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朱国东2017.11.17考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1分)‎ ‎1.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这段史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当时贫富差距很大 B. 启取得统治地位依靠的是宗法关系 C. “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D. 禹大公无私,把王位传给大家信任的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可以看出,大禹之后,启通过暴力的形式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夏朝,从此“家天下”制度的开始,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夏启夺取政权,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故A项排除;材料“及老,而以启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说明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反映出大禹的公正与否,故D项错误。‎ ‎2. 分封制在周初和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王室衰微 B. 诸侯争霸 C. “礼崩乐坏”‎ D. 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分封制也逐步崩溃,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ABC项是分封制瓦解的具体表现,排除。‎ ‎3. 《史记》记载:楚庄王向周王“问鼎小大轻重”。当时鼎是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反映了在诸侯国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下,楚庄王 A. 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 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 想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 D. 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问鼎小大轻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鼎是周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向周王问鼎说明楚庄王想代替周天子的权威,故C项正确;楚庄王的目的显然不在于青铜鼎的铸造问题,故A项错误;楚庄王向周王问鼎不是借助周王室,而是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楚庄王与周王平分天下的目的,故D项错误。故选C。‎ ‎4.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领地国家”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AD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排除;分封制的基础是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故C项错误。‎ 点睛:关键要明确材料的中“封建制度”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度;根据分封制相关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5. 《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规定:“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这一现象 A.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B.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答案】A ‎【解析】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可以看出,以军功作为封赏的标准,打破了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分封制,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新的生产方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军功爵制的开端和商鞅变法有关,选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时期地方制度仍以分封制为主,选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法家思想成为社会潮流 B. 儒家伦理渐趋官方化 C. 分封制和宗法制渐趋崩溃 D. 君臣关系促进社会变革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 “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可知选官的依据是才能的高低,而在此之前的夏商周时期,选官的主要方式是依据宗族血缘而进行的分封,这反映了依据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制已经逐渐崩溃,C项正确。题干反映选官制度的变化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渐趋崩溃,与法家思想成为社会潮流无关,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儒家伦理渐趋官方化,而是强调分封制和宗法制渐趋崩溃,排除B。D项说法错误,君臣关系的变化应是社会变化的表现,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 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有的大郡辖30余县,小郡辖10余县。表明郡县制的推行 A. 促进人口的大量增长 B. 使各国社会和平安宁 C. 建立了官僚政治统治 D. 推动大量郡县城市的出现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大郡辖30余县,小郡辖10余县”可知,郡县制的推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口数量的变化、社会的稳定,故AB项排除;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材料“大郡辖30余县,小郡辖10余县”是解题的关键。‎ ‎8.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民族迁徙频繁,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到秦大一统时期,各民族和睦相处于中华大地,即便后来是蒙古人和满人入主中原也维持了这种相对的稳定。出现这种局面的决定因素是 A. 政治稳定 B. 经济繁荣 C. 文化认同 D. 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各民族和睦相、民族的融合是取决于文化的认同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证明政治并不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繁荣不是决定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国家也不统一也会出现民族的融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文化认同才是真正的民族认同。‎ ‎9.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非常发达,从《汉书》到《清史稿》均有《地理志》,元、明、清三代有《一统志》,府、州、县多有地方志书,舆地之书汗牛充栋。这表明古代地理学 A. 服务于封建国家的政治统治 B. 立足于研究自然地理的规律 C. 在古代科学体系中位居主导 D. 取代了史学研究的社会地位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重视地理是因为地理问题决定了领土疆域问题,尤其是各地方地区的地理问题的记载对中央集权有很大意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C选项错误,地理问题并不是主导问题;D选项错误,说法与事实不符。‎ ‎10.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贏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体现了 A. 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 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C. 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 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解读题意,因与秦始皇嬴政的名字同音,将政月改为正月,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避讳制度,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意思是君主受命于天,由汉代董仲舒最早提出,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名师点睛】皇帝制度的评价: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在封建社会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封建经济发展、抵御外族侵略等方面起进步作用;但也造成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民残暴统治(暴政)、是人治,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社会转型等。‎ ‎11. 隋文帝杨坚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和“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此举 A.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C. 节省了中央财政支出 D. 打击了地力豪强势力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隋初隋文帝将地方行政的州、郡三级合并成州、县二级,改变了郡县设置过多、重复等现象,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故A项正确。C项所述尽管与上述改革相关,但为次要因素,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BD项包含在A项之中。‎ ‎12. 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他们大多进入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清要机构(品秩高、无实权)。这表明元朝 A. 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B. 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C. 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D. 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汉儒但是又不重用汉儒,这只是在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重用汉儒是不能起到牵制蒙古官员的作用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重用汉儒就谈不上高官厚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实现封建化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率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领本省军队”,可以得出元代行省长官的权力比较大;但“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得出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制约,并不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C正确,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官员的监察,B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D错误。