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五地六市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吉林省五地六市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9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 1.“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答案】C 【解析】 【详解】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点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D. 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的信息说明是实行官僚政治,而材料中“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说明是分封制,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世官制没有提及;B中说法不符合史实;C中长期存在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期政治制度演变·官僚政治 【名师点睛】理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4.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这反映了西汉初年 A. 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王国对中央存军事威胁 D. 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为防止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甚至割据称雄举兵内向,汉王朝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为限制王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汉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即材料“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说明这时期地方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才导致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防范王国,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为了防范王国威胁而严格限制马匹出关,没有体现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中央为了防范王侯势力威胁中央而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关中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问题,故D选项错误。 5.九品中正制并非南北朝时期唯一的选举制度。在南北朝后期,统治者采取了考试取士的选举方式。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察举制“举孝廉”影响 B. 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 C. 封建“庄园制”经济发展 D. 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在南北朝后期,统治者采取了考试取士的选举方式”可以看出,由于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统治者有条件也有必要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故答案为B项。察举制不是考试取仕,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南北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D项。 6.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时间阶段 数量(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44年间) 8 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唐僖宗—唐哀宗(34年间) 67 强藩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 A.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B项正确;A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是使相出现是藩镇割据的原因之一,排除A项;使相主要在地方,并没有涉及分割相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是使相导致战争不断,这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7.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 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B. 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C. 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 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的地方要员在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本人辞行,时称“陛辞”“辞见”等,以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但其实质意图是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与“祖宗以来,常重其选”“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相符合,排除D项,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古代是专制制度,不是民主,排除C。 8.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期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 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D. 边患危机解除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元代……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到“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变化,主要由明朝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元朝就是统一的国家,故A项排除;B项完成于南宋,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解除”。 9.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 对皇权具有依附性 B. 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 权力大小极不稳定 D. 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启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可知,皇帝长期怠政,内阁权力有所扩大,但仍然受皇帝控制,故A正确;皇帝长期怠政,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内阁权力不稳定,排除C;内阁没有决策权,材料无法体现“较少参与政治决策”,排除D。 10.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 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 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对立统一 C. 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的基础 D.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 项正确;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C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 11.有学者认为,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的部分演说家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由此可知,这些演说家的活动 A.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自身的堕落 B.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 C. 造成公民与演说家间的恶性互动 D. 导致城邦理性精神和公民意识的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雅典的部分演说家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可知,在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下,雅典公民会出现集体丧失理智的现象,从而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强调演说家活动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而非对自己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部分煽动性的演说家与无耻公民间的恶性互动而非所有的演说家和公民,排除;D项,“公民精神逐渐消解”的表述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史实,排除。 