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学案

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 明、清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西学东渐”局面形成。‎ 主题一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到顶峰 ‎[研析真题]‎ 从制度演进角度考查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2017·课标全国Ⅱ,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 明朝中后期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材料对宦官读书识字态度的变化正体现明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的异变,但并不能体现宦官掌握决策权力,故A项正确,D项错误;皇帝的权力日趋强化,B项错误;内阁仍然具有议政功能,C项错误。‎ 答案 A ‎2.(2014·课标全国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 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选B项;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 答案 B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地方体制的演变及影响 ‎3.(2016·课标全国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 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链接]‎ ‎ 1.明朝 ‎(1)中央: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明成祖:内阁出现,它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 ‎2.清朝 ‎(1)康熙帝: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但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 ‎1.从传承与创新角度考查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1)明清对先前制度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沿袭元代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选官制度继续沿用科举制,但发展为八股取士等。‎ ‎(2)明代设立内阁制,加强特务统治;清代设立军机处,推行严酷的文字狱等,既是一种创新发展,也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2.从通史视角考查明清政治制度反映的时代特征 ‎ ‎(1)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阶段,无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达到了顶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体制逐渐走向僵化,这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君主专制的强化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也反映了封建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封建专制下的“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僵化的理学与封建专制相配套,压制科技、文学艺术及科技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逐渐落伍于世界。‎ ‎[对点训练]‎ ‎1.(视角: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解析 材料“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说明内阁对君权是有制约作用的,故选D项;内阁的设置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故B项错误;近代内阁是指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组成部分,明清是封建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 答案 D ‎2.(视角:政治程序的运转及影响)《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贮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 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D.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解析 据题干中“能治国,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故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并非国家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个人意愿,张居正虽能治国,但因其专权导致“非议四起”,故选D项。 ‎ 答案 D ‎3.(视角:政治制度的演变)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这反映了(  )‎ A.明太祖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度已影响到周边各国 C.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D.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 解析 材料“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体现了通过科举选拔官吏,说明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据材料信息可知,重视的是科举选拔官吏,而不是官员的文化素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科举制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故B项错误,“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 C ‎4.(视角:清代地方统治的特点)清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可分为内地和边疆两种类型。内地除京畿和直隶外,均设省管理,按省、道、府、县四级政制进行划分,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有很大权限。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办法进行管理。这反映了(  )‎ A.督抚权力较大,弱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 B.地方权力结构清晰 C.循其俗,施其政,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D.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基本形成 解析 据题干可知,清代在内地和边疆实行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故选C项;督抚权力虽大,但督抚分工不同,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强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 故A项错误;清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权力结构不清晰,故B项错误;近代地方是省、县、乡三级行政体制,与清代有很大差别,故D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二 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研析真题]‎ ‎1.(2016·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 材料实质反映了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由此可以判断为城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出现“用工荒”,故选择A项;“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采取的措施,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材料反映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 ‎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初期,官员不允许饮食器具上使用玉器器皿;到了明朝后期,这种限制取消且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玉器器皿。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器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的一部分,并且从以前的上层专用到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影响到了封建等级制度,B项正确;朝廷的严格规定到明后期不被遵守,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对使用玉制器皿的规定,多是出于政治考虑,C项错误;到明后期,低级官员、普通人家都能使用玉制器皿,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 答案 B ‎ ‎3.(2015·课标全国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其发展并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从古籍记载角度考查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4.(2014·课标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 ‎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 题干信息“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说明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选A项;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链接]‎ ‎1.农业生产 ‎(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手工业生产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代中叶以后,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但发展缓慢。‎ ‎3.商业 ‎(1)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 ‎(2)工商业市镇:明代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3)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4)商帮: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 4.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社会长期推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清朝“闭关锁国”: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仅留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1.创设新情境,考查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角度考查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如农业经济高度发展,大量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大量经济作物进入市场;货币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发达,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等。‎ ‎(2)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角度考查经济对政治统治、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的影响。如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等。‎ ‎2.