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过关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过关历史试题

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过关考试(二)‎ 历史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由此可知分封制 A. 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 B. 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 C. 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D. 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目中“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这一叙述可知,题目强调的是分封制对于政治结构上稳定秩序的作用,即通过明确规定贵族间等级秩序,以强化统治,有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而无法得出加剧社会分化的结论,材料也没有提到对国家统一或中央集权的影响。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2.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 A. 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 C. 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 D. 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 ‎【答案】B ‎【解析】‎ 柳宗元的这段话意思是: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它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所以选B;材料所述是在肯定秦朝的制度,故AC与题意不符;题目在说郡县制,不是选官制度,故排除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称为“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这反映出唐代 A.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 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C. 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专权 D. 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 ‎【答案】B ‎【解析】‎ 题干体现了宰相集体议事,三省相互制约,避免个别宰相(权臣)专权,相权较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再由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说明皇权对相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AC项说法不全面,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 点睛:本题涉及到皇权的问题。在秦朝至明朝以前,皇权不是高度专制,而是受到其他官制的制约,如谏议机构等,明清以后,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皇权得到了高度加强。‎ ‎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明朝时 A.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B. 君主与内阁拥有同等决策权 C.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D. 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可以看出C项正确,A项错误;B 项错误,错在“同等决策权”;D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 点睛:材料“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是解题的关键。‎ ‎5.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 维护公民平等 B. 限制公权滥用 C. 主张法律至上 D. 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罗马法限制公权滥用,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公民的个人权利,没有体现公民平等的内容,故A项排除;由“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没有强调法律至上,故C项排除;司法公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 ‎【点睛】“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6.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的公民大会主要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等重大事宜,但其所讨论的议案都是由五百人会议提交的,否则任何公民都会因“违制罪”而被诉之于陪审法庭,因此公民大会只有对议案的讨论和决定权而无提案权。这表明当时的雅典城邦(  )‎ A.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 B. 体现出法律至上的精神 C. 体现了权力分工的原则 D. 防止执政者权力的滥用 ‎【答案】C ‎【解析】‎ ‎“公民大会主要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等重大事宜”“陪审法庭”说明当时雅典城邦权力分工的原则,C正确;A是美国政体特征,不符合材料主旨;法律至上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D不是材料中意思主旨,排除。‎ ‎7.‎‎1215年6月15日 ‎,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费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A.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B.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材料“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说明,《大宪章》开了“限政”的先河;材料“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说明光荣革命是对政治传统的所捍卫,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和“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从中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 ‎8.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不能反映 A. 主权在民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信息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可知A表述符合材料;根据“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可知B符合材料;根据“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可知C符合材料;D材料没体现。‎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民主共和制 ‎9.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试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 B.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意在强调法国君主派反对回复封建君主专制,这其实是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意在强调法国君主派反对恢复封建君主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君主派也是主建立资产阶级政府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法国君主派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从题中的“平等”“均用平礼”“对等级别”等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外交具有了近代文明的色彩,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不能从题干信息中获得,故排除。‎ 点睛:材料“平等”“均用平礼”“对等级别”是解题的关键。‎ ‎11.187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约,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对方军舰可自由驶入;188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巴西签约,互给最惠国待遇而取消协定关税等内容。这表明晚清政府 A. 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意在改变外交屈辱地位 C. 初步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 D. 推动弱势国家走向联合 ‎【答案】C ‎【解析】‎ ‎“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取消协定关税”等字眼体现的是近代主权国家意识,所以材料也就表明了晚清政府初步具备了近代主权国家意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晚清政府不会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也不改变外交屈辱地位,选项A、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清政府也没有推动弱势国家走向联合,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2.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是从清政府的角度出发,“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是由于日本侵华,才强调民族革命,表明内外时局不同,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同,故C正确;史料、史观、社会性质材料未体现,故ABD错误。‎ ‎13.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 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 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 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之时,列强并没有反对,相反瓜分中国的趋势得到缓和,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矛盾,故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义和团运动的信息,故A错误;美国此时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B错误;C中改革显然不符合列强的主要目的。