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北宋都城开封处于开阔平原上,极易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而且这里经常发生洪水和河道淤塞的问题,北宋统治者曾数次想迁都但最终都未执行。这是由于开封 A. 毗邻洛阳利于理学传播 B. 地处平原便于城市规划 C. 临近运河便于南北沟通 D. 市坊分开利于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定都开封的原因。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开封具有优越的运河漕运条件,被称为“四达之会”,利用有利的漕运条件,可以沟通与长江流域及太湖等经济繁荣地区的联系,满足京师的巨大用度,也可以照顾北方及西北边防之地,因此北宋并未迁都,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北宋并未迁都与理学的传播无关;B选项错误,城市规划的便利条件不是开封独有的特点,不是北宋没有迁都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市坊分开不利于商业发展,宋朝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2.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 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C. 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D. 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 【答案】B 【解析】 古代中国法家代表人物虽然“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说明法家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实质上反映出儒家的治国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专制制度的加强体现了儒家思想地位的巩固,故AC项错误;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集权的思想基础之一,故D项错误。 3.毛泽东在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作结论时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提出 A. 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 B. 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方针 C. 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D. 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两对矛盾的提出及认识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以后,那时的社会性质应为新民主主义,而非双半社会,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故B项错误;基于对这对矛盾的认识才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及农业、手工业,故C项正确;文革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被当作主要矛盾对待,故D项错误。 4.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铜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较轻伤害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 法律体系的形成 B. 阶级矛盾的缓和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社会文明的进步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态复仇是一种原始的、野蛮的解決问题方式。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这一方式,而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表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故D正确。材料中只涉及“对人私犯”的制裁,并未显示出整个法律体系,排除A。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主要解決罗马公民内部的矛盾,帝国时期的万民法主要解决罗马境内自由民的矛盾,从材料也看不出对阶级矛盾的处理。排除B 。材料虽然体现出文明进步,但并没有体现出人文主义的传播,排除C。 5.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这一规定 A. 贯彻了联蒋抗日的方针 B. 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 C. 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 D.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来看,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保证抗日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故答案为C项。这一规定与联蒋抗日无关,排除A项;从“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的负担没有减轻,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社会平等无关,排除D项。 6.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答案】C 【解析】 民国以来,政府大力移风易俗,近代中国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显著,排除A;材料中“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说明存在对缠足习俗面临挑战,说明妇女缠足习俗的社会基础正在动摇,排除B;由材料中对放足存在不同的态度,说明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故选C;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而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大变革,排除D。 7.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答案】B 【解析】 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正确选项是B项。 8.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秩序。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他者的崛起”。第三次权力转移对国际秩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B. 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直接导致人口爆炸、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能力,由已学史实可知美国的崛起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因此A错误;B“建立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D“直接导致”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因此C的表述符合史实。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9.1215年英国贵族联合起来,迫使约翰国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英国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以《大宪章》为依据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并且它成为英国革命后许多思想的重要来源。材料反映了 A. 法律至上原则已在英国确立 B. 英国代议制发展的历史传统 C. 中世纪英国进入宪政时代 D. 英国人权保护意识由来已久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已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这体现了限制王权的传统,说明英国代议制是传统和习惯形成的,B项正确;A项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后确立的,排除;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宪政,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 10.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A. 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 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 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 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答案】B 【解析】 所谓“武戏”是有关战争的讨论,C、D两项很明显是“文戏”,排除。A项提出过但未获通过。在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此提出合理的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故选B项。 11.20世纪30年代,中共某会议的决议中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扩大“民族革命战线”,“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最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由此可见,当时中共正致力于 A.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B. 发动民众开展敌后的抗日斗争 C. 建立新革命形势下的统一战线 D.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可知,该会议为瓦窑堡会议,而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故C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主要是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出中共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战场的开辟是在统一战线建立之后,排除B项;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势力还未被消灭,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要到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 12.19世纪,“许多人都天真地相信,通过对已知科学法则的运用,将使人类对物理世界有一个完全的了解,获得一幅关于实在的精确图示”。从本质上改变这种视角的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 20世纪物理学的新突破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通过对已知科学法则的运用,将使人类对物理世界有一个完全的了解”并结合时间19世纪可知,这一时期人们认为通过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可以完全把握自然运行的规律,而打破这一观念的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选项C正确,选项A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强化了人们的固有观念,排除B;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在计算机发明之后,而且其与物理学关联较小,排除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我们对之如何处置……任其为三分之一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 ——《新民学会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寻求民主的过程中,扩大民众政治参与的起点只能通过组织型参与形式,而非个人型参与形式。