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历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西周时期的农具见于古代文献的有耒、耜、钱、镈、铚等。现在已经发现的西周时期青铜镈等农具数量极少,绝大部分农具是用木、石、兽骨、蚌壳制作的。这表明西周时期 A. 农业生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B. 农业生产未出现实质性进展 C. 农业生产仰赖于夏商的技术 D. 青铜农具的铸造技术不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西周时期青铜镈等农具数量极少,绝大部分农具是用木、石、兽骨、蚌壳制作”可知西周时期农具并没有极大的进步,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未出现实质性进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夏商的技术,故C项错误。当时的青铜器受礼制的严格规定,它是身份、权力的象征,主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并不是青铜农具的铸造技术不成熟,故D项错误。‎ ‎2.有学者指出,对齐、鲁的分封,虽都有镇抚敌人、巩固统治的目的,但封齐以“制夷”为主,封鲁则以“屏周”为主。这种别主要反映出当时(  )‎ A. 各地商朝残余力量异常强大 B. 齐鲁封国的任务不同 C. 周宗族内部的派系斗争激烈 D. 血缘政治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受封的是功臣,鲁国受封的是周宗室,齐国重在御夷、靖边,而鲁国重在屏周、护卫,说明当时血缘亲疏影响诸侯的受封地区及封国的作用,反映出当时血缘政治的时代特征,故答案为D项;齐、鲁封国的目的是防备、防御性的,无法推理出A项表述,排除;B项只是对材料的简单概括,未体现材料本质,排除;“派系斗争激烈”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 ‎【点睛】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 A. 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B.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C. 中原地区经济领先 D. 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古代河南成为中原大地,“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说明河南地区经济领先全国,C正确;汉代比较不同地区冶铁遗址,不是冶铁技术成熟,A错误;B不是材料信息主旨;D是春秋战国时期。‎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新航路开辟影响 D.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从而减少了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大城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D选项正确。明清时期大都市人口规模缩小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减小了大城市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缩小关系不大,A选项错误。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直接联系,B选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新航路开辟对明清两朝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C选项错误。‎ ‎5.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 A. 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 B. 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 C. 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D. 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可知,倭寇的主体是寻求海外贸易合法化的中国中小商人阶层,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海禁政策严格禁止民间私人对外贸易,导致了倭寇之患的加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间贸易损害了政府利益;B选项错误,虽然王直出身于徽商,但不能代表整个商帮群体的要求;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官方贸易失去了垄断地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地方来的报告都是随机的,而且是间接的”若地方官对总理衙门的咨文置若罔闻,总理衙门只能奏请皇帝,转谕地方官遵从。这就必然要多费周折,浪费时间,导致外国人不停地抱怨交涉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这反映出(  )‎ A. 地方外交权力过大 B. 总理衙门的权力相对较小 C. 晚清外交效率低下 D. 皇帝凌驾于总理衙门之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作为中央外交机构,统辖全国外交事务,但地方官员对总理衙门的咨文置若罔闻时,总理衙门只能奏请皇帝对地方官施压,这说明总理衙门的权力相对较小,故答案为B项;材料仅说明地方对总理街门的咨文不够重视,不能体现地方外交权力过大,排除A项;C、D两项并非材料反映的主旨,均排除。‎ ‎7.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由此说明 A. 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 B. 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C. 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 D. 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说明鸦片战争后传统的手工业过渡到近代工业(机器工业),故A正确;B与材料无关,排除;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错误;D与材料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 关键信息“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说明鸦片战争后传统的手工业过渡到近代工业(机器工业),说明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 ‎8.鸦片战争后,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至60年代买办“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广州有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据此推知 A. 广州行商最具买办职业优势 B. 买办社会地位高于“四民”‎ C.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D. 上海外贸地位逐渐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买办依附于外商,并且广州等地的行商也到上海充当买办”可知上海外贸地位高,故答案为D选项。材料未涉及广州行商与各地行商谁具有买办职业优势,A选项排除。买办社会地位高于“四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中国早期对外开放是因列强侵略,不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C选项排除。‎ ‎9.《中外日报》1897年9月21日载“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日本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的原因包括 A. 宁波在1895年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C.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推动 D.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B ‎【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初步发展机会,故B项正确;宁波开辟为通商口岸是1842年,A错误;C和D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原因,排除。‎ ‎10.1931年11月,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一切国民经济事业,均须在本党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原则之下”;其后成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于1933年对棉业实施统制,次年又对蚕丝进行统制。这些举措 A. 旨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B. 有利于民族资本独立发展 C. 为官僚资本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D. 是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成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于1933年对棉业实施统制,次年又对蚕丝进行统制”可知,通过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这有利于官僚资本的扩张,不利于民族资本的独立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目的是巩固发展经济巩固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不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故A项错误。