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汉武帝在货币改革中发行白鹿皮币和白金币,白鹿皮币仅针对王侯宗室,规定他们在朝勤聘享时必须使用皇家上林苑出产的、每张售价40万钱的白鹿皮作为玉璧的衬垫;白金币由中央政府专向富商豪民发行,作价奇高。这一举措表明汉武帝旨在 A. 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B. 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C. 加强汉朝集权政治 D. 维护社会等级制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币制改革 ‎【详解】根据材料“规定他们在朝勤聘享时必须使用皇家上林苑出产的、每张售价40万钱的白鹿皮作为玉璧的衬垫”“白金币由中央政府专向富商豪民发行,作价奇高”可知通过这种方式汉武帝可以从王侯宗室和富商豪民那里换来大量的财富,从而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材料中白鹿皮币发放的对象是所有王侯宗室,而不是地方封国,故排除A;材料中是发行白鹿皮币和白金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大量财富,没有涉及政治权力,排除C;材料中没有提到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排除D。‎ ‎【点睛】汉武帝币制改革: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祖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 ‎2.明、清先后出现两次“研究日本”的高潮。明嘉靖、万历年间,因楼寇海患,《筹海图编》和《日本考》等研究日本的专著问世;清末,随着日本侵华加剧,再次引发“研究日本”热。这表明当时 A. 知识分子治学特征之一是研究经世学问 B. 政府大力提倡知识分子研究中日外交关系 C. 知识分子的研究重心在于改善中日的关系 D. 知识分子持天朝上国的心态研究日本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世致用 ‎【详解】根据材料“因倭寇海患,《筹海图编》和《日本考》等研究日本的专著问世”和“随着日本侵华加剧,再次引发“研究日本”热”可知“研究日本”的原因是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体现知识分子的研究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中知识分子的研究是自发的,没有提到政府的倡导,故排除B;根据《筹海图编》可知是在筹备海防,说明知识分子研究日本目的是保家卫国,不是改善中日的关系,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知识分子研究日本的心态,故排除D。‎ ‎【点睛】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3.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A. 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 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 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 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4.晚清时期的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下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女学·立宪》(画中字:“自治”、“立宪”、“教育”、“女学”、“讽画”),该漫画反映了作者 A. 不满进步思想传播受到政府的阻碍 B. 主张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诉求 C. 反对当时各地大兴女学的社会现象 D. 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1907年在女学之上“结出”自治、立宪、教育的果实,而两人要将女学之树砍伐,这是通过漫画来讽刺自治立宪等女学进步思想受到阻碍,故A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彻底推翻清政府的政治诉求,没有体现各地女学兴办情况,没有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故BCD项错误。‎ ‎5.20世纪20年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B. 近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决定 C.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薄弱 D. 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刘鸿生的企业反映出民族工业在竞争压制中艰难发展,这主要由中国社会性质决定,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排除。‎ ‎6.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 A. 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 B. 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 C. 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 D.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明代相比较,清代地方志中记载种植双季稻县有了明显增多,结合所学可知,明代更多的县种植“双季稻”,可相对提高粮食产量,C项正确;材料中的双季稻是一年两熟,不能说成扩大了“农业生产范围”或水稻“种植面积”,AB项错误;改良作物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 D项错误。‎ ‎7.下图是美誉为“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的悦宾饭店开张图片。1980年,北京市工商局为创办人李桂仙颁发了中国第一份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美国合众社记者尤步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从农村全面转向城市 B. 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形成 D. 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故A、B、C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从题干中“1980年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的信息可知国家政府意识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词语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意思是说农民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所以D项是正确项。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9.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A. 罗马文明渗透有希腊文明特质 B. 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 C. 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 D. 罗马法逐渐演变成为万民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等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渗透有希腊文明的特质。故答案为A项。希腊文明影响力大,不能认为具有侵略特征,排除B项;罗马帝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没有涉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排除D项。‎ ‎10.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认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五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这表明 A. 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 B. 工业革命仅仅发生在英国 C. 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 D. 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 ‎【答案】A ‎【解析】‎ ‎【详解】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说明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故A正确。