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领导、发动各阶层成立相应的各种组织,并帮助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成立进步的民主党派。 ——王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制度来实现的?你如何认识这种“特殊的民主”? 【答案】(1)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认识:联合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建立统一战线,扩大民主范围。 原因:中国的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国民党独裁统治;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党派的建立及发展;共产党不断成熟壮大等。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认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社会主义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说明毛泽东主张与和平方式相反的方式进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即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2)根据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并帮助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成立进步的民主党派”并结合所学关于党建的知识,即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过程中的新的认识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描述的特征,再结合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提高三大制度来实现。关于“特殊的民主”的认识主要从中国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人类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三大制度 14.材料 钱穆先生称国学“特有一时代的名词”,并且“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近现代国学概念产生于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面临着来自西方世界的冲击,中华民族也在大势所变中逐渐认识到己之落后与不足,传统文化在接触西学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审视和汲取借鉴,进而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形成,“中学”概念普及开来。梁启超在成书于1904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较早提及了国学的近代意涵,他言及“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这里国学所指即为本国文化或者本国学术思想。以“国”为概念去理解,近代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显为落后,为昌明爱国,保存国学是为保存国魂,固有学者言“国魂何所寄?曰:寄于国学。欲存国魂,必自存国学始”。 ——摘编自王雪《浅析国学概念在近代阐释》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近代国学的时代性。论证:近代国学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特征,主要指区别于西方的“中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宣传维新思想,借助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改良中国传统文化,借以“保存国魂”。由此可见,近代国学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解析】 根据材料“特有一时代的名词”并结合材料主旨可提出论题:近代国学的时代性。论证:首先根据材料“传统文化在接触西学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审视和汲取借鉴,进而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形成”“这里国学所指即为本国文化或者本国学术思想”明确国学的特征,即体现出有别于西方观念的本民族文化,具有民族主义的特征。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国学产生的背景,从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借助西方文化改良传统文化等角度论证,注意结合史实。最后总结升华,提出国学是受到西方文明冲击后的产物,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朝的司法机构基本沿袭了封建旧制,中央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掌审判、复核和监察,地方审判权由行政长官兼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了“治外法权”。19世纪末,清政府已经认识到丧失司法主权的危害性,1902年清廷下诏“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改。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1906年,清政府将刑部改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不再具有审判职能,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法部设置总检察厅,作为最高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1907年,在各省设高等审判厅,府(直属州)设地方审判厅,州县设初级审判厅。清政府还引进了西方近现代诉讼制度,承认律师制度的合法性,确定了审判公开、允许辩论等原则,并明确了预审、合议、公判、复审等程序,初步规定了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摘编自贾孔会《中国近代司法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司法改革的原因。 【答案】(1)引进西方司法制度和原则;建立独立司法体系;确立公开公正的诉讼和审判制度;重视司法人员的素质提升。 (2)鸦片战争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司法制度传人中国;清政府认识到司法改革的迫切性;清末新政开启近代司法改革。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末司法改革主要特点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中的“司法体系的建立、引进了西方近现代诉讼制度、确定了审判公开、允许辩论等原则、规定了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清末司法改革的原因主要从“清政府已经认识到丧失司法主权的危害性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司法制度传人中国、清政府认识到司法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等进行多方面分析。 点睛:选修模块的考题一般都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相关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一般情况下,考查内容均不是选修课本上的基本史实。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相关知识迁移过来回答有关问题。 16.材料 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 ——摘编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法俄两国恢复一战前联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对30年代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 【答案】(1)法国: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苏俄: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影响: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努力失败;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解析】 (1)因素:从法俄两国分别解答。法国方面:根据材料“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可知,导致法国不愿和俄国和解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一战期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其二是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苏俄方面:根据材料“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可知,苏俄对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身怀怨恨,而且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 (2)影响:根据材料“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并结合所学可知,法俄两国的敌视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根据材料“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根据所学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导致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从二战背景看,两国的做法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唐代的诸多诗人中,李商隐是较为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一个,其涉及政治、民生的诗作不下百首,占了总诗作的将近1/6。李商隐在著名的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揭露、展示了社会的各种弊端,既有大唐王朝衰落过程的纵向追溯,亦有各种社会危机的横向解剖,构成长达百余年的社会历史画面。藩镇的割据叛乱、宦官的专权残暴、统治集团的骄奢、赋税的苛重、人民生活的穷困、治安的混乱、财政的危机、边防力量的削弱等都在长诗中得到揭示。李商隐反对藩镇破坏国家统一,幻想能够实现王朝的中兴。他赞成朝廷对藩镇用兵,多次作诗歌颂在平叛战争中立功的将领。对于朝廷存在的问题,他也屡屡提出尖锐的批评。如针对朝廷军队的腐败现象,他追究根源,认为关键在于宰辅不得其人。由于将反对藩镇割据和批判朝政结合起来,这让李商隐的诗作于思想和深度上要超过前人。 ——摘编自龚书铎、刘德麟主编《隋唐五代: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商隐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艺术品格。 【答案】(1)唐朝日益走向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激化了社会矛盾;一些将领对藩镇用兵,在平叛战争中立功。 (2)直面社会现实,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敢于揭露问题和批评朝廷,体现了正直无私的创作品质;歌颂评判中立功的将领,希望国家统一,升华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 (1)背景:根据“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从李商隐诗中揭示的“藩镇的割据叛乱、宦官的专权残暴、统治集团的骄奢、赋税的苛重、人民生活的穷困、治安的混乱、财政的危机、边防力量的削弱” 等,可知那个时代国运走向和各种社会问题;从“多次作诗歌颂在平叛战争中立功的将领”,可知他的创作素材来自社会现实的具体存在,并由此得出正面的背景要素。 (2)根据材料“涉及政治、民生的诗作不下百首,占了总诗作的将近1/6。”可得出其创作内容、风格;根据材料“对于朝廷存在的问题,他也屡屡提出尖锐的批评。”这种敢于揭露问题和批评朝廷的做法,可知其正直无私的创作品质;根据材料“李商隐……多次作诗歌颂在平叛战争中立功的将领。”可得出其政治主张和价值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