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命题人: 审题人:‎ 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33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60分)‎ 一、单选题:‎ ‎1.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由材料可知,管仲、孟子都认为一国不能有两君,天无二日,这说明了当时政治秩序混乱;孔子主张等级,荀子认为礼义遭到了破坏,这说明了当时礼崩乐坏,所以答案选C。除了管仲是法家外,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 因此不能说明流派众多,所以排除A;当时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所以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到阶层的固化,排除D。‎ 点睛: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材料通过当时诸子对社会现况的描述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也体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哲学关系。‎ ‎2.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趋势,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的解读,判断各个选项是否符合这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排查。‎ ‎3.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治大国若烹小鲜”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该句话出自道家代表老子《道德经》,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法家以及墨家的思想,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 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 A.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 用“仁义”“王道”施政 C. 法、术、势结合统治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A项是孔子思想;B项是荀子思想;C项是韩非子思想;D项是董仲舒思想;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5. 东汉安帝下诏:“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大臣召信臣认为这反季节蔬菜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A. 勤俭节约 B. 天人感应 C. 重农抑商 D. 格物致知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要顺应天时,这属于天人感应思想,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勤俭节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东汉时还没有格物致知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6. 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儒学的不败原因有 A. 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B. 其它学派缺乏特长 C. 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 D. 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 ‎【答案】A ‎ ‎ ‎7. 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 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B. 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 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 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此人指责三代以后所有的制度都是私心私欲的反映,所以程、朱等理学家才要求君主要正心诚意,纠正偏差。据此可知,此人认为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针对的是君主的私欲,有利于约束君主行为,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A。‎ ‎8.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 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B. 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 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D. 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答案】D ‎【解析】材料故事体现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道德修养的深刻影响,未提及对人的追求的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孔颜之乐,故B项错误;材料虽是关于心学的故事,却未提及鼓励人上进,故C项错误;材料“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体现儒家道德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名师点睛】‎ 根据“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结合心学的特点、影响分析解答。‎ ‎9.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明清两朝……构成了人类历史上行政管理井然有序、社会生活安宁稳定的一个伟大范例。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被称为‘新儒学’的新的儒家玄学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据此判断,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新儒学 A. 维护了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 B. 带有浓厚的玄学色彩 C. 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护 D. 导致思想领域的倒退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作者认为这种新儒学在思想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可以维护封建统治,所以作者认为,明清两朝特别井然有序、安宁稳定,故A项正确;这种思想应当是宋明理学,有一些对哲学的思考,故B项错误;这种思想被统治者重视后,应用到全国,不是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护,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没有导致思想领域的倒退,故D项错误。‎ 难度:较难 ‎10. 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 心外无物 B. 理是世界本原 C. 无为而治 D. 仁者爱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心”指的是陆王心学。“物”指的是程朱理学,心学和理学都认为理是世界本原,都强调伦理道德,故B项正确,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程朱理学 ‎11. 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 A. 反对君主制度 B. 抨击君主专制 C. 主张人人平等 D. 继承传统儒学 ‎【答案】B ‎【解析】二者均主张天下为公,均在抨击天下为私的君主专制制度,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反对的是君主专制而非君主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人平等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二者均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而非继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明清之际的思想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热频考点,就其内容而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②抨击君主专制,黄宗羲、王夫之均抨击天下为私的君主专制制度③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12.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表明宋朝 A. 儒学得到了较大发展 B. 技术革新推动文化发展 C. 政府十分重视士大夫 D. 儒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盖传写不给,今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故B选项正确;当时儒学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印刷术的发明,故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十分重视士大夫,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印刷术的发明的作用,不是儒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3.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文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说明三大发明 A.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为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只适合指南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而非对中国的影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欧洲工业革命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14.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上材料体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由平民文学向宫廷文学发展 B. 由宫廷文学向平民文学发展 C. 由汉赋向宋词、唐诗、元曲等发展 D. 