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 历 史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这反映了该时期 A. 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 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D. 农业技术仍领先于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分别是粮食、棉布和盐,这与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关系密切,故选A;题干只是提到了鸦片战争前期市场流通商品的总体情况,并没有体现对比,所以不能说商品经济是否迅速发展,故排除B;题干中的棉布和盐属于手工业品,但是没有提到前后变化,所以私营手工业是否发展没法体现,而且古代实行盐铁专卖的制度,盐不属于私营手工业的产品,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只说到了中国国内市场的流通商品,没有与世界的比较,故没法体现是否领先世界,故排除D。‎ ‎2.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这一变化 A. 有利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B. 主要源于民族危机的刺激 C. 推动中体西用思潮的出现 D. 表明清朝政府已认清形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近代中国由传统的华夷观念和封建等级外交理念转变为国家平等的意识和外交理念,故选A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就已经出现,此时林则徐、魏源等人就已经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了,并开始向西方学习。因此,B项不是民族危机逐渐加深的结果,排除B;外交称谓的变化并不是中体西用思潮的体现,排除C;清朝政府没有认清形势而全面学习西方,排除D。‎ ‎3.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评价“太平军的基督教是专为战斗行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东西方特异的混合体。除了100年后中国借来并加以汉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外,那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是西方思想中国化的产物 B. 具有落后性、局限性 C. 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D. 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了中国化诠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成为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分析选项,B项 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对太平天国的认识 ‎【详解】‎ ‎4.曾国藩在评价外国人代管海关并精确地将关税上交清政府时曾感叹“彼虽商贾之国,颇有君子之行”。上述现象说明曾国藩 A. 未能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 B. 受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较深 C. 意识到海关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D. 主张深入学习西方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B ‎【解析】‎ ‎【详解】“彼虽商贾之国,颇有君子之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曾国藩在此之前认为商贾之国是没有“君子之行”,这是我国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士大夫认为商业是末业“重义轻利”,故B正确;材料主要评价外国人代管海关,对个人品行的评价,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海关的地位,故排除C;材料中没有涉及曾国藩的救国思想,故排除D。‎ ‎5.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张荫棠挺身而出,上书清政府,要求整顿藏政、挽回主权,随后受命入藏任“查办藏事大臣”,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A. 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 B. 仍秉承传统的选才思路 C. 积极采纳汉族官员的主张 D. 进一步扩大地方的自治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可知,A项正确,传统的选才制度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在材料里没有体现,故排除B。清政府任用张荫棠是在“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而张荫棠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可见清政府是特殊条件下才采纳他的主张,故排除C。材料里没有体现西藏自治权的信息,故排除D。‎ ‎6.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  )‎ A. 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B. 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 C. 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 D. 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等信息来看,清末新政的本意是维护专制统治,但客观上推动新的社会力量的形成,并加剧了社会矛盾,从而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故答案为D项。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洋务运动开启,排除A项;维新变法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发展到高潮,排除C项。‎ ‎【点睛】清末新政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特别是清末新政中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7.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與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导致该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庚子事变后 A. 清政府的民族抵抗意识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D. 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庚子国变即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民族抵抗意识丧失,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战败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败后,中国一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时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B选项错误;甲午中日战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但这与材料中的认识无关,故C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败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有识之士认识到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但不能说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故D选项说法有误。‎ ‎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 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 清末“新政”注重重塑政府权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籍法是主权国家对公民的国籍取得、丧失和恢复进行管理的法律条例;清政府从拒不承认海外华侨的侨民身份,到颁布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法律依据,反映出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A项正确。“安土重迁”观念突出的是乡土观念,侨民的外迁本身不符合“安土重迁”观念,B项错误。传统的华夷观念的丧失经历了长期过程,仅此一点不能说明完全丧失,C项错误。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权威并未得以重塑,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项错误。‎ ‎9.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 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 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 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之时,列强并没有反对,相反瓜分中国的趋势得到缓和,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矛盾,故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义和团运动的信息,故A错误;美国此时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B错误;C中改革显然不符合列强的主要目的。‎ ‎10.从事长途贩运的山西商帮,为解决商业资金汇兑的需求创办了票号。但近代票号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服务于政府,甚至承担汇兑海防经费和庚子赔款等业务,普通商人和百姓的小宗业务则已完全不看在眼里。这说明近代票号 A. 出现了服务对象的异化 B. 完成了向近代银行业的转变 C. 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帮凶 D. 