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彭山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共60分)‎ ‎1.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 统治较为稳定 B.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 政权更迭频繁 D. 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题意主要反映了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采取政治行动进行的理论解释,没有体现统治的稳定性,故排除A项;夏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对自己的政治行动都要附会天命,由此说明当时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选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夏商周时期政权更迭并不频繁,故排除C项;题意中没有涉及夏商周时期制度是否健全的内容,故排除D项。‎ ‎2.“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 A.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C. 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 D. 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天子与诸侯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A项是秦朝开始实行的,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和分封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D项说法属于影响,不是本质,排除。‎ ‎3.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在后期扩大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局面,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 A. 诸侯地位的变化 B. 井田制的兴衰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关系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分封制也逐步崩溃。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根本原因一般都是从经济方面找,A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 ‎4.据史料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时期 A. 推行宗法制 B. 推行分封制 C. 推行郡县制 D. 推行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故B正确;“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分封制具有鲜明的宗法色彩,材料并非反映宗法制,A排除;西周实行分封制,郡县制与“立七十一国”不符,排除C;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结合所学西周的分封制分析解答。‎ ‎5.《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按年龄继承制 C. 按军功继承制 D. 按遗嘱继承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内容“嫡庶无别,则宗族乱”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BCD项错误,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有一定的制度,并非依据个人的意愿和年龄或者军功来决定。‎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6.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故D正确;A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功臣、贵族,故B错误;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C错误。‎ ‎7.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观念。材料“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反映的是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管理问题,没有涉及家庭和睦问题,故排除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长”字,而不是等级问题,所以排除B选项;C项反映的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 点睛:材料"长兄为父,老嫂比母"阐明了在子女中当老大的就有承担家庭的责任,就应当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拉扯这个家。“为父”隐含了当兄长的不仅要照顾弟妹,还要肩负教育、培育的责任。弟妹与老大感情上不仅是一种兄妹、姐妹亲情,还含一丝类似父母之间的那种养育之情。诸弟对长兄之尊敬仅次于父,故有"长兄为父"之说。‎ ‎8.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B.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C.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分封制及其影响的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察举制的体现,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宗法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谱牒”“宗”都是宗法制的体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9.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包括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故ABC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D 符合题意,选D。‎ ‎10.《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财产 B. 血缘 C. 信仰 D. 地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宗,尊祖庙也”,可以看出宗法制的特点是按照血缘亲疏确定财产继承和权力分配,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符合题意;宗法制下,血缘关系是财产分配的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信仰和地域与“宗庙”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11.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之内。当时扬州刺史行使的权力是 A. 监察权 B. 行政权 C. 军事权 D. 经济权 ‎【答案】A ‎【解析】‎ 刺史是中央派出的对地方官进行监督的官员,因此当时扬州刺史行使的权力是监察权。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属于刺史掌握的权力,排除B、C、D项。‎ ‎12.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 ‎13.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14.“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这反映出 ‎①明清时期科举制与现实需要脱节 ‎ ‎②唐朝科举制以门第为录用标准 ‎③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否录用 ‎ ‎④科举制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方式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相对原来以出身为依据的选官标准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体现的是公平公正。但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格式固定化、程式化,与社会发展相脱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①③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AB选项排除;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依据,②错误,D选项排除。‎ ‎15. 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秦朝的中央机构;②是元朝的中央机构;③是明朝的中央机构;④是隋唐的中央机构;故中央机构演化的顺序是①④②③,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机构的演变 ‎16.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是错误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错误;B表述符合事实,比较准确。‎ 考点:中国古代史·隋唐·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 ‎17. 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 A. 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 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 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D. 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秦朝统一文字,统一以后的字体采用小篆,A项是正确。公元前228年,秦还没有统一,嬴政还没有称皇帝,所以B项真实。公元前218年,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没有封地。所以C项是不真实的。答案选C。D项可能。‎ ‎18.下列材料中能反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选官制度是 A.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D.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考试成绩,这种选官制度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进社会阶层流动,A选项是对科举制的描述,符合题意;BC 选项是对九品中正制的描述,其选官依据是门第族望和才能,但是以门第族望为主,排除;D选项是对察举制的描述,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这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统治阶级选拔了人才,但是容易被地方名门望族所左右,排除。‎ ‎1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 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强化 C. 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 D. 