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I至第4页,第1卷第5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带、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君主大都称帝,如帝甲、帝乙、帝武丁、帝太康、帝辛等。周朝君主都称王,如周武王、周成王、周厉王周幽王等。春秋时楚国国君率先自称为“王”,跟中原的宗主周王齐列。战国时,各国国君都自称为“王”,尤其是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有了并称“东、西帝”的提议。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历史 现象表明 A.分封制已经废除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 C.郡县制全面推行 D.诸侯僭越权力的现象严重 ‎2.封驳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尚未正式起草的诏书封还词头或对已经起草成文的诏书封还并加驳正的一种制度。北宋真宗咸平四年杨亿在疏文中说: "恐命令之或失,故建封驳之局”。范仲淹也说:“置门下封驳司,使制敕无得误者”。北宋设立封驳制度 A.弱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凌驾于皇权之上 C.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D.实现了权力制衡 ‎3.明朝海禁是明朝政府对海事活动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下列关于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始终厉行海禁 B.明初海禁没有任何值得肯定之处 C.中外往来由此断绝 D.隆庆开关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明中叶以后,棉花已“偏及江北及中州矣,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谚语云:“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清代棉花种植“北至幽燕,南抵楚粤,东游江淮,西极秦陇,足迹所经,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明清时期棉花的种植 A.反映出纺织业具有世界最高水平 B.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增强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5. 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秦建议清朝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增设军事机构。朝廷批准了这一建议。 清政府“改土归流“旨在 A. 完善中央官制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积极防御外来侵略 ‎6. I8世纪20年代,英国律师乔治˙梅森的遗物包括茶几、银茶壶及少量瓷器;羊毛商人詹姆斯˙毖特森的遗物包括陶瓷器67件、茶几盘1个及茶壶1把。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这反映出 A.英国封建等级观念彻底消失 B.英国社会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C.英国工业革命已具备了条件 D.清政府放弃了传统对外政策 ‎7.1863年,27位洋商代表要求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准许他们修建上海至苏州的铁路,遭到断然拒绝。1865年,当外商再次要求在内地修建铁路时。李鸿章说:“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李鸿章竭力反对修筑铁路 A.反映其思想保守,排斥西方先进文明 B.说明战争赔款导致经费紧张 C.表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存在虚伪性 D.带有维护国家权益的意图 ‎8.下表为清末张育(1853- 1926)辛亥日记中高频词统计,表格内容反映出 A.实业教国和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B.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新式教育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9.钱穆在讨论中国政治变迁得失时说:“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他意在强调 A.必须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变法和革命缺乏必要性 C.引入根植于文化传统的制度才有效 D.中国政治变迁失大于得‘‎ ‎10.一天,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来教师,问大家到校印象。钱穆直抒已意:"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由此可见,他 A.怀持民族意识坚决抵制西方文明 B.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博大精深 C.发掘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 D.极力维护传统华夷之辨与汉化意识 ‎11.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是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纲领性文件, 是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政治和其他方针政策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和准则。它明确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这一纲领 A.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保障 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C.有利于调动各个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D.彻底消除了国内的阶级压迫和剥削 ‎12. 1917年初,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火车站纷纷贴出了一张令人目瞪口呆的公告。公告的大意是:今后旅客携带钞票乘坐火车时,重量需控制在30公斤以内,超过规定重量的一律不得带上火车。这一规定 A.反映出当时通货膨胀十分严重 B.是对旅客人身权利的粗暴践踏 C.标志着国民政府金融体系的崩溃 D.违反了铁路行李运输制度的规定 ‎13.右图是马常利和沈今生创作于1956年的一幅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 A.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B.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深刻 C.国民经济恢复已超额完成 D.三大改造提高农民积极性 ‎14. 1979年1月1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指出:“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个市收车的社会主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这一“联合公报”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B.“一超多强”局面已形成 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 ‎15.2017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表示,2018年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他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之所以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要是因为 A.党领导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建立了与西方迥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世界一流强国 ‎16.学者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一文写道:“梭伦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这一变化 A.表明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B.铲除了贵族政治特权 C.反映出雅典民主推动了文化繁荣 D.保障了平民政治权利 ‎17.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出罗马法 A.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保护私有财产 C.注重形式和程序合法 D.主张过失担责 ‎18.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写道:“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已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这一主张 A.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 B.奠定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 C.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对欧洲启蒙运动作出了经典总结 ‎19.美国1787年宪法第1条规定:国会有权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国会对创建行政机构和设定行政机构权力的范围具有绝对的权力。这表明 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确立 C.总统成为权力中心 D.行政权要根据宪法授予才能获得 ‎20.