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线索一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 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 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考点一 古代农业经济 1.(题点:农业生产的特征)下图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解析 画像砖上的内容显示了耕作的场景,无法说明其悠闲富足,故A项错误;耕作的场景是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重要表现,故B项正确;画里虽有禽类,不能说明是边疆地区畜牧业发展,故C项错误;单一的耕作形式不能判断是否与大地主田庄有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2.(题点:区域农业的发展)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 关中 西汉 东汉 凉州 西汉 东汉 并州 西汉 东汉 240万 50万 128万 40万 330万 70万 扬州 西汉 东汉 荆州 西汉 东汉 益州 西汉 东汉 320万 430万 350万 620万 470万 720万 A. 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 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 解析 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城市扬州、荆州、益州人口增加,但不能体现这些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城市,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北方经济整体发展缓慢,故D项错误。 答案 B 3.(题点:农耕经济的影响)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道:“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这体现出( )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解析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这是典型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故A项错误;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而非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自东汉以来,庄园制经济兴盛,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必然有着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西价值观的差异,故D项错误。 答案 C 4.(题点:租佃关系的发展)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解析 据题干可知,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原来是一种租佃式,现在是雇佣式的经营方式,故选B项。新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特指手工工场的生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采取雇佣经营的仅是“一些土地所有者”,故C项错误;一些土地所有者,代表的仅是一小部分群体,说明存在这种现象,而非剧变,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1 小农经济“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整个农业文明的历史影响。 视角2 宋代到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租佃关系的变化。 视角3 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古代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观念、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耜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耦犁→一牛挽犁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2.经营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精耕细作的主要动力,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来源,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古代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汉代起,政府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具有地方特色。 4.土地制度 (1)史实 ①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②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等。 ③均田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2)影响: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考点二 古代手工业经济 1.(题点:古代手工业类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佃客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 材料虽然提到了豪强地主庄园冶铁、制盐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材料主旨并未涉及盐铁专卖制度,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庄园在官家经营之外,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手工业,出现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现象,这说明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D项夸大材料内涵,排除。 答案 B 2.(题点:古代手工业的特点)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 解析 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说明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故B项正确。 答案 B 3.(题点:古代手工业的成就)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全部出口产品中,经过加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占绝大比例,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只占很小比例。与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化程度高于西方 B.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C.官营手工业日渐没落 D.海禁阻碍了内外交流 解析 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的时间信息,中国还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故A项错误;结合材料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加工程度的比较,得出出口商品加工程度高于进口商品加工程度的结论,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民营手工业在明中后期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致使官营手工业日渐没落,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前中外进出口商品的加工水平,而非海禁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1 从中外科学技术对比的角度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视角2 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传承的脉络及局限性,注意联系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问题。 1.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经营 方式 政府直 接经营 民间私 人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 产品 用途 政府、皇 帝专用 用于民 间消费 用于交纳赋税和自己消费 流通 方式 不在市 场流通 在市场 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特点 大作坊生 产、资金雄 厚,不以营 利为目的 规模较大, 以营利为 主要目的 规模小、资金少,不以营利为目的 地位 明中叶以 前占主导 地位 明中叶以 后占主导 地位 农户的副业,始终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主要成就 (1)冶金业:商周时期繁荣,史称“青铜时代”;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2)制瓷业: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出白瓷;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代出现彩瓷;明朝出现五彩瓷;清代出现珐琅瓷等。 (3)纺织业:我国最早开始养蚕缫丝,有“丝国”之称。元代的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苏州、杭州成为丝织业的中心。 考点三 古代商业的发展 1.(题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严重、战乱频繁,商业发展相对缓慢;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商业发达的城市遍布全国。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故选C。 答案 C 2.(题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C.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解析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坚守抑商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改变了原有农业结构且促进了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区域经济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C 3.(题点:商业发展对社会观念的影响)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 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解析 根据“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 可知,由于两宋实行宽松开放的政策,使众多商人步入社会上层,说明社会政治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B正确;宋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错误;宋代的社会阶层仍然是士农工商,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根据“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可知,商人流向上层的方式并不公平公正,排除D。 答案 B 视角1 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视角2 从汉到明清古代丝绸之路的变迁与繁荣,尤其是中外经济、文化领域的友好交往及特点。 视角3 宋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江浙地区的商品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1.