已经演化为封建的官办机构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山西商帮为了解决商业资金汇兑的需求创办了票号;但到了近代,票号服务于政府,说明近代票号服务对象发生变化,A项正确。题干强调票号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向近代银行业的转变无关,且无法体现“近代”因素,排除B。题干体现票号服务对象的变化,没有体现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帮凶,排除C。题干体现票号为政府服务,没有说明演化为封建的官办机构,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11.下表为近代中国棉布与土布的供给情况(单位:万匹),该表可说明 ( )‎ 年份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棉布供给量 ‎60 005.9‎ ‎62 459.5‎ ‎68 624.6‎ 全国棉布中的土布产量 ‎59 732.7‎ ‎60 471.0‎ ‎58 915.8‎ 全国土布生产中的自给布 ‎28 215.0‎ ‎28 780.9‎ ‎29 879.9‎ 全国土布生产中的商品布 ‎31 5177‎ ‎31 690.1‎ ‎29 035.9‎ A. 小农经济的顽固性与封闭性 B. 列强对华经济入侵以资本输出为主 C.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D.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在不断加深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近代以来外国棉布在中国的销售量不断增加,说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不正确;材料所述时段,列强对华经济入侵以商品输出为主,故B不正确;材料所示为土布的供给情况,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无关,故C不正确。‎ ‎12.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各地纷纷宣布光复,袁世凯在婉拒清政府任命的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务之后,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要求。材料表明袁世凯当时的目的是( )‎ ‎ ‎ A. 统一南北,幕后操纵 B. 实行民主,窃取果实 C. 迎合革命,等待外援 D. 投机革命,觊觎实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的目的,由材料“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要求”可知袁世凯投机革命,觊覦实权,故D项正确;当时的袁世凯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幕后操纵,故A项错误;实行民主是革命党人的目标,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故C项错误。‎ ‎13.‎ 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新风气往往兴起于北部边境。中华文明每遭遇动荡时期,总是通过吸取周边世界的能量实现复兴与扩张……但是,宣告新时代的南来之风从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从近代开始的……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南方开始复兴之路的时代。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百日维新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近代以来东南沿海最早遭到外来侵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辛亥革命就是兴起于南方,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百日维新是在北京,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在北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在北京开始,故排除D项。‎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 A. 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B. 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 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 D.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革命派制定《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立法机关限制以袁世凯为首的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对议会权力的规定明确详细,而对总统和内阁的权力规定不够明确。这些规定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没有关系,排除。‎ ‎【点睛】‎ 由于当时受南北议和的影响,革命党人非常清楚临时大总统职位将由袁世凯继任,因此《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如在权力关系设计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以抗衡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项的同意权和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项复议时,如有2/3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从而,总统行使权力受到参议院的较大制约。‎ ‎15.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 A. 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B. 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 C. 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 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的大意是:国家要保障人民的权利,计划增加人民的幸福的事。不致力于此,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没有什么光荣可言,灭亡也是无所吝惜的。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是对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思。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论述的是国家统一观,不是讨论陈独秀维护什么阶级的利益,也不是论述赞成哪种政体形式,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时间“1914年”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而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排除。‎ ‎16.民国初年,多数知识分子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留在议政阶段,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这种倾向说明 A. 文化救国方案有一定基础 B. 民国建立激发了参政热情 C. 军阀争霸拓宽了选才渠道 D. 新文化运动打击了士阶层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民国初年,多数知识分子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留在议政阶段,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可知选A项;据材料“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可知,排除B项;“民国初年,多数知识分子”没有涉及军阀割据的内容,排除C项;“民国初年,多数知识分子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知识分子发起的,排除D项。‎ ‎17.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说,五四运动原是无领袖、不用手段和不计结果的,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是真的社会运动,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傅斯年意在强调 A. 五四运动的组织较混乱 B. 以社会的培养改造社会 C. 借政治的力量改造社会 D. 社会改造必须循序渐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五四运动原是无领袖、不用手段和不计结果的,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是真的社会运动,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等信息可知,傅斯年意在强调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自发的真的社会运动,B正确;据材料“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可知,傅斯年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积极意义,A错误;据材料“五四运动原是无领袖、不用手段和不计结果的,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等信息可知,材料中没有提及政治力量,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社会改造的过程,D错误。‎ ‎18.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了民众觉醒,从而使更多的阶层参与到五四运动之中去,故D项正确;A项是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群众基础的表现,排除;B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中共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故C项排除。‎ ‎19.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发来紧急指示,主要内容是:动员革命农工,组建自己的可靠的军队;成立军事法庭,惩办迫害工农的军官;开展土地革命等。这些指示 ( )‎ A. 大部分在八七会议上被推翻 B. 指明了挽救革命危机的关键所在 C. 破坏了国共合作的良好局面 D. 