‎ 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在行省制度下,地方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受到中央的节制。再结合本题的材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4. 明朝《宛署杂记》中记载:“岁时元旦拜年:晨起当家者,率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奉长上为寿。烧阡张: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惟佛前则供用果面,阡张至元宵罢,乃焚。元旦出游,道逢亲友,即于街上叩头。”对材料中习俗解读有误的是 ‎①起源于明清之际 ‎②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③主要活动是郊游 ‎④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旦拜年习俗中主要活动是拜长辈、祭祖等,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材料选自明朝并不代表元旦拜年习俗就起源于明清之际,故①错误,材料中元旦出游并一定是郊游,故③错误。本题选择C项。‎ ‎15. 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 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 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C. 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可以看出清朝前期通过立法确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清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管理的影响,故与题目问题无关。‎ 点睛:材料 “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是解题的关键。‎ ‎16.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B. 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C.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说明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有些历史记载,因为年代久远无法通过考古证实,排除。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排除C。题干没有说明调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而是强调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7.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被逐渐削弱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C ‎【解析】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是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即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被逐渐削弱,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是明以后的事,而且元代还涉及一个宰相权力反弹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权力不存在转移的问题,只能君主权利不断地加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卿世禄被打破早在春秋战国就开始了,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8.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A正确;材料主要是关于高层行政区名称的变化并没有涉及数量问题,排除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层行政区的演变 ‎19.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B.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答案】A ‎【解析】周的“秩序井然”反映的是服装在周代礼乐制度上的表现,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服装的变化趋于“清新”。唐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人们的服装也显得“丰满华丽”。宋朝统治者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理学兴起,人们的穿着不再彰显个性,突出了服装的“理性美”。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20.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实质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是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会遭破坏,并不是否认了嫡长子继承的合法性,排除A。依据题干“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可知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B项正确。题干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而不是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排除C。题干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而不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1. 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D.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打破了世袭特权,郡县制使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也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只适合梭伦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只适合郡县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属于进步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2. 公元前5世纪,雅典戏剧创作进入繁荣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剧作家和作品,塑造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众多城邦出现,新的阶层崛起 B. 教育高度发展,惠及广大民众 C. 希腊境内多山,天然良港众多 D. 雅典民主发展,统治阶级提倡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公元前5世纪,雅典戏剧创作进入繁荣时期,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密不可分,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与公元前5世纪的史实不符,没有产生新的阶层,排除。B项说法错误,惠及的是公民而不是广大民众,排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3. 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 A. 没有真正体现平等原则 B. 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C. 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D. 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买卖契约指的是买卖当事人针对双方想要交易的物的交付和用于买卖物的价金经过协商而达成的买卖协议;而题干中“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等人明显没有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故不符合买卖契约条件,B项正确。材料体现买卖契约双方之间的平等,排除A。材料强调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等人不符合买卖契约条件,并没有体现法律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排除C。材料强调的契约的主体,而不是契约的内容,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等。‎ ‎24. 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诏令”公布时才告完成。诏令的公布意味着 A. 罗马公民受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B. 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 C. 罗马法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帝国的统治 D. 罗马法最终形成系统化和法典化的完整体系 ‎【答案】B 点睛: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法律制度本身进行充实和完善,另一方面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不断扩大罗马法适用的范围。3世纪时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即罗马法可以适用于所有自由民,从而公民法真正转变为万民法。‎ ‎25. “(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奴隶戴上这种项圈,就脱不下来了;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 努力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 B. 去市场时奴隶戴上了铁项圈 C. 奴隶是与奴隶主同姓的亲戚 D. 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财产 ‎【答案】D ‎【解析】材料不能反映C,所以排除;A 项中的“被戴上了铁项圈”符合材料,但是“奴隶犯罪后”材料没有说到,故排除;B项符合材料所述现象,但是题目要求是“从本质上说明”所以需要透过这一现象去看本质,所以D最符合题意要求。‎ ‎26.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C. 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可知是对物品所有人财产的一种保护,体现出的是保护私有财产,A项正确。题干强调买卖过程中程序规范,与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无关,排除B。题干强调买卖过程中程序规范,与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无关,排除C。题干是对买卖过程中程序规范的规定,不是限制商品交换活动,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7. 