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史第15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史第15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作业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无锡高三期末)“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以上引文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可以看出该引文发表的时间是在1949年新中国即将建立时期。《共同纲领》于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通过,故B项正确。‎ ‎2.(2020·吉林省百校联盟联考)右图是1953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此宣传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B.男女政治平等有了宪法保障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形成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解析:选C。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材料中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人民选举人大代表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不能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3.(2020·皖江名校联盟高三联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 A.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 ‎ B.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 ‎ D.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 解析:选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方针,我国的政协是在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因此服从于中共的领导,所以没有其规定,故B项正确。‎ ‎4.(2020·江西省阶段性检测考试)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民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反右运动,盛行于十年动乱时期,并曾于1975年写入宪法,在1980年被断然取消。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  )‎ A.对民主法制认识的理性回归 B.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 C.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D.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 解析:选A。根据材料“1975年写入宪法,在1980年被断然取消”可知,1975年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对民主法制的认识得到了纠正,故A项正确。‎ ‎5.(2020·中原名校质评)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 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解析:选A。材料中呈现的是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肯定即肯定人权,故A项正确;材料跟人文主义精神无关,而且人文主义不是中国的一贯追求,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1982年宪法保证公民的权利,没有呈现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是公民拥有对主权的使用权,材料呈现的是宪法对个人权益的尊重,故D项错误。‎ ‎6.(2020·贵阳摸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解析:选D。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分别适应了“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需要,故D项正确。‎ ‎7.(2020·长春质监)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 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 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属于资产阶级宪法,且当时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因而其内容无法得到落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属于人民民主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基本都得以实施。由上述可知A项正确。‎ ‎8.(2020·贵阳摸底)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 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 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 C.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解析:选D。中国没有做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是大陆解决统一问题的措施,两岸“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是在1987年,故C项错误;1992年海峡两岸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2020·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捍卫统一、求同存异是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习近平在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引,通过同英国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图一政治局面的制度因素。依据图二,从区域分布和对象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造成香港问题由来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举两例说明“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 答案:(1)制度因素:分封制。‎ 特点:从区域看,诸侯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对象看,包括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任答其中两点),其中以同姓王族为主。‎ ‎(2)条约:《南京条约》。‎ 举例:清政府统治时期,国力衰弱,列强侵略,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顺利收回香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