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史实 出处 “禹崩……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灭有扈氏”,天下来朝 《孟子·万章上》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诗经·玄鸟》 “先王(周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 《国语·鲁语上》 A. 王室有效掌控边疆 B. 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C. 君主集权趋势凸显. D. 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天下来朝”、“四海来假”、“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可以得出三则材料均涉及到天下共主的秩序,故D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掌管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相关信息,故B不正确;夏商周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形成,故C不正确。 2.钱穆先生说,“始皇既卒.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 A. 用人不当,政治腐败 B. 统治残虐,民心思变 C. 强推郡县,地方离心 D. 刑法严苛,文化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的意思是说人民对于分封制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强推郡县制导致人民的不满,最终秦朝灭亡。故答案为C;材料未提及用人不当,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统治残虐和刑法严苛,排除BD。 3.12世纪,富庶的南方省份福建主要进口稻米,而在当地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和甘蔗,在北方市场上高价出售。以至于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尽管此举收效甚微。材料反映了( ) A. 区域间长途贩运较发达 B. 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趋势 D. 粮食供给危机日益显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稻米是粮食作物,茘枝、柑橘和甘蔗等是经济作物,而茘枝等经济作物的价格要比稻米高,所以福建人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即使政府提倡种植粮食也收效甚微,这说明农业的种植受市场的影响,也就是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C错误;南方虽然粮食作物种植少了,但是靠进口稻米,不能说粮食供给危机,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侧重点考查的是福建地区选择种植茘枝、柑桔而进口稻米的原因。 4.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因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 B. 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C. 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说明儒家文化追求名利的功利化倾向,故A正确;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B错误;C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排除;材料不能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松动,排除D。 5.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但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必须打点红包,费用占进出口货物的10%—4%.《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据此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 A. 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 B.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 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 D.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南京条约》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清政府的税收标准实际上提高了,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故A正确;《马关条约》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排除B;材料不能得出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排除C;《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南京条约》……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6.进入近代,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凸显出江南地区 A. 经济区域分工日益加强 B. 经济结构变动剧烈 C. 发展近代企业成为主流 D. 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说明江南地区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变,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区域分工信息,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发展近代企业成为主流,排除C;材料反映江南地区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无法反映城乡差距,排除D。 7.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向美国政府辞职,成为清政府“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此后两年多时间内,他率领使团出访西方十余国,宣述中国正在发生的进步,呼唤整个西方世界公平合理对待中国。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 帝制仍有社会基础 C. 洋务运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 D. 部分西方人希望中国自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向美国政府辞职后,“率领使团出访西方十余国,宣述中国正在发生的进步,呼唤整个西方世界公平合理对待中国”。蒲安臣代表着部分西方人,他们希望中国自强,通过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进步这一方式,使中国得到西方世界的公平对待。故答案为D;材料没有提到共和政体问题,排除A;材料与帝制仍有社会基础无关,排除B; “洋务运动”信息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错误。 8.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 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自为战、各行其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而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侵略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而非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一定要正确判断材料所反映的战争,然后要知道材料还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盘散沙、地方势力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9.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 ) 翰林 进士 举人 优廪 副贡 荫生 监生 附生 例附贡 捐监 新式学堂 1875—1894 7 1 6 2 2 1 2 2 2 0 1894—1900 2 0 3 2 0 0 0 0 0 1 1901—1911 2 0 6 0 4 1 0 1 0 6 A. 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B. 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D. 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1875-1894”“1894-1900”两个时间段驻外公使人员构成中传统的科举官吏逐渐在减少,出现新式学堂出身的官员;“1901-1911”虽然传统官员没有减少,但是新式学堂出身的官员激增到6人,说明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答案为D;材料主要是驻外公使统计表,不能说明整个官吏来源,A错误;材料不能显现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排除B;不能从派驻公使的人员构成来说明清王朝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排除C。 10.1903年梁启超到美国转了一圈,发现先前推崇的美国政治不过是纸面上的概念和主观想象,真实的美国政治则令他大失所望;1950年钱穆在《论中国传统政治》中批评某些近代中国学者,常把西洋现成名词硬装进中国,并不是实事求是;这反映了近代仁人志士 A. 向西方学习程度在不断加深 B. 逐步消除全盘西化认识 C. 文化自卑心理源于被动挨打 D. 探索救国道路的复杂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梁启超对美国政治认识的变化使其认识到应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社会变革,而不是盲目学习,侧面反映出近代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选择上的曲折与复杂,故D项正确;A项,题干不能反映向西方学习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思潮明显,梁启起并未消除国内全盘西化认识,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排除。 11. 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A. 提出“新三民主义” B. 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C. 反对破坏国共合作 D. 希望实现国共合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据题干时间“1924年10月”,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故A项早已提出;D项不符合史实,据材料含义可知这时期已经实现国共合作;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来者不拒、彼此既志同道合”和所学史实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极力促成国共合作,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详解】 12.1920年,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创办共产党的准备工作。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这种做法 A. 与当时中国的国情基本不符合 B. 反映了党的创立者缺乏政治经验 C. 使中国革命道路走向中国特色 D. 体现了党的创立者的群众路线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体现了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故D正确;材料表明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符合中国的国情,A错误;材料表明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并非缺乏政治经验,排除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道路走向中国特色,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二、非选择题部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工业革命发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乡村工业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机器工厂的出现,原有的乡村工业城镇成长为城市,对资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为增强;原有的乡村工业村庄演变为工业城镇,原有的农民要么就地转变为城镇居民,要么移居本区域新兴的工商业大城市。这些地区后来一直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区域。1851年,经过大约一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50%,基本完成城市化。城市化高潮的早期基本上是农村城镇化的高潮,因为城市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农民移民,其次才是城市居民的自然繁衍。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与经验》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发展最耀眼,也是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1895年底,中国总共对外开放26个通商口岸。