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许、郑、陈等很可能是 A. 以氏族为姓 B. 以国名为姓 C. 以居住地为姓 D.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分封制下许、郑、陈等都是封国的名称,所以是以国名为姓,故B正确;许、郑、陈等体现不出氏族的特点,故排除A;许、郑、陈明显是封国的名称,而不是仅仅是居住地,故排除C;许、郑、陈等体现不出事先人的字或者名,故排除D。 2.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B、D两项是A项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项内容。 3.国学大师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化家为国”,主要得益于 A. 颁布挟书律 B. 创立科举制 C. 海内为郡县 D. 汉承秦制 【答案】C 【解析】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世袭制度取消,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因此“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故答案为C项。A项与官制变化无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隋朝创立科举制,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的统一。根据图中秦国统一的时间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攻灭齐国完成统一;在统一期间秦的都城为咸阳;按照攻灭诸侯国的先后时间顺序可知秦采取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在秦攻灭齐国统一以后,疆域已经到达东部沿海地区。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故排除A、B、C项,故选D。 5.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A.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B. 实现了秦在全国的长久治安 C.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 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 【答案】C 【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统治范围不断扩大,并采取措施巩固统一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故答案为C项。郡县制在全国的推广确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排除A项;B项“长治久安”说法绝对,秦朝二世而亡,排除;巩固统一不存在违背人民意愿,排除D项。 6.西汉初年,各重要部门长官均由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军功阶层及后裔出任,丞相也不例外。汉武帝时,提拔早年“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丞相来源 B. 重视丞相素质 C. 削弱丞相权力 D. 弥补丞相才干不足 【答案】C 【解析】丞相“由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军功阶层及后裔出任”,资历深根基牢,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制约。汉武帝时提拔早年“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是为了削弱丞相权力。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汉武帝的目的,排除;提拔“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难以体现出丞相素质就能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公孙弘的才干,排除D项。 7.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修谱”、“宗族”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重视血缘和家世门第。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重视家世门第,世族为防止家世血统混淆,为防止庶族假冒士族,世家大族便编写家谱,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实行于先秦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其选拔标准是德才,不是门第出身;D选项错误,科举制开始实行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 唐代有人在中央负责政令的草拟工作,那么他应该任职于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唐代三省六部的运行机制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唐代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如果审核不合规,发回中书省重新拟定,审核通过,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答案为A。 9.唐代重谏官(负责监督政府,纠察皇帝),轻御史(负责监督官吏,纠弹大臣)。宋代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准由宰相任用,且多兼行御史职权。这一转变反映了宋代 A. 监察权在政治上获得独立 B. 对官吏的监察有所放松 C. 丞相与谏官政治地位平等 D. 对皇权的监督有所削弱 【答案】D 【解析】谏官的职责是纠察皇帝,但从材料中的“宋代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准由宰相任用,且多兼行御史职权”来看,谏官对皇帝的监督应当有所削弱,而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增强。故答案为D项。监察权依附皇权,不可能独立,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对官吏的监督增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谏官与丞相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 10.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古代中国品级较低的监察官员可以监督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可见古代中国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故C正确;古代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由此可见,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故A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监察官员的品级都低于所要监察的对象,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的信息,故D错误。 11.下表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其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 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放宽了录取标准 【答案】A 【解析】 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寒门子弟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出提高了官员素养的问题,排除C;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录取标准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放宽”,故D项排除。 12.宋真宗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上述现象不能反映 A. 三司是朝廷主管财政的部门 B. 宋代相权对君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C. 宰相和三司使是上下级关系 D. 宋代部分官员具有“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三司使是计相,主管国家财政,是分化相权的产物,不是上下级关系,C项错误,符合题意; 三司在宋代掌管财政,A项说法正确,排除;材料记述现象如皇帝不如三司使了解国库虚实、宰相抵制皇帝扩大财权,说明了宋代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B项说法正确,排除;宰相了解各地的水旱灾情,并借此让君主了解民民间疾苦,D项正确,排除。 13.元朝地方行政区划界的主要原则是犬牙交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此举反映出当政者着力 A. 简化行政区划层级 B. 保证吏治清正廉洁 C. 防范地方走向割据 D. 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答案】C 【解析】元朝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自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防范地方走向割据。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区划层级,排除A项;这种行政区划设计与吏治无关,排除B项;这种区划设计不利于加强经济联系,排除D项。 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大都及附近的地区。”文中的……应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答案】B 【解析】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同时直接管辖“大都及附近的地区”。故答案为B项。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排除A、C项;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机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15.