在威廉三世统治英国的时期,“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他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任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 议员的选举受制于英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贵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材料“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表明国王仍拥有行政实权,说明当时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议会仍旧受制于国王”“责任内阁已经形成”,排除AC项;《权利法案》使王权受到制约而不是制止,并不能体现《权利法案》遭到破坏,排除D项。‎ ‎28. 1789—1875年间,法国的政治体制先后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这表明近代法国 A. 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 B. 民主共和力量强大 C. 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 D. 专制残余一直浓厚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是因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相对强大。所以保皇派与立宪派的斗争使得法国政权更迭,反映了民主进程艰难曲折,故答案选A项。题干反映了法兰西的民主共和之路异常艰难,排除B项;C项“完善”和D项“一直”说法错误。‎ ‎29.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 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 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C. 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 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作 ‎【答案】C ‎【解析】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因此C正确,A说法错误;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法国不是责任内阁制,排除D。故选C。‎ ‎30. 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 A. 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 B. 内阁制约总统的权力 C. 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 D. 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可知内阁可以制约总统的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总统权力的限制,没有体现出共和制的曲折,故B项排除;根据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故C项错误;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故D项错误。‎ ‎31. 对于1875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参议院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C.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D.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答案】A ‎【解析】根据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和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参议院有权力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2. 1862午,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议会演说中疾呼,“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他所说的“重大问题”,是指 A. 建立民主政治 B. 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 D. 抵制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德意志统一之前的主要问题是四分五裂局面,所以完成统一是当前主要问题,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德意志当前主要问题。‎ ‎33.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 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B. 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某些特征 C. 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普鲁士所确立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故 B 项正确; 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中君主权力过大,具有半专制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国 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说明君主拥有实权,故 D 项错误。‎ ‎34. ‎ 历史学习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 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 B. 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C. 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D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但是德国的宪法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 德国的宪法中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而美国的宪法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美国的宪法体现的是民主共和精神,而德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无论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还是德国的宪法都及时的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向正确。‎ ‎35.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B.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C.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D.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构成体现出其为联邦制国家;而在25个邦构成的联邦议会中,普鲁士占据了58席中的17席,与此同时,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这说明普鲁士拥有对联邦议案的否决权,体现出普鲁士的主导地位;B项正确。题干内容主要是关于德意志联邦议会的人员构成、否决议案的标准,难以体现出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更体现不出皇帝与各邦的关系,排除A。题干没有关于帝国议会的内容,因而也就体现不出联邦议会议案须经帝国议会批准的内容,排除C。各邦在议会中的权力并不均衡,普鲁士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36. 《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A. 德意志皇帝拥有一切权力,法国总统只掌握行政权 B. 德意志皇帝“统而不治”,法国总统掌握行政权 C. 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法国总统掌握行政权 D. 德意志皇帝、法国总统都掌握行政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皇帝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皇帝掌握实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总统掌握的是行政权和军权,故选C选项。A选项错在“一切”二字;B选项“统而不治”描述的是英国国王;D选项不符合史实。‎ ‎37.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 A. 国王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 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 C. 是邦联制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D.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说明君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A错误,而B符合题意;德意志帝国属于联邦制国家,故C说法不符合史实;题干材料更多的不是体现分权和制衡,故排除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1871年宪法内容 ‎38. 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 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 国家元首有权解散议会 C. 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 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答案】C ‎【解析】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而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制都有议会,议会都有立法权,故选C;英国国王没有行政权,故A错误;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故B错误;美国不对议会负责,故D错误。‎ ‎39. 历史纪年的方法有很多,如世纪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若按世纪纪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分别是:‎ A. 公元前五世纪初和十八世纪末 B. 公元前六世纪初和十七世纪末 C. 公元前六世纪末和十八世纪末 D. 公元前五世纪末和十七世纪末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是公元前510年,即公元前6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89年,即公元18世纪末;所以答案选C。‎ 点睛: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历史上没有公元0年的说法。公元以前的世纪称为公元前××世纪,但其年份的推算顺序“要倒数”。习惯上将每个世纪的开头20年叫做××世纪初期,然后依次为××世纪30年代、40年代一直90年代,而每个世纪的最后10年又称为××世纪末期。公元前的初期与末期的说法正好相反,如公元前××世纪的90年代只能称作××世纪初期,公元前××世纪的最后20年只能称作××末期。‎ ‎40. 