工业革命的时间是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时间并不短,故D错误。工业革命不仅仅发生在英国,还发生在欧洲其他国家,故B错误。当时的欧洲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解放,故C错误 ‎11.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而刘绪贻先生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新政“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新政 A. 根本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C. 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 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的繁荣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是指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故B项正确;“根本改变”说法过于绝对,故A排除;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但不能说解决了,故C排除;罗斯福新政没有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的繁荣阶段,故D排除。‎ ‎【点睛】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12.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这一做法 A. 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果 B. 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半文盲 C. 确立了工农主人翁地位 D.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新中国注重工农教育,这与新中国政权特征有关,因为新中国政权属于人民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作主,故D项正确。注重工农教育不能体现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故A排除;当时还没有消灭文盲半文盲,故B排除;不能说注重工农教育就是确立工农主人翁地位,故C排除。‎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已命运的主人,成为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草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工人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权学说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国70年来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1)相同:①革命方式:都实践了用暴力革命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②意义: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都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 ‎ 不同: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俄国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2)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通过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革开放以来,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经济体制方面:通过“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③分配制度方面: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建立起按劳分配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④工业化成就:建国初期,随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工人运动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俄工人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主要指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相同点可以从革命的方式、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借鉴进行分析;不同点可以革命的结果、是否有无产阶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是否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进行指导。‎ ‎(2)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可以分别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经济体制方面、分配制度方面和工业化成就进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考察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涉及知识点较多,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时期经济建设成就。‎ ‎【点睛】1‎ ‎、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十月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虎门销烟之后,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长驱直入进攻北方沿海,林则徐先被降为四品卿衔,然后又被充军发配伊犁,途中遇黄河泛滥,遂奉旨协助冶河救.灾1845年开始,道光帝重新起用林则徐,相继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在陕西时,林则徐一方面开仓赈灾,一方面镇压回民起义,大力剿杀“刀客”叛乱,维护一方稳定,加强统治秩序。在任云贵总督时,他镇压了云南回民起义和各种反清起义、暴动,并提出整顿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1850年,威丰帝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起义,林则徐上任途中病逝。‎ ‎——整理自《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提供了林则徐在近代的生平记录,蕴含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 启示: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内忧外患严重。‎ 说明:林则徐屡次被皇帝调派镇压各地反清起义,说明近代在清政府封建专制的压迫下多地方社会动荡不安,显示出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统治秩序十分不稳定,给封建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是晚清政府的内忧表现。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人民受到外来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经济上被西方侵略剥夺政治上被西方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夺去了许多特权,中华民族与西方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外患的表现综上所述,由于清政府的反动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内忧外患加剧。‎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详解】本体属于典型开放试题,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于提取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如依据材料中“广州禁烟”“一方面镇压回民起义,大力剿杀“刀客”叛乱,维护一方稳定,加强统治秩序”“镇压了云南回民起义和各种反清起义、暴动”的信息从“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内忧外患严重”提取观点;论证依据所学从林则徐屡次被皇帝调派镇压各地的反清起义可以看出当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依据鸦片战之后中国社会性质、经济结构以及思想变化等视角分析社会矛盾的变化,最后总结观点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二战后,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肯尼迪就任总统后,大胆地提出历届政府尽量回避的种族歧视问题,他认为种族歧视造成了“家中不和和我们在国外说话理亏”,这有损于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总统继承了他在民权方面的努力,把民权运动推向高潮,并取得了重大成果。