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 一、选择题 ‎★1.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2. 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他认为 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 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C.强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客观条件所决定 ‎ D.肯定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 ‎ ‎3.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A.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B.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4.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中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 ‎ C.明代的内阁制 D.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5. 据记载,西周时期,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后来,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这反映了 ‎ A.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 ‎6.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后来官府为完成上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其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产品畅销海内外。这种现象表明 ‎ A.景德镇的制瓷业发展迅速    B.手工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C.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私营手工业逐渐占主导地位 ‎7. 下列是中国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②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④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9.《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 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C.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10.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下列属于该条约影响的是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宽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1.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1876年,太常寺卿陈兰彬奏称:“该局既开之后……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已一千三百余万两。 ”这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民用工业的兴办 ‎ A.推动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C.解决了军用工业运输问题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12.有“中华老字号”和“中国丝绸第一品牌”之称的瑞蚨祥是近代民族企业的代表。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13.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B.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制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4.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 ’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始于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 C.遵义会议召开 D.红军长征胜利 ‎★15. 1956年,蒋介石在台湾出版《苏俄在中国》一书,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把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这从侧面反映了 A.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遭到极大削弱 B.抗战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蒋介石在抗战中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国共联合抗战混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国内阶级矛盾 ‎★16.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 ‎★17. 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说:“对香港未来地位的谈判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这里“有效的、静悄悄外交”能够实现主要得益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英两国利益一致 ‎★18.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其成为“‎ 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独裁者的出现 B.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C.野心家的反复煽动 D.公民大会权力过大 ‎19.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20.为了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相信地圆学说的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展开了海外探险,结果,碰到了美洲大陆。对这一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提法。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四种说法分别强调的角度是 ‎ ‎①“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 ‎ ‎②“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 ‎③1984年,美洲学者建议称之为“两个文明会合” ‎ ‎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500年”‎ A.①必然性原因 ②欧洲中心 ③全球文明 ④文明平等 B.①全球文明 ②欧洲中心 ③必然性原因 ④文明平等 C.①欧洲中心 ②必然性原因 ③文明平等 ④全球文明 D.①文明平等 ②全球文明 ③欧洲屮心 ④必然性原因 ‎21.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趋势图》。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进步推动能源消费发生变化    ‎ B.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C.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 D.传统能源价格高导致消费大幅下降 ‎22.下表信息不能支撑的观点是 ‎1831年 ‎ 法拉第 ‎ 英国 ‎ 电磁感应 ‎ ‎1866年 ‎ 西门子 ‎ 德国 ‎ 发电机 ‎ ‎1867年 ‎ 诺贝尔 ‎ 瑞典 ‎ 炸药 ‎ ‎1885年 ‎ 卡尔·本茨戴姆勒 ‎ 德国 ‎ 汽车 ‎ ‎1870年 ‎ 格拉姆 ‎ 德国 ‎ 电动机 ‎ ‎1887年 ‎ 狄塞尔 ‎ 德国 ‎ 柴油机 ‎ ‎1837年 ‎ 莫尔斯 ‎ 美国 ‎ 有线电报 ‎ ‎1896年 ‎ 马可尼 ‎ 意大利 ‎ 无线电报 ‎ ‎1876年 ‎ 贝尔 ‎ 美国 ‎ 电话机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飞机 ‎ A.石油钢铁工业大发展     B.交通工具取得革命性突破 C.德美两国主宰了世界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23.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 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C.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D.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24. 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拨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在美国 A.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B.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 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D.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2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这一条例主要反映出统一后的德意志 ‎ A.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B.封建残余色彩浓厚 C.普鲁士在外交方面居主导地位 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 ‎26. 英法德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产生了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但仍具有共性可循。下列属于各国民主政治共性的是 ‎①议会立法 ②元首选举 ③政党政治 ④分权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 有人认为俄国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此结论意在说明俄国这次“重大变革”‎ A.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农奴制 B.借鉴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C.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D.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 ‎28.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B.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29. 有学者评论道:“美国人并不是慈善家,欧洲引入美国力量的结果,必然是甘心情愿地受制于美国,并帮助美国进行冷战。”该学者之所以这样评论是因为美国 A.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30. 有学者提出,21世纪不会属于美国、中国、亚洲或者其他任何一方,它将会是没有主宰者的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独立的世界将不会拥有一个引力中心或者全球监护者。这说明当今 A.美国称霸全球计划破灭 B.大国强权政治无法推行 C.世界多极化日益凸显 D.各种政治力量趋于平衡 二、非选择题 ‎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首次出版于1776年)‎ 材料二: 窃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考之通商贸易册,布毛纱三项,年盛一年,不惟衣土布者渐稀,即织土布者亦买洋纱充用,光绪十四年销银及将五千万两……‎ 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反为外洋独擅之利。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何堪设想!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权利。 ‎ ‎——张之洞《拟设织布局折》 ‎ 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和张之洞的对策。 ‎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分析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 ‎32. (20分)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靠却又矛盾重重。‎ 材料一: 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摘自《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材料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 ‎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20 世纪 6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美苏争霸态势改变,陷入越南战争的美国实力有所削弱,苏联开始转守为攻。中国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新力量。此时,中国外交机构的正常秩序得以初步恢复。毛泽东看到了美苏联手、南北夹击可能带来的威胁。苏联正通过集结重兵,联络蒙古、印度等从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而美国则在继续越南战争的同时,与日本、韩国、台湾一起,从东部和东南部威胁中国大陆地区的安全。‎ ‎——摘自茅文婷《尼克松访华前中美秘密渠道考察》‎ 请回答:‎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8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C D D C C B C D D A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A A A C D C B D C D B C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1)理由:封建专制统治;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轻视技术,科技相对落后;西方近代化的显著成就。‎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重大变动:西方商品进入中国白银外流严重;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逐渐解体。(6分,答出三点即可) ‎ 对策: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近代中国工业。(回答“兴办洋务”可酌情给分)(2分) ‎ ‎(3)影响:西方侵略破坏了原有经济结构使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但使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6分)‎ ‎32.(1)痛苦: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效仿: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效仿美国,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分);合作: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2分); 对抗:朝鲜战争(2分)。‎ ‎(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2分)‎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转守为攻,美国实力有所下降;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3)认识:中美两国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不同,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中美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合作共赢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