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西汉廷尉张汤用法苛刻严峻,十分注意迎合汉武帝所好,他最为拿手的是以《春秋》古义治狱,审理案件完全以皇帝意旨为准绳,并推而广之,把汉武帝对于疑难案件的批示制定为律令程式,作为以后办案的依据。这说明当时( ) ‎ A.君权神授深入人心 B.儒法互为表里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仍以法家为主 ‎3.朱熹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基于此,朱熹主张( ) ‎ A.气是理的本原 B.理气相斥 C.知识源于实践 D.格物穷理 ‎4.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教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 ) ‎ A.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 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 C.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 ‎5.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是一个专业论著的时代,演说术和烹饪术都被纳入这个体系中,政治制度和被人们广为接受的道德观念也成为研究的对象。这表明,此时的古希腊( )‎ A.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政治体系 B.人文精神的文化影响扩大 C.理性主义完全战胜了宗教迷信 D.民主政治推动了科学文化发展 ‎6.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 ) ‎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 ‎7.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 A.天人合一 B.情景合一 C.诗画合一 D.知行合一 ‎8.《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 ‎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9.19世纪中后期,西学译作有(行车指要》、《水师操练》、《克虏伯炮说》、《制火药法》、《防海新论》、《宝藏兴焉》、《工程致富》、《探矿取金》、(西艺知新)、《农学初级》、《农务全书》等,这些译作( ) ‎ A.表明西学已成为社会时尚 B.反映出救亡图存迫在眉睫 C.与洋务事业兴办密切相关 D.旨在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 ) ‎ A.源于晚清灾疫频发下的反思 B.推动了卫生观念的进一步普及 C.说明卫生意识承载爱国精神 D.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 ‎11.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 ‎ 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B.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12.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 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13.“‎ 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14.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 )‎ A.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B.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5.《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16.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17.1959年,茹志娟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 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 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 ‎18.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 ‎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0.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 ‎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21.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23.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24.音乐所表现的不仅是音响世界,还是人的心灵所触及的大千世界。标题音乐或歌曲因有文字的帮助,表现内容更为确定,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如《马赛曲》《国际歌》等。这说明音乐具有( ) ‎ A.教育激励的作用 B.心灵进化的意义 C.调解纷争的功能 D.服务民主的本性 ‎25.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二、 三、 材料题(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共50分)‎ ‎26.“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呐喊。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为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并分析推动这种努力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6分) ‎ ‎(2)材料二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第三新文明”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会讲儒释道三教。隋唐时期基本上形成儒释道三教格局,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唐玄宗亲自选注了三本书:《孝经》、《道德经》《金刚经》。这些形成了中国社会以三教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和核心的结构格局。………儒家文化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特别是跟政治制度的构建息息相关。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也没有能够真正地成功,这都需要我们去反思什么是阻挡政治制度革新、革命的根源。新文化运动就追溯到了这个根源,把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构建制度文明的一个基础,其根本理念是血缘宗法。要彻底否定这种血缘的联系,就要彻底地破除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构建社会制度的理论依据。其最著名的论断就是礼教是“吃人”的。‎ ‎——摘编自楼宇烈《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 根据材料,围绕“儒家文化与政治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或近代史的相关史事加以论证。(要求:论题简洁正确、要点清晰、论证合理。)(12分)‎ ‎28.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雅典的音乐学校教孩子演奏乐器,还教荷马史诗的选段和抒情诗,并配以乐曲让孩子们边弹边唱,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节奏感和旋律感;教育内容除赛跑、跳远、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外,还有游泳、舞蹈和拳击,使青年人身体健壮、肢体匀称、形态健美,并养成坚韧、勇敢、克制等道德品质;结束基本教育后,大多数人就业谋生,少数富家子弟可入国立体育馆,接受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学习骑马、射箭、驾车等军事技术。梭伦改革在立法中明确规定父母必须帮助其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将来就不能要求子女赡养自己;组织学生参加宗教祭祀、社会庆典、公共集会、法庭审判等实际活动,进行政治道德教育。 ——摘编自《雅典的教育》‎ 材料二 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新。‎ ‎——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材料三 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形成这种教育模式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国家复兴教育的举措。(6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25.CBDCB DBCCC AACAB CACAC BDCAA 二、 材料题 ‎26、(1)努力: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③陈独秀等发动新文化运动。‎ 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6分)‎ ‎(2)社会主义文明(或马克思主义)。‎ 宣传:著书立说(或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答出一项即可);开设课程,开坛讲学;组织团体(或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4分)‎ ‎(3)过程: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经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分)‎ ‎27、示例一:论题:董仲舒新儒学推动了西汉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证:西汉中期,葷仲新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他提出“罢謝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他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加强君主专制;“三纲五常”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在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在教育上规定“五经”为官方教科书,并兴办太学、郡国县学。儒家思想成了西汉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封建制度也得到了初步发展。‎ 示例二:论题:儒家思想推动了晚清政治的近代化。‎ 论证: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主题是近代化,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近代化的政治理念。儒家思想重视的好学、格物致知等行为,对晚清接引西方科学奠定了基础;儒家的民本思想在价值观上可以通向民主,故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新改良、民主政治等主张。尽管儒家思想不是启动改革、鼓吹革命的意识形态,但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人士依然推进了晚清政治民主化。晚清士大夫林则徐派人翻译《各国律例》,康有为发起维新变法就是其中的典范。因此,儒家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28、(1)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健全的合格公民。(或培养有文化、有修养、有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雅典教育产生的社会原因:雅典高度发达的工商业奴隶制经济的需要;公民民主政治的需要(或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5分)‎ ‎(2)特点:政府重视、主导;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4分)‎ ‎(3)变化:由中世纪教育被天主教会垄断到近代教育日益平民化。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业革命的发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5分)‎ ‎(4)目的: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举措: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随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