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先秦、秦汉 ‎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 ‎2.经济上:先秦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秦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 ‎3.思想文化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裁多样;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特点。‎ 主题一 周代贵族政治到秦汉官僚政治的演变 ‎ [研析真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影响 ‎1.(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 西周初期,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受封时,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A项正确;西周初期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君主专制确立是在秦朝统一后,B项错误;周初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错误;夏商时期已经出现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是“确立”,排除D项。‎ 答案 A ‎ ‎2.(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指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选C项。‎ 答案 C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延续 ‎3.(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根据“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当时人们重视历史的传承,故选择B项;“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不能证明西周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希冀子孙保用”说明铭文已经可以传递信息发挥文书的功能,无法体现宗法制度受到挑战,故C项错误。“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D错误。‎ 答案 B ‎4.(2016·课标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 据题干“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选B项;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 项错误;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 B 从因果关系角度考查君主专制的影响 ‎5.(2015·课标全国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 ‎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选C项;“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从治国理念角度考查地方吏治的特点、影响 ‎6.(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A项错误。题干表格反映了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没有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表格说明政府已经直接管辖了68个郡、国。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前127年)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故王国控制的区域逐步减少,D项错误。‎ 答案 C ‎ ‎7.(2015·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 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了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情况,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 答案 A ‎[主题链接]‎ ‎1.先秦时期(公元前2070~前221年)‎ ‎(1)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商周延续。‎ ‎(2)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以血缘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形成 “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3)春秋战国: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家从分裂逐步趋向统一。‎ ‎2.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1)统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2)皇帝制度: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的政治制度。‎ ‎(3)中央与地方: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初步形成。‎ ‎3.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并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 ‎(2)加强皇权:汉承秦制,沿袭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并发展形成“中外朝”制度。‎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代的察举制及举孝廉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1.从概念内涵角度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1)分封制:从分封对象多样、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及等级森严等角度考查分封制的影响。如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多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对西周政治统治、封建社会政治统治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封建政治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尊老爱幼、家国一体等思想观念;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历史遗存。‎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从二者关系角度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宗族关系深刻影响下的贵族政治;中央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地方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强,导致周代后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等。‎ ‎2.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演变角度考查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1)从周代贵族政治特点角度来命题考查。如西周时期,分封制与血缘关系所维持的宗法制紧密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共同构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权力机构;但是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 ‎(2)从秦朝确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角度考查官僚政治的初步形成。如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地方推行郡县制,实行俸禄制度,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形成典型的封建官僚政治,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3.从创新与传承角度考查君主专制对汉代政治统治的影响 ‎(1)汉承秦制,略有损益。君主专制下相权与君主的矛盾,影响了汉代中央机构的变革,也导致了汉代政治统治的非正常现象,如汉武帝设置尚书令、侍中直接对皇帝负责,逐步形成中外朝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权;汉代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皇权至上有关。‎ ‎(2)选官用人制度:先秦世卿世禄制至秦汉逐步削弱;汉代推行察举制与举孝廉制,开始从品德与才能角度选官用人,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但相比于以前的选官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对点训练]‎ ‎1.(视角: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解析 据材料“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可知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缘政治的特点,这就为以后的地缘政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了血缘政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虽然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但这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周灭商后推行的,故C项错误。 ‎ 答案 D ‎2. (视角: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 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解析 材料“军功爵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宝座”说明冲击了宗法制度,故选B项;“彻底废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礼乐制度崩溃指的是僭越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平民的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B ‎3.(视角:君主专制的影响)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解析 据题干材料“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可知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或史实不符。‎ 答案 C ‎4.(视角:中央集权的加强)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汉朝(  )‎ A.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 C.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朝廷官吏属于中央政府官员,诸侯王属于地方官员,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反映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朝廷官吏对诸侯王称呼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故A项错误;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维护的是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是在秦朝,故D项错误。 ‎ 答案 B 主题二 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研析真题]‎ 从文明进步角度考查农耕文明的影响 ‎1.(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可知,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课标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 材料“从事……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说明很多人发家致富,体现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儒家思想一直奉行重义轻利的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地方豪强控制了郡县,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 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 答案 D ‎   ‎ ‎4.