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年11月4日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2018年11月4日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 ‎ ‎1.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这一变化表明 A.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 B.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 C.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 D.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 ‎2.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中指出:“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恩莫大焉。”由此可以看出林则徐 A.对当时的外部世界了解深入 B.认识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C.彻底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虚骄 D.提出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 ‎3.1887年,清政府颁布的《出洋游历章程》规定:(官员)出洋游历时,应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以备考查。材料表明清政府 A.有限制出洋考察之意图 B.向西方学习出现新变化 C.出国考察经费较为紧张 D.重视学习西方国防科技 ‎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该主张 A.认可西学价值,倡导以末辅本 B.提倡本末并举,要求中西并重 C.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西化 D.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5.1895‎ 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 A.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 B.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 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 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 ‎6.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D.“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 ‎ ‎7.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奇愤”因何事件而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 ‎ ‎1.【答案】A ‎ ‎ ‎2.【答案】B ‎【解析】“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恩莫大焉”说明林则徐对于鸦片的危害并不熟悉,说明认识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B正确;A“了解深入”理解错误;C中彻底放弃说法错误;D属于洋务运动。‎ ‎3.【答案】D ‎【解析】1887年处于清政府洋务运动时期,材料“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反映了对西方军事国防科技的重视,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清政府限制出洋考察,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仍然是军事、科技方面,没有出现新变化,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出国考察经费问题,故C错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由“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可知其主要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末”,结合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B、C没有体现“主”“辅”,D中的“抬高”和“贬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5.【答案】B ‎【解析】《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西国格致有用诸书”说明其创办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步,故B项正确。A项错在晚清的腐败政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C项错在该报纸并不能平息社会矛盾。该报纸并非晚清大众传媒的创新,创新是指以前没有而现在新出现的事物,没有证据说明该报纸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故D项错误。‎ ‎6.【答案】D ‎ ‎ ‎7.【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 特点: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 原因: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 ‎(2)进步: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的认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 ‎(3)简析: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救国)。‎ ‎【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1861年”和“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第二小问,由材料“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说明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由材料“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说明初步了解西方;由材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说明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第三小问,天朝上国观念源于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下,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而西学的传播冲击了传统的观念。‎ ‎ ‎ ‎(3)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归纳。在思想方面,民族意识有利于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在政治方面,民族意识是反专制求民主的旗帜;在经济方面,民族意识激发民族资本家投身民族资本主义热情。‎ ‎8.【答案】示例一 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示例二 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该论题必须观点正确、明确;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材料叙述了中国不同阶段知识分子的追求,可从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影响,知识分子对时代引领等角度拟定论题;“论证”需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知识分子的活动等角度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