1964年民权法规定黑人可以与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场所和其他公用设施;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保护黑人的选举权;给黑人以平等的就业机会。1965年的民权法要求给全部美国人以实际的选举权。1968年通过的《开放住房法》规定在出售或租赁住房时不得有种族歧视行为。三个民权法隶的通过对消除种族歧视无疑是起了重大作用,但黑人的生活处境却依然远未与其他美国人平等。‎ ‎——摘编自王伟《民权法案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民权法案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黑人民权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原因:美国种族歧视问题长期存在;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种族问题影响了国内和谐;种族歧视有损美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维护其“世界领袖”地位;领导人锐意改革;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2)评价:改善了黑人的社会处境,提高了其政治地位;促进了美国政治的进步(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声誉,维护外交利益;改革没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平等,平权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二战后,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可知黑人民权运动兴起;根据材料“历届政府尽量回避的种族歧视问题”可知美国种族歧视问题长期存在;根据材料“家中不和和我们在国外说话理亏”可知种族问题影响了国内和谐;根据材料“这有损于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可知不利于维护其“世界领袖”地位;根据材料“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总统继承了他在民权方面的努力,把民权运动推向高潮,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可知领导人锐意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亚非拉等地殖民地解放运动为争取人权和民族独立的影响等。‎ ‎(2)评价:结合民权法案出台的原因,考生可从美国黑人民权改革对黑人地位的提高、民主制度的完善、对《人权宣言》思想的传承、国内社会稳定和国际形象的角度作答。‎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成立了由莫洛托夫等组成的委员会,研究各国对待事变的态度。然而,该委员会却只能过世界各大报刊上与此事变有关的报道来了解事态发展。两天后,莫洛托夫向斯大林呈交一份事态简报,认为西方列强都未采取积极态度,日本则可能为出兵北满寻找借口。9月23日,斯大林在接到简报仅一天后,就立刻得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并不认为日本当局计划通过式力手段彻底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他甚至怀疑日本的行动很可能是“根据与所有或某些大国的约定,在扩大或加强在华势力范围基础上进行的”。基于此,斯大林进一步指出苏联“不能进行军事干涉,外交干涉现在也不合适”。‎ 随着伪满洲国的正式成立,莫斯科才逐步意识到放任日本在东北行动的严重后果。在彻底控制东北后,日军立刻开始进一步大举增兵,时至1932年,日苏军力在远东地区的平衡逐渐被打破。‎ ‎——摘编自沙青青《九一八事变前后苏联对日政策再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推行“不干预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对日政策造成的后果。‎ ‎【答案】(1)原因:缺乏准确情报,苏联当局对事变性质的严重误判;苏联遭外交孤立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害怕干预会导致欧美列强的不满,从而威胁国家安全;对日本的轻视。‎ ‎(2)后果:进一步刺激日本侵略野心,加快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步伐;加快了中国东三省的沦亡;日苏在远东的平衡逐渐被打破,日本对苏联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解析】‎ ‎【详解】(1‎ ‎)材料“该委员会却只能过世界各大报刊上与此事变有关的报道来了解事态发展”“得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并不认为日本当局计划通过式力手段彻底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表明缺乏准确情报,苏联当局对事变性质的严重误判,以及对日本的轻视;材料“根据与所有或某些大国的约定,在扩大或加强在华势力范围基础上进行的”可知害怕干预会导致欧美列强的不满,从而威胁国家安全;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遭外交孤立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2)材料“在彻底控制东北后,日军立刻开始进一步大举增兵” 表明进一步刺激日本侵略的野心,加快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步伐,并加快了中国东三省的沦亡;材料“日苏军力在远东地区的平衡逐渐被打破”表明日苏在远东的平衡逐渐被打破,日本对苏联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詹姆斯门罗,美国第5任总统。从1787年起,美国就批准宪法问题分裂成两个不同的政治派别。门罗积极支持以杰斐逊为首的、反对批准宪法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当时称之为反联邦派,以抗衡汉密尔顿为首的、拥护批准宪法的大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集团的保守派当时称之为联邦派。在对外政策上,汉密尔顿坚持执行亲英政策,门罗则追随杰斐逊,主张摆脱英国政治和经济的羁绊,坚持反对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杰伊条约,并大力宣扬法国革命,提倡与法国保持友好关系。‎ ‎1816年门罗当选总统,在政治上坚持推行折中调和的方针。为了团结联邦派,曾南北周游,使两派没有分裂,在一定范围内趋于合作,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和睦时期”。‎ ‎1823年,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这就是《门罗宣言》,提出“在已经获得、并维护自由独立情况下的美洲大陆各国,今后不得被任何欧洲列强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受到拉丁美洲各国的欢迎。‎ ‎——摘自朱庭光主编《世界历史名人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门罗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门罗宣言》的作用与实质。‎ ‎【答案】(1)政治主张:反对批准宪法反对联邦主义;外交上反对亲英,主张亲法;执执行折中主义,调节国内不同政治派别;提出门罗宜言》强调美洲独立 ‎(2)作用:有利于防止欧洲对美洲的干预,实现美洲的独立性;拉近美国与其他美洲国家的联系,有利于美国提出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实质:把美洲国家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门罗的政治主张和《门罗宣言》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门罗的政治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门罗积极支持以杰斐逊为首的、反对批准宪法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倡与法国保持友好关系”“在政治上坚持推行折中调和的方针”“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门罗宣言》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受到拉丁美洲各国的欢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有利于防止欧洲对美洲的干预、拉近美国与其他美洲国家的联系等方面来回答。联系所学可以看出,其实质是把美洲国家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