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不同 之处。其主要依据应是 A. 禹死后启继位 B. 建立武装 C. 设置官职 D. 制定刑法 【答案】A 【解析】 “天下为公”指天下为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天下为家”指将君位传给 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禅让给禹,禹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 之号,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并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后,他 的儿子启继位,成为夏朝的天子。“天下为公”的局面变成了“天下为家”,这是私有制发展和 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故选 A;B、C 和 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 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A. 师、侯 B. 士、王 C. 相、侯 D. 师、伯 【答案】C 【解析】 史料信息给我们提供了商王如何设置官员的历史情境,从中可以提炼出伊尹、姬昌的身份和 职权等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参与商王决策的伊尹可能担任相或者卿士,身为方国 首领的姬昌可能被封为侯或者伯,故 C 项正确。师主要是负责军事,不符合材料“拥有参与 商王决策的权力”,故 A 和 D 项错误。姬昌不可能被封为王,故 B 项错误。 3.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 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中的甲骨文都是与分封制有关的字,如“戎”代表的是分封制下为保卫王室而 进行战争所用的武器,“从”反映的是分封制下诸侯需要随从周天子作战,“王”、“国”、“侯” 是指的分封制下的等级和诸侯国,故选 A。 4.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A. 礼乐制 B. 禅让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在政治方面最典型的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礼乐制度,西周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 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A 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 社会的权力传承制度,B 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C 选项排除。 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D 选项排除。 5.“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 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 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 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答案】D 【解析】“天下一统”等字眼强调了分封制其实是强化了国家的整体观念的,选 D 是符合题意 的,正确;分封制之下权力尚未集中,所以起不到加强皇权专制统治的作用,选项 A 不符 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天下一统”而非地方分权,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 涉及边疆地区开发的信息,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6.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 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 世官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康熙传位第四子, 违背了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择 C。 7.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解释西周宗法制。这 里的“天”是指 A. 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 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 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 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 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西周宗法 制”等,结合西周宗法制相关内容,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 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和题 意,排除。进一步可知,C 项,即宗族血缘亲疏,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 案选 C。 8.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 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民治”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 密切结合,政权和族权相结合,故 B 正确;夏商周时期并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故 “专制王 权披上神权外衣”说法错误,故 A 错误;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周代 分封制并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故 C 错误;“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 特点,例如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 三大阶段”,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三者不同的含义和阶段入手,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的特点,其中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符合题意,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9.春秋战国争霸,东汉末军阀割据,唐中后期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等现象出现根源于 A. 民族矛盾尖锐 B.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地方割据势力不断膨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权力膨胀的根源是经济上的小农经济分散性提供了物质保 障,即经济基础決定上层建筑。故选 B;ACD 都是导致地方权力膨胀的原因,而非根源。排 除。 10.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 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 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 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 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 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D. 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 分封制下人们应该各安其份,等级不可僭越。五霸、六国、四豪都是“罪人”,正是因为出现 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称霸现象,破坏了礼乐等级制度,因此 AC 表述错误。六国抗秦 就是发生在战国后期,排除 C 项 。D 项符合题意。 11.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效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 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 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 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 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 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 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D.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 不朝,争为雄长”可分析出分封制能在当时有效地维护周王统治,但是后世容易形成分封割 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 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可分析出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 权,但地方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存在利弊。“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 亦曰久于其任而已”可分析出刘绍玢主张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故 选 C 项,ABD 不符合题意。 12. 据《左传》记载:“宣公三年,楚国兼并了陈国,就‘以陈为县’;昭公二十八年,晋国魏 献子当政时,‘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根据材料,以下对县制判断正确 的是 A. 县的出现时间比郡的时间更早 B. 春秋时期已经设立县管辖地方 C. 以陈为县标志我国县制的开始 D. 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 力。本题比较简单,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诸如“楚国‘以陈为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 羊舍氏之田为三县’”分析可知,当时应出现了郡县制度,故选 B;A 项不符合史实,没有依 据;CD 两项材料核心意思无从体现。 1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 存”主要是指 A. 嬴政自称始皇帝 B.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秦朝的建立,最大意义在于,一是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二是形成的中 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和 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故选 D;ABC 属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具体制度,不全面,排除。 14.“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 2 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皇权至上 C. 以法治国 D. 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使御座从平地生起”体现了皇权至上,皇帝的地位不可 僭越。故 B 正确。民贵君轻材料没有体现,A 错误。古代中国是君主专制,不是法治社会, C 错误。天人感应与材料信息不符合,D 错误。 15.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樊哙 左丞相 狗屠 灌婴 太尉 布贩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军功爵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西汉崛起于秦末农民起义中,很多平民或低级官吏通过军功攫取了高官 厚禄。故本题应选 C 项;A 项与题目中萧何等人的出身不符,故排除;B 项开始于汉武帝。 D 项开始于魏晋南北朝,均与题目中的时间“西汉初年”不符。 16.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 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 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 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B. 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 C. 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D. 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初郡国并存制。从材料“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 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可以判断是汉初郡国并存制。汉初郡 国并存制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汉武帝采取削藩政策,故 A 正确,BC 错误;秦朝灭 亡的原因不是郡县制的弊端,而是秦朝的暴政,汉初没有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 除 D。 17.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 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 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 对西汉“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 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犬 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表明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权力削弱,联系所学知识,这 体现了推恩令的实施;“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定态度,故选 C;“否 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A 错误;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题干所 给材料中没有体现,C 错误;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D 错误。 18.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 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 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 监察百官之职 B. 审议决策之权 C. 上传下达之责 D. 专司行政之事 【答案】A 【解析】“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可知强调 的是丞相监察百官的职责,因此选 A。BCD 都没有体现。 19.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 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 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官僚政治的弊端 B.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官僚政治下,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 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故 B 项正确。秦汉以后,分封制逐漸被 废除,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强调地方对中央的影响,而是强调官僚借机建立自家封建 领地,故 C 项错误。行政效率的低下包含在官僚政治的弊端里,D 错误。 20.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 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 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 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带有主观性 B. 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D. 反映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的不断的探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 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A 项与题意主旨不符;宋代的“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 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现象,但并不能杜绝,故 B 项不对;“行 卷制”和“糊名制”是对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21. 宋太祖时期规定,由刑部复核各地重大案件;宋太宗时,在中央设审刑院,各地重大案 件,先由大理寺断定,再报审刑院评议成文,上奏皇帝。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皇帝。 这表明北宋时 A. 已经形成了权力部门分立的政治体制 B. 已经形成了司法独立的体制 C. 司法相对公正 D. 