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代的提刑官是中央派遣到地方负责监察刑狱的官员,具有监察职能,和刺史、都察院、御史台职能相近,选项A正确;参知政事负责行政,因此④错误,选项B、C、D排除。 16.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军机处 C. 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措施。注意提取材料中明太祖这一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设六部,正是因为废除了丞相,才如此辛苦。军机处是清朝设置的,排除B;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排除D。C说法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措施。 17.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 A. 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 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D. 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故A项不符合史实;内阁本来就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故C项错误;内阁首辅权力虽然大,但仍然后皇权制约,故D项错误;内阁权力来自于皇帝的授权,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本质上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 18.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进入,这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19.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B. 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 C. 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D. 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 【答案】C 【解析】 “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属于历史叙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针对军机处史实得出结论,故C项正确,D项顺序颠倒,排除;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说明和解释,故AB项错误。 20.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下列最能反映作者的观点是 A. 从汉朝到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宋代以后,地方逐渐失去了活力 C. 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应给予地方一定权力 D.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呈此消彼长之态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从汉至清,中央过于集权导致地方政治一天不如一天。A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结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材料中没有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信息,D错;材料表述的现象是中央过于集权的结果,那就说明要使地方政治健康发展,只能适当集权。所以答案选C。 21.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514年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南部海滨,325年之后的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武力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故选A。其它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2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只涉及到广州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体现整个全国的对外贸易都是下降的,故也得不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一结论,所以A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以后,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垄断地位被打破,其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故选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是增长的,而不是缩减,故C项的说法违背史实,所以可以排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不可能出现“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的情况,故D项说法违背史实。 23.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 A. 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 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 C. 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 D. 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天朝上国思想仍然严重,试图以牺牲主权换取不打破朝贡体制。故本题答案为C项。咸丰皇帝的做法不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排除A项;咸丰皇帝试图修改条约,并非不认真履行条约,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4.“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最有可能发表此言论的人是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来看,此人重视我国的西北边防。联系史实可知,左宗棠最有可能发表此言论,故答案为B项。李鸿章主张重视海防,排除A项;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 25.19世纪70年代,一英国人在广州将中国人打死。对这一英国人的审判,主要应该依据 A. 《南京条约》 B. 《各国律例》 C. 英国法律 D. 大清律例 【答案】C 【解析】在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中,外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规定在中国,外国人和中国人发生矛盾,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由外国领事及其法律进行管理,C项符合史实。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26.甲午战争前,《申报》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出甲午战前的中国 A. 盲目自信,轻视日本 B. 闭关锁国,闭目塞听 C. 实力强大,雄霸东亚 D. 民族觉醒,同仇敌忾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背景和战争结果可知,材料过于夸大了中国实力,低估了日本实力,对甲午战争前盲目乐观,故A正确,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排除B;材料反映中国在甲午战争前盲目乐观,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7.某一学者评论甲午中日战争说:“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在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实力超过中国 B. 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C.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 中国军事实力落后 【答案】C 【解析】“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说明中国的军事物资储备并不是差,显然中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不是军事问题,故D项错误,应该是清政府政治腐败,故C项正确;材料中子弹和粮食比较显然不能说中国的实力超越日本,故A项错误;中国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故B项错误。 28.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 义和团运动期间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中的“台北”、“新竹”可以知道,地点是在台湾,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故C正确;鸦片战争期在台湾比较少,不符合“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义和团没有涉及台湾,排除BD。 29.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 三元里抗英 B. 反割台斗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和“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等信息来看,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过“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一切外来事物,并在京津一带抵抗过八国联军的侵略。故答案为D项。