(2017·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 从地图可以看出陶、曹和鲁都位于山东,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争霸战争往往不利于经济交往,B项错误;交通条件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不可能“决定”,C项错误;图中无法体现城市规模扩大,D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链接]‎ ‎1.先秦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2.秦朝 ‎ ‎(1)农业:农业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 ‎(2)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和驰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两汉时期 ‎ (1)农业: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牛耕逐渐普及,耕种工具与技术进步。‎ ‎(2)手工业 ‎ (3)商业 ‎1.从小农经济的形成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的变化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2)一家一户个体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赋税制度的变革(如鲁国初税亩)、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的推广及社会的转型等。‎ ‎2.从小农经济的特点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是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发展,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从社会现象角度考查统治政策的调整 ‎(1)从抑商政策角度考查对秦汉商业措施的认识。如汉代推行盐铁官营及专卖制度,这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要从统治稳定与商业发展角度,辩证地评价统治者实行专卖制度的影响。‎ ‎(2)从土地兼并角度考查汉代统治政策调整与庄园经济的特点。如汉武帝时通过刺史制度监督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汉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的扩大和集体耕作模式的形成等。‎ ‎[对点训练]‎ ‎1.(视角:早期农业生产的特点)《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 据所学可知,精耕细作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选B项。‎ 答案 B ‎2.(视角:小农经济的地位)汉代《淮南子·说山》一书中写道:“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该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系统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D.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解析 据题干可知,规定保护耕牛,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一条法律规定不能体现法律的系统性,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奖励耕战,故B项错误;材料与自给自足经济特征无关,故C项错误。‎ 答案 D ‎3.(视角: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 许倬云在《汉代农业》中说:“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这表明汉代(  )‎ A.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 B.政府已经开始放弃抑商政策 C.商业贸易的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 D.统治者推行农商并重的经济政策 解析 依据材料“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可知,汉代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紧密,故A项正确。战国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D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A ‎4.(视角: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的特点)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解析 据题干材料,通过“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可知庄园里面各种经济模式都存在,故选B项;《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这种经济现象的存在,故A项错误;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本身就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现象,故C项错误;这种庄园对对外交往是不利的,不会促进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与发展 ‎[研析真题]‎ 从社会现实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特点 ‎1.(2015·课标全国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的目的是对君主进行规劝,这不能说明儒者不能适应现实政治,A项错误;古代儒家学者中有许多思想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如汉代的董仲舒,B项错误;古代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常把尧和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这是对理想政治模式的追求,C项正确;以尧、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不等于复古,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课标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 儒学在汉代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五经”多是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并非是为了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排除A;汉代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排除B;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并没有断绝儒学传统,因为仍有人将儒家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排除D。‎ 答案 C ‎3.(2014·课标全国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据材料秦代“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而西晋时“私拿养子的财物同样无罪”‎ 可知,父权的强化由有血缘的儿子延伸到无血缘的儿子,说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规范日益加强,D项正确。A项中“养子亲子权利”、B项“血缘亲情淡化”、C项“宗族利益”在题干中未体现,均排除。‎ 答案 D ‎4.(2014·课标全国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 祭天与宗教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 ‎ 答案 B 从发展角度考查文学艺术的演变及成因 ‎5.(2017·课标全国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解析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和学术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使用更频繁,但当时的文字繁琐,不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书写材料基本上以竹简和丝帛为主,变化不大,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书法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链接]‎ ‎1.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成熟的文字。‎ ‎2.春秋战国 ‎(1)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儒学思想形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3)文学:春秋时期出现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体盛行。‎ ‎3.秦朝 ‎ ‎(1)思想:焚书坑儒,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打击和压制。‎ ‎(2)文字:小篆成为官方文字,隶书出现。‎ ‎4.两汉时期 ‎(1)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2)科技文化: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1.从社会转型角度审视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诸子百家的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老子主张统治者“无为”,都代表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2.从诸子百家的思想角度考查社会变革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人生态度等角度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反映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1)治国主张: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伦理观: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3.从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化及影响角度考查儒家思想对政治统治的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思想备受冷落,其“仁”“仁政”等思想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压制儒学思想,法家思想盛行,导致了秦王朝短命而亡。‎ ‎(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发展儒学,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也推动了封建政治统治理念的变化。“儒法并用”成为历代统治者遵循的治国主张。‎ ‎4.从小农经济角度考查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的特点 ‎(1)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和保守的不足;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和睦的观念。‎ ‎(2)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多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无法发展到近代科技;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对点训练]‎ ‎1.(视角:先秦时期儒家思想)‎ 面对社会疾病,孔子从不向神灵祷告。他主张“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由此可见,孔子(  )‎ A.拒绝祷告是由于他不相信鬼神存在 B.主张尊敬神灵的同时尽量保持距离 C.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D.明确否认神灵祷告对社会的推动性 解析 据材料“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可知孔子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故选C项;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承认鬼神的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尊敬鬼神,且与之保持距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否认神灵祷告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C ‎2.(视角: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解析 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选C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不能理解为礼制成为诸侯治国的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与儒、法两家源流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3.