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4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学案)
【高频考点解读】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热点题型】 热点题型一 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 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变式探究】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提分秘籍】 (1)变化 ①商业活动场所: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②交易内容: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③交易媒介: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④流通领域: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⑤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⑥商人地位: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未改变。 ⑦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出现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2)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②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③受制于农业的发展。 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⑤城市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 【方法技巧】 1.从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角度命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朝代,其发展速度和呈现的特点各异。命题人往往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商品种类、商业区域专业化等方面设置。解题时需结合不同时期的商业成就及特点来分析。 2.从商业发展的影响角度命题。不同时期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统治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商业发展对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影响尤为重要。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关史实分析。 【举一反三】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据题意“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选A项。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 热点题型二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 例2、(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A 【变式探究】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提分秘籍】 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1)从周至唐: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宋元: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方法技巧】 方法1 从城市职能的变革角度命题。早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唐末宋初开始,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解题时需注意城市发展的阶段性,从商业发展、经济政策等角度思考。 方法2 从市坊关系的变化角度命题。市坊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严格控制,唐代及其之前实行严格的市坊制,宋代逐渐打破了这种格局。唐宋时期是命题考查的重点。解题时需结合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来分析。 【举一反三】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答案】A 热点题型三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形成及影响 例3.(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19世纪70年代的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的措施。 【变式探究】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和“海禁”政策。由材料“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可知,明政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题干材料“抚臣涂泽民……请开市舶”可知,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提分秘籍】 1.从对重农抑商政策理解角度命题。“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且每一王朝“抑商”措施不同、程度不同。高考命题多运用原始史料,考查不同时期“抑商”政策的表现、特点。解答时应注意紧扣所给情境,抓住历史阶段特征分析思考。 2.从农商关系及社会进步角度命题。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统治者重视农业、抑商商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农业的发展会促进商业的进步,因而并不能完全抑制商业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出现了农商并重、工商皆本等进步思想。解题时往往从逆向思维角度,结合具体史料分析。 3.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但在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抑制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举一反三】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答案】D 热点题型四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例4、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答案】(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从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所处的地位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四则明清史志资料作出概括,四则材料均强调了当时江南纺织业显著发展,商品经济发达;“苏州府”材料中的“计日受值”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从南浔镇“烟火万家”、王江泾镇“居者可七千余家”等材料信息中可得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 【提分秘籍】 1.从社会进步角度命题。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仅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领域,但是它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的趋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解题时往往从其积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2.从中外对比角度命题。明清时期与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反映了西方文明进步及东方文明的逐渐落后的差异。高考会从中西方发展趋势及综合链接角度进行命题。解题时需结合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 【高考风向标】 1.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2.(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答案】B 【解析】这一题考查空间概念,根据一般的地理常识可知,朱仙镇是在今天的河南省,而景德镇则在今天的江西省,据此再结合地图可知B正确。 3.(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4.(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A 5.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A 【解析】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主要是军事功能,而宋代的镇位于“火烟繁盛”之处,“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这说明经济职能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坊市制度指的是城市布局,材料没有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城镇职能的变化,体现不出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大小变化,故C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终宋一代,边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故D错误。 6.(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1) (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解析】 (3)问依据材料二中“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白银成为货币、商业发展以及中外联系”等角度归纳回答。 7.(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1)(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答案】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8.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19世纪70年代的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的措施。 1.(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可以看出①正确;由“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可以看出②正确;③中的“放弃”是对“政府许可”的曲解;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地位问题,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的商业·明朝的商业 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A.商B.周C.秦D.唐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3.(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①正确;纸币的发行自然也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②正确。根据“流转行使”可见有利于货币的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④正确;根据“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见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 排除③,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纸币。 4.(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4)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5.(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史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成化十一年 (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太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 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分) 【答案】 (1)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8分) (2)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5分) 第(2)问,依据材料中“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等信息可得出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等。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对外贸易•明代和琉球贸易 6.(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7.(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应该选A。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选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C。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8.(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答案】(1 2分)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观念。 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作答。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2.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客观影响。据“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并未因定都北京受到抑制;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明成祖迁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跨区域的贸易盛行,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2015年北京卷文综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选B。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私营商业不会居主导地位,也不会超过农业,故AC不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 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A 5.(2015年浙江卷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答案】A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宋元”以来而非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对丝绸之路的正确描述,例如,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为“丝国”。再例如,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的确不具有全球化意义,因为1500年前后(即16世纪左右)的新航路开辟才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15世纪以前。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6.(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牢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然后再仔细阅读材料内容,两者进行对照,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革命时代”,无论是在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分布地点上、还是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上都有“革命性”的变化。A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材料内容只是反映了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反对在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并不能表明乡村市场繁荣,所以B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及史实相反。与前朝相比,宋代出现了草市与夜市,县以下可以设市,这表明宋代政府对商业发展监管放松,故答案选择C项。 7.(2015年海南卷历史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答案】B 8.(2015年北京卷文综第40题第(1)小题)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到埃及的亚历山大。