多元化角度考查古代农耕经济向近代变革的制约因素 ‎(1)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及资本转化的进程。‎ ‎(3)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3.从经济角度考查思想观念及商人地位的变化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下,歧视和压制商人的思想观念盛行,但是明清时期出现了“农商皆本”思想,商人地位有所改变。‎ ‎[对点训练]‎ ‎1.(视角:农耕经济的发展)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清代乾隆年间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故选B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故A项错误;西方的殖民活动入侵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错误。‎ 答案 B ‎ 2.(视角: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往往“工贾艺术杂处”。在喧闹的市井之中,士大夫也居住于此,并营建了一处处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大大提升了市镇的品位。这种状况表明,明清江南市镇(  )‎ A.已丧失了原有政治功能 ‎ B.商业与文化气息融合 C.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聚集了三教九流之辈 解析 据题干可知,喧闹的市井之中同样拥有由士大夫营建的风格优雅的园林,这是一种商业与文化气息的融合,故选B项。‎ 答案 B ‎3.(视角:土地关系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土地的比例下降为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土地的比例上升为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解析 明清时期江南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地主中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增多,表明这一地区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A项;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发展较快,只是对材料表面现象的概括,不能反映材料的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而不是财富分散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 A ‎4.(视角:经济政策的影响)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这带来的影响是(  )‎ A.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解析 隆庆开关后,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l/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项;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不利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故B项错误;也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故C项错误;隆庆开关后有利于中国的对外交流,并不能说明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故D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三 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 ‎[研析真题]‎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明清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1.(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 解析 在中国封建伦理道德下,“女人无才便是德”,不过材料中的女诗人对此不以为然,这说明当时女性中已有人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进行反思,故选C项。A、D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答案 C 创设新情境,考查文学艺术的特点及成因 ‎2.(2013·课标全国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析 据题干材料,学者认为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古代戏曲艺术的特点 ‎3.(2013·课标全国Ⅱ,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的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代表奸诈多疑;蓝色代表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和谐统一,故选B项。‎ 答案 B ‎[主题链接]‎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核心是“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 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张工商皆本 ‎ 顾炎武 ‎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 王夫之 ‎ 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2.科学技术 ‎ (1)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 (2)农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文学艺术 ‎ (1)小说: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 (2)绘画 ‎①特点: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②代表作: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 (3)京剧 ‎①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盛行,被誉为“百戏之祖”。‎ ‎②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被誉为“国粹”。‎ ‎1.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主张及特点 ‎(1)辨析考查王阳明、李贽及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如三位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概括为: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王权、倡导言论自由;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思想上,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 ‎(2)从时代背景角度理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如从明清政治上君主专制、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理学盛行和市民阶层扩大等角度理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从发展角度归纳中国古代儒学的演变 ‎(1)战国时期:荀子将儒学与法家思想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儒学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2)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以“大一统”和“天人感应”为主的新儒学,使儒学走向宗教化、社会化。‎ ‎(3)宋明时期:儒学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促进了“三教合一”,使儒学走向哲学化和思辨化。‎ ‎(4)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3.多元视角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未转型为近代科学的因素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上强调“大一统”,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强化。‎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3)思想上: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北宋以后,宋明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4)政策上:几乎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实行文化专制。‎ ‎(5)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6)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的传统科技是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性总结、科技创新率低等。‎ ‎4.从社会背景角度考查明清文学艺术的特点 ‎(1)明清小说的特点:①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②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2)影响明清小说特点的因素:①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②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③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④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 ‎[对点训练]‎ ‎1.(视角:明清思想家的主张)‎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 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解析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符合题意,故选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故B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故排除。 ‎ 答案 C ‎ 2.(视角: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顾炎武在明亡后写《郡县论》,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他提到:“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无肯为民与一日之利者,民焉得而不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B.顾炎武主张恢复先秦的分封制 C.郡县制是明清之际弊端丛生的根源 D.顾炎武建议减少县级行政权力 解析 材料“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说明是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解决,属经世致用的思想,故选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他主张适当扩大郡县的权力,而不是倒退到分封制中,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了郡县制造成民弱的原因,但无法判断是民弱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他主张扩大郡县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3.(视角:明清进步思想的本质)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 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 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 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 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说明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不同于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4.