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60分)‎ ‎1.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B.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 C.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天灾人祸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2.“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 ‎3.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 ‎ 北宋 ‎ 北方人数(个) ‎ 北方所占比例 ‎ 南方人数(个) ‎ 南方所占比例 ‎ 前期 ‎ ‎278 ‎ ‎84.5% ‎ ‎51 ‎ ‎15.5% ‎ 中期 ‎ ‎274 ‎ ‎63.9% ‎ ‎155 ‎ ‎36.1% ‎ 后期 ‎ ‎121 ‎ ‎40.3% ‎ ‎179 ‎ ‎59.7% ‎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4.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 A.政府对工商业基本政策的改变 B.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5.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陶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白瓷   ②青花瓷   ③唐三彩   ④粉彩瓷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6.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 A.封建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C.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没落                        D.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7.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材料说明(  )‎ A.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8.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10.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④西学传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这些情况 A. 最早发生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后 B. 反映了上海近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半殖民化 C. 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 D. 揭示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2.《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  )‎ A.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                    B.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D.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3.“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开始大量购买亚洲的辣椒、丝绸和其他物品。然而,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美国历史教科书中这一记述其目的是想论证(  )‎ A.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B.亚洲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D.亚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14.十六世纪中叶,英国商人采取了联合起来向外冒险的方式。他们建成了一些特许公司,即获得女王特许的、由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去垄断某一地区的市场。如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经营东方的贸易等。推动这一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 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15.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 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 ‎16.“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理解准确的是(  )‎ A.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7.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 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 ‎ ‎18.“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包括获得北美新法兰西 C.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 D.英国对拒绝其“意愿”的中国使用武力并割占香港 ‎19.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农作物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用权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983年4月,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B.这可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移的解释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 ‎21.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发展(  )‎ A.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B.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C.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                D.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2.《全球通史》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不包括(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 ‎2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24.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25.以1851年到1911年,中国民间或官方参加了大大小小80余个国际博览会,并于1910年举办了略带国际性质的南洋劝业会,成功吸引了全国22个行省和14个国家及地区参展,展会特设专门展陈外国轻工、农副、工艺、美术等商品的参考馆。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全力追赶西方    B.主动融入世界     C.重视兴办实业    D.维护国家权益 ‎26.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 A.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                        D.中国军事工业的前世今生 ‎27.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  ) ‎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的促进   ③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鲁迅曾精辟地指出过:“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点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之一是(  )‎ A.土洋并存            B.全盘西化             ‎ C.返璞归真            D.等级分明 ‎29.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的援建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许多新兴项目先后投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偏重沿海地区、內地稀少的状况。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建设(  )‎ A.完全由苏联援建                                    B.调整了工业布局 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结构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了,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 A.设立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材料阅读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22分)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 材料二 ‎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4分) ‎ ‎ ‎ ‎(2)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3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 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 请回答: ‎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4分) ‎ ‎(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 ‎(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8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认为古代小农辛苦耕作,受到水旱灾害以及暴政的影响,收获甚微,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小农辛苦劳作但受到自然灾害和暴政的影响,故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天灾人祸导致农民贫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与“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不符,故A项错误;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清国农村民间自治的状况,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故C项正确;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与材料“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可知北方和南方的比例不断变化,因此不能说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北宋时期我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故B项错误;北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因此导致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的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C项正确;北宋前期,北方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明显多于南方,故D项错误。‎ ‎4.【答案】B ‎ ‎5.【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期出现白瓷,元代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唐三彩是唐朝的陶器代表,清代出现粉彩瓷,故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选择C项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郑板桥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而且他对画的价格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反映了绘画的商业化趋势,画家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故选B项;郑板桥的个人行为代表不了封建文人的思想意识,排除A项;绘画的商业化趋势反映不了科举制的没落,排除C项;绘画的商业化发展反映不了清代社会风气的变化,排除D项。‎ ‎7.【答案】B ‎ 【解析】题干提及的是海外白银流入中国,非外来货币干扰资本市场,如银行、证券等,故A项错误;题干中反映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结合所学是新航路开辟后,由于古代中国手工业、商业占有优势,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是在1840年以后,故C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物价飞涨,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海禁是严格禁止不是断绝,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闭关锁国而非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外贸易而非民间贸易,故C项错误;由材料“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可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D项正确。