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上)高二期中试卷 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2.“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 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 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 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 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封建”均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的分封,以血缘关系来维护统治,反映出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项正确。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衰亡的根源,与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宗室拱卫专制王权”,排除B。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封建体制日趋完善,排除D。‎ ‎3.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 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 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 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 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可知,材料强调在官僚政治下,不会出现分封制时代的地方割据现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三司使是宋朝管理财政的,不是行政首脑,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少数民族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要削弱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 ‎4.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秦朝 A. 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 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 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 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等十余种”可知,有关经济的法律在秦朝法律中占很大比重,反映出秦朝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关于经济的法律占很大比重,无法体现“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秦朝仍然实行重农的政策,C错误;材料信息只是反映秦朝关于经济的法律占很大比重,无法体现“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等十余种”分析解答即可。‎ ‎5.下表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次)。‎ 汉高祖(汉高帝)‎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晋书》‎ ‎22‎ ‎7‎ ‎1‎ ‎20‎ ‎《北史》‎ ‎7‎ ‎6‎ ‎3‎ ‎《隋书》‎ ‎21‎ ‎19‎ ‎3‎ ‎17‎ ‎《宋史》‎ ‎16‎ ‎1‎ ‎14‎ ‎《金史》‎ ‎7‎ ‎5‎ ‎1‎ ‎《明史》‎ ‎11‎ ‎6‎ ‎1‎ ‎8‎ 合计 ‎84‎ ‎44‎ ‎5‎ ‎63‎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汉高祖对汉朝的历史贡献最大 B. 汉景帝在汉代诸皇帝中影响力最小 C. 汉武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深刻 D. 晋代因崇尚统一而比较欣赏汉武帝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历史文献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详解】根据统计数据汉高祖被不同时期的正史提及次数最多,汉景帝被提及最少,但以出现的频率来判断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故排除A和B。D项表述有误,故排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巩固大一统。重用董仲舒改造儒学,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推行察举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C项表述科学,故选C。‎ ‎6.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而不是加强皇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而是强调“政事堂”的出现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排除B。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并不是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排除C。‎ ‎7.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自唐太宗在修《氏族谱》时规定“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 B. 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 C. 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 D. 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 ‎【详解】根据材料自唐太宗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可以得知,由于唐科举制是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而不在像九品中正制那样以门第为标准,这进一步削弱了士族的势力,故选B。选官标准有了变化,但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故排除D。C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点睛】汉至唐朝的选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 朝代 选官的依据 察举制 汉代 品行即孝廉主要途径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门第(不注重才能)‎ 科举制 隋朝至清朝 考试成绩 ‎8.毕士安是某朝抵抗派宰相。乾德四年考中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咸平中,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先后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毕士安所处的朝代为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削弱相权,增设参知政事分散丞相的行政权,故毕士安所处的朝代为宋朝,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9.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 A. 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 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 C. 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 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可知,宋朝为了防止军队成为将领的私人武装,最高军事长官都由文职官员担任,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过度集中军权,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故A正确;北宋最高军事长官都由文职官员担任,并非文职官员具有军事理论水平,所以未必能提高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削弱军事将领权力、集中兵权的措施,并非是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排除C;北宋为了分割相权,设立枢密使,故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联系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分析解答。‎ ‎10.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 A. 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 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 C. 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的特点、影响。‎ ‎【详解】元行省制下地方官员有“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但受中央制约,以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选择D。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互相牵制,与元朝无关,故排除B。地方权力受中央制约,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故排除C。‎ ‎【点睛】元朝的行省制度 ‎1.元朝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2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里”, 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 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区)。‎ ‎2.与中央的关系:‎ ‎⑴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利时受中央的节制,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⑵各行省重大军政事务,必须报呈中书省;军政要务,报呈枢密院。‎ ‎3.行省制度的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1.北大哲学系何怀宏认为:“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B.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C.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权力分配的标准”是“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看出,选官是以门第族望为标准的,材料又说“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可见是向科举制转变,故选A。汉朝的察举制是以品行即孝廉主要途径为标准,故排除B和D。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材料未涉及,故排除B和C。‎ ‎【点睛】汉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朝代 选官的依据 察举制 汉代 品行即孝廉主要途径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门第(不注重才能)‎ 科举制 隋朝至清朝 考试成绩 ‎12.‎ ‎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 B. 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C. 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 D. 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中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力不断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不断加大说明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六部直属皇帝,故AC项错误;内阁首辅没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内阁权力增大的实质即可。