材料“一切国民经济事业,均须在本党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原则之下”可知是民生主义,并不是现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故D项错误。‎ ‎11.下图是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其下部写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倡适龄结婚,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A. 社会各界建设热情高涨 B. 过渡时期总路线深得人心 C. “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 农业机械化已经普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1965年我国正值十年探索时期,提倡适龄结婚的宣传画体现了国家号召广大青年男女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导向,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各界建设热情的高涨,故答案为A项;B项时间不符合,排除;宣传画的主题并不属于“左”倾错误,排除C项;图片中虽然有机械化的信息,但不能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普及,排除D项。‎ ‎12.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 A. 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 B. 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 C. 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 D. 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A ‎【解析】‎ ‎“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说明国家对于经济管理的控制逐渐放松,A正确;B中基本结束错误;C是1992年之后;C是1984年开始。‎ 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13.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同时要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这表明中国 A.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 C. 引进外资推动建立外向型经济 D. 发挥公有制经济市场主导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同时要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中放宽市场准入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永不止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引进外资”的表述与材料中“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不符,排除;D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是前提,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4.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说明 A. 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 D. 国内市场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等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反对修铁路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传统观念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学传入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内市场的开放状况,排除D项。‎ ‎15.《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丈大打算使用妻子的婚前财产来还债时,妻子在此问题上拥有两次表示同意的权利。之所以需要给两次机会,这是因为妇女可能会被丈大的阿谀奉承所蒙骗,结果在仔细思量之后,往往又后悔答应了他。这一规定反映了(  )‎ A. 罗马法重视保护弱势群体 B. 罗马法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 C. 罗马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D. 罗马妇女获得了较多的公民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丈夫打算使用妻子的婚前财产还债时,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可以有两次表示同意的权利,这就给了妇女反悔的机会,减少妇女被蒙骗的可能,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妇女免受丈夫的蒙骗,并没有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女性的地位是低于男性的,排除C项;D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16.约在1600年时,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万~200万镑,丁香、靛蓝、药品、肉豆蔻等共约35万至65万镑,而经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有300万~400万镑,丁香等共有70万~10万镑,另外还有生丝50万镑。这些数字说明 A. 新航路开辟作用有限 B. 地中海航线依然十分重要 C. 航路中心转移不明显 D. 西葡两国争夺贸易主导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干数字来看,这一时期地中海贸易数额也较大,故选B;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促使航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C;材料未涉及西葡两国争夺贸易主导权,排除D。‎ ‎17.蔗种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水和劳动力投入,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甘蔗种植培育技术得到提高 B.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奴隶被贬卖到美洲甘蔗种植园进行劳作,使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因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甘蔗种植培育技术的变化,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19世纪初”来看,这一变化不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排除B项;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加对蔗糖的需求,但必须有足够的供应量,因此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8.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据此可知 A. 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 B. 英国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 C. 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 D. 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工业革命的展开对贵族、工商业资本家,工人和农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说明工业革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要矛盾,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侵略扩张的问题,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各阶层对工业革命的积极响应,不是投机行为,C不正确。‎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不主义“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牺牲了私人小商号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而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小撮支配性实业或企业控制市场的倾向”。该现象(  )‎ A. 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C. 