(视角:文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明末清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B.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C.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 D.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 解析 解读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开放,而对五部文学著作的推崇就是表现,故选D项;五部著作中,水浒、西厢取材于现实但利用文学手法进行渲染,有违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文人们利用对五部著作的推崇去批判社会现实,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证据表明世俗文学已登上大雅之堂,故C项错误。 ‎ 答案 D ‎[通史整合]‎ ‎1.明清时期影响社会转型的四大因素 ‎(1)经济上,明清时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其封闭性、保守性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者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措施限制手工业规模,征收重税,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3)政策上,封建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4)思想上,封建传统理学占统治地位。儒学的轻利思想和封建专制强化压抑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陈旧;社会上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根深蒂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对点训练1] (2017·广西南宁模拟)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 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解析 根据材料“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可知乾隆主张闭关锁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选A项。‎ 答案 A ‎2.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 ‎(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2)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两宋时期: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使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4)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对点训练2] (2017·山西五校联考)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 A.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C.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D.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解析 题干材料“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体现了小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诱导作用,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B ‎[突破大题]‎ (2017·课标全国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3分)‎ 第一步:判断题型及主题:本题为中外纵横链接主题型材料解析题,其主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与祖国统一”问题。‎ 第二步:审设问。定时空:清朝中期(17世纪)。定方向:第(1)问为“历史背景和目的”(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第(2)问为“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台湾的收复)。限制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要求分别概括、简析等。 ‎ 第三步:阅读材料,迁移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历史背景”结合17世纪东西方政治、经济方面的史实回答。“目的”从近代西方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等角度进行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祖国领土完整、大陆制度的推行、两岸文化的交流、民族心理的认同等角度进行作答。‎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国中央政府无暇他顾。(6分)‎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6分)‎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13分)‎ ‎1.(视角: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丞相制度被废除 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导致皇权失去了相权的制约,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不接受大臣的批评并且杖毙官员,故选B项;材料反映明代君臣冲突,未涉及政治腐败,故A项错误;材料与三纲五常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现象是政治变革的产物,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2.(视角:选官用人制度的创新)明朝读卷官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国初用祭酒、修撰等官”,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这一现象说明(  )‎ A.科举考试程序严格 B.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 C.考试舞弊风气盛行 D.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 解析 据题干,阅卷官从祭酒、修撰等官到执政大臣的变化,说明国家对科举的重视程度,故选B项;材料只是描述了读卷官的人选的变化,没有涉及考试程序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考试过程的描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考试程序的描述,无法判断选拔时是否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 B ‎3.(视角:政治统治的特点)乾隆帝亲自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每部分装三万六千余册,分别储存于华北和江浙等 地;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文化重心转移 B.君主专制强化 C.弘扬传统文化 D.满足科举需求 解析 据题干可知乾隆帝是加强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文化专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选B项;乾隆帝借编撰《四库全书》来销毁不利于其统治的图书,反映出思想文化的专制,与文化重心转移无关,故A项错误;乾隆帝销毁不利于其统治的图书并不能弘扬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乾隆帝编撰《四库全书》与科举取士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4.(视角:经济现象的本质)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刘方霭在奏折中提到了农民“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C.先进生产力的推广 D.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增长 解析 据“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力的情况,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范畴,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 答案 D ‎5.(视角:宋明理学的影响)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 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解析 明代王阳明发展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故选B项;宋代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C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理学主流学派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故D项错误。‎ 答案 B ‎6.(视角:科技发展的特点)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中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明朝(  )‎ A.传统科技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 B.与西方相比科技水平已经落后 C.实验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伯仲 D.西学东渐使中西科技密切交流 解析 材料“李约瑟也认为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说明我国的传统科技在当时仍处于世界前列,故选A项;材料“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说明我国古代科技与西方水平相当,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强调实用技术,实验科技水平不及西方,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中西科技的密切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 A ‎7.(视角:综合考查古代商业贸易)在农业社会,农村市场既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 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 ‎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 材料二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 材料三 明清江南市镇的起源,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体制外的产物。它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市镇具有乡村商贸市场“中心地”的性质,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草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农村市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 第(1)问,从小农经济、劳动力、工商业者及思想观念等角度归纳。第(2)问,从农民生活、经济发展及文化教育事业角度概括。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它 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归纳。‎ 答案 (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作用:方便农民生活;促进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 ‎(3)原因: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大量农副商品进入市场。‎ 作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支持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