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桑海中学、麻丘高中等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桑海中学、麻丘高中等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桑海中学、麻丘高中等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 A. 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 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 C. 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D. 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答案】C ‎【解析】宗法制强调贵贱有序,稳定统治秩序,这与“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相符,故选C。AB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D和封建专制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 ‎2. 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C. 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D.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B ‎【解析】题干句子大意为,州、郡中都设置中正官,选拔州郡中贤明有鉴别能力的人担当中正官,令他们区别选官的人才,根据门第的高低来选定官员的高下。根据题关键词“中正”“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本题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用以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需要中正官品评人才的等级,与察举制相比,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的内容,与题意无关,故A错误。九品中正制主要依靠门第、等级选官,与道德水准无关,故C错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是科举制,九品中正制按门第等级选官的标准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错误。‎ ‎3. 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并且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 A. 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基础 B. 分化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 ‎【答案】D ‎【解析】宋朝统治者通过军事上分化兵权,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以及财政上大部分地方赋税都要收归中央等多项措施铲除了割据基础,并不是只通过军事上的措施就达到了铲除割据基础的目的,故A项错误。 分化相权会加强皇权专制,而中央集权讨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化相权与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 “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的意思是“用可以防止弊病发生的政策来做治理国家的办法”,并且材料指出了北宋的制度设计是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而做出的,因此其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故D项正确。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反而不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故C项错误。‎ ‎4. 《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殊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 A. 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 B. 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 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 D. 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答案】A ‎【解析】军机大臣没有一定决策权,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的关系,排除C;由材料“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说明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故选A。‎ ‎5.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确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 最高权力机关 B. 最高的行政机关 C.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D. 最高的立法机关 ‎【答案】C ‎【解析】根据古希腊民主政治可知,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是指公民大会,排除AD;最高行政机关是指五百人议事会,排除B;陪审法庭才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故选C。‎ ‎6.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 保持习惯法传统 B. 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C. 贯穿法理精神 D. 强调维护民主法治的重要意义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A排除;罗马并不是民主国家,罗马法不可能维护民主法制,故D错误;由题干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的信息,可知罗马法并不是崇尚法理精神,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可知罗马法强调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故B项正确。‎ ‎7.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1875年法国最终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这说明 A.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D.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答案】A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妥协。故BC 错误。根据材料,戴高乐认为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即众议院)未必是远见的,因此需要另一种选举方式(即间接选举)再组成一个议会(即参议院)来进行监督。可以看出,戴高乐主要解释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关系。其中,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提出的议案未必是有远见的、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因此需要参议院进行监督,体现了启蒙思想所宣扬的民主与理性。故A正确、D错误。‎ ‎8.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 A. 国王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 是邦联制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D. 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 ‎【答案】D ‎.....................‎ ‎9.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领事裁判权 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C. 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答案】A ‎【解析】“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中国人的法律视野”说明材料是从中国司法近代化的角度进行正面评价领事裁判权,故A正确;B是新中国成立之后;C中相关法律规定不符合题意;D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点睛: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材料中是从该措施积极角度考察,注意与中国司法近代化综合思考回答即可。‎ ‎10.‎ ‎ 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 A. 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B. 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D.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答案】C ‎【解析】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英国商品在中国不能畅销的根源,即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C正确;中国已经给予了最惠国待遇,B排除;通商口岸太少是原因但不是根源,A排除;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是原因但也不是根源, D排除;故选C。‎ ‎11. 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方面“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行通商自由,允许外商自由出入贸易,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 正确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 D. 确立了成熟的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视天下为一家”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反过来说明了其对西方列强的本质并没有看清,排除A。C项错在“世界各国一律平等”的表述上,与题干中“天王是各国之主”的意思不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这仍然是一种典型的朝贡式外交,说明其政策还不够成熟,D排除。“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说明太平天国政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 ‎12.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 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 发展工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就是指突破了封建的范畴,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只有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政治运动,我国才真正开始了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故选C;A是外部环境,排除;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是在洋务运动,且没有突破封建的范畴,排除B;维新变法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已经形成,排除D。‎ ‎13. 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A. 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B. 