(视角: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蠹”(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 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解析 根据“战国时期”‎ 这一时间坐标,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任务是兼并战争,而被称为“蠹”(蛀虫)的五种人均对取得胜利没有帮助,故选A项;中央集权是秦朝大一统之后才有的政策,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这种言论主要是适应地主阶级掌权的需要,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主要任务是赢得战争,求得生存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故D项错误。‎ 答案 A ‎4.(视角: 秦汉治国理念的变化)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董仲舒的主张和措施最后达到了移风易俗的目的,体现了其教化作用,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D ‎[通史整合]‎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反映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 ‎(1)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出现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2)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私有土地制度确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文化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 ‎[对点训练1] (2017·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一模)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 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  )‎ 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 B.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 C.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 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 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开凿运河主要是为了军事需要,故选C项;“……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说明主要目的不是灌溉,不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不能说明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故B项错误;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的标志是以“五都”为代表的繁荣的“市”的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反映的经济、思想文化的特点 ‎(1)从经济上看: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大一统”思想直接影响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正是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通过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分散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与小农经济的发展,却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2)从思想上看:法家的中央集权与统一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但法家残酷的集权思想导致了秦朝“焚书坑儒”局面的出现,摧残了文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对点训练2] (2017·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场‘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 A.调动了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 B.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C.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D.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解析 材料中“这场‘革命’”‎ 指秦朝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故选C项;中央集权的加强,抑制了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性,故A项错误;“人治”不可能避免决策失误,故B项错误;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错误。‎ 答案 C ‎3.汉武帝时期促进“大一统”形成的措施及影响 ‎(1)政治:改革官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中外朝的中央机构;地方上,设置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推行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得以解决;实行察举制,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封建王朝达到鼎盛。‎ ‎(2)经济: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从经济上巩固了政治统治。‎ ‎(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思想,逐步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适应了汉武帝时期政治统治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对点训练3] (2017·山东淄博摸底)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解析 据题干可知,太学教授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一统,故选A项;太学是在中央设立的教育机构,并没有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是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突破大题]‎ (2015·课标全国Ⅰ,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第一步:读——读题引(儒学发展与创新问题)、读设问(第一小问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第二小问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读出处(卞孝萱等《韩愈评传》)、读正文(带设问读材料,注意材料与儒学发展与创新问题的关键信息)。‎ 第二步:审——审分值(第一问分两小问,10分),确定要点数量;审设问——采取“四定法”审设问:定向(第一问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定法(第一小问指出;第二小问概括)、定位(第一小问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第二小问概括宋代理学的发展)、限定(汉代儒学、孔孟儒学、宋代理学)等。‎ 第三步:写——注意材料关键信息,迁移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不同点”结合材料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发展”据材料“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及所学知识,从宋代理学主张角度概括。‎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修养与完善。(5分)‎ ‎1.(视角:宗法制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宗法制在政治上表现为君臣关系,君主是全天下人的大宗,全天下人不论血缘关系的亲疏都必须服从君主,因而宗法制下的君臣关系削弱了血缘关系,因而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权力的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D选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 答案 B ‎2.(视角: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解析 西周分封宗法社会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在秦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皆由皇帝任免,这体现出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故选B项。‎ 答案 B ‎ 3.(视角:地方吏治的加强)《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解析 材料“‘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选B项;材料与察举制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汉书记载的公正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与秦朝的连坐法无关,故D项错误。 ‎ 答案 B ‎4.(视角:土地关系的演变及特点)西汉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东汉第五访“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这表明当时(  )‎ A.两人都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 B.农村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存在一种拥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的雇农 D.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沦为雇农 解析 根据题干“佣作以助资用”与“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 ‎,说明两人具有人身自由,靠出卖劳力以获取报酬,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故A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体现两人成为雇农的原因, D项错误。‎ 答案 C ‎5.(视角: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一学派的治国理念是(  )‎ 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D.专制集权、严刑峻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派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而是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应是法家思想,故选D项;材料说明不是儒家与墨家思想,故A、C项错误;材料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说明也并非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 答案 D ‎6.(视角:儒学思想的演变及影响)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据题干援引儒家经典《春秋》判决案件,说明儒家伦理渗透入司法,故选D项;某地方官犯罪并不能说明当时地方吏治废弛,故A项错误;援引《春秋》判决案件并非重建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君主与大臣的矛盾,而是听从了太尉的意见,故C项错误。‎ 答案 D ‎7.(视角:社会转型期的阶段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 ,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 ‎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政治局势、阶级关系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归纳孔子思想、墨家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 答案 (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言之成理即可) ‎ 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 ‎(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 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