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24.周代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对象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嫡出,若没有嫡出之子,再考虑庶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年龄排序的原则,由长及幼,不能错乱。这说明周代( ) A.儒家“尊老敬长”的礼制成为政治准绳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前提与基础 C.官僚政治的巩固须借助嫡长子继承制 D.注重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 25.西汉中期,河间国被分为了11个侯国,淄川国则分为16个侯国。此外,城阳、广川、中山、济北以及代、鲁、长沙、齐等诸侯王国也都分为几个或多个侯国。这种做法( ) A.稳定了边疆秩序 B.最早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C.威胁了中央集权 D.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传统 26.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7.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 A.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8.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 A.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B.明显的限袁倾向 C.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D.强烈的排满色彩 29.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 ) 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性 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D.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0.1937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国民政府( ) A.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 B.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 C.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 D.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31.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探索的情况简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B.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 C.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32.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唯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的是( ) A.雅典城市设计理念促使其民主政治产生 B.雅典城市设计导致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 C.雅典城市设计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 D.雅典城市规划足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33.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美国大州与小州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实现了“伟大的妥协”。这集中体现在( ) A.两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上 B.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架构上 C.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上 D.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上 34.由于对之前的“诉诸人民”(个人操纵民众意见的全民投票)的恐惧,法兰西第二第三共和国没有举行公民投票活动,第三共和国甚至拒绝以任何形式向人民咨询,发展成一种“绝对议会主义”。但二战以后,公民投票又重新出现在法国的政治舞台。这一历程( ) A.反映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B.源于过度自由的法兰西性格 C.说明宪政道路的曲折与发展 D.导致现代法国政局不安动荡 35.1946年凯南向华盛顿发回封80000字“长电报”,提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扩张,又不会引起全面军事冲突。同年9月,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长篇报告",断定美国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由此可见美苏( ) A.出现严重战略误判 B.“冷战”全面升级 C.争霸形势骤然紧张 D.由合作转向对抗 40.任何国家的管理都需要一批善于管理的官吏,因此,各国都重视官吏的选拔,官吏选拔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制定了许多种不同的人事选拔方式,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富有特点的选拔制度。夏商西周时期,所谓“天子之子为天于,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为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为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形成制度化,每岁必举;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分科举士,所设十种科目,显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品德内容。唐朝时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以秀オ、进士和明经三科最为重要,武别天当政时首设武举。宋朝时把进士以外的其它科目合并“诸科”,明清时则取消“诸科”,只设进士一科。 ——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方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抛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制度。1854年,英国高级官员查里斯·威廉和斯坦福・洛斯克特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2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和英国大体相同的情况。 ——马桦《英国文官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沿革历程。(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的特征,并分析文官制度的作用。(15分) 41.如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汉武帝的统治,前后历54年之久,他在反击匈奴的长期过程中,开边兴利,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竭天下民力资财以奉其政,数十载无宁日,加之以重刑罚,穷奢丽,弄鬼神,终使民怨沸腾,社会后果极其严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汉武帝要保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必须及时的在政策上实现转折,使社会安定下来,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政策的转折出现于征和四年(前89)也就是汉武帝死前二年。这一年,汉武帝所颁布的轮台“哀痛之诏”,是中国古代帝王罪己以收民心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它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 ——摘编自田余庆《论轮台诏》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颁布《轮台诏》的原因。(7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汉武帝颁布的《轮台诏》进行简要评价。(8分) 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B A B D C A C C C D 40.(1)我国古代的官吏选拔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①即以禅让制为特点的原始社会的选拔制度;②以世官制为核心的奴隶社会的选拔制度;③以察举征辟制为代表的两汉期间的选拔制度;④以九品中正制为主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制度;⑤以科举制为主体的隋唐到明清时期的选拔制度。(10分) (2)特征: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②严格考核,晋升唯功;③政治中立,职务常任;④官纪严明,待遇优厚。(7分) 作用:①稳定政局和社会管理;②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扩大选材范围;④提高行政效率。(8分) 41.(12分) 43.(1)吸取秦亡的教训;汉武帝穷兵黩武,国库空虚;民怨沸腾,农民起义不断;后期讨伐匈奴战争的失利;汉武帝治国思想的转变。(7分) (2)积极: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昭宣中兴”和汉朝延续;是西汉治国路线转变的又一个起点;对后世帝王政治也产生深远影响。 消极: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策略和手段。(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