‎ ‎14.据统计,1871—1914年,德国共派出了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大使级外交官更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高级贵族或旧的乡村贵族,只有派驻巴黎的舍恩男爵来自贵族化的工业家家庭”;非贵族出身者只能担任其中无关紧要的职位。材料可以说明统一后的德国 A. 外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 B. 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 C. 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 D. 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 ‎【答案】D ‎【解析】‎ 材料“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 ”反映了统一后的德国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故D正确;“外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并未反映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故B错误;“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说法也过于绝对,故C错误。故选D。‎ ‎15.当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的张謇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实行共和政体的时机尚不成熟 B. 南方与北方间的分歧无法弥合 C. 急欲结束动乱,稳定社会政局 D. 希望与英国合作共同对抗日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涉及的南北议和,指的是辛革命时期,根据材料“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说明南北政权的谈判中出现的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议和,不是实行共和政体的时机不够成熟,而是南北两大政权之间的存亡,故A项错误;“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是暂时分歧,无法弥合是绝对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内在问题所导致的外患,故D项错误。‎ ‎16.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 A. 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B. 社会矛盾发生改变 C. 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 十月革命影响扩大 ‎【答案】A ‎【解析】‎ ‎“1919年学生运动”指五四运动,“先救国后救人”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说明当时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故A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当时民族经济只是“短暂春天”,不是迅速发展,且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与“先救国后救人”无关,故C错误;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先救国后救人”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A。‎ ‎17.1928年,党中央通过决议,仍然重复之前关于举行湘鄂赣粤四省大规模暴动的指示精神,强调衡阳和郴州是“打通湘粤大道”“连接广东”、举行湖南暴动的中心。这主要说明 A. 中国革命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 党中央存在“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C. 土地革命的开展使中共得到农民支持 D. 中国革命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仍然重复‎3月10日关于举行湘鄂赣粤四省大规模暴动的指示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存在“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故B正确;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表面中共已经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故排除A;C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中国革命大決战出现在解放战争期间,故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关于举行湘鄂贛粤四省大规模暴动的指示精神”‎ ‎18.‎1937年7月8日,毛泽东与朱德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的国民党军将领,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电文的正确解读是 A. 红军将承担正面战场的抗战任务 B. 中共努力促成全民族团结抗日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D. 国民政府表现出消极抵抗态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电文体现中共抗战的形式是追随国军抗战,立场是抗战到底,“与日寇决一死战”,体现中共努力促成全民族团结抗日,B项正确;正面战场的抗战任务由国民党承担,排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表现出消极抵抗态度,排除D。所以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材料信息中的关键 “‎1937年7月8日”“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答案。‎ ‎19.一位国民党将领曾评价某事件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在当时来说,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胜利与团结,正是双喜临门,不但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而且全世界人士亦寄予热烈的期望,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突然为之提高了许多。”这一事件是 A. 长征结束 B. 重庆谈判 C. 北平谈判 D. 开国大典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胜利与团结,正是双喜临门”,与之相符合的是抗日胜利后的国共重庆谈判,共商和平民主建国大事,故B项符合;长征结束是1936年,当时两党并没有团结,与材料“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胜利与团结”不符,故排除A;北平谈判是解放战争时期,与“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项矛盾,排除C;开国大典时国民党逃往台湾,与题干“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不符,排除D。‎ ‎20.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 用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 B.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战略 C. 采用武装起义方式来夺取政权 D. 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现代化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因此是“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故D项正确;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不存在两个政权并存,A错误;B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C是十月革命的特点,无法体现“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应排除B、C。‎ 点睛: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对“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的分析理解。‎ ‎21.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知该制度是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B、C项;村民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制度,不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故排除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A。‎ ‎22.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 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B. 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 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美苏争霸态势转为苏攻美守,因此中美双方调整外交政策,逐步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发表了材料中的公告,故D 项正确;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也是不一致的,故A项错误;七十年代美国没有放弃过霸权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23.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信件来往就达25件,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交流,两国最终就古巴导弹问题达成谅解。这说明了美苏两国 A. 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 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 C. 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同 D. 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既有对峙又有对话,即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达成谅解说明矛盾也可以调和,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仅有对峙也有对话,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势力范围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既体现了对峙又体现了对话。