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1.5*36=54分) 1.“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此材料旨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 D. 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 2.“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 A. 清朝中央政府管理的开放性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中央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3.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 B.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 C. 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 天文观测只能是政府行为 4.江苏连云港尹湾曾发现一个古代墓葬,其中出土的木牍正面写道:“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二十四有堠。都官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墓葬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 西周 B. 秦代 C. 汉代 D. 元代 5.“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秦始皇时期的“丞相” B. 汉武帝时期的“侍中” C. 宋太宗时期的“参知政事” D. 明太祖时期的“尚书 6.“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文化中存在着地域色彩 B.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态势 C. 南方的教育事业更为发达 D. 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 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C. 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8.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自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 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 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D. 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 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A.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 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 7 - 10.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则显示当时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D.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详了《地学浅训》;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 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 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 D.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12.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 英国订单使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13.“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 “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 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 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 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14.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蚊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挤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人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统治结构 15.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A. 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 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 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 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16. 朱熹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他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他的成才之路也是始于儒家经典,中间泛滥释老,最后归本孔孟。但他学成后,对佛道有很多批评和攻击的言论。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程朱理学中糅进了佛道思想 B. 朱熹最终对佛道思想的排斥 C. 理学是以先秦儒学为起点的 D. 朱熹维护儒学纯粹性的精神趋向 17.东汉,有察举征辟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 A. 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 B. 贵族政治逐渐形成 C. 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 D. 新的选官制度确立 18.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B. 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 C. 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 D. 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 19.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 7 -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20.‘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 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2.“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清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 A. 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 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 D. 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弱化 23.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皇权思想依旧在,袁世凯1915年称帝、张勋1917年拥溥仪复辟等等,在推动政治现代化方面,材料留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是 A. 北洋军阀是中国进行政治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B. 政治现代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现代化支持 C. 皇权思想导致革命派挽救民族危亡努力失败 D. 政治现代化需要有民众的现代化观念为基础 24.在古代雅典,因为控辩双方的言辞差别,陪审法庭会判处无辜的人有罪;也会因恻隐之心或辩护人的雄辩而把事实上的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 A. 辩词在法庭具有决定作用 B. 陪审法庭的辩论忽视事实 C. 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 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失 25.“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26.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里“最为持久的征服” 主要指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公平正义的理性精神 D. 天赋人权的人文精神 27.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这场大战带给欧洲以沉重打击,西欧各国遭到重创,经济濒临全面崩溃。雪上加霜的是,1946年秋季,欧洲又遇罕见的寒流,燃料匮乏粮食短缺,人民饥寒交迫。