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梭伦改革前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其中“海岸派”的主张是 A. 实行僭主政治 B. 实行寡头政治 C. 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D. 实行温和的改革 ‎【答案】D ‎【解析】‎ B、C两项分别是平原派和山地派的主张,而D项则属海岸派的主张。“海岸派”并非主张实行僭主政治,故排除A。‎ ‎2.在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雅典有许多社会阶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贵族把持着国家大权 B. 从事农业的广大平民生活富裕但无政治权利 C. 氏族贵族的地位优越 D.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经济力量在不断的增强 ‎【答案】B ‎【解析】‎ 在雅典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贵族对广大平民进行经济上的盘剥,许多农民沦为"六一汉",还面临着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故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其他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 ‎3.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 提高平民地位 B. 调和社会矛盾 C. 保护贵族利益 D. 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其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AC说法不全面;D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特点 ‎【名师点睛】梭伦改革的特点:‎ ‎(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打击对象:奴隶主贵族 ‎(3)改革获益:平民 ‎(4)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 ‎(5)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 在梭伦改革之前,没有人能立遗嘱,死者的全部财产必须留给自己的家族。但是梭伦却允许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与自己属意的人……另一方面,却并不允许无限制的、任何方式的赠与。他所允许的,只限于那些在不受逼迫无奈之下,或不在妻子劝诱之下所作的赠与。这种变化表明( )‎ A. 雅典公民的自由受到限制 B. 财产权摆脱血缘束缚 C. 社会财富实现了合理分配 D. 私有财产得到了维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索伦改革的知识。由材料“在梭伦改革之前,没有人能立遗嘱,死者的全部财产必须留给自己的家族。但是梭伦却允许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与自己属意的人”,可见B直接符合题意。A和题意没有关系,排除; 遗嘱只是反映个人财产的分配,和社会财富分配无关,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财产保护问题,排除D;故选B。‎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5.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 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 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C. 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D. 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强调“梭伦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他认为梭伦政体使“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民众”“是政体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所指“梭伦的政体”的“人”指的是雅典公民,材料强调了所有雅典公民之间的平等,这反映了民主平等的观念。故答案为B项。A项,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与材料中“梭伦的政体”不符,排除;C项,梭伦改革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公民大会,材料中未涉及公民大会,排除;D项,雅典的民主是排除了奴隶、妇女和外邦人等的公民政治,材料反映的是公民之间的平等,不涉及非公民,排除。‎ ‎6.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A. 实行财产等级制 B. 创立四百人会议 C. 组建陪审法庭 D. 废除奴隶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梭伦改革的措施有废除债务奴隶制、财产等级制、创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故ABC项符合改革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废除债务奴隶制,不是废除奴隶制,雅典是奴隶制国家,不可能废除奴隶制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7. 美国现代共和巨擘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组织和管理政府。所以,民主政体将限于一个小小的地区,共和政体能扩展到一个大的地区”。以下不符合“共和”理念的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 C. 法国民主共和制度 D. 代议制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的信息可以分析出,共和政体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民主。现代民主大部分都是这种形式,但古希腊民主是直接民主,不符合“共和”理念。ACD三项都是间接民主,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要理解“共和”这一概念。“共和”也称共和制,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事实上是一种间接民主。‎ ‎8.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B. 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理论武器 C.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动决定的,D项正确。ABC三项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9.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 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大概的意思是没有百倍的利益,不改变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换工具,这属于旧势力的观点,排除。B项大概的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属于商鞅的观点,故选B。C项是墨家的尚贤,排除。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诸子百家主要观点,可利用选项字面意思进行简单理解。‎ ‎10.“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 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 C. “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封建主”指新兴的地主阶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王朝软弱无力”是指的东周王朝,周天子权力衰微,故A错误;“封建主”指的应该是分封制下的诸侯王,故D错误;“多事”指的是诸侯国之间彼此征伐,国家政局动荡,故C错误;“经济变革”指的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了井田制,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进程,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11.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将四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下列最能说明“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变法时的史实是( )‎ A. “燔诗书”,明法令 B. 推行县制 C. 奖励军功 D. 废井田,开阡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首先要理解“从封建转帝制”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分封制是周朝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中央对地方没有实现集权,帝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县制的含义是全国分为若干县,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吏,实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即实现了“从封建转帝制”,所以答案为B。ACD涉及的是从思想、军事、经济方面,不是最佳答案,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2.“商君遗礼,弃仁思,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子壮到出赞。”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 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 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 D. 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意思是,秦国人家中如果家庭富裕,那么儿子成年后要(与父母)分家,如果家庭贫困,那么儿子成年后要入赘到别人家。这是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所以这有利于增加户口数,提高政府赋税收入,故选C。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与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材料与司法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并非军事改革,排除D。‎ ‎13.