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C. 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故B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中“则皆瞠目而不解”的信息完全相反,故D错误;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与材料中信息完全不符,故C错误;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说明辛亥革命后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A正确。‎ ‎14. 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认为“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价值。”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B.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个人的尊严”指启蒙思想,“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价值”得出五四运动使先进知识分子受到启蒙思想的洗礼,并没有体现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故A错误;由“自由”“个人尊严”得出民主意识而非民族意识,故D错误;启蒙思想宣扬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封建,不能得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C错误;通过前面分析得出五四运动对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正确。‎ ‎15. 下图是1937年6月15日,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的几项条件。它反映出国民政府 A. 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 B. 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 C. 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 D. 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答案】C ‎【解析】“1937年6月”“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由蒋指定国民党干部若干人,共产党推出同等数目的干部组成,蒋为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两党一切对外行动及宣传,统由同盟会讨论决定,然后执行”,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国民政府积极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试图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为后来全民族抗战的实现做出了重要的准备,故选C;全民族抗战始于1937年7月7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排除B。‎ ‎16. 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A.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 B.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C. 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 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 ‎【答案】A ‎【解析】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从那时起就开始抗日斗争,故“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的说法更能体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故选A;材料没有突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突出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排除CD。‎ ‎17.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关注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 A. 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 B. 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 C. 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 D. 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 ‎【答案】D ‎【解析】任何思想在应用到实际中时,都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看出,马克思恩格斯除了关注欧洲外,还关注另外的地区和国家,重视特殊性,涉及面十分广泛,可知其是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的,故D正确。 C项说法过于绝对,全世界的范围过于广大,排除。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故B错误。‎ ‎18.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A.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B. 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C. 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D. 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可知,面对国内外的危机局势和巴黎公社的社论,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故C正确。 材料中提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巴黎公社首要任务不是建设政权而是夺取政权,故B错误。 材料不是讲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历史必然性,此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故A错误。 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巴黎公社权力是否集中,故D错误。‎ ‎19.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C.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明确涉及武装起义条件及布尔什维克全党政治智慧的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故A、C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可知点明了俄国革命的任务,即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则说明了革命的方式,故B正确。根据材料“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则说明了要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而非渐进式的议会斗争,故D错误。‎ ‎20. 1946-1948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 A.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B. 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C.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D. 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主要反映的是建国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西贸易处于瘫痪状态。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说法不符事实,中西贸易处于瘫痪状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符历史事实,C正确;马歇尔计划针对西欧国家,与中国无关,排除B;中西贸易处于瘫痪状态源于西方的封锁,与中国的外交政策无关,排除C。‎ ‎21.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 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答案】B ‎【解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并没有奏效,而中国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意味着中国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从而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故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旧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故A错误;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破的时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只是强调了中国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消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的信息,并没有体现提高新中国国际声誉的信息,故D错误。‎ ‎22. 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在此,他强调的是 A. 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 B. 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C. 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 D. 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一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可以知道,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出现了不尊重法律的现象,因此强调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故C正确;根据题干“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说明是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出现,并不是普遍现象,因此“巨大阻力”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的问题,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中提到的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不是人民群众,不具有普遍性,故D项错误。‎ ‎23. 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地调整对外政策,与其他大国进行结盟或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如2012年美国和印度就进一步扩大了战略关系。这说明 A. 世界政治秩序开始回归稳定 B. 俄罗斯对美国构成了新威胁 C. 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 D. 美国对外战略面临着新挑战 ‎【答案】D ‎【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是和平和动荡并存,故A项错误。 题干没有反映出俄罗斯对美国构成了新威胁,故B项错误。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不断地调整对外政策,以适应新的挑战。故D项正确。 ‎ 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而不是基本形成。故C项错误。