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分封制开始出现 B.阶级矛盾尖锐 C.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2.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 A.商代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C.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3.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而,商代的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西周的诸侯国则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 A.商王位卑与方国首领地位平等 B.周王能够完全控制各个诸侯国 C.商周两代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 D.血缘关系开始影响国家的政权 ‎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材料表明分封 A.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5.秦朝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减少重大事情决策失误 C.促使中央官员彼此牵制 D.体现国家治理民主科学 ‎6.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错误的是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秦朝郡县制示意图 A.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B.从世袭到任命 C.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D.从分裂到统一 ‎7.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8.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下面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收回王国官吏控制权 C.夺去王侯爵位                        D.削减王国封地 ‎9.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10.汉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以孝廉作为唯一选拔标准 B.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方式 C.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11.秦朝,侍中只是少府属下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汉武帝时地位渐高,常参与政务;魏晋以后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侍中地位的变化(  )‎ A.打破了选官任官的特权垄断                 B.奠定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C.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                 D.开创了家臣干政的先河 ‎12.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官僚队伍膨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3.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据此,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 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14.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 (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15.《宋史》载:“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材料中“ ”处的官职应该是 A.三司使 B.参知政事 C.枢密使 D.御史大夫 ‎16.元朝建立后,效法汉族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元朝总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 A.枢密院 B.御史台 C.中书省 D.宣政院 ‎17.崇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黄景昉在《馆阁旧事》中写道:“文渊阁为禁中深严之地,门榜圣旨,闲杂莫敢窥者。跟随班从,至阁门止,惟一、二书写仆得从入,各给牌为验。”文渊阁“禁中深严”主要是因为内阁 A.为丞相办公所在 B.是处理政务的场所 C.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D.阁员参决政事品级极高 ‎18.明太祖朱元璋曾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宮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最坏时,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政治腐败 B.宦官专权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19.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20.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21.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2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浦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23.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  )‎ A.最惠国待遇         B.司法豁免权         ‎ C.关税自主权       D.领事裁判权  ‎ ‎24.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战乱,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淞沪会战 ‎2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6.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这体现了美国(  )‎ A.抵制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B.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C.在国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                     D.重视发展美中关系 ‎27.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参与者具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28.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下图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9.“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 B.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 D.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30.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 A.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 B.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C.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 D.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25分,32题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894年8月1日,光绪帝发布诏书对日宣战。同日,明治帝亦下诏书对清朝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 光绪帝宣战谕诏为:“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倭人渝盟寻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以姑容。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6卷 ‎ 明治帝宣战诏书为:“……朕兹对清国宣战……苟不违反国际公法,即宜各本权能,尽一切之手段,必期万无遗漏……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于其内乱,借口于拯救属邦,而出兵于朝鲜。朕依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 ‎ ‎——宗泽亚《清日战争》 ‎ 材料二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学者们一致认为:“以甲午战争为一阶段终点的东亚国际关系史就是以东亚旧秩序和西方近代新秩序间之关系为主线发生并发展的历史。”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即使甲午战争被认为是“出师无名”抑或“不义之战”,日本也会打着“以欧洲文明来更换东亚旧习”的旗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行洗白。 ‎ ‎——冈本隆司《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 而中国学者认为早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征讨清国方略》,目标是“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894年7月25日,日军海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从而发动了侵朝、侵华的战争。因此,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说的偶然冲动。 ‎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 ‎ 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史》认为:“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这是一场在东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 ‎ ‎——孙科志《韩国人怎么看甲午战争?》 ‎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日两国宣战的理由。(8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日、韩三国史学界对于甲午战争的性质各有哪些看法?为什么有很大的不同?(7分)‎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5.CCCAB 6—10.DDABD 11—15.CBDDA ‎16—20.CBCBC 21—25.BBDAB 26—30.BACBB 二、非选择题 ‎31.(1)汉初:郡国并行制。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4分)‎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力较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4分)‎ ‎(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组成中央禁军;用文臣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赋税收交中央。(9分)‎ ‎(3)行省的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原则。(2分)‎ 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2.(1)理由:中国: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受中国保护;日本强行干涉朝鲜内政,出兵朝鲜,侵犯朝鲜主权。(4分)‎ 日本:遵照国际法条约,维护东亚和平;朝鲜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朝出兵是干涉朝鲜的内政。(4分)‎ ‎(2)看法:中方:日本蓄谋已久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分)‎ 日方:用近代西方条约和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取代亚洲旧习的战争。(2分)‎ 韩方:中日两国为了争夺朝鲜的控制权发动的战争。(2分)‎ 原因:研究者受各自立场、利益、认识等方面的影响。(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