导致中共犯了“左”的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动员革命农工,组建自己的可靠的军队;成立军事法庭,惩办迫害工农的军官;开展土地革命等”可以得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出中共应该组建自治的军队,开展土地革命,为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故B正确;八七会议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与指示相符,故A不正确;国共合作的破坏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故C不正确;材料是对中国革命的正确指示,与左倾错误无关,故D不正确。‎ ‎20.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义明确指出:坚决 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 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该决议反映了 A.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D.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八七会议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7年的八七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所以结合材料来看,选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在南方,地域不对,排除;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意味着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和题意不符,排除;第五次反“围剿”是针对中央苏区,地域不对,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八七会议 ‎21.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 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未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 D. 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右倾错误方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 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仍然主张城市中心论,还没有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说明这时期还未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才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故A选项错误;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是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导致红军损失惨重,故B选项错误;这时期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是属于“左”倾错误,不是“右”倾错误,故D选项错误。‎ ‎22.1931年底,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创办的《红色中华》报开设了《问题与解答》《法令的解释》《苏维埃建设》《苏维埃法庭》等多种法制栏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 重视以法律来巩固革命政权 B. 照搬了苏联模式的法律制度 C. 以法律为手段开展对敌斗争 D. 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开设了《问题与解答》《法令的解释》《苏维埃建设》《苏维埃法庭》等多种法制栏目”可以得出苏维埃政府旨在通过法律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学习苏联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所设计法制栏目没有涉及敌对斗争,故C不正确;D“完备”的说法不准确。‎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不能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讲成是‘左’倾路线的产物,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这里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 A. 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C.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联系1931年前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史实,可知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很有必要,故A选项符合题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政权,斗争对象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排除B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刚刚兴起,排除C项;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24.1932年10月,鄂豫皖“剿匪”总部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规定:“限制每一业主所有田地面积之最高额自一百亩起至两百亩止”,“对超过最高额部分之田租,应依累进法征收其所得税。”这一规定 A. 从根本上触及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践行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C. 旨在遏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1932年”等时间信息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材料中的“剿匪”指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结合所学知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是为了遏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时实行的依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B选项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指的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材料中未体现“平均地权”的思想;D选项错误,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是获得土地,而材料中的规定是限制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未能使农民获得土地。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5.1932年,宋裴卿创办了东亚公司,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该公司所产“抵羊牌”毛线,即取抵制洋货之意,该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抵羊毛线由此蜚声全国。这说明宋裴卿 A. 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 B. 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C. 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 D. 具有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1932年……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抵制洋货之意……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反映了东亚公司塑造“实业救国”的企业精神,迎合了百姓的心理需求,故C正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材料并未涉及,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实业救国”的企业精神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东亚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是说明“实业救国”的企业精神,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抵制洋货之意”,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1932年中国民族危机与“实业救国”思潮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6.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 A. 以对日退让换领土主权完整 B. 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 D. 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企图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中日局势缓和,故选D。对日退让则会使领土丢失,则领土与主权不可能完整,排除A;“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说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未开展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排除BC。‎ ‎27.