‎ ‎24.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B. 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C. 欲建立它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的是7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目标,与60年代相比较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美苏两国的抵制,排除D。材料没有直接反映出美国对他们的威胁,排除B;从材料内容中看不出不结盟国家要求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排除C;从60年代的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到70年代通过行动来维护国家独立、反对干涉,说明不结盟国家根据国际形势不断地调整他们的斗争目标,故选A。‎ ‎25.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由此可见,他着重强调 A.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 B. 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C. 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D. 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文明多样性,故C错误;材料中”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没有说明意识形态和经济在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经不起作用,故D项错误;材料中“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说明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关系,故A项正确;“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材料中没有提及,故B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9分,第27小题15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 ‎26. 政治妥协既是各方势力发挥政治智慧的结果,更是时代潮流推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 材料二:从短期来说,1832年选举权的扩大,有助于实现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等阶级的政治一体化,从而缓解了英国当时“刀尖上的生活”……从长期来说,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以及通过赋予选举权实现以工商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等阶级政治一体化的过程虽不乏政治斗争,但也充满了妥协,这种妥协意识为英国后来的历次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 ‎——王可园、齐卫平《政治赋权与政治一体化》‎ 材料三: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至清朝垂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纵观历史,因为变革社会制度而造成民族分裂、民族报复及原有的国家解体的事情不绝史书。但辛亥革命中无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还是立宪派,对革命有可能造成的这一后果都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和有效的防范。‎ ‎——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材料一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英国为什么会出现中等阶级政治一体化?这一现象有何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历史遗产?‎ ‎【答案】(1)策略:妥协让步。‎ 体现:联邦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权分立协调中央各权力之间的关系;参、众议员不同选举方式协调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2)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强烈。‎ 影响:缓和社会矛盾;为英国以后的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原因: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 遗产: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 ‎【解析】(1)由“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可知这次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妥协让步。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确立了联邦体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立法、司法、行政之间的关系和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内容“有助于实现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等阶级的政治一体化”和所学内容可知1832年英国出现中等阶级政治一体化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强烈。英国1832年的议会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为英国以后的和平改革提供了典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根据“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可知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是因为革命派坚持了民主共和的革命底线。根据“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至清朝垂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可知这三大妥协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 ‎27.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直被视为“貌合神离”的伙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今天想对你们说说欧洲的悲剧……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是什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重建欧洲家庭的第一步就是与法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选自丘吉尔在1946年9月的演讲《欧洲的悲剧》‎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另外,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1971年英国重新与欧共体谈判,并于1973年最终加入。然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 ‎——摘编自娄南《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 材料三:英国脱欧公投大事记:‎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 ‎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为实现“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欧盟)前后政策的变化后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答案】(1)态度:主张联合。行动: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建立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 ‎(2)因素:英美特殊关系;英法矛盾;英国经济结构的制约;两极格局的影响;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制约(“英国对国家主权的珍视”);岛国思维(“英国的孤立主义思想”)。‎ ‎(3)影响:扩大了一体化范围,促进其发展;英国的不坚定态度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阻力。‎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中的“必须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等字眼足以证明二战后初期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是积极的、是主张欧洲联合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的重大行动就是回答出欧洲一体化是进程中的大事即可,例如,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等。‎ ‎(2)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英国自身的孤立主义思想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3)英国加入欧共体(欧盟)前后政策的变化后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别回答,例如,积极影响主要突出英国加入欧共体会扩大一体化范围、推动一体化进程等。消极影响则突出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会阻碍会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等。‎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二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 ‎——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 材料二: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材料三: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 ‎——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 ‎【答案】(1)变化:从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或曰分南北取士)。原因:明初南方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统一科考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 ‎(2)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异:中国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英国是为了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认识: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适当兼顾地区差异;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得出从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第二小问原因,南宋实现经济中心南移的同时引发文化重心的南移,统一考试,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分榜考试,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 ‎(2)相同点:根据材料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得出: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不同点:科举制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工具;而现代英国的选官制度则是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