次年6月,美国国务卿指出:“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该援助 A. 导致欧洲麦卡锡主义盛行 B. 标志战后冷战的正式开始 C. 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D. 为欧洲统一奠定政治基础 28.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违宪”裁决直接表明美国总统 - 7 - A. 受到美国选民的制约 B. 受到立法机关的制约 C. 受到司法机关的制约 D. 受到各州政府的制约 29.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脱离欧盟,之前的民意调查显示,“留欧”和“脱欧”的支持率不相上下。2017年1月,英国最高法院就“脱欧”问题裁决,强调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据此可知 A. 欧洲一体化走向崩溃 B. 英国政府受到议会制约 C. 欧洲一体化不得人心 D. 英国全民一致脱离欧盟 30.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反映了 A.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 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 C. 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D. 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 31.1850年雨果在悼念某位作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他”的这部书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百年孤独》 D. 《约翰﹒克里斯多夫》 3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从中得出的认识有 A. “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成功选择 B. “中体西用”的提倡者并不反封建 C. “中体西用”的提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中体西用”遭到近代士人的反对 33.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 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长征胜利完成 34.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35.1999年,利物浦市政厅正式就那段历史道歉,“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利物浦过去承担“人类悲剧”的角色指的是 A. 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 B. 在大洋洲进行欺诈贸易 C. 在美洲掠金夺银 D. 在远东建立东印度公司 36.亚投行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先后于2017年3月、5月和6月三次启动吸收新成员程序,亚投行成员已从成立时的57个迅速增大到80个,成员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这表明 A. 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B. 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 C. 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D. 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37题16分;38题16分;38题14分) 37.(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7 - 材料一 凡国家发布的一切政令,首先是由天子下达旨意、或是由尚书省提出计划和建议,然后交由中书省草拟诏敕或法令,所以中书省大致相当于一个立法机构。中书省起草政令后,必须交由门下省进行审核,门下省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驳回,涂改奏还,称为“涂归”,所以门下省相当于一个审查机构。中书省根据修改意见重新审订后,再经门下省驳正;一道诏敕或法令,往往要经过这样三番五次、来回反复地磋商驳议,形成一致意见后,由中书省发布,经门下省副署,才算正式生效,最后交付尚书省颁布施行;尚书省只有执行权,没有审议权,因而相当于一个行政机构。这种制度称为“三省合议(驳议)制”。 ——《大唐帝国的兴亡——一个巅峰王朝的全景史诗》 材料二 奥巴马在他的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回忆当年他受在任的布什总统邀请,与其他新当选的参议员在白宫与布什总统会面的情形。这次会面中,布什对奥巴马极力表现出和蔼可亲的姿态,但当他向新当选的参议员们介绍他的执政日程时,其行为举止变得有点吓人。奥巴马写道:“突然,好像密室里的人按了一下按钮,总统的眼睛开始凝视,他的声音变得激动,语速加快,变得既不习惯也不欢迎其他人打断他的话,他的亲和被一种近乎以救世主自居的固执所取代……我意识到了权力带来的那种危险的孤立。我明白了开国者设计制衡制度的智慧。”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统治者“三省合议(驳议)制”的特点和目的。(6分) (2)结合《1787年宪法》的有关内容,说明材料二中奥巴马“我意识到了权力带来的那种危险的孤立”“我明白了开国者设计制衡制度的智慧”所体现的观点或原则,并指出这种制度与唐代“三省合议(驳议)制”的本质区别。(10分) 3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肯姆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8分) 39.(14分)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 7 - 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 2.服从礼法 3.尊重过去和历史 4.好学,尤其好学正統的经典 5.循例重俗 6.君子不器 7.主张逐渐的变革 8.中庸之道 9.与人无争 10.任重致远 11.自重与自尊 12.当仁不让,不妄自非薄 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材料二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 ……中国的“过渡人”(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一类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 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湖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及“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的材料中所述的两种“反应”的有关历史事件。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4分) - 7 - 2018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1.5*36=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C B C B B B A B D D D C D C D C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C D D C D C A C C C B C B C B B A B 二、 材料解析题(37题16分;38题16分;38题14分,共46分) 37【答案】(1)特点:分工合作、互相制约;(3分) 目的:分割相权,加强皇权。(3分) (2)观点或原则:《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原则,对权力进行分割和制约,有效避免出现专制局面。(6分) 区别:美国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唐代是封建专制制度。(4分) 38【答案】(1)张謇: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依靠官府支持;产业种类丰富;热心公益事业。(4分) 福特:少年理想;依靠自主创业;执着于汽车产业;以大众化、平民化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4分) (2) 张謇:中国处于半殖民地(遭受双重压迫);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张謇个人投资过大,经营不善。(4分) 福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注重创新;美国社会稳定,政策适宜;社会消费的迅猛发展;福特个人对市场把握准确。(4分) 39【答案】 (1)原因: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封建王朝通过考试(科举制或察举制)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正统(儒学)经典。(4分) (2)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经济因素产生;西学东渐,传统思想受到冲击。(4分) 具有,理由:洋务派强调“中体西用”(洋务派主张在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2分) (3)反应: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排斥西方文明;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否定传统文化。(2分) 认识:从原因上看,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结果;从特征上看,由保守逐渐转向开放;从影响上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分) -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