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30两次工业革命(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30两次工业革命(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 ‎ 两次工业革命 作业时间:  月  日 ‎1.在17到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 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答案:D 解析: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要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才引发,材料时间不对,故A项错误;据材料“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可得出这些措施是在英国本土进行的,不属于对外的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17至18世纪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故C项错误;“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这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条件,故D项正确。‎ ‎2.一首流行于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我们聚积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歌中反映的现象(  )‎ A.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 B.说明英国国际贸易遭遇严重挑战 C.客观上加速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 D.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我们聚积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有利于近代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从而推动英国近代化进程,故选C项,排除D项;题干所述时间还未发生工业革命,故A项不符合史实;17世纪末英国的国际贸易正处于繁荣时期,故B项不符合史实。‎ ‎3.‎ 下表是1851年与1755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1851=100)。这表明英国(  )‎ ‎1755年 ‎1851年 增幅%‎ 农业工人 ‎65.46‎ ‎100‎ ‎52.8‎ 非熟练工人 ‎47.54‎ ‎100‎ ‎110.3‎ 熟练工人 ‎56.29‎ ‎100‎ ‎77.7‎ 白领阶层 ‎23.93‎ ‎100‎ ‎178‎ 所有工人 ‎42.78‎ ‎100‎ ‎134‎ A.经营方式改变 B.贫富差距缩小 C.产业结构变化 D.消费水平提高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各类工人的工资增幅,体现不出经营方式的改变,故A项错误;从表格各类工人工资增幅相差较大,不能反映出贫富差距缩小,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业工人工资增幅远小于工人,故反映出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消费水平提高,故D项错误。‎ ‎4.英国殖民当局于1849年在印度修建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之后组建一批铁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据统计,1871年为5 077英里,1881年为9 891英里,1891年为17 564英里,1901年为23 571英里,1913年为34 656 英里。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助于维护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C.印度工业革命的内在发展需求 D.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英国国际金融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在罗斯福新政以后,这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符,故排除A项;结合这一时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对印度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显然有利于英国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国际金融地位的稳固,故B项正确;英国把印度作为其殖民地是出于自身考虑,故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来源而非巨大动力,故D项错误。‎ ‎5.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 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他是与出身最高贵和出生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最准确的历史解释是,当时英国(  )‎ A.海外殖民掠夺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B.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C.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D.国内外贸易推动工业革命的完成 答案:B 解析:题干时间限定为18世纪,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即将开始,这对整个英国社会是一个巨大冲击,人的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政治与社会地位,社会面貌正在发生变化,故选B项。‎ ‎6.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倍左右)‎ 年份 ‎1870年 ‎1890年 ‎1910年 商品输出(单位:万金镑)‎ ‎199.6‎ ‎263.5‎ ‎430.4‎ 资本输出(单位:万金镑)‎ ‎51.2‎ ‎101.3‎ ‎207.1‎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  )‎ 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 ‎ 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 ‎ 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 答案:C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出经济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提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两种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故D项错误。‎ ‎7.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答案:B 解析:英国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故C项错误;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 ‎  部门 年份  ‎ 棉织品 煤 生铁 汽船 毛织品 人口 ‎1750‎ ‎1‎ ‎1.0‎ ‎1.0‎ ‎-‎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4‎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2.2‎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 ‎7.2‎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答案:B 解析:表格强调的是纺织、钢铁、煤炭等新兴的工业导致人均产出的增加,故选B。材料强调新兴工业的作用而非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作用,A项错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而本题考查的是前两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9.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 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 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答案:C 解析:由时间“1901年”可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主要是美国创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故C项正确;“相对论”是20世纪上半期才出现,故D项错误。‎ ‎10.从工厂制到股份公司制,从个人所有及合伙制到行业垄断的形成,工业化又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  )‎ A.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培育了科技为先导的经济理念 C.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促进了近代化城市的逐渐兴起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发展阶段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A项错误;培育了科技为先导的经济理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B项正确;推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化城市的逐渐兴起,故D项错误。‎ ‎11.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  )‎ A.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 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 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 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劳动分工,故A项错误;“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句话体现出了科技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商品的作用,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故D项错误。‎ ‎12.‎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答案:D 解析: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出现于二战之后,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颁布法律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据传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摘自新华网《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为此,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在立法方面较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1876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生活条件,包括改变居住环境、消除环境污染等。这些要求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逐步的解决。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包括很多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对环境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此,英国通过10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 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中英两国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原因。‎ 答案:(1)中国: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干预污染治理;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2)原因:政府重视;立法保障;工人阶级的斗争和努力;有识之士推动;工业革命推动国力增强;科技进步提供手段。‎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对比表(1890—1910)‎ ‎1890年 ‎1910年 英国 ‎145‎ ‎171‎ 德国 ‎71‎ ‎112‎ 法国 ‎36‎ ‎47.9‎ 奥匈帝国 ‎19.7‎ ‎29‎ 俄国 ‎10.9‎ ‎30‎ 意大利 ‎4.5‎ ‎5‎ 注: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其中两个有关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论证。‎ 答案:信息一: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都得到了发展。‎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以煤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量的增长意味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表格中所列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都得到了增长,也就说明各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信息二: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以煤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量的多少意味着工业化程度的不同;表格中所列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极不平衡,也就说明工业化的发展程度不平衡。‎ ‎(注:此材料信息丰富,若答德国工业化发展最迅速、意大利工业化程度最低等,或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