‎ ‎24.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者大会决议,由联合国所从事的、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行动。从1948年6月到2001年7月,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A. 避免了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 B. 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C. 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重要机制之一 D. 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没有避免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故A项错误;二战以来西方某些大国经常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故B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涉及的是政治问题,和经济秩序无关,故D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区安全,成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故C项正确。‎ ‎25.北宋时期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A.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B.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 C.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D.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推行“不抑兼并”的措施,使大量的农民丧失土地,从而便于丧失土地的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与土地政策无关;B项错误,租佃关系成为仅次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形式;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雇佣劳动关系。所以答案选D。‎ ‎26.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 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 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 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 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有利于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故D正确。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不会导致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故B排除。当时少数民族没有完成汉化过程,故C错误。‎ 考点:‎ ‎27.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B.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C. 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D.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可知,相比汉代“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宋代民间手工业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面向皇室和官府,不进入市场流通,而民营手工业的产品面向市场,宋代民间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民众需求的增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手工业技术水平的变化与重文轻武的政策无关;C选项错误,程朱理学较多关注心性义理,轻视科技,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误,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之后。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8.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 A. 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C. 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在广州的外国商人较多、资产情况,表明宋朝对外贸易繁荣,故C正确;材料与“坊市界限被打破”无关,排除A;地域性商人群体指商帮,外国商人与商帮无关,排除B;D项中“开始”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 ‎29.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许与其它国家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且集中于塞维利亚港。这一规定 A. 保障了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 B. 意在限制资本原始积累 C. 有助于增加西班牙财政收入 D. 是西班牙衰弱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信息说明当时西班牙实行的商业垄断措施,这一举措有利于西班牙财政收入的增加,故C 项正确;材料中是商业贸易,对于西班牙的殖民优势难以保障,16世纪末期,西班牙已经丧失海上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西班牙衰落根源的是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 ‎30.始于15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 B. 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 C.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 D. 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反映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和自由主义的盛行,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这是历史的进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是继续大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并不能说明了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英国的行为并不是进行贸易,所以不是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奴隶贸易的结束,当然这也是历史的进步。‎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9年陈毅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主持四位“老帅务虚会”,全面深入地研究国际形势。他们提出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报告,全面分析了国际形势及美、苏在全球争霸的态势和重点。报告认为,珍宝岛事件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对方马上就要开始向中国大举进攻,原因是对方没有准备好,而且美苏目前最迫切最突出的是要安定欧洲,巩固欧洲,控制欧洲,它们争夺的重点仍然是在欧洲。珍宝岛事件并未改变这一基本战略格局,针对中国的战争目前还不会轻易发生。‎ ‎——摘编自《试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重大军事实践及思想》《军事历史》2008年第1期 材料二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很长时间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及中国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格局特点:美苏争霸(或两极格局),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 中国外交对策: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力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努力争取实现中日建交和中美关系正常化。‎ ‎(2)表现: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提出并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可得分)‎ 原因:①改革开放后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奠定基础;③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两极格局结束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⑤新时代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苏争霸的状况、中苏关系的状况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第二小问对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与中日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提出并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开放的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当今时代主题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32. 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 ‎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解析】‎ ‎(1)注意材料一的关键句“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和“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进行适当概括,联系课本知识,从国内、国际、经济基础、个人认识等多个角度简答背景。‎ ‎(2)从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海禁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害;从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开禁对贸易、对百姓生计、对人口迁移、对制度改革等都有积极影响。‎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