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45启蒙运动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45启蒙运动作业

练案[45] 必修三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45讲 启蒙运动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丰台期末)18世纪后期,沙龙是巴黎社交与文化生活的中心,参与者主要是作家、律师和记者。沙龙崇尚“批判精神和脱离一切责任束缚的自由精神”。下列可能成为当时沙龙讨论议题的是( D )‎ A.挑战罗马教皇权威 ‎ B.达尔文和进化论 C.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 D.君主专制的弊端 ‎[解析] 根据题干“18世纪后期”“巴黎”、崇尚“批判精神和脱离一切责任束缚的自由精神”可知材料现象为法国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提倡理性自由,反对专制王权,故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宗教改革的主张,排除。B项,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人物,此时法国大革命尚未爆发,故排除。‎ ‎2.(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18世纪时,欧洲不少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出版了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这些思想家“多面手”的表现( D )‎ A.展现了文艺复兴的盛况 B.旨在倡导资产阶级革命 C.彰显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解析] 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思想家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们“多面手”的表现不是展现文艺复兴的盛况,故排除A项;这些思想家“多面手”的表现旨在宣扬启蒙思想,而不是倡导资产阶级革命,故排除B项;这些思想家宣扬的是启蒙思想,不是彰显宗教改革的成果,故排除C项;根据“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思想家“多面手”的表现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故选D项。‎ ‎3.(2019·广东揭阳模考)1620年,一群为了躲避国内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轮船来到北美,他们共同签订了一个协议。协议表白对英王的忠顺,并本着契约的原则,自愿组成一个“实行公民治理的政治团体”,制定公正平等的法律,服从合法的权威。该协议( A )‎ A.体现了建立自由法治秩序的要求 B.引发了英国宗教改革的爆发 C.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的学说 D.构建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框架 ‎[解析] 根据“协议表白对英王的忠顺,并本着契约的原则,自愿组成一个‘实行公民治理的政治团体’,制定公正平等的法律,服从合法的权威”可知,该协议一方面体现保障自由权利的内容即“实行公民治理的政治团体”,同时有体现重视建立法治秩序的要求,即制定公正平等的法律,服从合法的权威,因此该协议体现了建立自由法治秩序的要求,故A项正确;英国宗教改革时间是16世纪,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主要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认为国家是按照社会契约建立的,国家应该按照社会契约维护人民的利益,“协议表白对英王的忠顺”“服从合法的权威”不符合卢梭“社会契约”的学说,排除C项;1787年宪法构建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框架,D项错误。‎ ‎4.(2018·广东佛山顺德一模)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B )‎ 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解析] 法国启蒙运动是由思想家自下而上推动,并不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中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说明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故B项正确;路易十六推行专制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但不可能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5.(2018·山东青岛调研) 在1792年的法国,当国民公会内部就是否审判国王路易十六出现激烈争议时,雅各宾派代表马拉挺身而出,在会上大声呐喊:“要保证人民的幸福,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要挽救祖国,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这表明马拉推崇( D )‎ A.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 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C.洛克的君主立宪 ‎ 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解析] 通过砍掉暴君的头的方式推进民主进程不是一种理性的方式,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要保证人民的幸福,砍掉暴君的头”‎ 与三权分立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砍掉暴君脑袋,所以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民主共和制,故C项错误;以保证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故D项正确。‎ ‎6.(2018·江西宜春诊断)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中国人所谓的“礼”其实就是“礼教”,“他们(指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也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礼教”。孟德斯鸠的观点( C )‎ A.完全不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实情 B.否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合乎中国“礼法合一”文化传统 D.揭示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倾向 ‎[解析] 从孟德斯鸠的观点来看,他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是以礼为行动指南的,而礼仪、法律、宗教、风俗混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的道德,所以这种观点符合“礼法合一”的传统,所以本题选择C项。A项错误,孟德斯鸠的分析有着现实性;B项错误,材料肯定了道德在中国社会起的作用;D项材料没有体现。‎ ‎7.(2018·四川成都摸底) 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痛苦而悲惨的自然状态,寻求和平并使和平得到保障,就互相订立了一种社会契约,将原有的所有自然权利交给主权者。而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这反映出,霍布斯的思想( B )‎ A.背弃了主权在民说 ‎ B.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C.符合共和主义理念 ‎ D.完善了社会契约论 ‎[解析] 根据题意,此主张是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是在天赋人权的前提下,并未违背主权在民,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得出主权者具有专制主义的色彩,故B项正确;共和主义主张权力的行使由人民共同行使,并非是由主权者行使且具有最高权威,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霍布斯首先提出社会契约论,并非完善,故D项错误。‎ ‎8.(2018·贵州黔东南州联考) 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D )‎ A.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 ‎ B.文艺复兴陶染下的英国 C.宗教改革深化下的德国 D.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 ‎[解析] 智者运动是在古代希腊,不是近代欧洲,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陶冶下的英国依然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深化下的德国依然是四分五裂,由各邦君主统治,故C项错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指的是理性主义,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故D项正确。‎ ‎9.(2019·陕西榆林一模)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在1748年第一次发行后的18个月内,再版21次,共印刷了约35000本。阿贝·雷纳尔的《哲学与政治史》(1770年)重印多达70次。某种程度,启蒙运动也是一场阅读运动。这说明启蒙运动的前提是( C )‎ A.欧洲封建思想专制,民众渴望启蒙 B.思想家著述丰富,作品广泛流传 C.现代印刷术推广印刷品价格低廉 D.