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 ( )‎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持久战》‎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联合政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材料“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可知,所述是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经历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由此可知,该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故C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涉及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故A不正确;《论持久战》是对抗战形式的分析,故B不正确;《论联合政府》是对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走向的预期,故D不正确。‎ ‎28.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儿童喜欢的大多还是玩球、跳绳之类传统游戏。到了中后期,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 B. 国民政府抗战的消极性 C. 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 D. 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体现了全面抗战初期至抗战的中后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儿童喜欢玩球、跳绳之类传统游戏到喜欢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说明抗日后期中共抗日动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共的抗日动员广泛影响了社会各阶层,而不是体现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中儿童游戏的变化体现了中共抗日动员的影响深远,没有体现中共和国民政府的抗战问题,无法得出国民政府抗战的消极性,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共抗日动员的深刻影响,没有体现敌后战场的战果,无法得出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故D选项错误。‎ ‎29.据《华北治安战》记载,1938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记录写道:“可以断定,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1939年他们认定:“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为此,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这反映出当时 A. 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 B. 日军将主力转向华北地区 C. 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 D.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中共势力对华北治安的肃正工作,是最强硬的敌人”“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信息体现出华北地区日本把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武装作为当时进攻中国的主要对象,侧面说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引起了日本的警觉,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华北是全国抗战的中心,当时全国抗日中心是陕甘宁地区,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华北地区对付中国共产党作为策略,日本并没有把主力转向华北地区,B错误;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错误。‎ ‎30.美国援华军火数量与中国所需数量差异表(1942.1-1942.4)‎ 品名 单位 中方需要量 美方供给量 两者相差 战车防御炮 门 ‎ ‎720‎ ‎60‎ ‎660‎ 七五山炮 门 ‎720‎ ‎44‎ ‎676‎ 步枪 枝 ‎2 000 000‎ ‎200 000‎ ‎1 800 000‎ 手枪 枝 ‎45 000‎ ‎442‎ ‎44 558‎ 上表反映出 ( )‎ A. 中国尚未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美日矛盾缓和导致美国对华援助减少 C. 国民党军队装备落后没有实质性改变 D. 外援不足导致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失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反映出虽然有美国援华军火,但中国的军火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说明国民党军队装备落后没有实质性改变,故C项正确;1942年1月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故A项错误;当时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失利的主要原因不是外援不足,故D项错误。‎ ‎31.据学者研究,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收支与通胀情况如下表所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收支及通胀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法币)‎ 战争开支 收入 零售价上扬(%)‎ ‎1937‎ ‎1,167‎ ‎870‎ ‎(开战后头九个月)29‎ ‎1941‎ ‎10,933‎ ‎2,024‎ ‎173‎ ‎1945‎ ‎1,268,031‎ ‎216,519‎ ‎(至8月)251‎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人民为抗战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 B. 盟国援助是弥补财政赤字的关键 C. 后方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停滞状态 D. 财政缺口放大使得战局日趋恶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1937—1945年间“战争开支”、国民政府“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这与抗战时期的形势密切相关,而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人民。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图表中没有盟国援助的信息点,排除;C项,国民政府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对外战争的需要造成的,不能反映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发展还是停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战场上并没有因为财政缺口大而导致战局日趋恶化,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2.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1945——1947年数额剧增主要是因为 A. 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 D. 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不断扩大内战,导致军费开销庞大、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形严重。国民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对劳动人民进行掠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193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是法币大量发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是法币大量发行的原因;D选项错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所以日本的掠夺不是1945——1947年法币发行数额剧增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3.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兵力装备实力距离逐渐缩短。随后,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与这一“突破”相关的是 A. 南昌起义 B. 挺进大别山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可知,时间是1947年,根据“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此时还没有“人民解放军”,排除A;辽沈战役战场在东北地区,不符合“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排除C;1949年渡江战役,百万大军渡过长江,时间和地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知识分析解答。‎ ‎34.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 A. 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B. 给了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 C. 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 D. 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民党攻占延安使用了国民党五分之三的军队,占领后的延安不过是一座空城,这样势必会牵制国民党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故C项正确;《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故A项错误;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这次战争并没有给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故B项错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4月,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35.1952年10月,刘少奇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说,中国的私人工业都依赖国家供给原料、收购和推销它们的成品,需要银行提供贷款。