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通,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晚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城。汉与西城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为中西方交往稳定通道。 (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分) 【答案】(1)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9.(2015年山东卷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答案】 (1)现象: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4分)联系: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2分)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现象,首先要分析历史图片,结合材料的图10可知,反映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图片,可以从城市布局、商业发展、社会观念等角度分析;结合材料二中的“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以及“衣冠更易”可以得出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第二小问联系,再结合所学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联系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追求功利,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造成冲击,因而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规范社会秩序。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回答时注意是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故联系所学的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找出材料中没有揭示的内容,结合材料分析解答即可。 10.(2015年海南卷历史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答案】D 11.(2015年上海卷历史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来华自由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朝贡贸易理解。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贸易行为,其原则是“厚往薄来”,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朝贡贸易”的主导者是明清政府,各国朝贡的贡期也不一样,故B、C错误; 12.(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分) 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分) 【答案】 (1)解读: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娄带来灾难难。(4分) (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分) 【解析】 C.新航路开辟时代所特有的三桅杆帆船。即可知,本题是在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15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结合图片,围绕以上主题,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展开解读,把握住“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但也给落后地区带去了灾难”。重在强调积极影响,以体现题干材料立意。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审题时候注意把握“对明清中国”的影响,重点把握:经济问题、劳动力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三大问题。主要涉及经济、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认识。重在强调积极影响,即:A.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B.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等。 1.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答案】A 2.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明朝“海禁”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以及“奉旨允行”等信息说明政府对“海禁”的放松,是有条件地开放,是故本题选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明显错误,决策权在中央不在巡抚;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朝贡贸易仍然存在。 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4.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A 【解析】本题以清朝海禁政策实施前的对外贸易为切入点,考查清朝的对外贸易,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清初海禁政策实施以前,对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外国货物、外国银钱已在清朝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外国银钱在华并非是“资本市场”的项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政府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 5.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北宋的交子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交子是私人为方便贸易而设立,由富户主持,后来因设立者资产减少,交子在交易中不能兑换货币,引发纠纷。这一史料能够说明交子是民间交易的凭证,故答案为A项;交子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交子的出现与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6.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答案】C 7.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①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②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③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④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浙江地方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表格中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据题干表格中第一行“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据第二行“禁军”“坊市”等信息可以推断是南宋时期;据第三行中“府州”“蒙古学”等信息可知是元朝;据第四行栏中“科学技术”“文物古迹”可以判断时间是当代。依据时间排序,B项符合题意。 8.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本题题干强调的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A、B、D三项都是用“单一的、个别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排除;C项唐代所有宰相中的83%来自北方,完全可以得出唐朝宰相来源存在地域差异的结论。故选C项。 9.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答案】D 10.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答案】D 【解析】本题以乾隆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关东”应该指的是现在的辽东一带。从材料描述的现象判断,A项正确;从辽东到上海,路途遥远,B项正确;原先辽东的经济相对落后,到乾隆时期,大量农产品南运,表明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从未改变过,D项错误。故选D项。 【高考冲刺】 1.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说明了( ) A.汉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B.坊市制度的内涵具有时代特色 C.从汉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商贾多居住于市内”,不是严格的坊市分离,故A项错误;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但都是坊市制度,故B项正确;仍是“坊市制度”,材料不能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项错误;仍是“坊市制度”,没有“突破时空的限制”,故D项错误。 2.《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 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 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 D.可能说明唐代的市有突破性发展 【答案】D 3.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说明政府调控市场失败,故A项正确;明中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易,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遭到削弱,故D项错误。 4.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是商业中心 B.繁忙的海外商运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区域商帮的出现 【答案】D 5.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晋商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C.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和“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可知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 6.《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②出现了市镇经济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二次商业革命”是指“明清商业革命”。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故①正确;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故②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时间不符合,故③错误;明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7.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答案】C 8.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记载:“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由此可知( )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 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虽然商业有所发展,但农业仍是社会主导产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弃儒就贾”“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说明商业发展对社会结构变化有一定影响,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生在封建社会地位一直高于商人,故D项错误。 9.《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 A.统治利益 B.商业生产能力 C.社会制度 D.争霸需求 【答案】A 【解析】题干译为“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业,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业,他们的财产就减少,百姓的财产少,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那么国家有了灾难,他们就会存心避而远之,没有安居乐业之心”,可知材料观点的立足点是基于统治利益,选择A项符合题意。 10.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该法令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商贾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B.提倡粮食节约,严禁商品流通 C.稳定市场物价,增强军事力量 D.调整商业布局,加强户籍管理 【答案】A 11.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答案】C 【解析】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主要经济根基,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王朝所推行,故A项错误;从题目中无法看出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故B项错误;题目中说国家征收商业税根据当时商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表现出了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看出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故D项错误。 12.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此规定( ) A.阻止了白银外流 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 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 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材料政策实际上是因噎废食的愚蠢举动,面对西方的经济入侵,没有从经济制度、货币制度等国策的完善方面积极进取,反而采取被动消极的保护政策,最终受害的是国内工商业对外的发展空间,故C项正确。 13.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 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如有疏失,照数扣算。风水不虞,此系天命,存照。 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 ②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 ③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④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14.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春秋)管仲《管子·治国》 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1)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 (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答案】(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 政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 (2)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 (3)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农商并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 (4)关系:相互影响。 15.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 材料二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 (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 (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 【答案】(1)经历: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息商回乡,购置田产;培养后代走科举入仕之路。 (2)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 心理:结纳官府,获取垄断利润;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 (3)说明: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