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缺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缺答案

‎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 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 历史科目 入学试卷 命题人:谢 鹏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命题范围: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言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2.(2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院议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12分)‎ ‎(2)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10分)‎ ‎ ‎ ‎3.(26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8分)‎ ‎4.(26分)科技的发展助推社会进步,但也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 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 ‎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欧洲建成加莱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910年欧美出现筑路高峰的原因,对此中国社会有哪些积极反应?(14分)‎ 班 级: 姓 名: 考场: 考 号: 座位号: ‎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 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 历史科目 入学试卷 命题人:谢 鹏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命题范围: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其填到相应答题卡处。每题1.5分,共计90分。)‎ ‎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言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1)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2)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流于形式;难成体系。‎ 成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 ‎(3)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 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 ‎2.(2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院议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12分)‎ ‎(2)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10分)‎ ‎ (1)关系:分权制衡。表现: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联邦国家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 ‎(2)观点:善于妥协的民族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说明:美国立法中实现了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南部与北部的妥协,使美国建立起现代民主;英国“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走上议会民主道路。‎ ‎3.(26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8分)‎ 答案:(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发生;影响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 ‎4.(26分)科技的发展助推社会进步,但也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 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 ‎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欧洲建成加莱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 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910年欧美出现筑路高潮的原因,对此中国社会有哪些积极反应?(14分)‎ 答案:(1)趋势: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说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殖民扩张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 反应: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交通运输近代化进程;开展收回利权斗争;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