这一时期私人工业对国家的依赖 ( )‎ A. 体现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B. 为和平改造私营工商业准备了条件 C. 不利于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说明国家完全控制了私人工业生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中国的私人工业都依赖国家供给原料收购和推销它们的成品,需要银行提供贷款。这就表明当时的私人企业是存在的,但是是在向社会主义靠拢,即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模式对于和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故B正确;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C选项说法错误,此种措施是积极的;D选项说法错误,材料表明当时的私人企业依旧存在。‎ ‎36.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政策 A.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 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C. 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 D. 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恢复国民经济,中共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经济发展上的重要作用的重视,有利于利用私营工商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好转,故选A。材料并未提及农业和工业的比例问题,排除B;中国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此时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已经开始了公私合营的改造过程,不会出现承认私人资本主义重要性的文件,排除C;经济体制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 ‎37.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 )‎ A. 源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可 B. 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 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D. 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支部,而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这主要是社会意识形态上相同,故C正确;中苏结盟主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并非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可,故A不正确;中苏结盟和苏联国际地位提升关系不大,故B不正确;材料表明由于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无法得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故D不正确。‎ ‎38.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B. 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C. 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D. 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1953-1957年生产资料进口比重远远高于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联系当时中国正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才导致这种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答案为B。消费进口比重低说明国家减少了消费资料的供给,A错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口比重不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C错误。1953-1957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并没有打破,D错误。‎ ‎39.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 年份 投资金额 施工项目 积累率 ‎1960年 ‎384亿元 ‎8.2万个 ‎39.6%‎ ‎1962年 ‎56亿元 ‎2.5万个 ‎10.4%‎ 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 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 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 C. 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 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1960年至1962年,我国投资额和施工项目以及积累率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进行国民经济调整,以解决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选项C正确;施工项目减少不等于停滞,选项A排除;材料未反映投资流向,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我国二五计划以发展工业为主,排除。‎ ‎40.1970年初期,坐落在新疆罗布泊的中国核设施悄悄搬迁到西藏某地,而旧基地则伪装成很逼真的原子弹设施。此举是由于 A. 中国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 B. 两极对峙的局势趋于紧张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中国国家安全遭遇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北方边境安全受到威胁。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而材料中“1970年初期”在将“中国核设施悄悄搬迁到西藏某地”时“旧基地”即“新疆罗布泊”仍“伪装成很逼真的原子弹设施”主要是出于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是人造地球卫星,它于1970年10月发射成功,与材料中“1970年初期”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两极对峙格局趋势缓和而不是紧张。1972年5月美苏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等文件,此后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了高潮,排除;C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思路:a.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b.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c.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41.独立主权的获得不仅意味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享有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利,而且双方能在国际环境中不断磨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产生新的战略结合点。材料旨在说明 A. 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成为共识 B. 推进合作共赢成为共识 C. 关注非传统安全成为共识 D. 建立政治同盟成为共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 题干中中非属于不同大洲,无法建立区域合作,故A项错误;题干中“中国与非洲国家……能在国际环境中不断磨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产生新的战略结合点”,推知中非双方可以合作双赢,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非之间的战略合作的发展,而非关注非传统安全,故C项错误;中非之间虽然可以合作,但未提及建立政治同盟,故D项错误。‎ ‎42.在1981年底以前最早创办的48家合资企业中,属于华侨、华裔、港澳华商投资的共28家,占60%。香港、新加坡和其他城市的华人实业界和金融界人士与中国合办的合营企业所取得的成功,引起西方企业家们的注意。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 实施经济特区战略十分科学 B. 单一的公有制开始发生改变 C. 西方企业错失投资中国机遇 D. 海外华侨推动改革开放启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共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鼓励外商投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合资企业的成功就是实施经济特区战略十分科学的最好佐证,故选A。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故B开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合营企业的成功,引起了西方企业家们的注意,进而纷纷来华投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海外华侨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但他们并没有力量去启动改革开放,排除D。‎ ‎43.下表是我国1977-1979年名义GDP和实际增速统计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名义CDP(亿元)‎ 实际增速 ‎1977‎ ‎3221.1‎ ‎76%‎ ‎1978‎ ‎3645.2‎ ‎11.7%‎ ‎1979‎ ‎4062.6‎ ‎7.6%‎ A. 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初显 B. “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 D. 