六部的设置是明朝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图一“三省六部制”到图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丞相制度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图中中央机构改革,不能说明对地方的控制加强,A项错误;明初废除丞相,导致政务的积累和拖沓,君主专制的强化,不是历史的进步,C项错误,六部制度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设立,D项不符合史实。‎ ‎20.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21.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所以C项错误。D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 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22.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C.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D.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有权就有一切”,结合所学,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A.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 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 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A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明初朱元璋时废除丞相,皇帝直接处理全国政务,故B项错误;内阁不是决策机构,故C项错误;清朝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故D项正确。‎ 点睛:注意材料的时间“明清”。‎ ‎24.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5.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是错误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错误;B表述符合事实,比较准确。‎ 考点:中国古代史·隋唐·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 ‎26.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 ‎27.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强化贵族特权 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实行郡县制、颁布推恩令,是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A项。B项不是共同作用,排除;C项不是三项措施的作用,排除;材料中的三项措施是针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是解决君主与丞相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排除D项。‎ 点睛: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并且导致“七国之乱”,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弱。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晚清时期,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形成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局面。‎ ‎28.中国古代王朝重视整肃吏治、打击贪腐。下列职官中,直接担负这一职能的是 A. 秦朝的太尉 B. 唐代的御史台 C. 宋朝的参知政事 D. 清代的理藩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御史台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负有监督百官、典正法度的重大职责,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秦朝的太尉负责的军事,A选项排除;宋朝的参知政事为副相,负责的行政,C选项排除;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D选项排除。‎ ‎29.明代朱元璋册立朱标为太子,另外封二十四个子孙为藩王,分驻于全国各个军事要地,以“藩屏帝室”。明朝推行此措施影响 A. 加强君主专制 B. 维护中央集权 C. 易形成割据势力 D. 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分封同姓藩王,这些藩王占据富庶要地和手握重兵,最终成为割据势力,明朝的靖难之役也证明了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排除;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主对臣下的控制力,A选项排除;明朝分封同姓王最终酿成了靖难之役,不利于社会的稳定,D选项排除。‎ ‎30. 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不断加强,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 设置南书房 B. 出现议政王大臣会议 C. 设置军机处 D. 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设置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这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由此可见牢记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较 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 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等 回答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起源于何时?列举史实说明。‎ ‎(2)北宋时期监察制度有何新的变化?‎ ‎(3)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形成了哪两大监察体系,并比较其异同。‎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答案】(1)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兼管国家监察事务。‎ ‎(2)北宋:在地方各州郡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3)体系:御史监察系统、谏官言谏系统 相同:背景相同,二者都是伴随封建制度发展而完善。‎ 不同:①职责不同,御史体系主要是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言谏系统主要纠正皇帝不当的决策。‎ ‎②手段不同,御史采用纠察、弹劾;谏官采用封驳。(相同或不同任答2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4)积极:①古代监察制度不断完善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减少决策的失误;②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员的腐败与失职。‎ 局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解析】‎ ‎(1)根据设问要求“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起源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兼管国家监察事务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设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宋朝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方面思考作答。‎ ‎(3)关于我国古代形成的两大监察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御史监察系统、谏官言谏系统等方面作答。关于御史监察系统与谏官言谏系统的异同,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都是伴随封建制度发展而完善方面概括其相同之处;可从职责不同(御史体系主要是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言谏系统主要纠正皇帝不当的决策)、手段不同(御史采用纠察、弹劾;谏官采用封驳)等方面概括它们之间的不同即可。‎ ‎(4)关于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和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两方面评价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 ——《礼记》‎ 材料2: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太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国史大纲》)‎ 材料3: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 ——《宋书·恩幸传》‎ 材料4: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回答问题:‎ ‎(1)材料1反映了先秦时期官吏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材料1比较,材料2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 ‎(2)材料3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4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请简要评价该制度。‎ ‎【答案】(1)世袭。注重品行和才能。‎ ‎(2)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3)科举制。①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扩大官吏来源;②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⑤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或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解析】‎ ‎【详解】(1)途径:根据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结合所学知识客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依据血缘,方式是世袭。进步性:根据材料“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可知察举制下的选官依据是品行和才能。‎ ‎(2)制度:根据材料“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弊端:根据材料“……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 ‎(3)制度:根据材料“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影响需要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扩大官吏来源、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风气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