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小期末考试(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小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 A.鲁国和宋国 B.鲁国和燕国 C.燕国和齐国 D.宋国和齐国 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3、假设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太尉 4、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选官制度是 (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6、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积极影响是( ) A. 发展社会经济 B. 抵御侵略 C. 加强交流 D.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是指罗马法 ( ) A.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B.彻底摒弃了以前的习俗 C.竭力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8、按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規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说雅典城邦( ) A.实行公民轮番而治 B.注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C.强调法律至上权威 D.试图铲除旧氏族的势力 9、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于2010年大选获胜,他能上台执政的程序应该是( )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0、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就是权力的转移过程。此权力指的是( ) A. 权力中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B. 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首相 C. 立法权由议会控制 D. 司法权从上院转移到最高法院 11、下列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一段描述,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 “1787年宪法所构建的权力结构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其中参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每五个黑人中有三个获得选举权,但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2、“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13、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在推特上宣布开除国务卿蒂勒森,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白宫核心政治圈一直处于高调频繁的人事变动之中。特朗普总统此举( ) A.违背了1787年宪法 B.会受到国会弹劾 C.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D.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不是特朗普亲信 14、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15、1840年改革后的英国议会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借此有人认为“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此人得出上述结论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 ) A.在对华作战问题上议会达成一致意见 B.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席位 C.使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普选权 D.大大提高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16、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 17、“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长江流域 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18、中国近代史上关于中英关系的一份文献有如下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据此英国攫取了( )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永久居住权 19、当今学术界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看法已成共识,认为它是空想。但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天朝田亩制度》,认为它具有充分的革命性,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他看问题的角度是《天朝田亩制度》( ) A. 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B.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C.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 D. 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2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 )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21、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 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 ) 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22、莫里森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专电:“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朝危在旦夕,满朝文武,忧心如焚。”莫里森报道的事件( ) A.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B.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加速了腐朽的清王朝的崩溃 23、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 A.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传播民主共和理念D.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24、《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意在强调( ) A.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 B.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C.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 D.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政府以强大压力 25、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这反映出当时( ) A.共产国际的指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保障 B.“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 C.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革命的实际问题 D.军事路线事关红军长征的生死存亡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8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4分) 材料二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8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宰相、议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10分) 材料二顺应这些自然本性的各项中央权力,都喜欢和鼓励平等,因为平等特别便于中央行使权力,使中央扩大和巩固权力。……政府是爱公民之所爱,并且自然是恨公民之所恨。这种感情一致的共同体,在民主国家不断将每个公民和国家元首结合在同一思想之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隐秘的和恒久的同情。…… 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自然喜欢中央政权,并愿意扩大它的特权;而且,如果这个政权忠实地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确切地再现了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它的信任就几乎是无限的,并准备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献给它。 ——摘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公民和政府是“感情一致的共同体”。(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8分)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2)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存在“特殊”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宜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 4 分) 高一小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5BCABC 6——10DAAAB 11——15CBCCB 16——20CBBDB 21——25BCCDC 25(1)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4分,每点2分,其中“挑战”2分,“应战”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权限: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4分)性质: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明朝内阁是君主的内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4分) 27(1)解读: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宰相、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只对皇帝负责。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受君主控制,无权控制内阁。总之,在德国君主立宪制下,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德意志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10分) (2)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制,克服了邦联松散的弊端,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有效防止了专制,维护了民主;民选总统和议员体现了人民的意志。(8分) 28(1)表现:辛亥革命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特点: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4 分) (2)原因:一战后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8分) (3)概括: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4分,答出两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