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中“1977-197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文革”结束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故D项正确。改革开放政策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不符合题干1977年,故A排除;1977年“左”倾错误并未完全得到纠正,而且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也未展开,故B、C排除。‎ ‎44.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变化 时间 结构 ‎1954年 序言 总纲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旗、国徽、首都 ‎1982年 序言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 这一变化表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D.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发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调整到了国家机构前面,体现了民主法制完善,答案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应该是在90年代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学生結合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我国民主法治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45.社队企业又称社办企业,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B. 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C.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社队企业在80年代发展势头较好,可见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结合材料时间可知当时正是国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选项A正确;材料针对农村而非城市,选项B排除;材料主题是改革而非开放,选项C排除;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要抓住题干时间80年代,同时联系所学知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会出现社队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现象。‎ ‎46.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B. 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 D. 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可见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D;由“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可见两岸执政党的合作不限于国共两党,排除A;大陆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绝对不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排除B;外交权只有主权国家才有,台湾回归后,将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可以有立法权,但不具有独立的主权,排除C。‎ ‎47.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和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下列符合“选项二”的是 战略选项 战略重点 实现手段 选项一 大国协调战略 处理与大国关系 伙伴关系 选项二 区域整合战略 处理与周边关系 一体化外交 选项三 政治联合战略 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论坛外交 A.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B. 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实行“一边倒”战略 ‎【答案】B ‎【解析】‎ ‎【详解】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突出表现。B项符合选项二,故答案为B项。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战略,均与选项二中的“区域整合战略”“一体化外交”等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48.1986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计划在上海独资办厂,但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最后只能采取合作办厂的方式解决,这是第一家中美合作企业。这说明当时 A. 经济体制滞后于时代要求 B. 国企改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C. 中美间经贸关系一度受挫 D. 这一做法有悖于全球化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当代改革开放。由材料可知1986年不允许外商独资办厂,说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陈规旧制,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故选A项。不允许独资办厂,是体制上的限制,不是国有企业竟争力增强的结果,另外当时的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故B,C项错误;不允许独资,但允许合资,这不能说是“有悖于全球化趋势”,故排除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80年到1993年,我国财政管理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简称“分灶吃饭”。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7—1993年,实行“多种形式包干制”。在1985年针对地方增收积极性下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下降的困难局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具体包干方法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等。财政包干制有利于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长远发展来制订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然而,地方政府过度看重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地方在与中央的财政博弈中,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获取自身利益,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 在财政包干体制下,税收优惠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税收调节功能弱和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财政包干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得不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分税制在提高中央政府财力的同时,也改变了地方政府原有的行为模式。首先,税权划分增强了中央的财政集中度,扭转了中央财政困难局面,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显著调动了中央政府的积极性。其次,使地方政府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并通过辖区间的经济竞争来推动经济增长等,但是对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不足。‎ ‎——摘编自吕冰洋台航《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财政包干体制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税制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财政改革的启示。‎ ‎【答案】(1)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形式多样;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划分。‎ 影响: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调动了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致了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导致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和产能过剩。‎ ‎(2)原因: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如答具体的课酌情赋分),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不断发展;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扭转中央财政困难的局面;为了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启示:税收体制要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税收体制的调整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税收体制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运用好税收体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材料“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7—1993年,实行“多种形式包干制””反映了阶段性和渐进性;材料“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反映出形式多样;材料“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分灶吃饭”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划分。