据统计,19世纪初,一个成年黑奴种植生产出来的棉花,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卖到600美元.而种植出来的烟草、水稻,只能卖到60.70美元。这表明 A.黑奴劳作价值大幅降低 B.技术革命影响原料价格 C.世界市场烟草趋于饱和 D.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21.苏联在一五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 ,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地位。苏联的经济发展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推动了新经济政策走向成熟 D.助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2.1947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明确指出:“我国的理想和传统要求我们去援助希腊和土耳其,要求我们让世界知道,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这反映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军事上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B.保障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過制苏联以争夺世界霸权 D.维护反法西斯战争成果 ‎23.世人把英国看作是欧洲一体化运动的一个特殊成员国,称它是这一运动中“牡蛎中的沙粒”。英国从袖手旁观“舒曼计划”,拒绝加入“欧洲煤钢联营”到密切关注并前后三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加入后又与各成员国不断地讨价还价,面对新的世界形势逐渐融人欧洲联盟,但最终又退出欧洲联盟。这一过程从根本上反映出 A.国家利益主导了英国对欧政策的诉求 B.英国一直实行“大陆均势”外交政策 C.英国党派政治决定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24.法国画家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曾说:“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文学家左拉评论道:“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下列美术作品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格尔尼卡》B.《日出·印象》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马拉之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表汉代律令有关内容 ‎----摘编白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1933年3月,通过民间护林保土工作队计划,吸收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5月出台《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教济金,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通过田纳西流城工程计划,由政府在田纳西河上投资兴办水力发电和大规模灌溉工程。1935 年5月,设立工程规划署,兴办公共工程。‎ ‎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有关劳工权利,如废止童工、就工资工时进行集体谈判、整顿和制裁血汗工厂、发展工会等。1935 年7月,国会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有与雇主集体谈判合同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局,处理劳工对雇主的申诉。‎ ‎----摘编自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从经济自由到公民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律内容说明其对重新建立封建统治秩序的促进作用。(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立法与美国“新政”时立法的相同背景,并说明中美两国立法所体现法律思想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800年,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住在城镇,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人口的急刷增长和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加剧了环境污染。利物浦“有许多地方地面起伏不平,都是坑坑洼洼的,坑里积水。死狗、死猪被扔在里头。可是,这里的水被用于烧饭煮菜"。工业时代的废水和未经处理的污水实际上污染了每一条大河。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无法从水和空气污染的恶臭中幸免。被污染的生活用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霍乱、伤寒、痢疾与肺结核都是城市中常见的疾病。“煤烟曾折磨大英100多年之久,以煤炭为燃料的城市,诸如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等,在没有找到可替代的燃料之前,饱受了几十年严重的空气污染之苦。”‎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反映出的问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并谈谈启示。(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自春秋战国后,以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为标志的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孔子的“王道"思想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当战国梁襄王问孟子“天下乌平定”时。孟子说“定于一”。这个“一”已不是指要不要统一,而是指要统一在什么样的治理理念之下的问题了。在儒家理念中。“大”意味着重视、尊重;“一统"并不仅指领土统一。更重要的是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构建,蕴含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没有这三点,就不是完整理想的大一统。秦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政治开始形成。大一统国家治理也随之成为历代王朝面临的重大问题。董仲舒及其生活的汉武帝时代,是大一统的理论与实践成熟期。‎ ‎----摘编自李宁《“大一统”--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如卢梭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而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出一个组织形式,用共同的力量来防守和保护每个成员的生命财产,组织里每个成员虽然和其余的人联合,可是只服从自己,并和从前一样自由。”(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其历史原形之一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政治。对平等、自由、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反专制、要民主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等理论扩大了这些要求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论证,使这些口号具有了更鲜明的感召力。‎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统治者能够实现“大一统”的原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反专制、要民主”内涵的异同点,并说明启蒙运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D B C B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A D A A D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D B D C A B ‎1.D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称谓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下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最高统治者先后称“帝”“王”“天子”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国君即诸侯自称“王”“帝”,这是表象,实际上表明诸侯已僭越政治权力,本质上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郡县制,故 A、C 项错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正式确立于秦朝,故 B 项错误。 ‎ ‎2.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君主专制制度。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封驳制度的起因是“恐命令之或失”和“使制敕无得误者”,即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封驳官员的职责是指出皇帝决策的不足,对皇帝权力有一定制约,故 C 项正确。封驳制度下,皇帝对封驳官员并非没有制裁措施,皇帝可以绕过封驳官,封驳制度的本质是加强君主专制,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皇帝制度体现的是皇权至上, 故 B、D 项错误。 ‎ ‎3.D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海禁”政策。