12.恩格斯阐述古希腊某次改革时说:现在社会的及政治的制度建立于其上的阶级对抗,已经不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对抗,而是奴隶与自由民之间的对抗,被保护民与公民之间的对抗了。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这场改革 A.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B. 建立了十个地区部落 C. 确立了财产等级制 D. 公民享有参政津贴 【答案】B 【解析】 从题干可知,材料所述现象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后 雅典,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因此改革“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故B项正确;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BC排除;公民享有参政津贴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故D项排除。 13.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法律就是宣布正义。正义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有益的东西。另一位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也曾说“法分自然法和人定法,无论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都是正义的表现。”这意在强调 A. 自然法和人定法存在区别 B. 人定法必须符合自然法精神 C. 罗马法要体现维护正义 D. 古希腊的立法标准和本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法律就是宣布正义”和“无论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都是正义的表现”可见古希腊的立法标准和本质是为了维护正义,故选D。材料“法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无论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都是正义的表现”反映的是两者的共性,故排除A。由于人类个体和群体认知的局限性,人定法有时会违背自然法精神,故B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时期的法律而不是罗马法,C与材料无关,排除C。 14.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 罗马和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 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 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 罗马共和国选择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料中表明,希腊在政治上成为罗马的俘虏,但在文化上却是胜利者,罗马文化继承了希腊文化中大量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并进一步发展繁荣,故B项符合;罗马与希腊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之间文化上是继承关系,故不存在国情相似之说,故A排除;C项中“文化风格完全契合”太绝对化,错误,故C排除;罗马共和国时期是由贵族集团掌权,实质是贵族专制,与雅典民主政治不同,故D排除。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罗马法与古希腊的关系 【名师点睛】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起源,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5.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 历史 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 法律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 语言学 《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 吉拉尔的撰述过程表明 A.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C. 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D. 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准确可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反映了从历史史料、法律史料以及语言学史料等方面论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说明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故C项正确。历史事实不仅仅需要历史叙述,还需要实物史料,故A项错误。历史文本记录、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只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和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和史料的重要作用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法律效力”成为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逐步由发展走向衰落 B. 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 C. 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 D. 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创制法律具有随意性,体现了当时罗马帝国君主专制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现象并不代表罗马法的衰落,排除。C项,此时习惯法已被成文法所取代,排除。D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垄断法律解释的权力已被打破,排除。 17.都铎王朝后期,英国社会流行“议会下院中的每个议员都比勋爵或主教有着更强的发言权,只需国王与其平民就可以维持议会”的说法。这反映了 A. 议会下院成为英国权力中心 B. 议会上院的立法权旁落 C. 英国近代宪政体制逐渐定型 D. 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只需国王与其平民就可以维持议会”,说明资产阶级力量正在不断壮大,反映出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议会中上院或下院权力和地位的变化,排除A、B项;英国近代宪政体制是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的,排除C项。 18.1695年英国议会指责政府打击法国海盗不力,迫使国王威廉三世成立了贸易局。1697-1699年,在议会压力下,威廉被迫收回赏赐给外国宠臣的爱尔兰土地,将6万陆军削减到了7000人。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国王受制于议会 B. 议会居主导地位 C. 君主立宪制确立 D. 军权附属于国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政治。依据材料可知,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议会的压力下成立贸易局、收回赏赐、削减军队,这说明当时英国国王受制于议会,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受到议会制约,但是还保留行政权,议会尚未居于主导地位;C选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但这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说明国王的军权受到议会限制,军权并不附属于国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9.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主张与共和派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说明,亨利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但是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说明当时法国君主派是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希望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派拥护亨利,但不赞同使用大革命之前的国旗,说明他们不主张恢复封建君主统治,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君主派是否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君主派是保留君主的,共和派是不存在君主的,二者的主张不可能一致,排除。 2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 A. 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 B. 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 C. 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 D. 《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与共和派的信息,排除A;根据“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可知,法国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健全,排除C;材料反映法国的代议制尚未完善,并非《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排除D。 