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玉溪一中高2020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反映的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对表中内容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职务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A. 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政权的领导核心 B. 政府组成实行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C. 体现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执政与参政关系 D.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在于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3.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下列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A. 封建政权结束 B. 国际地位的变化 C. 国家领土的变化 D. 国家性质的变化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 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分别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性质 D. 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 5. 一届全国人大 1954—1958年 二届全国人大 1959—1963年 三届全国人大 1964—1975年 四届全国人大 1975—1977年 五届全国人大 1978—1982年 5 4 1 1 5 上表是历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第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第五届全国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6.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 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C. 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 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影响村干部的选任 7.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 ①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③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④“台独”势力开始猖獗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当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 A. 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 B.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 C. 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 9.20世纪50年代末,针对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毛泽东采取了“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而当苏联对新中国进行战争挑衅时,毛泽东又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这反映出新中国 A. 在对外交往中具有毫不妥协的决心 B. 自觉地担负起反对霸权主义的责任 C. 在国家外交中采取较为灵活的策略 D. 已经不再接受苏联在外交上的控制 10.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A. 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 B. 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 C. 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 D. 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 1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 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12.结合1972—2010年中美关系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充满曲折 C. 70年代以后,中美合作是主流 D. 世纪之交,中美曾断绝外交关系 1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等开展合作的新特点 C. 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14.下图是英国政治家维克多·薇兹笔下的一幅关于中苏关系的作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手持铁锤,正在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对这幅作品的解读错误的是 A. 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B. 两国领导人政见的不同 C. 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D. 中苏实行“乒乓外交” 15.原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高梁在《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REPUBLICOF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 A. 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B.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C. 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16.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 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该报告 A. 以“冷战思维”看待国际关系 B. 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 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 明确指出了“两分世界”的概念 17.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两件事,其分别为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 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18.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战争方式 B. “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 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 马歇尔计划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9.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15世纪结束了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精神统治 B. 以工业革命为起点,欧洲世界开始崛起 C. 在第三次转变中美国失去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D. 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力量推动了第三次转变 21.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 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B. 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C. 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 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22.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 23.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五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贯彻落实了家庭联产责任制 24.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A.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B.致力于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25.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6.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7.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8.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的相关举措,属于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9.1984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 A.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30.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31.2011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上明确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朝着更加规范有序、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该讲话彰显中国接下来将进一步 A.引领贸易保护主义 B.抵制世界经济全球化 C.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D.加剧全球竞争利益失衡 32.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有的人看时间,先向外伸胳膊露出手表,然后翻手腕,最后才是看手表指针,形成经典的看表三部曲;现在看时间,只须低头看一下手表即可,再没了经典三部曲。这反映出新时期 A.人们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B.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 C.人们的虚荣心较以前减少 D.手表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33.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主导社会习俗 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C.中国社会仍然止步不前 D.西方文明不适应中国 34.1944年8月的《布尔什维克》刊物上说:“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上快步前进。”这表明 A.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热情 B.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 C.苏联承认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35.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的出口不再大于进口,其贸易转向一种不利的收支平衡状况。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种状况 A.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B.动摇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础 C.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 D.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6.1949年美国出口总值159亿美元,进口91亿美元,顺差多达68亿美元,其中与西欧的贸易顺差达30多亿美元。据此判断,若其他因素不变,此时在世界市场上可能会出现 A.美元流动性过剩 B.美元流动性不足 C.美元信用降低 D.美国储备黄金大量流出 37.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C.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 D.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38.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39.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的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4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第II卷 本卷包括两道主观题41、42、43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答题范围严格限制在答题卡给定的方框内,并不得随意更改题号。 41.(15分)“创新”是推断国家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新政的推行,经济以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向好的转变,但同时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播下了种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70年代开始的“滞涨”埋下了隐患。 ——刘存宽《论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的财政盈余。” ——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 材料三 黄安年教授:“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在社会主义国家。” (1)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推行新政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引发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林顿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经济特征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他们两人“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3分) 42.(12分)关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几种说法: “单极世界说”:原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无极世界说”:日本人求田实则认为:“国际政治中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时期'即将到来”。 “多极化世界说”:德国人恩斯特奥托岑皮尔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从东西方冲突的向心力释放出离心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多头政治和多极化”。 依据材料,请谈谈你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看法。(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合理,论据充分) 43.(13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4分)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9分) 玉溪一中高2020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D C D A B C A A D B D D A B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A A D B B C A C C A B A C B D A B B 二、非选择题 41. (1)目的: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问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6分) (2)特点: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充分就业),无财政赤字(财政盈余)。 原因: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分) (3)共同点:都坚持原有社会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重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出两点讲到即可)(3分) 42. 观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表现为“一超多强”,并逐渐向多极化过渡的趋势。 论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结束以来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洲、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各种力量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世界格局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是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也可以有其他符合题意的解答) 43.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理解”: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