这些开放通商口岸分布的区域,形成了一个以开放口岸城市为中转枢组,各方面力量参与其间的广泛的贸易网络。几乎在西方国家将商业势力拓展到通商口岸的同时,中国内陆地区各种资源(人口、商业等)也开始了向通商口岸的集中。中国对外开埠通商后,口岸城市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逐渐盖过了一些传统内陆城市的光芒。开埠通商既是对中国传统市场圈的改组,也是对国内资源的一次整合,更是对中国近代城市分布格局的调整。由此开始,口岸城市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某种均势。 摘编自徐峰《商业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1840-1895))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与清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城市化的意义。 【答案】(1)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移民是城市化的重要参与者;城市化分布区域不均。 异:英国的城市化是自发形成的;中国的城市化深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中国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率低。 (2)意义: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经济格局,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 【详解】(1)同:据材料一“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工业革命发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乡村工业区”可知,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据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发展最耀眼,也是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这是因为这些地区近代工业集中;即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据材料一“……原有的乡村工业城镇成长为城市,对资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为增强;原有的乡村工业村庄演变为工业城镇,原有的农民要么就地转变为城镇居民,要么移居本区域新兴的工商业大城市”和材料二“几乎在西方国家将商业势力拓展到通商口岸的同时,中国内陆地区各种资源(人口、商业等)也开始了向通商口岸的集中。”可知,移民是城市化的重要参与者;据材料一“这些地区后来一直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区域。”和材料二“开埠通商既是对中国传统市场圈的改组,也是对国内资源的一次整合,更是对中国近代城市分布格局的调整。由此开始,口岸城市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某种均势。”可知,城市化分布区域不均。 异: 材料一“英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出现在工业革命发祥地和工业化地区,工业革命发祥地多是近代早期的乡村工业区”可知,英国的城市化是自发形成的; 据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发展最耀眼,也是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化特征最明显的城市是那些对外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城市化深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据所学可知,英国城市化起步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早,水平高;而中国城市化开始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率低。 (2)意义:本问可从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经济格局,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角度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吕思勉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其一,周秦之变。先秦为封建时代,秦汉以后是郡县时代,“其情形显然是不同的”。其二,新莽败亡。自东周进入乱世,周秦诸子皆谋挽教世运,直至新室王莽推行社会全面改革失败,此后不再产生根本改革社会的思想和行动。其三,盛唐结束。唐宋之际中国文化发生转变,唐中期之前未脱离胡化性质,安史之乱后则在政治与学术上恢复汉化,宋学虽大成于庆历之世,实则导源于隋唐之间,继盛于元和之世,到庆历间,已是其成熟之时了。其四,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优势遭到严重冲击,这可以说是旷古未有的大变局。 摘编自李波《吕思勉的中国史观》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础。 评述:首先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促进了我国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其次在政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最后在思想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士阶层应运而生,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结论: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不仅仅只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而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由此奠定了后世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示例二: 观点:唐宋之际的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 评述:首先在政治方面:唐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中枢权力机构由一省制向三省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汉、唐、宋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完善,文官制度发展。其次在经济上: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唐朝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唐中期均田制崩溃;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发达;经济重心南移。紧张的政府财政:巨额的军费开支;文官政府的形成。活跃的商业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宋代“商业革命”出现;唐宋城市功能转变。成长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壮大。最后在思想文化方面:宋代儒学的晢学化和思辨化,程朱理学地位确立;科技创新的高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走向大众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多元发展,出现了文人的世界。 结论: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方面,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示例一 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础。 评述:评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础,可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评述。如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促进了我国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分封制瓦解,奴隶制的旧秩序被破坏。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也加快了统一进程和民族融合,加快了变革的步伐,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思想上: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结论: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不仅只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而是涉及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由此奠定了后世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示例二: 观点:唐宋之际的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 评述:评述唐宋之际的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评述。如政治方面: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地方,汉、唐、宋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完善。经济上: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并持续发展,唐朝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如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租佃制发达;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活跃,尤其是宋代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宋代“商业革命”出现,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突破坊市限制;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市民阶层随之壮大。思想文化方面: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而形成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并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科技创新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成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学艺术发展,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 结论: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方面,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 15.材料 1904年,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奏请试办大清户部银行并参考汇丰银行章程,草拟了《试办银行章程》,得到清廷批准,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章程规定,户部银行为有限公司,归国家保护。章程规定了银行业务项目,主要有:经营存、放款项,买卖荒金荒银,汇兑划拨公私款项,折收未满限期票,代人收存紧要物件等,并享受铸造货币、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户部银行开办资本由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实际为官商合办。1908年,鉴于“近年来风气开通,官立私立各项银行,日益增多,巫须颁布则例”,度支部特参考东西各国通告章程,揍诸中国商务之风俗习惯,领布了《大清银行则例》。其中规定:“大清银行就户部银行改设,原有资本银分为十万股,股票概用记名式,由国家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 ——摘编自孔曼《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财政法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财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财政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学习外资银行经验;政府主导;银行业走上法制化;银行功能与国际接轨,逐渐近代化;实行股份制,官商合办。 (2)影响:有利于清政府财政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中国财务制度的近代化进程;揭开了中国近代财政立法的序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抵制国外金融侵略上有一定的贡献;为后世财政改革提供借鉴;不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参考汇丰银行章程,草拟了《试办银行章程》,得到清廷批准…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领布了《大清银行则例》…由国家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从借鉴西方、国际接轨、法制化、股份制进行回答即可。 (2)影响结合所学从统治秩序、财务制度的近代化、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抵制西方侵略及借鉴作用进行分析,同时从清末新政不能挽救清朝统治的局限进行认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