‎ ‎13.消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会议权限逐渐削弱。由此可知 A. 清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较大制约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的权力 C. 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 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 ‎【答案】A ‎【解析】‎ 材料“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说明清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较大制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六部的关系,排除B;C中的“避免了”太绝对,排除;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14.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 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 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 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 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廷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军机处的特点。‎ ‎【详解】根据材料军机处“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得出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选C。而不是政府的执行力和规范化,故排除A和B。D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点睛】清朝军机处的职权: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旨意拟写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影响:①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权合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到了顶峰。‎ ‎15.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 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 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 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粟的收获量要远远高于欧洲粟的收获量,主要由于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B项正确。同时期的中西方农业经营方式基本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排除A。6世纪时,我国农业生产尚未出现曲辕犁,排除C。南宋时期,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以中西方农业收获量进行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结合精耕细作的内容分析材料即可。‎ ‎16.清人秦荣先《上海县竹枝词》写道: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直唤娇娘帮出力,汗淫粉颊赛红霞。这里的“踏车”‎ A. 推动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B. 利用水力提高了农田抗早能力 C. 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D. 表明灌溉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详解】根据材料“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可见是指灌溉工具翻车,依靠人力,故排除A和B,选择D。材料中不能获取C选项的信息,故排除。‎ ‎【点睛】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朝代 三国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灌溉工具 翻车 筒车利用水力灌溉 高转筒车利用水力灌溉 风力水车利用风力灌溉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汉朝时期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17.《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 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C. 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 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故A项正确;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写实风格,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故C项错误;唐朝丝织技巧高,以轻巧高深著称,‎ 借接收了波斯的织法跟图案作风,故D项错误。‎ ‎18.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 A. 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 B. 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 C. 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 D. 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 ‎【答案】D ‎【解析】‎ 兴修水利固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材料没有抑商的信息,排除A;材料的主旨是关于水利工程由来与过程及治理方策,没有体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排除B,选D;材料没有提到江南水利工程,排除C。‎ ‎19.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国家收入中,钱的数量逐年上升,而谷物和布帛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收入减少,而是强调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钱币收入增加,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信息,且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D。‎ ‎20.‎ ‎“俺娃亲,俺娃蛋,俺娃长大了捏兰炭,捏不回兰炭吃不上饭”。“俺娃蛋,俺娃亲,俺娃长大了走关东,深兰布,佛头青,虾米海菜吃不清(罄)”。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祁县、太谷一带的婴儿摇篮曲,反映了祁县、太谷一带,民风崇尚 A. 鼓励务农,艰辛但温饱 B. 鼓励经商,艰辛但富足 C. 提倡务农,艰辛且不温饱 D. 反对经商,艰辛且不富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山西祁县、太谷一带的婴儿摇篮曲”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山西祁县、太谷的民谣体现了民众从小就培养孩子崇尚经商意识,不畏艰辛,以获得将来生活的富足,B项正确。材料强调山西祁县、太谷一带,民风崇尚经商,而不是鼓励务农,排除ACD。‎ ‎21.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 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以后完成,材料中体现出南宋之前和之后审美观的变化,体现出经济区位变迁影响审美变化,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君主专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错在各地区审美的变化,但是并没有说这种差异已经消除,故C项错误。D项错在并没有证据表明民族文化逐渐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 ‎22.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水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太平州的黄池镇,俗谚有云:“太平州不如芜湖,芜湖不如黄池。”这说明,南宋时期 A. 江南市镇己出现城市化特征 B. 商帮的出现带来了市镇经济的繁荣 C. 江南市镇专业化分工较明显 D. 坊市界限打破带动了江南市镇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南宋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说明江南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特征,材料后半部分描述了地方市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故A项正确。商帮的出现是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地方市镇城市化,不是专业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分析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故D项错误。‎ ‎23.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 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 区域之间市场需求有很大不同 D. 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方市场,故D项正确。 材料中商品交换突破了区域之间,并不是论述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两地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商品交换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说明市场需求的问题,故C项错误。‎ ‎2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田制”指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主要是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也就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也有利于农业的恢复与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该土地制度是北魏时期开始实行的,不选A;该土地制度只是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而非把全部土地平均分配,不选B;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土地兼并现象是不会消除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均田制是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始于北魏,北齐、北周、隋、初唐时均沿此制。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计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25.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C.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D.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B ‎【解析】‎ 材料“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表明清政府比较重视海关税收的征收,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清政府的重要财源,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禁止”;设立广州十三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C项错误;广州十三行的设立是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 ‎26.