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海禁包括厉行和放松两个时期,不是“始终厉行”,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厉行海禁与倭患出现有关,海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边海百姓的安全,故 B 项错误。“海禁”是不许民间与外国贸易,但明朝允许朝贡贸易,如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可知“隆庆开关”后对外贸易收入丰厚,故 D 项正确。 ‎ ‎4.B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A 项中“世界最高水平”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信息反映出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逐渐扩大,遍及大江南北。“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反映出农产品不断商品化,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棉花的广泛种植不可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 C 项错误。D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 ‎ ‎5.C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中央集权。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故 A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属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故 B 项错误。清朝“改土归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故 C 项正确。D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故D 项错误。 ‎ ‎6.B 【解析】本题考查 18 世纪中英贸易。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 18 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盛行饮茶之风。A 项“彻底消失”不符合史实,当时英国保留了贵族,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 世纪中英正当贸易中,丝茶出口英国。根据题干材料从“18 世纪 20 年代”到“18 世纪中叶”,由“茶几、银茶壶”到“茶几盘 1 个及茶壶 1 把”再到“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等信息可知这些均与英国人饮茶有关,说明英国社会饮茶之风日益兴盛,故 B 项正确。英国人饮茶跟工业革命的条件没有关联,故 C 项错误。D 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故 D 项错误。 ‎ ‎7.D【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由题干材料信息“1863 年”“1865 年”可知是洋务运动早期,由“27位洋商代表”“外商”可知是西方国家要求在中国修筑铁路,他们是侵略者,中国是其受害国,李鸿章不得不警惕其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用心,况且修筑铁路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当时中国还不具备自己修筑铁路,可想而知李鸿章竭力反对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有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考量,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 世纪 60-90 年代,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展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故 A 项错误。B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不存在虚伪性,故 C 项错误。 ‎ ‎8.A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张謇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表格材料信息反映出“实业”“革命”出现的次数远高于“教育”“专制”“立宪”,说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已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两大法宝,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具有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有了初步发展,这与题干信息“辛亥日记”不相符合,故 D 项错误。 ‎ ‎9.C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戊戌变法通过改良实现君主立宪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中国“一切人事”未能“随制度而转变”。作者意在反思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政治制度的得失垂成,认识到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不可能达到“‎ 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的目的,反对单纯引进西方政治制度而忽略中国文化传统来改造中国社会,即主张政治制度的引进要考虑中国文化传统,故 C 项正确。A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发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重大实践,都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故 B、D 两项错误。 ‎ ‎10.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题干材料信息反映出钱穆对燕京大学“M”楼、“S”楼的名称很是不满,认为不符合“中国化”,主张“与以中国名称”。这说明他重视中国历史文化,“M”“S” 都是英文字母,燕京大学是建立在中国大地上的教会学校,理应尊重中国历史文化,所以 C 项正确。“坚决抵制”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所以A 项错误。B 项与题干无关,排除。“华夷之辨”的本质是“闭关锁国”,“汉化”也不能体现,所以 D 项错误。 ‎ ‎11.C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故 A 项错误。新中国 1954 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故 B 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依法对抗日根据地各阶层的民主权利进行保护,有利于调动各个阶层的抗日积极性,故 C 项正确。“彻底消除国内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不符合史实,表述绝对化, 故 D 项错误。 ‎ ‎12.A【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经济。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大城市对旅客乘坐火车出行时携带钞票重量的有关规定。题干材料信息“钞票”应当是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30公斤”应当是相当数量的纸币,按照常理,这样多的纸币随身携带不担心安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纸币不值钱,反映出当时国统区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故 A 项正确。限制旅客携带钞票的重量,是出于方便旅客乘车考虑,不是对旅客人身权利的粗暴践踏,故 B 项错误。1948 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很快就形同废纸,导致金融体系崩溃,故C 项错误。D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 ‎ ‎13.D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于 1958 年,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1956 年”,故 A 项错误。B 项属于邓小平理论,故 B 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于 1952 年底,故C项错误。由宣传画“农业合作化”可知“三大改造”时期农业丰收了,农民麻袋里装满了粮食,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故 D 项正确。 ‎ ‎14.A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20 世纪 70 年代末,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动摇,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当时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因此中美建交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故 A 项正确。 “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故 B 项错误。C 项发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故 C 项错误。中美分别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是显而易见的,故 D ‎ 项错误。 ‎ ‎15.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改革开放。