避免了冤假错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北宋重大案件 的审判在经过相对独立程序后最终由皇帝裁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宋司法审判相对公 正,但并不能保证司法完全不受行政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决定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中,司法 依然是“人治”而非真正的法制,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B 两项不能由材料中直接得出,D 项 说法错误。 22. 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 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他批评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 B. 监察谏议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科举选官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 的关系,地方听命于中央,故 C 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是就决策方式而言;监察谏议制度是 一种监察制度;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这些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 A、B、D 项 错误。 23.《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 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该设计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 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C. 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 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军中仓促,权 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可以看出是在强调九品中正制能依据人才优劣确 定品第,而不是出身,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C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A。 2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 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 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轻则…”“王公贵族…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 肴”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止官员为了挥霍而对百姓搜刮,即防止官员权力的 滥用,故 D 项正确;材料中仅从禁止官员酒店吃喝和王公贵族“取食味于四方”两方面内容, 不能得出“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故 ABC 排除。 25. 元世祖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 的。”这说明元代 A. 注重权力监督 B. 实行三权分立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加强机构分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御史台是用 来医朕两只手的”的信息可知,元世祖注重对中书省和枢密院的监督,故 A 项正确;由题干 信息可知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都是为“朕”服务的,即服务于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元 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对中书省和枢密院的监督,故 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6.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防止吏治腐败 D. 杜绝地方割据 【答案】C 【解析】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实际是限制官员扶植当地势力,建立自己的势 力体系,导致腐败,故选 C;材料与“强化君主专制”“杜绝地方割据”无关,排除 AD 项;材 料并非对地方的规定,无法体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B。 27.如图为某一读书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实的分析。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 隋唐中枢机构的形成 C. 元朝政府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D. 明朝调整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明初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分别掌管地方上 的民政、军事和司法,各自向中央负责,符合材料信息,故 D 正确;秦朝地方行政制度是 郡县制,与题干“三司”不符,A 错误;隋唐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题干“地方”制度不符, 且隋唐时期地方制度中也无“三司”,B 错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为行省制,故 C 错误。 28.《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 密”为由,停止编慕《起居注》。这些最能说明 A. 封建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皇权不断加强 C. 清代君主权力不受制约 D. 《起居注》严重失实 【答案】B 【解析】到康熙帝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表明了皇帝的霸道,说明了 皇权的加强,B 符合题意;皇帝不学无术,A 不符合题意;清代君主的权力也是受制约的, C 不符合题意;《起居注》史料不一定不够真实,D 不符合题意。 29.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 l200 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 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 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 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 义的加强的表现,故 B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 A 项;所给材料没有涉及 C 项内容,排除;所给材料不能说明是反映的民意,排除 D 项。 30.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认为,中国“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 50 年左右,或者它 传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 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中国历代王朝能否 通过这个瓶颈取决于 A. 第二、第三代君主的品德与才能 B. 冥冥中存在着的万古不变的周期律 C. 当时自然经济能否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 D. 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 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决定一个王朝的长久或者短暂主要是一个朝代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对外政策、民族政策上的综合因素的结果;当然这其中还包括统治者个人的才能和品德等, 这就是和黄炎培定律一样“瓶颈定律”。故选 D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 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 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 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 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 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 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行分封,还是行郡县。哪一个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或实现国家 长久稳定)。 (2 )旧俗与汉法之争。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3)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 响后世。 (4)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诸侯初破,燕.齐.荆地 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 赏赐之,甚足易制”中可以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 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中可以得出,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旧 俗与汉法之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实质是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 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可以看出,元初地方行政设置上实行行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 后世。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 县”“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 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 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 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 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 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 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 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 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 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 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 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材料四 根据 1855 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 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 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 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答案】(1)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 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 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3)影响: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 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4)看法: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影响着国家的 至乱兴衰。 【解析】(1)依据:根据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汉高祖十一 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可以得出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 特点:根据材料“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 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可以得出特点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2)根据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菜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可以得出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3)根据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 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结合所学可以从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 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演 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根据材料四“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 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 发明权”可知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4)对人才问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以通过材料从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 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影响着国家的至乱兴衰等方面分析回答。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 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 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 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 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 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在中枢机构的设置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的 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化,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 么?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 什么影响? 【答案】(1)措施: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 共同点: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2)变化: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 侍机构;清朝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顶峰。 (3)同意。 影响: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 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 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结合所学从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 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进行回 答。共同点:根据君主专制发展的特点可以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2)根据材料“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 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结合所学从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来回答。本 质问题:回答出明清君主专制的影响,即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顶峰。 (3)观点:根据材料内容针对孟德斯鸠的评价可知为同意。影响:根据材料“中国政府只有 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 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 国政治产生的影响。要从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 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 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行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