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财政包干制有利于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长远发展来制订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也造成了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地方在与中央的财政博弈中,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获取自身利益,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2)从材料“在财政包干体制下,税收优惠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税收调节功能弱和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包干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分税制……增强了中央的财政集中度,扭转了中央财政困难局面,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辖区间的经济竞争来推动经济增长”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税收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税收体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税收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874年,李鸿章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形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相等),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挑拨):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所不催;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且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1977年底到1978年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考试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等学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7月至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了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建议。‎ ‎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对当时中外形势的主要认识并作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答案】(1)认识:西方列强主要从海路入侵中国;西方列强通过通商、传教等手段侵略中国;当今世界军事技术、科技发展迅速等。‎ 评述:李鸿章认为当时的中外关系已不是传统的中外朝贡贸易体系下的中外关系,西方列强纷纷在经济上对中国展开掠夺,也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和科技的先进性,这些都是李鸿章不同于清朝顽固派的主要地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李鸿章在处理中外关系上一味强调“抚夷”,同时,仅仅看到了西方军事技术和科技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其认识上的局限性。‎ ‎(2)特点:在思想、科技、教育等领域实行拨乱反正;主张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实行思想解放等。‎ 意义: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作了前提准备。‎ ‎【解析】‎ ‎(1)由材料“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和“ 炮弹所到无所不催;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可以从侵略路径、方式等方面归纳李鸿章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的认识。第二小问,材料表明中西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朝贡贸易体制。列强军事技术强大,值得学习。但是李鸿章没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之处。‎ ‎(2)由材料“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被废弃的学校考试制度得到恢复” 、“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和“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而归纳1978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思想、科技、教育等领域实行拨乱反正;‎ 主张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实行思想解放等。第二小问,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可以答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作了前提准备。‎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发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是光绪新政的重要议案之一,凡九章,一百一十二条,其中第一章的自治范围一节下,罗列了作为自治行为交给民间办理的各种事业:‎ 一、学务:中小学堂、蒙养院、教育会、劝学所、宣讲所、图书馆、阅报社等;‎ 二、卫生:清洁道路、顯除污移、施医药局、医院、医学堂、公园、戒烟会等;‎ 三、道路工程:改正道路、修塔道路,建筑桥梁、政遇沟梁、建筑公用房屋、路灯等;‎ 四、农工商务:改良种植牧蓄及渔业、工艺厂、工业学堂、劝工厂、改良工艺、整理商业、开设市场、防护青苗、筹办水利、整理回地等;‎ 五、善举:教贫事业、恤婪、保节、育婴、施衣、放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又家、保存古进等;‎ 六、公共营业:电车、电灯、自来水等。‎ 一一沟口雄三《中国的历史脉动》‎ ‎(1)根据材料,概括此章程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议案得以出台的历史背景。‎ ‎(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以各省独立的形态实现的。”根据材料结合晚清相关史实评论上述观点。‎ ‎【答案】(1)特点:以公共事业为主;内容具体详尽,范围广;顺应近代化趋势,切实可行。‎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士绅阶层的壮大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维护统治推行新政,允许地方自治;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2)观点正确:①19世纪中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允许地方编练团练,汉族督抚权力膨胀,削弱清廷中央集权;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东南互保,拒不执行中央的命令,中央权威进一步遭到削弱;③清末新政期间各省咨议局的设置,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力;④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光复,最终以各省独立的方式瓦解了清朝的统治。‎ 观点片面:①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它是由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自19‎ 世纪末以来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总和,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③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绝不仅仅是地方各省的独立,所以观点片面。‎ ‎【解析】‎ ‎(1)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由材料看,自治的范围涉及到了学务、公共卫生事业、道路工程、农工商务、善举和公共营业等各方面的事务,可以归纳出这些自治事务以公共事业为主;每一项下面又分了很多具体的内容,所以其内容具体详尽,范围广;这些事务应该都是有利于近代化的,故特点之一是顺应近代化趋势,切实可行。‎ 背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可以知道这些议案出台于1908年,根据所学1908年之前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以及清政府自身、对外关系等几个角度思考即可。具体来说,政治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上,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士绅阶层的壮大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思想上,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外关系角度看,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清政府自身来看,为维护统治推行新政,清政府允许地方自治。‎ ‎(2)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认为观点正确,也可以判断观点不完全正确。关键不是判断观点正确与否,关键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如果考生认为观点正确,那么要结合辛亥革命前地方势力增强、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和辛亥革命中地方各省独立的表现来论证即可。如果考生认为观点不完全正确或者说片面的话,则需要从辛亥革命的目的、结果以及影响是对全国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