‎ ‎9.【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可以看出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故B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文明演进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相关的史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依据文明史观及所学知识可知,当两种不同的文明相撞时,两种文明必然会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又会融合。西方工业文明是先进的,而当时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必然会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冲突中又会融合。近代中国人们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①项不符合史实,中国仅仅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据上,排除ACD。故选B。‎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通装水管,饮濯称便”等,材料主旨体现的就是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渐进(从不认可到认可、推崇)过程,D符合题意;A材料本身未能体现,排除;B属于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C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故选D。‎ ‎12.【答案】B 【解析】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在中英《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清政府谈判代表丝毫不懂得近代外交技巧的运用,故A项错误;在1840年前后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中国,是根本无力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进行市场竞争的,耆英所谓的沾沾自喜不过“天朝上国”又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罢了,故B项正确;耆英的沾沾自喜和懵懂无知,恰恰是没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中被迫放弃而非主动放弃的,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欧洲人口迅速增长,与1400年左右欧洲历史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海禁、闭关锁国并未根本上影响到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 ‎,结合所学,土耳其帝国崛起阻断了中西方的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目的在于表明东西方贸易受阻,重新寻找新的贸易之路的必要性,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十六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故A项错误;英国于1689年成立君主立宪制,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十六世纪中叶”,与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十六世纪中叶”,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拓展时期,故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从图示上看,欧洲的工业品在三角航程的开端,其目的地在非洲,且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欧洲刚刚开始,故A项错误;三角航程有着非常高的利润,充满了血腥和掠夺,加速了欧洲原始积累的进程,故B项正确;通过三角航程的示意图可以看出,非洲的劳动力并没有运往欧洲,而是直接运到了美洲,无法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工业革命后,而三角航程主要盛行于工业革命前,故D项错误。‎ ‎16.【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时代使世界日益联结,与材料中“曙光”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所体现的殖民掠夺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体现的是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与材料中“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不符,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C 【解析】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不符合,故A项错误;据所学,英国在北美殖民扩张获得北美新法兰西是在17世纪,故B项错误;据材料“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和“19世纪中期”得出19世纪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故C项正确;据所学,英国对中国使用武力并割占香港岛而不是香港,故D项错误。‎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种族融合,与材料中“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 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表明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故B项正确;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并非“彻底结束了”贵族制度,故C项错误;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与材料中“工业革命后”不符,故D项错误。‎ ‎22.【答案】D 【解析】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资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3.【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是是否革命标志,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留长辫子被认为是“满奴”,是清朝的象征,而辛亥革命后开始剪辫,体现了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革,故C项正确;“断发”使得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人们观念的改变,但并不能以此就说明所有的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有点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 ‎2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851年到1911年,中国民间或官方参加了80余个国际博览会,又在1910年举办了略带国际性质的南洋劝业会,特设专门展陈外国轻工、农副、工艺、美术等商品的参考馆,反映了中国在主动参与国际交流,故选B项;注重交流并不能体现中国在全力追赶西方,且与1851—1911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重视实业是在1895年甲午战后,时间上与“1851年到1911年”不符,排除C项;主动参与国家交流并非遭受外国侵略,故与维护国家权益无关,排除D项。‎ ‎26.【答案】A 【解析】洋务派创办汉阳铁厂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企业之一,张謇的大生纱厂也是采用近代化大机器生产的轻工企业,新中国运用大机器制造了首批汽车,是重工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故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故A项正确;新中国不属于近代中国时期,故B项错误;洋务企业和新中国企业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故C项错误;洋务派创办汉阳铁厂和张謇的大生纱厂不是军事工业,故D项错误。‎ ‎27.【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中诗句,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当时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①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故②正确;民国初期国人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③正确;官僚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8.【答案】A 【解析】“自油松片以至点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体现土洋并存,故选A项;“油松片……独轮车”体现本土保存了,排除B项;材料体现中西结合,并非返璞归真,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等级问题,排除D项。‎ ‎29.【答案】B 【解析】苏联援建的是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完全”一词不对,故A项错误;题干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偏重沿海地区、內地稀少的状况”,近代中国的工业集中在沿海一带,内地工业薄弱,故B项正确;合理的工业结构是指轻重工业比例改善,题干未提及,故C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奠定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故D项错误。‎ ‎3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建立于1980年,这显然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于1984年,故B项错误;我国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之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换言之,南方讲话是党的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于1994年,也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D项错误。‎ ‎31.【答案】【答案】(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军事工业;商品与市场联系少;对外国有很大依赖性。(6分) ‎ 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分) ‎ ‎(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较快,行业大大增多;轻工业发展较快,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企业分布不均衡,集中在东南沿海和通商口岸。(4分) ‎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6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封建官僚们主持”得出封建政府主导,据“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得出侧重发展军事工业,据“不但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得出商品与市场联系少和对外国有很大依赖性。第二小问影响,要结合所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起步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近代民族工业所起的作用,从而作答。 ‎ ‎(2)材料二图中显示了民族工业兴起的地点、行业结构、分布、数量等,概括这些特点作答。 ‎ ‎(3)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对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对比说明与讨论,说明了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作答;第二小问原因,材料三中还说明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三个原因,一是没有钱,无法从别国购买发展工业需要的设备,二是西方世界的禁运和封锁,三是国防工业发展也需要重工业作为基础,另结合所学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的经验,就可以得出原因。‎ ‎32.【答案】(1)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 ‎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附庸;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6分)‎ ‎(3)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解析】本题以全球史观考查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发生后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结合相关所学回答。第(1)问较常见,要求回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按所学知识分成三个阶段来回答。第(2)问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角度回答。第(3)问回答世界市场的影响时,需注意问题中对世界、欧美和亚非拉这一要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