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5近代欧美代议制和俄国十月革命(学案)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2、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资产阶级政体对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影响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5、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归纳总结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明确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3、识记“一五计划”、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评价;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4、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 5.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理解改革的道路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重点、难点剖析】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前提 (1)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打击了国内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 (2)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 2. 内容 (1)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2)发展 ①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②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3. 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2)国王角度: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内阁角度: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议会角度: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5)首相角度: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手中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联邦共和制确立(1787年宪法) 1. 背景 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无力解决国内外贸易、偿还债务、国家安全等问题,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2. 确立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 3. 体现原则 (1)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3)民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 局限性 (1)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3)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 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 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 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 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 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 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 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五、十月革命 1.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巩固的工农联盟。 2.三大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两阶段、四事件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4.三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政权:―→―→ ―→ ②革命任务:―→ ③革命策略:―→ 【题型示例】 题型1、英国君主立宪代议制的特点 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举一反三】(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6)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变式探究】(2015·课标全国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40)(节选)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答案】(1)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的贡献。 【举一反三】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D 【特别提醒】英国代议制的六个特点及三个权力转移 1. 六个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6)实行分权原则。 2. 三个权力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题型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例2、(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所述亚当斯将皮克林免职是行使总统根据宪法享有的权力,不能反映联邦政府行政权力的加强,排除A项;根据宪法,总统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包括内阁成员,内阁是总统的下属和辅助机构,权限明确,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皮克林是其他党派,也未反映出其是因党派之争导致被免职,排除D项。 【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C 【变式探究】(2015·北京文综,2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制约与平衡的基本原则是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不否决,或虽否决但经两院2/3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选项A符合题意,D错误。国会是立法机构,不是执行部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最高法院的表述,排除C项。 2.(2015·福建文综,20)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答案】B 【变式探究】(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有其他人口”是指广大的黑人。从材料信息可知,黑人并不享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倡导的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感悟提升】美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从历史来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没有封建主义的传统,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阻力相对较小。 (2)从经济来看,美国独立前,资本主义经济就较为发达,其经济发展与英、法处于同一水平,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实力雄厚。 (3)从思想来看,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传播,推动了美国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直接吸取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4)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受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影响较小,其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受外部干扰较少,这一点与法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从个人因素来看,美国民主人士的不断努力也是美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重要原因,比如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林肯等。 【举一反三】 (2014·天津文综)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答案】B 【特别提醒】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 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体现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 2. 分权制衡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3.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4. 代议共和制原则: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 5. 法治原则。 【变式探究】(2015·四川文综,14)(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 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序号 批准时间 条文节录 4 1791年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10 1791年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15 1870年 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22 1951年 第一款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26 1971年 第一款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答案】(1)因素: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说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 【举一反三】(2015·浙江文综,39)(节选)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克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 【答案】(2)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调和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创建第一个发电厂;贝尔发明电话机;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德雷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人物判断出应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原则;第二小问回答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题型三 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例3、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答案】C 【举一反三】(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时间点“1875年以后”“1958年”和 “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等信息,联系教材内容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确立了议会制民主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结果出现了材料中“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的现象。法国现行宪法是1958年宪法即《第五共和国宪法》,大大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总统的权力。政体的变化有利于政局稳定,应该选择A。1958年宪法并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排除C。1875年宪法里就确立了法国总统的国家元首地位,排除B。法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而不是两党制,排除D。 【变式探究】(2015·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2.(2015·广东文综,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答案】D 【解析】《大抗议书》和《权利法案》是英国限制国王权力的产物,适合于君主制,A、B两项不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宪法适合于共和制,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宣告的基本人权、分权和法治原则,充分体现了近代宪政的基本精神,“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因此D项正确。 【变式探究】 (2014·北京文综)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答案】C 【感悟提升】近代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①中世纪的法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②法国有着长期专制的传统,专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导致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政局的稳定。 ④欧洲其他国家的干预和法国国内复辟势力的阻挠,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难度。 (2)特点 ①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②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举一反三】(2014·江苏单科)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答案】D 【解析】普鲁士国王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明确规定皇帝主宰议会,这就保持了普鲁士王朝在德意志帝国中的政治统治优势,故D项符合题意。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A项错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B项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C项错误。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感悟提升】近代德国民主制度脆弱的原因 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统一后,保留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残余;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制约与监督权,只满足于从皇帝那里分得的一些“残羹冷炙”,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题型四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 例4、(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变式探究】(2014·广东文综)“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答案】B 【举一反三】(2014·四川文综)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俄罗斯人民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存在较大分歧,但所有的评价更侧重于对十月革命开辟一个大国时代的认可,①③表述符合题意,故选B项。 【感悟提升】多元史观解读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全球史观: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近代化史观: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