先秦 (1)商人出现。 (2)私商出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 (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丝绸之路开通。 3.隋唐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飞钱”,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4.宋元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等城市商业发达。 (2)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5.明清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1.(题点: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C.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 解析 题干中“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说明汉代固守抑商政策,唐代则有所松动,故D项正确。 答案 D 2.(题点:“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商崇尚武力 B.走私带来的暴利的吸引 C.明朝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D.西方殖民者的扶持 解析 明朝推行“海禁”政策,使得海商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进行走私,甚至与政府武力相抗,海商以武力对抗政府是由政府的“海禁”政策造成的,A项错误;走私确实能够带来暴利,吸引一部分商人铤而走险,但不是导致海商走私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西方殖民者在明朝虽然已经到达中国沿海,但对中国的冲击极小,D项错误。答案为C。 答案 C 3.(题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 。该材料可以说明( )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 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 解析 由“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可知,万历年间,油坊业中已出现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的标志,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视角1 从农耕文明演进和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具体分析不同时期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视角2 明清对外贸易的特点、影响,尤其是从中外对比角度,认识朝贡贸易。 1.经济政策 工商食官 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坊市制度 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 重农抑商 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海禁” 闭关锁国 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更加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2.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2)特点: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少数地区和行业;发展缓慢,水平低。 (3)地位: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但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4)阻碍因素:自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等。 题线1 从生产经营和国家管理角度考查古代农耕经济 【追溯高考1】 (2018·全国Ⅱ卷,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答案选B;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错误;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误。 答案 B 『深化拓展』 1.汉代田庄经济 (1)田庄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田庄里,地主和劳动者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劳动者叫“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3)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装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武装割据的力量。 2.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对点训练1】 (2018·福建泉州模拟)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 ) A.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 B.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解析 土地兼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土地兼并和经济发展繁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不反映贫富分化严重,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阶层固化的问题,故C项错误;兼并中失去土地的农民靠租佃形式生活,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题线2 从货币演变角度考查商品经济发展 【追溯高考2】 (2014·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选A项;“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 A 『知识拓展』 古代货币的五次重大演变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人工货币出现。 2.由杂乱形制向统一形制的演变。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郡国自由铸钱,造成货币混乱,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商品交换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大量铸造铁钱,铁钱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 【对点训练2】 (2018·陕西安康高三模拟)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 A.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B.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C.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解析 材料中“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的发展取得了制度上的重大进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了商人取得了暴利行业的经营凭证,并不是说明了控制重要产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业活动限制的打破,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阐述了“钞票”起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并没有涉及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故D项错误。 答案 A 题线3 从社会史观角度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追溯高考3】 (2017·课标全国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 南方人喝茶习俗在北方从“被嘲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逐渐上升,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差很大,只是某些方面相互交融,B项错误;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是在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项错误。 答案 C 『深化拓展』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点训练3】 (2018·湖北武汉第二次联考题)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这表明( ) 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 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 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南方在汉代和后世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地位。这反映出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内容,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方的内容,无法对比,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口迁移”,B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 C 题线4 从经济关系角度考查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追溯高考4】 (2018·全国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 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B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D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 A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经济中的雇佣关系 1.发展概况:中国古代雇佣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雇主和雇工在生产劳动中的经济关系。中国雇佣关系发生甚早,春秋晚期已个别地出现,唐宋时期有所发展,到了明清两代,雇佣关系逐渐遍及从生产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少地区出现了街头待雇的短工市场。但一直没有发展为生产中主要的劳动形式,特别是在农业中。 2.主要形式:古代雇佣劳动者,有受雇一年以上的长工,也有以月日计值的短工;有的订立契约,写明雇佣条件、工值和时限,有的口头协议、完工散去,并无凭证;有的经人介绍,找保受雇,有的只是他乡路过,临时干活,形式是多样的。其主要来源是手工业工人、无业贫民、土地不足或破产的农民,以及那些只能以力役偿还债务的债务人等。 3.身份和地位:中国古代雇佣劳动者的身份,有的是自由的,有的不是。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处于比较严格的封建家长制统治之下,并受奴婢制度的影响,主雇间往往或多或少带有尊卑关系、主奴关系的痕迹,双方自愿结成的非等级雇佣关系也是如此,带有相当程度的封建性。 4.历史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分工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流入手工业雇佣队伍中,以自己的劳动获得雇值来贴补家用,维持生计,手工业中的雇工队伍变得十分庞大,解决了大量失业人员的生计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宋代的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同时也由于大量人员流入手工业中,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繁荣。 