三元里抗英没有“大规模破坏铁路”,反割台斗争是抵抗日本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在北京地区与外国军队作战,排除A、B、C项。 30.在近代某一条约签订时,列强要求赔款数额为4亿5千万两,用意是当时中国有4亿5千万人口,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材料中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天津条约》赔款800万两。故排除ABD三项。 二、非选择题 31.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 “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吸取历史经验,改变两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措施:实行密折制;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重视边疆问题,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解析】 (1)做法:根据材料” 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可知,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是全面推行郡县制。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的郡县制直接听命于中央,呈现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官员任命方式来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混合体:根据所学可知,汉初鉴于秦朝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 (2)关系:根据材料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知,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 “优点”:根据材料“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可知,行省制的优点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疆域来看,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国家的有效管理,有必要实行行省制;从前朝经验教训来看,元朝统治者吸取历史经验,改变两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3)理解:根据材料“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可知,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密折制,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沟通;根据所学可知,清朝设置理藩院,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重视边疆问题,尤其是西北、西藏地区地区,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 (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答案】(1)朝代:西汉(汉朝)。 流派:儒家 (2)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特点:考试选官;择优入取 (3)新规定:分地录取(分卷考试)。 作用:一定程度解决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4)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解析】 (1)朝代:依据所学可知察举制出现于西汉;流派:依据察举制标准孝顺属于儒家。 (2)制度:依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属于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特点:依据材料二“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信息可知是考试选官以及择优入取 (3)新规定:依据材料三“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可知是分地录取。作用:依据所学可知是一定程度解决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4)价值取向结合所学可知是以德取人、自由开放以及公平公正。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申报》在1894年7月11日发表了一篇《战必胜说》的文章,“况今者日人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义形于色,虽当政者老成持重似不肯轻启兵端而民间谈及日人辄裂眦咬牙,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尚何有所畏忌而让日人以争先战。” ——摘编自《甲牛中日战争——中日国运之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的最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并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必胜说》认为中国必胜的原因,并分析中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原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此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例1:不可避免,理由: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迫切要求寻找更多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调和,战争不可避免。 例2:可以避免,理由:英国并非要占领中国,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内部战和不定,且并未为战争做好准备。 (3)原因:日本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清政府守战和操纵自如;万众同仇。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西方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可知,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痛,原因是这次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此问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表明立场。建议紧贴教材,即选择战争不可避免。理由:侧重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急于寻找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具备这一条件,但是采取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3)原因:根据材料“况今者日人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义形于色”可知,《申报》认为日本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而清政府守战和操纵自如,万众同仇,因此此战必胜。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战败后,从中国的社会性质来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从列强的反应来看,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刺激了西方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民民族危机来看,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精神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参与阶层广泛;③斗争方式多样;④受国际形势影响;⑤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合。 (2)内涵:①忧患意识;②反抗精神;③爱国精神;④自强不息。 (3)作用: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 【解析】(1)特点:从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时间来看,从1841年至1945年,持续时间长;从参与维护国家主权的群体来看,社会各个阶层都参与其中,可见参与阶层广泛;从维护国家主权的方式来看,斗争方式多样;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国内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受国际形势影响,如1943年国民政府收回治外法权;从内容来看,如辛亥革命,显然体现了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合。 (2)内涵:根据材料“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可知,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包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精神;根据材料“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可知,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包含反抗精神,爱国精神。 (3)作用:根据材料“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可知,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根据材料“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可知,民族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材料“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可知,民族精神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