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2019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 ‎ ‎1.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 ‎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3.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可见,桑弘羊的措施 A.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 C.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 D.稳定了盐铁的价格 ‎4.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这表明 ‎ 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私营手工业取代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 D.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 ‎5.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这一现象 A.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 B.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 9‎ C.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6.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7.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 (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迅速 B.民众财富收入的日益增加 C.政治自由民主化得到发展 D.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8.下表为太湖流域的生丝出口数据,此数据表明 ‎ 时间 销量 ‎1679年 ‎8担 ‎1833年 ‎9 900担 ‎1845年 ‎5万担 ‎1890年 ‎10万担 A.太湖流域自然经济解体 B.市镇经济高度发展 C.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9. 据史料记载,建于1915 年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集巨款为会员建设体育馆、手球房,开办国术班、游泳班和排球班等。常为会员及社会人士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比赛、放映电影等活动。这说明 ‎ A.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引进工业文明 B.西方文化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 C.运动娱乐成为人们主要休闲方式 D.西方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10.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创办者身份 企业数量 资本额占比 9‎ 官僚、士绅 ‎47家 ‎67%‎ 买办 ‎7家 ‎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89家 ‎20%‎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封建经济占据主导 D.民族企业投资多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 ‎11.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 ‎ A.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主旨 B.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 C.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 D.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 ‎12.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37.3% 上升到45%,轻工业的比重由62.7%下降到55%。同期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43.3%,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5%。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成果显著 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D.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13.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 ‎ 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B.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 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 ‎14.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特殊地理区位优势 C.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5.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 ‎ A.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16.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9‎ A.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 B.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 C.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D.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17.英国《经济学家》预测:“ 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C.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 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18.在克林顿总统(任期:1993年1 月20日至2001年1月20日)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迎来“新经济时代”。这主要得益于 ‎ A.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B.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C.紧缩货币削减开支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19.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 ‎ ‎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共6页 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 C.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 ‎20.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 ‎ 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1.下图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从1981年到2009年向各成员国提供贷款的情况(注:表中“其他”指的是贷款额低于112.95亿美元的国家的贷款总额百分比)。由此可判断该组织 ‎ 9‎ A.致力于消灭国际性贫困 B.促进了国际汇率的稳定 C.消除了成员国贸易壁垒 D.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成果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英美两国争夺经济霸权 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23.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表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2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把多个国家拖入“国家破产”的边缘。其中,北欧小国冰岛首当其冲,总理哈尔德已向国民发表“冰岛面临全国破产风险”之警报。此时,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哈尔德应该 ‎ A.向欧盟其他盟友寻求援助 B.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 C.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4页共6页 ‎25.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这反映了 ‎ ‎ A.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进程 B.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 ‎ C.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 D.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 ‎ ‎ 9‎ ‎ 第II卷(选择题、共计50分) ‎ ‎26.(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民指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乃是以士为中心。两千四百年,士之一阶层,进于上,则干济政治;退于下,则主持教育,鼓舞风气。此士之一流品,惟中国社会独有之,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皆不见有所谓士。‎ ‎——钱穆《四民社会观》‎ 材料二 夫名,则固已四矣。若以实,则士之亡亦既久矣。今天下之士,未有不汲汲于利者也。夫果其汲汲于利也,而可谓之士乎?吾直以为商焉而已。故今天下之士,非士也,商也。……夫名,固将以表实也。今之贤者一二,而其流为商者千百也。夫果流为商者千百也,而可谓有士乎?则直谓之三民已矣,盖士之亡亦既久矣。‎ ‎——黄宗羲《明文海》‎ 材料三  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因甲午战败,列强入侵,国事日非,弃官回家,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通州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等20 多个企业,通州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在通州兴办了370 多所学校,使通州开始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张謇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构建了“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格局,包容了世界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通州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摘编自童超《中国通史》‎ (1)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传统的“四民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变化产 生的时代背景。(11分)‎ (2) 根据材料三,指出通州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这一时期“实业救国”‎ 实践成功的原因。(11分)‎ ‎ 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考虑问题,‎ 9‎ 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主要潮流是一体化,英国 却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5页共6页 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于是英国分别在1961年9月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1967年5月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遭到了拒绝。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可是,同年10月,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欧洲经济受挫,英国也受到牵连。1975年6月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2016年6月,英国再次举行脱欧公投,超过半数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合理的政治应该是国家责任与公民义务的平衡、精英政治与民众参与的平衡、契约的扩展在其适应范围内。英国脱欧公投是对20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民主精神的呼应,然而它却是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对合理政治的背离。大量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使人口的种族和文化构成发生巨大改变,颠覆了政治共同体赖以形成的往日基础。英国公投脱欧的一大原因就是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担心英国“国将不国”。‎ ‎——摘编自程亚文《匮乏、政治过度与文明危机》‎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6分)‎ ‎2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 9‎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 ‎……‎ 第十一条 任何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 ‎……‎ 第十六条 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1、ACCBB 6、DDCDD 11、AACAB 16、ACDBD 21、AACCB ‎ ‎26.(1)变化:士阶层由从政和教育变为经商;士阶层由中心地位走向衰落;四民被三民代替。(3分)‎ 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八股取士、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8分)‎ ‎(2)特点:发展时间早;实业、教育、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包容吸收外来文明。(3分)‎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危机加深,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部分官员的支持;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张謇的个人作用。(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27.(1)变化:由排斥到申请加入再到主动脱欧。(2分)‎ ‎ 申请加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一体化,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 ‎ 主动脱欧原因:欧债危机的影响;对欧盟难民政策不满;英国传统外交政策(孤立主义);政治的过度化(对合理政治的背离);英国的岛国心态、帝国心态等。(12分)‎ ‎(2)因素:国家利益的需要;综合国力;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的影响。(6分)‎ ‎28.示例一 论题:工厂制下形成了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2分)阐述:工厂制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更多的工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工作;为便于生产和管理,工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推动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也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6分)‎ 示例二 论题:工厂制使工人成为企业生产的奴隶。(2分)阐述:工厂制推动了企业严格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企业规章制度在严格管理工人的同时,使工人失去了一些人身自由,成为企业生产的奴隶。(6分)(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