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 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 B. 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 C. 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详解】材料中。孙吴政权建立后由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所以,“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这是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这种做法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D。A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排除。B和C表述错误,故排除。‎ ‎27.“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这一主张属于 A. “仁爱”的思想 B. “兼爱”的思想 C. “礼治”的思想 D. “尚贤”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材料大意为“爱人必须待尽爱天下之人才为爱人,而不爱人,即只要不爱一个人就为不爱人”由此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要爱尽天下之人,体现了“兼爱”的思想,B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符;CD均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思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的理解,并结合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 ‎28.《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 “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B.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D. “不语怪、力、乱、神”‎ ‎【答案】D ‎【解析】‎ 孔子对楚昭王有病后拒绝祭祀河神的行为大加赞赏,这和他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是相一致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不语怪、力、乱、神”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故D 项正确;“获罪于天,不可祷也”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故A项错误;“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反映了孔子重视祭祀祖先的思想,故B项错误;“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强调继承先王的品德,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和孔子的赞扬“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 ‎29.《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是荀子,故B项错误;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道家的主张,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选项中各自的个性,进行排除即可。‎ ‎30.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构想都具存创新的性质 B. 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 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 D. 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依据材料得出结论,属于创新题。‎ ‎【详解】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制,这是他思想保守的地方,故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突出“人”的作用,选D。同样,材料不能得出B的结论,故排除。C表述错误,故排除。‎ ‎【点睛】百家争鸣⑴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即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分封制为代表的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经济上表现为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社会需要大量劳动力,“人”的作用凸显。正常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②“士“阶层活跃,受重用。 ③ 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⑵历史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③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31题18分,32题25分,33题12分。共5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从军机处设立的本意看,军机处是中枢机构的一个值班制度。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内阁大臣便不能为皇帝方便地使唤;皇帝也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这样势必会出现在皇帝与内阁之间难以随时配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启用了近臣作为御前班子,入值内廷,也就成为一条现实的途径。‎ ‎——据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释“明朝的教训”并概括军机处设立的原因。‎ ‎【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宦官参政,妨碍甚至控制内阁(写“明代政治日益黑暗”亦可得分);解决皇帝与内阁难以随时配合的问题;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解析】‎ ‎【分析】‎ 本题从明地方制度和清军机处两处考点来考查古代政治制度。‎ ‎【详解】(1)根据材料“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和“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可以得出改革的原因是由于地方行政效率地下,互相“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改革就是为了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可见地方行政制度设置是因地制宜的。‎ ‎(2)根据材料“皇帝与内阁之间难以随时配合的问题” 如何解决呢?明朝“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而导致明朝宦官专权,妨碍甚至控制内阁。根据材料“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启用了近臣作为御前班子”得出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课本找到设立军机处的原因。‎ ‎【点睛】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⑴设立:①时间:清雍正帝时在宫内设置; ②开始目的:为了处理西北军务。‎ ‎⑵职权: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旨意拟写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⑶影响:①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权合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到了顶峰。‎ ‎③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 ‎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民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的商业发展状况和商业政策。‎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答案】(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战国时战争不断,商业影响兵源 ‎(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3)状况: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监管;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详解】(1)根据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可以得出:孟子的态度是主张农商平等,根据材料“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 可以得出:商鞅是主张重农抑商。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原因。‎ ‎(2)根据“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得出措施为“征收资产税”。根据“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得出措施是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根据材料“‎ 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得出目的。‎ ‎(3)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根据课本内容可以得出,根据材料“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可见宋重视商业。‎ ‎(4)从材料一中孟子的农商平等到商鞅的重农抑商,从材料二汉武帝抑商到材料三宋发展商业,可见古代商业政策是变化的。但重农抑商是基本经济政策。‎ ‎【点睛】重农抑商 ‎⑴基本含义:中国封建社会重视传统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打击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措施。‎ ‎⑵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⑶“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 ‎⑷实施:①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 ‎②汉、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明太祖、雍正帝等),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⑸“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①积极作用:A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维护了封建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积极作用为主。‎ B从根本上来说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的。 ‎ ‎②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消极作用为主。它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的重要因素。‎ ‎33.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孝弟(悌)也。其余思想主张可从治国理论上归结。‎ 第(2)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二主要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结。‎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