21.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 A. 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B. 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 C. 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 D. 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 【答案】C 【解析】 以违宪为由对政府官员的政令进行否决的应该是最高法院,A不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参议院没有权利弹劾州长,州长的弹劾只能由州议会,B错误;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可以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C正确;总统没有权利要求州议会弹劾州长,D不正确。 2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 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B. 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C. 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 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题意在于强调美国两院制下议员的任期和改选规则。直选产生的众议员任期短且每两年全部改选可保证代表的广泛性,间选产生的参议员任期长而改选限在三分之一,有利政策推行的延续性,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而非其他的选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宪法规定 23.普鲁士时期流行针对法国的爱国歌曲《莱茵河上的警惕》。19世纪末宣扬全球扩张的《德国至上》成了德国非正式的国歌。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欧洲各国 B. 欧洲大国间力量对比失衡 C. 法德矛盾成为欧陆主要矛盾 D. 德国挑战美国霸权的野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德国国内爱国歌曲的变化不能说明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欧洲各国,故排除A项;由针对法国到宣扬全球扩张,说明德国实力的迅速增长,也说明欧洲大国力量对比的失衡,故选B项;题意中反映了法德矛盾的存在,但无法说明法德矛盾是欧陆主要矛盾,故排除C项;19世纪末美国还没有建立霸权,故排除D项。 24.下表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统计,据该表信息可知,当时德国 总票数 社会民主党得票 占总票数百分比 1890 7228500 1427300 19.17 1893 7674000 1786700 23.30 1898 7757700 2107076 27.18 1903 9495586 3010771 31.71 A. 人民已拥有普选权 B. 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 C. 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 D. 工人政党放弃武装斗争 【答案】C 【解析】 从图表数据看出,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占总票数百分比不断增长,说明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无法看出人民已拥有普选权,排除A;材料数据无法得出“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排除B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总计3小题,其中25小题19分,26小题18分,27小题、28小题、29小题为选做题,每题15分,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 汉朝以亡秦为鉴,约法省刑,简易疏阅,强调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代法制基本沿袭了唐律。清代强调“以德化民,以刑弼教”,一般较为宽松。晚晴,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化的近代化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它留给世人的是浩如烟海的私法规定及私法学说。《民法大全》几乎全部为私法,五大法学家的主要著作也大部分为私法。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庞朝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法律起源特点之比较》 材料三 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在英美两国含义迥然不同。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称谓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 ——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内容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宪法特点的理解。 【答案】(1)特点:中国重视刑法,强调法律是道德的补充;引礼入法,礼法并施,德主刑辅;专制色彩浓厚。罗马法注重经济关系;以私法为主;吸收其他民族法律制度。 背景: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集权体制的强化;农耕经济的固守。罗马商业贸易发达,纠纷增多;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地理环境优越;人文主义影响。 (2)表现:英国没有统一的成文宪法,是由一系列的法律、习惯和先例构成的;美国宪法是由1787年制定的成文宪法及宪法修正案构成的;英国宪法历经了几个世纪渐积而成的,美国1787年宪法由制宪会议制定。 理解:从13世纪的大宪章到17世纪的权利法案及其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王在法下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尊重传统、渐进创新的特点。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得出:中国法律重刑法,强调法律是道德的补充;引礼入法,礼法并施,德主刑辅;专制色彩浓厚。回顾课本知识得出:罗马法注重经济关系;以私法为主;吸收其他民族法律制度。第二小问“背景”,中国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作答。罗马主要考虑对外贸易、扩张、社会矛盾、地理环境和思想方面人文主义的影响。 (2)第一小问“表现”,依据材料“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并结合所学,从英美两国法律的发展的特点和差异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理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英国法律发展的史实及君主立宪制演进的特点方面思考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制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是诞生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始置武举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试封弥(糊名)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 殿试誊录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南北分卷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八股文定型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推行商民分卷制度,商籍生员设立“卤”子号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推行废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废除科举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材料二 下列图片所示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 ——摘编自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利与弊,并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1)特征由单科到多科选才;分科设目,试卷由全国统一命题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区平衡;逐渐放宽对商人子弟入仕的限制;考试形式和命题内容逐渐僵化,脱离实际;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调整直至废除。 (2)利:标准客观,打破了家世、门第的选拔标准,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平、公正,考试制度严密;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弊:考试内容是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 趋势:从重血缘到重才能,由世袭到考试选拔。 【解析】 【详解】(1)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发展,经历了开始确立,不断发展完善,走向僵化和最终结束的过程,它与封建制度的繁荣和衰落同步,考试制度越来越严,内容越来越固定,主要从表格信息反映的考试内容、地区差异、商人子弟以及逐步僵化乃至废除等角度概括作答。 (2)第一小问“利与弊”,“利”主要强调选拔标准、考试程序、考试制度、积极作用方面进行评述;“弊”考虑考试内容方面重诗赋文章,忽视实用。第二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并结合所学得出:从重血缘、世袭到重才能、考试选拔。 选做题:从27、28、2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将所选题目涂黑。 27.【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容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拆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家庭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秦国家庭制度变化的社会性、制度性因素。 【答案】(1)商鞅变法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集体大家庭为主;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个体家庭被包容在大家庭之中。 商鞅变法后:个体小家庭结构为主;结构简单,关系单纯,人数少。 (2)社会性: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为个体劳动提供条件。 制度性: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推行分异令,强制小家庭;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打击宗法贵族;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进行制度性保障。 【解析】 【详解】(1 )商鞅变法前,根据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得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集体大家庭为主;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根据材料“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得出:个体家庭被包容在大家庭之中。商鞅变法后,根据材料“推行‘分异令’”“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拆到最细小程度”得出:个体小家庭结构为主;根据材料“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得出:结构简单,关系单纯,人数少。 (2)社会性:主要考虑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制度性,回顾课本知识,结合材料及商鞅变法的措施分析作答,主要从确立封建土地制度,强制实行小家庭政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8年,美国面临着来自欧、亚两方面的威胁。罗斯福和军方首脑都看到旧有的只针对日本的“橙色”战争计划已不适用。1939年联合委员促使计划人员们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彩虹”计划。这组计划不同于过去的针对单个敌人,在一个地区,而美国又没有盟友的情况下作战的单色彩计划,而是一组针对一个以上的敌人,在一个以上的地区,并考虑道获得其他民主国家援助的情况下作战的多色彩计划。它由四个计划组成。。战局的发展使罗斯福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援助被围困的英帝国,也使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欧洲与大西洋的战争。与此同时,以太平洋为战略重点的“橙色”计划也最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美国先后制定了多个版本的“彩虹”计划,前3个版本更多地体现了“橙色”计划的特点,都被放弃,最终选定了彩虹4号计划。至此,橙色计划走完了它的全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橙色计划道彩虹计划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从橙色计划道彩虹计划转变带来的影响。 【答案】(1)原因:国际形势不断恶化;美国国家安全面临欧亚的威胁;“橙色”计划不符合当时形势需要;罗斯福和军方首脑的推动;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等。 (2)影响:促使美国对日的战略转移(或美国反法西斯的战略中心转移到欧洲);维护了美国国家利益;援助英国,改变欧洲战局等。(3点以上 【解析】 (1)根据材料“1938 年,美国面临着来自欧、亚两方面的威胁”可得出国际形势不断恶化,美国国家安全面临欧亚的威胁,“旧有的只针对日本的‘橙色’战争计划已不适用”可得出“橙色”计划不符合当时形势需要,“罗斯福和军方首脑都看到旧有的只针对日本的‘橙色’战争计划已不适用”可得出罗斯福和军方首脑的推动,联系所学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等。 (2)根据材料“这组计划不同于过去的针对单个敌人,在一个地区,而美国又没有盟友的情况下作战的单色彩计划,而是一组针对一个以上的敌人”可得出促使美国对日的战略转移,维护了美国国家利益,“战局的发展使罗斯福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援助被围困的英帝国,也使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欧洲与大西洋的战争”可得出援助英国,改变欧洲战局等。 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1875年“马嘉理”事件和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处理和规定当中,郭嵩焘因时事需要出使英国,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用观”的超越。他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郭嵩焘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官商之意常亲”,于是就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郭嵩焘对“夷夏观”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郭嵩焘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噶尔派驻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严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嵩焘使英前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对西洋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坚船利炮的层面上。而郭嵩焘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 ——摘编自刘平《郭嵩焘出使英国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6年郭嵩焘成为晚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郭嵩焘的历史功绩。 【答案】(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地被引入国际外交体制之中;洋务运动的开展,对外活动的增多;中英外交争端的出现。 (2)评价:以“本末观”代替“体用观”,超越了洋务派的思想认知,对时势的反思走在时代的前列;建议设立新加坡领事馆,主张各国平等交往,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利于接轨国际外交规则,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深化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洋文明的认识,为中国时人更进一步地理解西洋文明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马嘉理” 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天津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政府以及洋务派对外交往的态度等综合归纳即可得出其背景。 (2)依据材料中“郭嵩焘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用观’的超越”“郭嵩焘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官商之意常亲’,于是就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郭嵩焘对‘夷夏观’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郭嵩焘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噶尔派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严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嵩焘使英前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对西洋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坚船利炮的层面上。而郭焘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嵩焘主张以“本末观”代替“体用观”,超越了洋务派的思想认知,对时势的反思走在时代的前列;建议设立新加坡领事馆,主张各国平等交往,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接轨国际外交规则,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深化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洋文明的认识,为中国时人更进一步理解西洋文明奠定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