题应排除D项,选择B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故排除A项;优化政府形象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无必然联系,故C项的表述错误。 23. 某个国际组织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李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A. 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B. 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 C. 最早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提出的 D. 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规定是关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的,所以属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组织,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得出,这是关贸总协定中的内容,据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其目的就是减少贸易壁垒,有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这对经济不发达国家不是有利无害的,故排除BCD,选择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关贸总协定 24. 表格中所列的时间和事件,反映的主题 时间 事件 1500年 地理大发现 1600年 早期殖民扩张 1800年 近代工厂出现:改良蒸汽机推广 1900年 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 1950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000年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A. 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C. 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 D. 展示资本主义发展全过程 【答案】B 【解析】1500年地理大发现,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600年早期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00年、1900年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50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朝着法治化方向发展;表格所列事件反映的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B正确;A只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只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材料无法现今以及未来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因此表格所列事件不能展示资本主义发展全过程,D错误。 25. 撤切尔夫人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以此医治“英国病”。这里的“英国病”指的是 A. 货币危机 B. 滞涨局面 C. 劳资矛盾 D. 自由放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撒切尔夫人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抑制通货膨胀,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体现了其政策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医治“英国病”,“英国病”应指的是滞涨局面(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故选B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二、材料阅读(满分50分) 26. 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題一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槪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主题二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槪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主题三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植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 主題四茶叶与民族工业 “张一元”大事年表 时间 亊件 1900年 安傲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25年 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 1930-40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1956年 公私合营 “文革”期间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1982年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1992年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5年 诖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1999年 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2002年 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是从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答案】(1)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2)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商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4) a.从企业性质角度: 阶段划分 阶段名称 1900-1956年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56年至今 ①1956-1999年 ②1999年至今 社会主义企业 ①国营(有)企业 ②股份制企业 1956—1999年 改制阶段 1999年至今 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 b.从企业经营角度 阶段划分 阶段名称 1900-1956年 私营企业 1956—1999年 国营企业 1999年至今 股份制公司 中国经济状况: (1)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2)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4)1999一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解析】(1)材料提到“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说明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显示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而唐朝茶叶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水陆交通的发达以及唐朝商业经济发展。 (2)作用:“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说明到18世纪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重要内容;“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说明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说明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原因:根据“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并结合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史实分析回答。 (3)原因:根据“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植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分析得出。影响:根据“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影响。 (4)此题考查的是中国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第一问可以抓住时间条件,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企业发展角度、企业性质角度、企业经营角度,第二问可以根据时间段分析,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时代特征、政府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等角度思考。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則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勘探的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的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入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査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村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淸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幵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淸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1)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康熙年间和19世纪70年代的矿产政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主要推动者,社会需求等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 【名师点睛】本大题第(1)问的第一小问和第(2)问的第二小问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 点睛:本大题第(1)问的第一小问和第(2)问的第二小问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古城、瓜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厂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署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开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格为14一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14-17世纪中外交流及影响 14-15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到达美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文明开始汇合交融。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由此传人中国。利玛窦到达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17世纪,由于对中国丝织品瓷器等需求,西方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向中国。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扩张;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的朱子学说在日本成为显学,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中外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但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等地带来了灾难和破坏(其他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发散思维的考查。本题向来是高考中的亮点题型。在解答本题时可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来进行作答。如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都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又如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再如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出现。但无论如何作答,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要求试论结合、能够自圆其说。 【考点定位】14—17世纪中外历史·东西方发展·14—17世纪中外历史的相互关联 【名师点睛】本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题虽然属于开放性试题,但在设问设计上与2016年全国卷1的41题相似,都要求考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史论结合。首先,本题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可能有精彩的论述的。其次,本题要求围绕“14—17世纪中外历史的相互关联”自拟题目,就回答难度来讲,要求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对比有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和分析。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扎实并且要能够掌握学科内所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其次要尽量地多做开放性试题,既可培养考生应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各种题型的基本的解题技巧及格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