实现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 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l9世纪末20世纪初”“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牺牲了私人小商号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等信息可知,垄断组织出现并获得发展,这种现象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仍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排除A项;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C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推动了列强的资本输出,排除D项。‎ ‎20.某学者指出,地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俄国,被半推半就地裹挟进列强的纷争里,从而使既不具备西欧工业社会内部所具有的整合机制,又徒具帝国外表的它处于内外矛盾的火山口上。正因如此,俄国才成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俄国 A. 尚不具备工业革命条件 B. 社会进步得益于文明的交流 C. 成为列强霸权争夺的中心 D. 革命发生取决于其特殊国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俄国进入“列强的纷争”,自身“不具备西欧工业社会内部所具有的整合机制,又徒具帝国外表的它处于内外矛盾的火山口上”,结合所学可知,学者正确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俄国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说明了十月革命的发生取决于俄国的特殊国情,D项正确;俄国在十月革命之前就已经进行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文明“交流”导致的社会“进步”,B项错误;列强霸权争夺的中心是巴尔干半岛,不是俄国,C项错误。‎ ‎21.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A. 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 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 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 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答案】B ‎【解析】‎ 材料“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反映了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市场的虚假繁荣,说明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调整的问题,故A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宗教观念受到冲击,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不是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故D错误。故选B。‎ ‎22.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这反映了 A.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 B. 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 C. 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 ‎【答案】D ‎【解析】‎ 材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可见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扩大行政机构(总统)的职能,此时的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进行制约,正说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得到维护,从而维护了美国民主制度,故ABC错误。‎ ‎23.法国在二战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国家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 A. 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B. 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C. 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法、英、意都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计划和指导,这说明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得到认同,故答案为D项;欧洲一体化指的是二战后欧洲国家在经济、政治领域的联合,排除A项;法、英、意只是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和指导、并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 ‎【点睛】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增长势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4.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 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B.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与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故A排除;两极分化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为了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缓解了两极分化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故B正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解决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故C排除;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与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故D排除。‎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阶段 对外贸易的主要表现 第一次经济繁荣时期 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海路处于萌芽状态的尝试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横穿欧亚大陆,成为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西汉对外开放以后,核桃、石榴、葡萄、苜蓿等十几种植物从西域引进,龟兹的乐器和胡琴也被汉族人民所喜第爱,中国的冶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西方。‎ 第二次经济繁荣时期 唐宋时期,朝贡贸易具有强烈的经济色彩,“岛夷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岂真慕义而来。”……宋朝统治者一直把海外贸易看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古代以“丝绸之路”为主的陆路对外商道逐渐让位于东南海道。‎ 第三次经济繁荣时期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绝唱,从康熙以后,只有广州一地准许接待外商,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畅通。“明朝遵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往往是赏赐数量惊人”,清政府继续坚持这种理念。‎ ‎——根据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整理 材料二 英国商人开拓海外市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5世纪末世界贸易路线的变迁让英国的商港猛增20个左右,西欧各国商人在此云集,这些商港贸易主要掌握在冒险商人公司手中。16世纪50年代以后,在英国政府战争和外交手段的积极支持下,英国商人相继开拓出俄国、利凡特、东印度、北美等市场,形成了一个世界市场网络。鼎鼎大名的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使英国从印度获得的黄金在1亿到10亿英镑之间。英国人逐渐习惯吃殖民地的糖、吸殖民地的烟、用殖民地的原材料 和木材,并从奴隶贸易及转口贸易中获利甚巨。到17世纪末,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出现。‎ ‎——摘编自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5—17世纪中英对外贸易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英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答案】(1)变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由经济目的为主到政治目的为主。‎ ‎(2)不同:中国严格限制,英国鼓励、扶植;中国的规模不断萎缩,英国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属于区域贸易,英国属于世界贸易;中国通过和平方式,英国通过暴力殖民方式;中国是为了维护朝贡贸易体系,英国是为了发展本国的海外商业势力。