由地主阶级文学向农民阶级文学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贵族、宫廷文学逐渐向平民文学、世俗文学发展,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宫廷文学向平民文学发展而非平民文学向宫廷文学发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由汉赋向唐诗、宋词、元曲等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农民阶级文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准确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是高考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同时还应关注。某种主流文学形式与其产生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牢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 ‎15. 在中国书法史上,隋唐大抵分为两种,一种讲究法度,一种讲究自由。而宋人则是于法度之中见自由,于规矩之中见个性。这里先后提到的三种书体分别是 A. 楷书一草书一行书 B. 草书一楷书一行书 C. 草书一行书一楷书 D. 楷书一行书一草书 ‎【答案】A ‎【解析】楷书讲究法度,草书讲究自由,而行书则是介于二者之间,兼有二者的特点,所以材料中先后提到的三种书体分别是楷书一草书一行书,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6.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入画兴盛。对此类作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清明上河图》是其佳作 B.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C. 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 D. 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答案】D ‎【解析】文入画往往既有绘画又有诗歌,展现的是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清明上河图》不是文人画,不是是其佳作的代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入画属于高雅文化,不能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不是文人画的特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7. 鸦片战争时期,研究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广泛使用世界地图,如《海国图志》共收地下图幅,《瀛寰志略》有地下图幅。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 A. 政府重视对世界地图的研究 B. 世界地图均以中国为中心 C. 部分士人有一定的世界意识 D. 史地著作被社会普遍接受 ‎【答案】C ‎【解析】广泛使用“世界”地图足以证明部分士人是有一定的世界意识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部分士人重视对世界地图的研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地图均不再以中国为中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未被普遍接受只是被部分士人接受,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广泛使用“世界”地图说明有一定的意识。‎ ‎18.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 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C. 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 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关于出卖国家主权的内容,故A项错误;“觉得”“辩论”“无甚可观”说明反对西方议会制度,“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说明主张引进、发展西方经济,故B项正确;李鸿章归根到底维护的是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没有转变为资产阶级,故C项错误;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李鸿章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观点早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中就已经被证明破产了,和维新派以及革命派的思想观念比较起来,这种观点是落后的,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洋务思想 ‎【名师点睛】、“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 ‎①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③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 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作用。‎ 作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9. 1875年,郑观应在《易言》中写道:泰西列国“设有上下议院”。“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这一认识 A. 是对中体西用的具体表述 B. 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 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D.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对洋务派的思的突破,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主张“中体西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了洋务派而非顽固派的政治主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 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解放作用”指的是 A. 否定了满清王朝的合法统治 B.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C.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发展方向 D. 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戊戌变法主张保留君主而并未否定满清王朝的合法统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戊戌变法主张的君主立宪是失败的,所以是起不到“解放作用”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 ‎21.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即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有七章。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些规定 A. 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 B. 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C. 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D. 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 ‎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体现出孙中山民权思想,C项正确;A项错在照搬,而是借鉴,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排除B;D项说法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排除。所以选C ‎22. 陈独秀在1917年说:“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成心巩固共和政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 提倡民主和科学 B. 巩固共和政体 C. 反对封建文化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除障碍 ‎【答案】A ‎【解析】材料“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千干净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民主和科学,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23. 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生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祟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陈独秀意在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24. 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 抨击尊孔复古 B. 抨击军阀统治 C. 提倡科学精神 D. 提倡民生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9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抨击尊孔复古,符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的含义,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离经叛道”的含义,排除BCD项。‎ ‎25. “近来时常听得人说:‘过激主义来了’;报纸上也时常写着‘过激主义来了’。于是有几文钱的人,很不高兴。官员也着忙,要防华工,要留心俄国人,连警察厅也向所属发出了严查‘有无过激党建立机构’的公事。”这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写的一段文字,其中的“过激主义”是指 A. 马克思主义 B. 资本主义 C. 三民主义 D. 民主和科学思想 ‎【答案】A ‎26. 某历史学家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对此分析不正确地是 A. 洋务运动属于“第一次反思”范畴 B. 第一次反思基本没到触碰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层面 C. “第二次反思”较“第一次反思”更加深入 D. 两次反思均未能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D ‎【解析】两次反思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所以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洋务运动属于鸦片战争后的反思,所以是属于“第一次反思”范畴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次反思主要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基本没到触碰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层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二次反思”深入到了思想层面,所以较“第一次反思”更加深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7.