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广东专用):模块二第9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课件】(96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广东专用):模块二第9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课件】(96张)

模块二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考情分析 高考导航 考点 考题 考查内容 (1) 知识视角: 近几年课标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上,强调对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抗日战争的考查,尤其是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8 全国卷 Ⅰ , 30 2018 全国卷 Ⅱ , 30 2017 全国卷 Ⅰ , 30 2017 全国卷 Ⅱ , 30 2017 全国卷 Ⅲ , 30 2016 全国卷 Ⅰ , 30 2016 全国卷 Ⅱ , 29 2015 全国卷 Ⅰ , 30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与农民抗日热情的提高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文件 ( 民族统一战线 ) 山东根据地 ( 敌我力量变化 ) 渡江战役 ( 否定列强在华特权 ) “ 谬误名词 ” ( 国民党维护一党专政 ) 水稻产量 ( 土地革命的作用 ) 要塞区建设 ( 对日持久作战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2016 全国卷 Ⅱ , 30 2016 全国卷 Ⅲ , 30 2015 全国卷 Ⅱ , 30 公司国有 ( 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 火柴图案 (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日军经济掠夺 ( 转嫁战争负担 ) (2) 能力视角: 命题多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采用灵活的方式,以小角度切入,多层面综合考查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政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通过呈现多种历史现象,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突出考查分析、判断和综合迁移的能力和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原则 (3) 考向视角: 预计 2019 年高考将会通过文字史料重点考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作出的探索、国民党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 总述 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7 - 1949 年 ) ,主要处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是中共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阶段 政治 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通过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的任务 经济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思想 文化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 过程 时期 代表著作、观点 初步 形成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提出 “ 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的革 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 新民主主义论 》 ;指出中国革命 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 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 1945 年中共七大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整顿税务 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控制金融 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改革币制 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开展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政策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1930 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原因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 作用 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政策 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原因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作用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 1946 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 年 9 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原因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作用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理论 基点 国民党奉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依靠军队、依靠外援的片面抗战路线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持久战的理论主要奠基于发动民众起来抗日,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战略战术原则 蒋介石关于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战术原则,过多重视阵地防御作用,轻视运动战和游击战,这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是把敌后游击战提到了战略高度,这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 战略阶段划分 蒋介石把持久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称抗战第一期为战略防御时期,把抗战第二期称为转败为胜的反攻阶段,否认战略相持阶段的存在 毛泽东根据中日双方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考察,预测中国抗日战争必然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