‎ 主要原因: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3)共同影响: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丰富人民的生活。‎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海路处于萌芽状态的尝试时期……朝贡贸易具有强烈的经济色彩……明朝遵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放程度、开放路线、开放目的等方面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变化。‎ ‎(2)不同,根据材料二“英国商人开拓海外市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战争和外交手段的积极支持下,英国商人……形成了一个世界市场网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策、贸易规模、贸易范围、贸易方式、贸易体系等方面比较15—17世纪中英对外贸易的不同。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性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3)影响,据材料一“核桃、石榴、葡萄、苜蓿等十几种植物从西域引进,龟兹的乐器和胡琴也被汉族人民所喜第爱,中国的冶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西方”、材料二“英国人逐渐习惯吃殖民地的糖、吸殖民地的烟、用殖民地的原材料和木材”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交流、地区联系、生产方式、人民生活等方面概括中、英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所有大国的胜利或衰败几乎都与军备或所进行的战争有关。既存的或崛起中的大国,无论其多么爱好和平,也都必须拥有保卫自己的军事手段。不过,500年来的历史又证明,几个曾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国家,如17世纪时的荷兰,18、19世纪时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其领导者地位都不是通过战争获取的,主要还是由于先前的世界领导国自身衰落并最终退出才“禅让”给后来者的。典型的如英国霸权在20世纪初向美国转移。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所有通过战争手段或扩军备战向世界领导国发起挑战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如19世纪之初的法国,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日本以及后来的苏联,都曾是世界既有秩序的挑战者,但也都是失败者。事实证明,以上这些都不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巧合,而是有历史的逻辑。‎ ‎——摘编自肖德甫《大国之道》‎ 评材料中关于“大国之道”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材料认为,近代以来所有试图通过战争手段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国家,几乎都 失败了。我赞成该观点。‎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一再打败反法联盟,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战绩,盛极一时,控制了欧洲的广大领土。但是,帝国并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先后侵入西班牙、俄国,结果惨败而归。后来在莱比锡之战和滑铁卢战役中战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告终。苏联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提出要与美国“平分天下”,积极扩军备战;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更是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的战争。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无视民生,把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严重消耗和削弱了国力。1991年12月,苏联政权土崩瓦解。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如果其军备发展不能与其国力和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只是一味的扩军备战,它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其大国的地位。‎ ‎【解析】‎ 本题据材料“所有大国的胜利或衰败几乎都与军备或所进行的战争有关……是所有通过战争手段或扩军备战向世界领导国发起挑战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例如:近代以来所有试图通过战争手段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国家,几乎都失败了。可以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盛衰、苏联与美国争霸最后解体等方面说明赞成该观点的理由。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中国政府派出多批高级官员去香港、东欧、日本和西欧等地考察。3-4月,时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上海市副市长)林乎加率领代表团访问日本,考察日本从经济管制、中央计划经济、配给制和价格管制的战时经济。转向更加自由和更加有活力的民间经济的发展过程:4月,国家计委和外经贸部的干部访问香港时,评估了香港在金融,工业和管理方式领域帮助大陆的潜力;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的高级代表团访问了欧洲五国,从瑞士的发电厂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戴高乐机场用电子设备引导飞机起降到集装箱被调运到货船上,他们看到了这些国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工人的整体生产效率。1978年12月,邓小平在总结出国考察作用时说:“我们的同志去国外看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多么落后。”“必须承认自己的落后,我们的很多做法都不对头,需要加以改变。”‎ 材料二 1978年9月,在国务院“四化建设务虚会”上,李先念指出:“中国不能再维持封闭的经济,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引进外国技术、设备、资本和管理经验,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在20世纪取得重大进展。”陈云认为:“从外国借钱是对的,但一下子借这么多,我们管不好。有些同志只看到外国的情况,没有看到我国的现实。我们的工业基础没法跟人家比,我们的技术能力也赶不上人家,如果不注意平衡,只依靠外国贷款,这样做是不行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傅高义(美)《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中国政府派出多批代表团出国考察的目的和背景。‎ ‎(2)比较材料二的观点,指出李先念和陈云在对外开放认识上的异同。‎ ‎【答案】(1)目的: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全党同志从思想上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背景:计划经济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为引进外国资金、技术、管理方式和经济知识,为启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作准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2)相同:都从实际出发;都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都认识到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不同:李先念认为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陈云认为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主张对外渐进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要稳步前行。‎ ‎【解析】‎ ‎【详解】(1)根据“1978年”和“我们的同志去国外看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多么落后”可知目的是为国内的经济决策提高依据和增强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当时国内国外的具体环境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2)根据“中国不能再维持封闭的经济”、“我们的工业基础没法跟人家比,我们的技术能力也赶不上人家,如果不注意平衡,只依靠外国贷款,这样做是不行的”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李先念和陈云认识上的相同点在于都从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对外开放和引进资金与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不同点在于李先念主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现代化建设,陈云则认为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对外开放要采用渐进的方式稳步前行。‎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