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B. “创立民国”‎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天下为公”‎ ‎【答案】A ‎【解析】“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能体现出平民的想法和意愿,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创立民国”能证明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不能证明是平民革命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能证明孙中山是民族主义者而不能证明是平民革命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下为公”和“平民革命家”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孙中山认为革命是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实现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民生主义最能佐证孙中山的平民立场,孙中山被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28.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进行社会主义运动 C. 联合地方实力派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思想,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本题目可从时间上判断,1924年,孙中山已经受到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实行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29. 在进行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的复习时,老师给同学们呈现了下列知识结构图表,某同学作了如下整理,请指出与史实不符之处 A. 新三民主义 B. 社会主义革命 C. 论十大关系和两类矛盾学说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B ‎【解析】孙中山三民主义分为新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新三民主义指导了国民革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建国后,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中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是:人民民主专政、工业化与改造并举的理论、处理农工业关系、处理内部矛盾等理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0. 2012年新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 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 B. 遵义会议、十四大、十六大、十八大 C. 七大、十四大、十七大、十八大 D. 遵义会议、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是在中共七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八大,选择A项符合题意。‎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确立 第Ⅱ卷(40分)‎ 二、材料阅读题:‎ ‎31. 民本主义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治国之道,在当下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会成立,他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王培智《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10%以上。……全民医保涵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康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1300多个。‎ ‎——李克强2015政府工作报告 ‎(1)归纳材料一中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本思想的变化与发展。‎ ‎(3)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 ‎【答案】(1)主要内容:民贵君轻;得民心可以为天子。‎ 根本目的: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 ‎(2)变化与发展:由重民、爱民、救民到主张以“民”为主体,团结全国人民,实现民有、民治、民享之国家。‎ ‎(3)内涵:重视民生,加大民生投入;推动社会公平。‎ ‎【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即得民心可以为天子;第二小问目的,可以从孟子的思想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 ‎(2)第二问的变化与发展,要从孙中山一开始是强调“重民、爱民与救民”,到后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变成了强调“以民为主体,团结全国人民、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的角度进行回答。‎ ‎(3)第三问新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要从材料三中的“增加民生投入”,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民医保等是为推动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主要回答出重视民生问题、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之类的答案均可。‎ ‎3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答案】(1)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2)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 ‎【解析】(1)据材料中“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得出受唐宋文学发展的影响;据材料中“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文人士大夫科举受到排挤,故而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据材料中“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得出当时的小说创作贴近生活,人民容易接受;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也有利于小说的发展。‎ ‎(2)据材料中“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说明当上小说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他们的广泛认可;据材料中“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得出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据材料中“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得出小说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 点睛:材料题是考试中学生最头疼失分最多的题型,解答此类材料题时,第一,先粗读材料,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读材料,第二,找准题眼,找材料与题干问题相关的部分,第三,联系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在教材中印证材料观点且符合问题的知识点,最后,总结答案。‎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葬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耶稣会士向教会呈献了400多部中国典籍译本。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秦、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简况 第一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二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西方对待中西方文化文流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1)中国态度:有一小部分较进步的士大夫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 影响:使中国失去了现(近)代化的机会。‎ 西方态度:欣赏和学习中国文化。‎ 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变化:从基本排斥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复杂历程。‎ 原因: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努力寻求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世界联系逐步紧密,中外交流日益加强,西方文化不断传入。‎ ‎【解析】(1)第一小问中国态度及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常要吸收外来学识”可知只有一小部分较进步的士大夫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其影响是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第二小问西方的态度及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西方传教士积极在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出当时西方积极学习中国的文化,其影响是有利于促进西方社会的发展。‎ ‎(2)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一的排斥西学到材料二中接受西学;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以看出由19世纪中期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到19世纪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第二小问原因从当时国内看,主要是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从国际看,主要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