近代中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③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④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①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属于1843年《虎门条约》的内容;②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③出自1901年《辛丑条约》;④出自1895年的《马关条约》,故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所以排除ACD,所以选B。‎ 点睛:本题以近代不平等条约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虎门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内容,解决本题首先要抓住①②③④的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如①“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②“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③“各使馆境界”④“从事各项工艺制造”等)各是属于哪个条约,然后根据条约先后顺序即可知道答案。‎ ‎41.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領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请照赴十八省游历”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没有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的相关规定,排除A。甲午战争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等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请照赴十八省游历”,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来自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 ‎4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由此可见,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 A. 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 保证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的权利 C. 攫取苏州和杭州等通商口岸特权 D. 保护在议定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新增的通商口岸一部分分布在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列强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主要目的是保护在议定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故D正确;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A错误;《马关条约》开始允许日本投资设厂,B错误;《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C错误。‎ ‎43.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A.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及此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即从广东发端,曾占领北京,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故B项符合题意。AC项是甲午战争后的影响,排除;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影响,排除。‎ 点睛:对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和条约的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曾攻占过北京;《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44. 太平天国运动酝酿期间,有知情的外国人曾这样记述:“叛乱发生以前,已经有若干征兆。先是民间道门传播预言,使广西叛乱带有先知们的预见并具有信徒们所期望的性质,从而赋予这种事变某种威信。纷纷传说本甲子第四十八年年初,即1851年初,明朝即当复国……民间对这件事是一点也不怀疑的。”此记述说明 A. 预言是历史走向的预兆 B. 预言是政治斗争的手段 C. 记述者同情太平天国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说明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早已有传言说明该运动要爆发,材料中的信息说明太平天国运动运用民间传言来作为运动发展的手段,故B项正确;预言并不能左右历史走向,故A项错误;C和D选项均不是材料体现主旨。‎ ‎45.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 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C. 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D.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答案】A ‎【解析】‎ ‎《资政新编》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方案,故答案选A项。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排除B项。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属于《天朝田亩制度》本身的内容,排除CD项。‎ ‎46. 太平天国规定: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留足各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农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费用,由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国库供养。该项政策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 C.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D. 推动了当时军事斗争的胜利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生活资料由国家平均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故B正确;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不利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错;分配土地是农民最迫切的愿望,C不符合材料;太平天国的该项政策由于具有空想性没有得到实施,不可能起到推动了当时军事斗争的胜利,排除D。‎ ‎47.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外国侵略者的镇压 ‎③清政府的绞杀 ‎④领导集团内部为争权夺利而使自身力量严重削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略 ‎48.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材料“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是指允许列强在华建立工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有在华设厂的权利,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没有这一内容,故A.B项错误; D项也没有材料中这一内容,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反映的是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49.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地方实力派违背中央政府政策,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B正确。《东南保护约款》不能说明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故A排除。材料也不能反映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故C排除。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过于绝对,且这也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保护约款》‎ ‎50.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C. 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C ‎【解析】从题中关键信息“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可知,义和团运动失败,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专制卖国的本来面目,拥护、支持清廷的态度变成反对、推翻清廷的态度,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使人们对清政府态度转变,而没有体现出对帝国主义侵华方针的影响,故A项排除;戊戌变法就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故B项排除;D项是指《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 点睛:从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中可以得出材料中认为的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然后从四个选项中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70分)‎ ‎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是经历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动荡脱变后建立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它的许多制度和措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有能力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地位卑微而受妨碍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泛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灭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分别指出唐朝、宋朝、淸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并指出“雅典之所以伟大”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答案】(1)①商鞅变法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②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通过十年战争,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嬴政在中央确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采取了统一全国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⑤汉承秦制,通过实行郡国并行制度、颁布推恩令、设刺史,设置中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使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五个方面每一个方面涉及到一点就给分)‎ 措施: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集中了皇权;北宋时期,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社会条件:①城邦体制;②小国寡民、独立自治;③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平民的长期不断斗争;⑤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 政治表现:①独创古代世界民主政体——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制;②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贤任能的先进治国理念;③创造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这些民主运作机构;④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3)制衡:三权分立.