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作业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一:近现代科技(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1,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B.莫尔斯 C.贝尔 D.马可尼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根据材料“根据这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可知指的是电话,C选项符合题意。爱迪生的发明有电灯、留声机、电影等,A选项排除。莫尔斯发明的是电码,B选项排除。马可尼发明了实用电报,D选项排除。‎ ‎2.(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83年”和“并预见其深远意义”等信息可以看出,恩格斯评价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故答案为C项。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早已开展,排除D项。‎ ‎【点睛】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其中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人类跨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中期前后,自然科学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等理论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3.(江苏南通2019届高三检测)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答案】B ‎【解析】“越来越长”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与材料中“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旨在说明”不符;材料中分析法拉第的发现“应用”的滞后,没有涉及法拉第的发现“源于”什么,故D项错误。‎ ‎4.(陕西省陕师大附中、西安高级中学等八校2019届高三联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这说明 A.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B.信息化的出现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信息化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 D.信息化是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化“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可知信息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全方位的进步,选项C正确;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分工更加精细,而非分散,选项A排除;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选项B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5.(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模拟)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其制造业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时,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B.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 C.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 D.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涉及德国经济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工业生产,没有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复苏问题,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信息技术革命,在德国工业4.0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故B项正确;工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所起到的连接作用,不涉及到挖掘经济潜能的特征,故C项错误;德国已经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材料不涉及到这方面,故D项错误。‎ 考点四: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5,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33,4分)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合题意。《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选项排除。《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选项排除。《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选项排除。‎ ‎3.(2019年江苏卷,17,3分) “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材料“小东西……哭哭啼啼……欢欢喜喜……笑嘻嘻”这些对人丰富情感的描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A选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笔调往往冷静客观,与该段文字所展现的风格不符,B选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选项排除。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D选项排除。‎ ‎4.(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西方美术史》中描述:“颜色刺激感官,色彩成斑点状,轮廓线大多不是连续和勾描而成的,而是通过相邻色彩的堆叠而形成……这一技法开始把色彩同表现的对象分离,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下列符合这一描述的作品是 ‎ ‎ A. B.‎ ‎ ‎ C. D.‎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颜色刺激感官,色彩成斑点状”可知,该绘画技法专注于光与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幻,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艺术流派是印象派。分析选项内容可知,A选项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绘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莫奈的印象主义绘画作品《日出·印象》,符合题意;C选项是法国画家米勒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拾穗者》,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5.(2019年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模拟)下幅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对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B.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C.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D.半空中的石头蕴含巨大力量,反映浪漫主义的思维 ‎【答案】C ‎【解析】该现象违背常识和常理,符合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故答案为C项;现实主义特征是如实描绘,A项不符,排除;印象派强调色彩和音色的微妙差异,B项不符,排除;浪漫主义注重感情,追求真善美。浪漫主义抒发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D项排除。‎ ‎6.(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二模)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 A.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 B.表达对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 C.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D.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即体现了路德的反封建思想,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也没有体现宗教改革,故A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 ‎7.(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模拟)夏尔洛是卓别林系列作品的主角。无论是《寻子遇仙记》中不畏艰辛寻求幸福的夏尔洛,还是《摩登时代》中作为机器的奴隶精神失常的夏尔洛,人物都是包含着心酸、喜悦和忧郁、快慰。这一经典形象是 A.浪漫主义的光辉典范 B.电视艺术的登峰造极 C.西方社会的现实写照 D.悲剧作品的永恒经典 ‎【答案】C ‎【解析】卓别林系列作品的主角所反映的都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及对工业革命的反思,故C项正确;卓别林系列作品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光辉典范,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电影艺术,排除B。其作品有喜剧色彩,排除D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