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主要是。‎ A. 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B.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C.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 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有利于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设立三长制,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A符合题意。B不对,这不符合题干中商鞅变法的措施;C不对,两者都与土地兼并无关;D更不符合事实。‎ 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14.‎ 有学者认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井田制被废,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这样普通农民可以摆脱地方贵族的控制,但作为交换,他们要受到秦国政府的直接控制”。商鞅为实现对农民的直接控制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实行重农抑商 B. 建立严密户籍制度 C. 普遍推行县制 D. 建立军功爵制 ‎【答案】D ‎【解析】‎ 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贵族没有立军功者,要剥夺其贵族身份。因此这一措施与对农民的直接控制无关,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将农民限制在土地上,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控制居民,普遍推行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其他三项均与“对农民的直接控制”有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15. “(商鞅)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以为奴婢)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强调商鞅变法 A. 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 阻碍了秦国商业的繁荣发展 C. 促进了秦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使秦国走上了穷兵黩武道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毛泽东的评价是对商鞅变法的褒扬,强调了商鞅变法增强秦国综合国力,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D项不符合评论者的态度,有贬低的意味;故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 ‎16.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A. 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 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C. 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D. 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轻罪重刑”、“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这一规定,主张实行法治,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项正确;材料和法律制度是否完善无关,排除A;B项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表述绝对化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商鞅和贵族的关系,排除D。故选C。‎ ‎17.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 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 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 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 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答案】C ‎【解析】‎ ‎【详解】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都因为变法改革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改革者在推行改革时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故选C项;“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改革的风险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不是注意保护自己就能解决的,故排除B项;“彻底镇压”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不利于改革的推行,故排除D项。‎ ‎18.【加试题】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 B. 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 C. 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 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主旨强调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史料之间要相互印证,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C、D均不是完全复合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史料之间要相互印证。‎ ‎19.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可知本该由国家处理的“还”和“受”演变为在家庭内部实行,实际上形成了土地私有化的情形出现,故B项符合题意;AC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D项皇权的衰落与授田无关,故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均田制.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20.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A. 均田制 B. 三长制 C. 租调制 D. 汉化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说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是指汉文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说孝文帝是千古罪人,是指汉化政策改变了鲜卑民族骑射的传统,使原先的优势丧失,故选D。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在当时均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存在两极分化的评价,排除AB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21.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B. 农耕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D. 汉化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B正确;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A不合题意;据材料“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C错误;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D错误。‎ ‎【点睛】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2.清朝赵翼认为孝文帝风俗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当代学者肖黎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必然,推动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文化复兴,民族融合。由此可见对历史改革的评价 A. 不同时代站在不同角度评价结果不一样 B. 对历史改革的评价没有固定的基本模式 C. 个人史学素养的高低影响对历史的评价 D. 时代变迁会影响人们对历史改革的认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和评价,兼顾考查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清朝赵翼认为孝文帝风俗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当代学者肖黎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人的观点截然不同,主要缘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B项“没有固定的基本模式”的说法本身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明显具有片面性,题干信息无从看出“个人史学素养的高低”,排除;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及认识;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认识与评价·方法及认识 ‎23. 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其根源是:‎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 ‎②“不抑兼并”政策的影响 ‎③民族关系紧张,战争不断,造成对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④奸臣当道,皇帝昏庸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正确,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②正确,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使土地高度集中,从而使封建政府财政困难,并使社会阶级矛盾尖锐;③④错误,宋朝中期民族关系相对缓和;所以答案选B。‎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 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 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的大致意思是富有人家的田间小路纵横相连,这是在为国守财啊。