题干材料反映的是 2018 年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4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 A 项正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相同之处,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故 B 项错误。C 项是 21 世纪初习近平提出的设想,故 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 ‎16.D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雅典梭伦改革前后平民社会地位的变化。改革前,“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说明平民的权利被剥夺了;改革后,“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这说明平民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了一定保障,故 D 项正确。A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由题干材料信息“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可知 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表述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繁荣问题,故 C 项错误。 ‎ ‎17.D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两名车夫”导致“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与“骡子的主人”无关,且不能说明该“主人”就是奴隶主,故 A 项错误。“碾过一个奴隶”并非财产,故 B 项错误。C 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车夫应该预见到危险的发生,“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是由于车夫过失造成的,故 D 项正确。 ‎ ‎18.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启蒙思想家卢梭“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故C 项正确。A 项属于德意志宗教改革,故 A 项错误。B 项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学说的意义,故B 项错误。德意志哲学家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故D 项错误。 ‎ ‎19.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创建行政机构和设定行政机构权力的范围”都由国会决定,由此可见总统的行政权必须要根据法律授予,故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 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属于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者独立平等又互相制约,故 A 项错误。B 项是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排除。C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故 C 项错误。 ‎ ‎20.B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 19 世纪初世界市场上棉花的价格高,烟草、水稻的价格低。棉花、烟草、水稻都是黑奴生产的,故 A ‎ 项错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一些欧美国家机器生产对棉花需求增加,导致世界市场上棉花价格上涨,烟草、水稻价格下跌,故 B 项正确。C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体现,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故 D 项错误。 ‎ ‎21.D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故 A 项错误。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出现的,故 B 项错误。1928 年苏联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故 C 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都体现了单一的公有制的特征,故 D 项正确。 ‎ ‎22.C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希腊共产党游击队势力不断增强,土耳其与苏联存在领土争端。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实质是遏制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故 C 项正确。A 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排除。“冷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故 B 项错误。D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 ‎ ‎23.A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长期以来推行欧洲大陆均势外交政策, 二战后英国袖手旁观“舒曼计划”,拒绝加入“欧洲煤钢联营”正是“大陆均势”外交政策的体现,但游离于欧共体之外的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利益受损,因而决定加入欧共体,后又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是国家利益使然。21 世纪初,英国面对难民等问题,决定退出欧盟,同样是国家利益起了决定性作用,故 B 项错误,A 项正确。欧洲一体化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是英国党派政治所能决定的,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战后英国逐渐化解了同政治宿敌法、德等国的矛盾,先后加入欧共体和欧洲联盟,故 D 项错误。 ‎ ‎24.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以来的世界美术。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自然之中”“阳光”“感觉”可知,这是对印象画派绘画风格的描绘,故 B 项正确。A 项属于现代主义美术,C 项属于现实主义美术,D 项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 A、C、D 三项错误。 ‎ ‎25.(25 分)考查汉代法律思想+考查罗斯福新政 ‎(1)汉律规定国家向老人发放粮食,减免老人徭役,对有疾病者、缺衣少食者给予一定的政府照顾等,表明汉代建立起国家养老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儒家伦理法律化,起到了维护家庭伦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8 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 ‎(2)相同背景: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4 分) ‎ 不同之处:中国是君权至上、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或孝道)和等级制度;美国体现出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观念。(4 分) ‎ 原因:国情不同;西汉是封建王朝,小农经济占主导,受儒家思想影响;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受启蒙思想影响。(9 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 ‎26.(12 分)考查工业化和城市化 示例:论题:工业化进程中治理“城市病”要坚持综合治理。(2 分) ‎ 论述:英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使用煤作燃料,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水造成土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激增,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诸如居住、教育、疾病、交通、就业、暴力犯罪等,“城市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愈发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依靠科技治理环境污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立法和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坚持民生至上,不断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和城市化水平,造福人民。(8 分) ‎ 启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分) ‎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27.(15 分)考查儒家思想+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1)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华文明和政治的向心力。(5 分,任答 3 点即可) ‎ ‎(2)相同之处:平等;自由;共和。(3 分) ‎ 不同之处:文艺复兴要求市民政治平等。(1 分)启蒙运动要求所有人政治平等和财产平等;倡导政治自由和共和国;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3 分) ‎ 原因: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将斗争矛头对准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3 分,任答 3 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