【对点训练4】 (2018·华中师大附中押题)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雇佣关系,因此不能推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 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匠户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新视角(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农耕经济的辉煌 [史论储备] 古代小农经济对中华文明的多重影响 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2.政策: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统治阶级能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3.科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如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这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4.文学:为文艺创作提供素材。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 [考题感悟] 【考题1】 (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25分)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 平(市斤) 人均粮食 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 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所占比重 春秋 91(全国) 614.8 2.3 94% 战国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 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 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 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12分) (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7分) 答案 (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2)表现:中国(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西方: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 根本原因: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动了西欧的进步。 (3)结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商业不占主导)。 影响: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推迟了社会深度变革;工商业的发展则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言之成理即可) 新视角(二)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史论储备]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及原因 1.新现象 (1)货币经济活跃: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3)工商业市镇兴起:在运河沿岸和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4)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5)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从业者地位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人身自由得以实现。 (6)思想文化呈现新特征: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异端”思想,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市民文化进入鼎盛时期,小说、戏曲、绘画等市民艺术繁荣。 (7)未实现社会转型: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2.原因 (1)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2)西欧用大量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 (3)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经济,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4)“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调节了政府与劳动者的关系。 (5)封建政治中心的北迁,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 [考题感悟] 【考题2】 (2018·广东清远模拟)(12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以全球视域去解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早期”大约自1550年至1850年的三个世纪。受传统“西方中心论” 的影响,社会停滞论一直是历史学界关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看法,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明清中国与西欧之间差别并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大。彭慕兰《大分流》指出:在18世纪,欧亚大陆上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核心区,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日本的关东平原、西北欧的英国和尼德兰、印度次大陆的古吉拉特等,彼此的经济发展水平在1800年前后也比较接近。它们共同拥有某些重要的特征,例如相对自由的市场、普遍的手工业、高度商业化的农业等,而在这些地区中,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绝非具有普遍性,大多数地区的发展方向,即“一种近代的、城市的、商业的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依旧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之上的。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还是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为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近代经济成长做了更好的准备。 ——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近代早期”中外史的相关知识,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运用合理、逻辑清晰) 解析 据材料中首句和第二句“中国‘近代早期’大约自1550年至1850年的三个世纪。受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社会停滞论一直是历史学界关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看法,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明清中国与西欧之间差别并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大”和末句“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还是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为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近代经济成长做了更好的准备”等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角度以及归纳出论题——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并非停滞,而是高度发展;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等等;之后我们可以围绕论题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对论题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述。 答案 示例一 “近代早期”中国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社会经济全面高涨,受益于农业技术的提升以及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并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明清时期手工业繁荣,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高水平;商品流通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大量使用白银,货币作用越来越大。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先进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 18世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综合国力在世界仍大体保持领先。这些都表明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并非停滞。 示例二 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的基础。 明清时期经济取得重大进步,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是著名产棉区,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有所突破。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运河沿线、江南地区,大量工商业市镇发展,仅江南五府到清代前期就达到200多个。经济繁荣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产生,如苏州杭州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 明清江南地区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城镇市集等形成的广阔商业网,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这些都孕育了先进的经济因素,为以后中国近代经济的成长做了良好准备。 示例三 “近代早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多中心的,并非以西欧为主导。 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都形成了一些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比如在中国、日本、印度等一些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近的,西欧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自由市场的出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等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并非都遵循着英国的模式。自身的经济传统、日益密切的经济交往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孕育出不同程度的近代经济因素的成长。 总之,近代早期是经济全球化的孕育时期,多中心的发展共同推进了世界经济向工业化方向转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