保障分权与制衡:联邦权与州权,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实行两党制,保持彼此制衡与监督。‎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秦统一六国的背景、秦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一小问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和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古希腊城邦体制及其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得出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从材料“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并结合雅典民主制的内容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两党制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 ‎5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结果造成“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的尴尬处境,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后面的皇帝多为荒怠懒惰或宠幸宦官之人,他们往往会将政务交给内阁处理,于是内阁地位进一步提高。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后,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百度百科》‎ 材料二: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专制形式继承了下来,国王继续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但是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国家主权的中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首相、内阁和政府的产生与组成的法定程序:英王任命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英王批准后内阁和政府便告组成.在英国内阁制中,首相一身二任(政府首脑和多数党领袖)是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但是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如首相有义务向议会报告工作,有责任回答议员的质询。‎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和《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改革的和平进程。‎ ‎(3)综合上述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内阁制度的不同。‎ ‎【答案】(1)废丞相,皇帝政务繁忙;明太祖祖制不能改,皇帝工作太累,需要有人分忧;明英宗以后的皇帝多为荒怠懒惰或宠幸宦官之人;‎ ‎(2)发展:①《权利法案》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②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③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3)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解析】(1)从材料“废除丞相后”“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后面的皇帝多为荒怠懒惰或宠幸宦官之人”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 ‎ ‎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二:近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是在继承和借鉴古代希腊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在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国家按照选民的社会成分和选民思想意识的进步和保守状态划分选区,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一定的公民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18世纪中期,英国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年收入的先令以上的自由土地持有者)约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拥有一定财产和纳税的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选民占全国总人口25%。随着争取普选权活动的高潮,从19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议会逐渐取消或放宽财产资格、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宗教信仰、种族、民族、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到20世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确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1)根据材料一,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有什么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发展的因素。并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加以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 ‎【答案】(1)发展:选举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4分答出两点即可)历史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形成了社会阶层流动机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因素:借鉴古希腊选举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4分答出两点即可)评价:19世纪以前的选举制度有利于从“人治”到“法治”社会的转变,但存在选区划分不合理、公民选举权利受到限制等局限。19世纪以后的选举制度完善了西方代议制民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但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3)古代中国:传承久远;自上而下,为民择官;体现封建统治阶级意志;近代西方:吸纳与创新;自下而上,公民权利;立法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选举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的评价。‎ ‎(1)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的发展,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和“隋唐实行科举制”“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等信息分析比较得出。‎ ‎(2)从材料“是在继承和借鉴古代希腊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国家按照选民的社会成分和选民思想意识的进步和保守状态划分选区”并结合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的评价,可以根据对材料二归纳出的特点进行辩证分析,在指出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明确局限性,另外从本质上说,无论如何发展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3)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一归纳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如传承久远、自上而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根据材料二中的“是在继承和借鉴古代希腊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在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一定的公民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到20‎ 世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确立”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西方近代的吸纳与创新、公民权利和立法保障等特点。‎ ‎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1840—1842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分别说明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 ‎(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鸦片战争:战前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清政府决定禁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通商战争:英国早就想打开中国门户,与中国通商,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美资本主义的崛起,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当时的中国危机四伏,闭关锁国,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方便之门并提供了借口。‎ ‎(3)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④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⑤阶级关系的变化:外资入侵激化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角度回答“两方面理由”。‎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根源的角度回答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鸦片战争对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文化和阶级关系等方面来分析得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