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 第Ⅰ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60分)‎ ‎1.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 A.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形成早期民主制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右图为“许”姓图腾,“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起源有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4.关于周代的政治制度,南宋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记载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僭上,古之制也。”,由此可以推知( )‎ A.周代分封制下社会等级森严 B.我国古代祭祀的风俗始于周朝 ‎ C.周天子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周朝严格遵守前代的祭祀制度 ‎ ‎5.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 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 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 ‎7.《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行省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立 ‎8.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9.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10.有学者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认为诸子百家之书被烧了;而另有学者据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中“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认为秦始皇并没有烧诸子百家之书。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 A.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记载最可信 B.《论衡》作为哲学著作缺乏史料性 C.两部著作中的记载可以相互佐证 D.史料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不同 ‎11.汉初地方监察制度成为空白,终使地方势力坐大,汉惠帝时派出监御史到各地负责监察地方,汉文帝时又由丞相派出刺史,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州常设刺史,并改由皇帝指派。汉武帝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 A.举荐官吏候选人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监察地方高官 D.征收地方赋税 ‎12.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的选拨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了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13.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14.宋代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抚司等,明代行省同设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等。这说明朝廷对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 )‎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B.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 D.分割相权,强化专制 ‎15.《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 )‎ 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 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 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 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 ‎16.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17.“(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18.“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19.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 C.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20.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知州负责管理地方行政 B.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又名“监州”‎ C.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 D.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1.“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官员层级设置调整 C.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D.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 ‎22.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 ②西汉实行推恩令 ③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④明朝废除丞相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一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24.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控制地方政府的日益严密 B.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古代王朝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5.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省”‎ 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元朝的行省制度 C.秦朝的郡县制 D.周朝的分封制 ‎26.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7.清代官方著作《历代官职表》说:“内阁职司票拟,其官创自明初,原不过如知制诰之翰林,并非古宰相之职。”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在设立之初的共同点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28.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人官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D.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2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0.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共3题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三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1)明清以前(汉、唐、宋)为实现材料一中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 ‎ ‎(2)为解决材料二、三所反映出的矛盾,明清两代各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4分)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二: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 ‎(1)指出材料一的丞相王绾的主张?(2分)材料二中李斯反对王绾的理由?(2分)‎ ‎(2)“安宁之术”指什么?(2分)“安宁之术”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4分)‎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中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主要标准是什么?(2分)‎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在魏晋时期该制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候,分析科举制度有何影响。(8分)‎ 淇县第一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 历史试卷答案 ‎1-5. BDBAC 6—10. AACCD 11—15. CABAB ‎16—20.ABBDC 21-25.AADDB 26—30.DDADB ‎ 31.(1) 西汉设中朝,限制三公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6分) ‎ ‎(2)措施: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4分)。‎ 本质问题: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2分)‎ ‎(3)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步加强。(2分)‎ ‎32.(1)设置王国,实行分封制。(2分)分封诸侯将重蹈春秋战国时的纷争局面。(2分)‎ ‎(2) “安宁之术”指郡县制。(2分)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大变革;秦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 ‎(3)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利中心。(4分)‎ ‎33.(1)制度:察举制。主要标准:举孝廉。(2分)‎ ‎(2)制度:九品中正制。主要标准:门第、族望。(2分)‎ ‎(3)隋唐;影响: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了实际学问,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