欧洲理性传统悠久,民众有阅读习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设问的指向是启蒙运动的前提,依据的是材料信息。依据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是一场阅读运动,得益于大量启蒙刊物的印刷,为此答案选择C项。A选项与材料并无直接关系,故错误;B选项材料并未体现著作丰富,故排除;D选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历史悠久,故排除。‎ ‎10.(2019·四川绵阳二诊)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项目 时间  ‎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约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约4000‎ ‎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B )‎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解析] 由表中数据看出,17~18世纪,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占比例和妇女的识字率都明显提高,说明文化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欧洲出版新书和普通人藏书量都有较大增长,这有利于启蒙运动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材料反映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A项错在因果倒置,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洲贵族”的信息,排除C项;社会发展推动文化进步,而不是出版业推动文化进步,D项表述不恰当,排除。‎ ‎11.(2019·山东德州期末)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多数是自然神论者,乐于赞同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世界,但坚决认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起作用而不加以干涉。这说明启蒙运动( D )‎ A.尚未形成完备思想体系 B.认可天主教会干预世俗生活 C.彻底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D.理性看待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解析] 根据材料“启蒙运动时期”“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起作用而不加以干涉”可知,启蒙运动受自然科学的影响,这说明启蒙运动能够比较理性看待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故D项正确;启蒙运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起作用而不加以干涉”说明B项错误;材料“乐于赞同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世界”说明C项错误。‎ ‎12.(2019·浙江五校联考)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射向国王盾牌的“利剑”应该是 ( C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王的神圣权力受到严重的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等;其中C项是启蒙思想家洛克的观点,主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C项正确。A项属于君权至上的体现,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B项强调的是上帝的权威和地位,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D是指教皇的权威凌驾于王权之上,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分析这种精神为什么在后代“日趋衰落”。‎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3)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 ‎[答案] (1)原则: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 原因: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着力强化尊卑等级和人伦秩序。‎ ‎(2)说明: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 ‎(3)影响:前者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后者推动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分析得出,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分析得出,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由“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分析得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从中国传统政治(宗法制、君主专制)和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概括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并加以说明即可。‎ ‎(3)依据材料一中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的特点,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等角度分析先秦儒学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的特点,从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最后通过中国、西方人文思想对比,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点。‎ ‎14.(2019·山东邹城期中)人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基本权利的总称,其内涵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人权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希腊思想家们从人性(自然)‎ 的角度审视城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享受城邦民主与自由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材料二 近代人权主要是针对基督教神权而提出来的。解决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冲突,途径只有两条。要么索性撕开神性的虚伪,理直气壮地给人性,给人的感觉和享受以合法的地位;要么坚守神性的理想,追求内心的圣洁和灵魂的自由,借以提升人性。两条途径看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 材料三 启蒙学者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权”、“自由”具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使启蒙运动成为近代西方观念变革的集大成者。‎ ‎——以上材料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 神与制度的变迁》‎ ‎(1)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希腊人权思想萌芽的基础及其人权思想的含义。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两条“途径”的本质相同点。‎ ‎(2)据材料三启蒙时代的“人权”又有怎样的新发展?对近代欧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基础:城邦政治的发展。含义:公民有享受城邦的民主与自由的权利。‎ 相同点:都强调人性,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或都强调人文主义。‎ ‎(2)新发展:从精神、文化领域具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提出了维护人权的各种政治制度的构想及实现的途径。‎ 影响: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完善。‎ ‎[解析] (1)根据材料“认为只有享受城邦民主与自由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可得出基础是城邦政治,而含义也同样可根据这一信息概括出,希腊的人权是指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根据“理直气壮地给人性”“要么坚守神性的理想”,可概括得出相同点是都强调人性,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或都强调人文主义。‎ ‎(2)根据材料“具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结合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的内容,可得出新发展是指从精神、文化领域具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提出了维护人权的各种政治制度的构想及实现的途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启蒙运动的影响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