遇有盗贼兴乱,边境告急的危难之时,这些集中起来的财物,都乐于为国输送缴纳,都是我国之财物。这体现了北宋政府纵容富人兼并土地的原因是为了镇压盗贼和平息边境,故答案选C。北宋对土地采取不抑兼并政策,排除A;“减轻农民负担”不是北宋的目的,排除B;D不符合题意。‎ ‎25.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农田水利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免役法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在商业方面的的内容,所以应选B。A项是农业方面的措施;C项是赋税方面的措施;D项是劳役方面的措施。‎ ‎26.“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 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 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 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王安石变法从时间上看蘋度较高,说明变法推进操之过急,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以及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的信息,排除B、C和D。‎ ‎27.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宋神宗急功近利 B. 宋神宗反对变法 C. 宋神宗动摇不定 D. 宋神宗软弱无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摇摆不定。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 故选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8.《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 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 改革方法“一刀切”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 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 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 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C的“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地方官就硬性摊派”表明A项正确。“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表明B项正确。其他各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内容 ‎29.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A. 青苗法保甲法 B. 均输法保甲法 C. 市易法将兵法 D. 免役法保马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 ‎30.‎ ‎ 有人认为:“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还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王安石变法简论》)。该观点 A. 论据充分,结论正确 B. 论据充分,结论不正确 C. 论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D. 论据不充分,结论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根据材料““客观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可知,逻辑推理能力欠妥,论据不充分,结论不正确,故选D项。‎ 考点 :人类历史上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 ‎——摘编自《秦国是怎样崛起——重读商鞅变法》‎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 ‎(3)上述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案】(1)实行军功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设县置令,提高了行政效率;“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一措施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2)愚民: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禁止民众自由迁徙。‎ 辱民:加重对民众违法的处罚力度,建立连坐制度(重刑而连其罪);按照等级尊卑穿不同的衣服。‎ 穷民:打击商人,抑制商业;征收重税;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 ‎(3)将国家和人民对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知识点,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1)三个“低下”是指生产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指生产关系落后,反映的是改革前秦国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的问题,故应列举经济、政治和军事等相关措施。‎ ‎(2)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理解愚民、辱民和穷民的含义,进而联系相关知点,列举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愚民是使人民愚昧无知,应列举文化专制政策;辱民就是侮辱人民,让人民没有尊严,从而尊崇权贵,敬畏皇家,故这方面应列举的是严刑酷法;穷民就是使人民贫穷,此项应列举商鞅经济上与民夺利的相关措施。‎ ‎(3)从“愚民、辱民和穷民”等措施分析可知,法家强调集权,实行严刑酷法等,这是将国家与人民对立起来。‎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井田受之予公。毋得鬻卖,故王制日;田里不鬻。秦(商鞅)开阡陌,遂得买卖。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此起。民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矣。‎ ‎——《文献通考·田赋考一》‎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不栽树者谓之露田口妇人二十亩……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奇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琚上述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促进封建化进程。‎ ‎(2)根据对上题中的分析,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待奴隶主贵族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1)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十五岁以上男子和女子领种土地,奴婢和耕牛也可分得土地,官吏获得公田,禁止土地买卖。‎ ‎(2)商鞅变法:态度:打击。理由: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按军功授田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代享用土地的特权。北魏孝文帝改革:态度:保护。理由:奴隶主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 ‎【解析】‎ ‎【详解】(1)进程:根琚上述材料二中“均给天下民田”,“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不栽树者谓之露田口妇人二十亩”,“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 卖者坐(处罚)如律”等信息,从均田制、男耕女织的经营形式和俸禄制等内容入手,分析北魏孝文帝促进封建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2)商鞅变法——态度:根据材料一中“井田受之予公。毋得鬻卖”,“开阡陌,遂得买卖”等信息,可知商鞅变法对奴隶主贵族采取了打击态度,理由:根据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改变等方面,说明理由。北魏孝文帝改革——态度:根据材料二中“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卖者坐(处罚)如律”,结合材料一中井田制等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对奴隶主贵族采取了保护态度。理由:根据材料二中北魏孝文帝的态度和做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33. 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三: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社会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答案】(1)实行法治;奖励军功;奖励耕织;推行县制。‎ ‎(2)实行免役法,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推行方 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3)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得出实行法治,采取连坐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得出奖励军功;“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得出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得出推行县制。‎ ‎(2)根据材料二“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得出实行免役法,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得出推行方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根据商鞅变法实行连坐法等措施和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法等措施,可以得出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根据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等措施和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等措施,可以得出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