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课时8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作业】
课时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 1 人民民主原则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新中国的外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4 中日关系的改善 5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6 综合 7 一、选择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之前,大多数的法律并非按一般模式立法所制定,基本上贯彻的是实用主义,即在政策引导下开展社会运动,然后制定法律来保护或巩固运动的成果。这一做法( ) A.开辟了法律制定的新原则 B.为新政权的巩固提供了保障 C.体现法律自身的价值追求 D.有利于新法律权威的树立 解析: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法制很不健全,有一些领域甚至空白,为保证一系列运动的顺利开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采用题干中实用主义的做法,B项正确。实用主义立法原则在以前就有,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用实用主义原则制定法律,巩固运动成果,没有体现出C、D两项的意思,故排除。 2.(2019·百校联盟联考)江苏省第一次农村基层选举前,从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小学校中抽调人员,建立工作组,集中学习1953年《选举法》和群众工作方法。选举启动后工作组下乡蹲点,“进行选举动员”“督促检查选举活动,保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这些举措(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C.有利于土地改革开展 D.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 解析:A 由材料可知,工作组成员源自人民,工作组旨在推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A项正确。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B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1952年底,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C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20世纪末,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D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新知生成] 1953年3月1日,《选举法》公布施行。《选举法》以一定人口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在乡、镇等基层单位,采用举手表决的投票方法;在县及县以上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这是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充分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切合实际的办法。 3.(2019· 湖北八市联考)《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C 从材料“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可知,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C项正确。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于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排除A项;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不符合材料主旨,且人民政协在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前是代行人大职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 4.(2019·湖北八市联考)表格中,导致美国驻中国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美国驻中国台湾军队人数 美国驻中国台湾军队最高军官衔级 1972年 9 800 中将 1974~1975年 4 500 少将 1976年 2 200 准将 1977年 1 400 上校 A.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B.美国放弃了对中国台湾的军事支持 C.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D.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解析:C 材料信息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中国台湾的军队数量急剧减少,驻中国台湾军队最高指挥官军衔由中将降低为上校,说明美国逐步降低了对中国台湾的重视程度,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渐趋正常化,美国为了与中国改善关系,而逐步降低了对中国台湾的重视,故C项正确。中美建交于1979年,排除A项;美国并没有完全从中国台湾撤军,排除B项;这一时期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知识背景] 当今中美关系的基础是三个联合公报,即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中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5.(2019·百校联盟联考)1972年,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提到,“中美两国由一直以来的只有‘对抗’的关系进入到包含‘对话’的共存关系”,同时“国际政治显然由之前美苏两国对抗的时代,向中美苏三国以竞争与共存、对立与对话关系为轴而转的时代移行”。由此可知,在日本看来( ) A.中美外交分歧渐趋消除 B.意识形态不再影响大国关系 C.中日关系改善势在必行 D.多极化趋势下保持本国中立 解析:C 材料中日本外交蓝皮书强调了国际关系调整使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强,由此可知,日本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符合自身利益,中日关系改善势在必行,C项正确。“渐趋消除”与“竞争与共存、对立与对话关系”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意识形态对大国关系影响始终存在,蓝皮书并未否定该影响因素,排除B项;战后日本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并非“中立”,排除D项。 [新知生成]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并随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在现代社会,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 6.1980年,中苏两国签订的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中国宣布不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此后又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可以用来表明( ) A.不结盟运动取得了新进展 B.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破裂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有能力维护自身主权 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中苏在1980年放弃结盟的关系,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时就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苏结盟、“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故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能力维护自身主权,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32年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中产阶级成为选民的主体。1867年改革法案规定:在英格兰城镇选区,凡年缴纳直接税20先令并付了济贫税的房产所有人具有选举权。1884年《选举权法》宣布,凡持有年值10万英镑以上的房产、土地或财产的人都具有选举权。妇女在大选中没有投票权,很多工人因住所经常变化被排除在选民之外。1918年改革法规定:所有21岁以上以及在战争中服过兵役的年满19岁的男子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妇女有选举权。 ——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材料二 根据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具有选举权的选民占18岁以上公民总数的97.18%”,但当时中国国民文化水平还比较低,选举投票、举手等多种表决形式还只能是“形式主义”的,长时期内没有实现城乡同比例选举。1979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在投票方法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制;1995年对人大选举法进行修改,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和城市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数由过去的8∶1修改为4∶1;2010年3月,人大选举法正式确定了城乡同比例选举。 ——陈晓丹《代议制视角下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选举制度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一信息,从对选民的财产限制及对妇女选举权的限制逐步取消等角度说明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从英国选举制度在财产限制、妇女限制等方面的变化,可知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从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可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英国民主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方面,可知在推进世界民主化进程中作出贡献。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逐句分析,注意材料中四个时间段阐述的内容。第二小问从新中国社会性质、公民民主意识变化、经济建设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一、二政治制度变化的表现和原因,从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符合国情、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差别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变化:对选民的财产限制逐步取消;对妇女的选举权的限制逐步取消。影响: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推进世界民主化进程中作出贡献。 (2)特点:实行普选制;由形式主义到真正实施;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城乡代表的人口比例不断缩小,直至同比例选举;立法保障、民主政治完善。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国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认识:制度的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本质区别;法制建设是民主的保障;民主政治建设应该符合本国国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