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周的宗法体系中,天下的大宗是 A. 周王 B. 卿大夫 C. 鲁国国君 D. 士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诸侯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鲁国国君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卿大夫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士,他们对卿大夫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权力由皇帝向群臣转移 C.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趋势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汉)坐而论道”、“(宋)站议时政”、“(清)跪受笔录”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皇权的不断加强,相权的不断削弱,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臣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权力向皇帝转移,不是权力向群臣转移;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臣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郡县制 B. 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标准之一,故从材料中郭巨埋子而“被荐举为孝廉”可以得出是汉代的察举制,故C项正确;A项是秦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是隋朝设立的选官制度,排除。‎ ‎4.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对先秦分封制的继承 B. 都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C. 都完全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社会因素 D. 都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和行省制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二者的实施都是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对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与调整,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郡县制和行省制是对先秦分封制的否定;B选项错误,两者都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不是君主专制;C选项中“完全”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故答案为C项。A项,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而不是汉朝统治者,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明朝而非唐朝,排除;D项,题干强调的是明朝废丞相,排除。‎ ‎6.“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B. 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D. 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根源皆在希腊”信息可知,这说明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强调的是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关系,没有涉及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这个家庭可以投几票?‎ A. 1票 B. 2票 C. 3票 D. 4票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公民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邦成年男子组成,他们有资格参与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力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所以这个家庭中只有男主人是公民,可以投1票,因此A选项正确。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都不属于公民,没有投票权,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上述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 仅仅维护贵族的利益 B. 适用于全体罗马公民 C. 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 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 ‎【答案】D ‎【解析】材料“……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偿付300阿司罚金;……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误在“仅仅”;材料没有体现出《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维护私有财产,故C项排除。‎ ‎9.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这说明德意志 A. 统一前后政治制度没有变化 B. 议会从属于普鲁士王国 C. 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 D. 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德意志统一后,大臣直接听从于皇帝而不是议会,这反映出德意志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统一前德意志是君主专制政体,统一后的德意志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发生了改变;B选项错误,德意志议会的确受到普鲁士王国的操纵,但材料并未体现,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德意志议会力量的薄弱;D选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境内存在着政党,如1875年成立的社会民主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2016年4月21日迎来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寿辰,她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下列有关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权利说法错误的是 A. 女王“统而不治”‎ B. 世袭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 王权受法律限制 D. 拥有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世袭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受法律限制,没有实权,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符合题意。‎ ‎11.华盛顿曾形容当时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为解决此问题,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 制定联邦宪法 B. 掀起独立战争 C. 发动南北战争 D. 实施“新政”‎ ‎【答案】A ‎【解析】材料比喻说明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政府的软弱无力,为此要制定宪法确立美国实行联邦制,故A正确;B是美国建国之前;C是解决奴隶制问题;D是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1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B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因此如何防止专制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政体建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他们采用了用分权制衡的办法以防止专制的产生和保持政权的稳定。据材料“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可知,材料符合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故选B;据上分析可知,材料没有体现公民的参与程度和市民的整体素质,A、C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如何保证实现民主,而不是革命的彻底性,D错误。‎ ‎13.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个规定反映了法国 A.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宪法规定不合理 C. 维护共和制度 D. 国家元首无实权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将“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反映了法国维护共和制度,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共和国总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5 年宪法使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B选项错误,该宪法规定的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并非不合理;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国家元首)极大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西方国家总统制的确立过程 B.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C. 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 D. 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虽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不同,如英国和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但不管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治,德意志统一后建立的也是君主立宪政治,不能用来研究总统制的确立过程;C选项错误,美国和法国实行的都是民主共和制,没有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党制度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前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故A项错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君主专制尚未受到严重冲击,故C项错误。故选D。‎ ‎16.下列四个书刊,哪一个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A. B. C. D. ‎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编写的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民报》是1905年创办的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灾难”解读正确的是 A. 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B.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 D. 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故B项正确。清政府主权的部分丧失,故A项错误。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是积极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社会性质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1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D项的表述最全面,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片面,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完整概括,排除A、B、C项。‎ ‎19.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号;C选项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D选项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部分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1926年7月,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此号召有利于 A. 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C.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D. 反抗国民政府的围剿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1926年7月”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此时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打倒列强”、“除军阀”,并推动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这有利于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确立于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此号召直接有利于配合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D选项错误,此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其革命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与国民政府的围剿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1.“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首歌曲描写的最有可能是 A. 国民革命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雪山……草毯”,可联系到长征中的翻雪山、过草地,“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体现了长征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正确。其他选项与歌曲的具体细节不符,排除。‎ ‎22.下表是1927—1930年中国共产党工人党员与农民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导致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7年4月 ‎1928年6月 ‎1929年 ‎1930年7月 工人所占比例(%)‎ ‎50.8‎ ‎10.9‎ ‎7‎ ‎5.5‎ 农民所占比例(%)‎ ‎18.7‎ ‎76.6‎ ‎76.6‎ ‎76.6‎ A. 遵义会议后工作重心转移 B. 城市武装起义的迅速发展 C. 农村土地革命的广泛展开 D. 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期农民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大,超过工人党员的比例。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中国革命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至农村,城市武装起义并非迅速发展,也与表格中农民党员在党员人数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长征胜利完成于1936年10月。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3.1943年1月,美国国会议员倡议,废除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准许华人入境,12月,撤废排华案正式成立。美国废除排华案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促使种族歧视政策走向消亡 C. 有利于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 D. 推动西方战场的胜利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3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中国作为盟国,这促使美国废除排华案,其做法有利于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因这一事件而改变;B选项错误,美国种族歧视政策至今依然存在,变本加厉,并未走向消亡;D选项错误,该措施主要与二战东方战场有关,不能直接推动西方战场的胜利。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北伐战争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工农武装割据 D. 推翻国民政府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十年对峙;“将革命进行到底”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这些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仅符合“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C选项仅符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D选项仅符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为了加强皇权,隋唐王朝在中央设计了三省六部制这一特殊权力架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个部门的长官都可称为宰相,各司其职。这一设计使中国的中央权力部门之间获得了一个有效的运转机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皇权不敢为所欲为,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隋唐时的这一制度为多个朝代所沿用,并延伸出了一些变体。‎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约翰逊,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2004年12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面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3)有人认为,虚位君主的存在“有用”,也有人认为“没用”。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英王的存在有必要吗?说明理由。‎ ‎【答案】(1)作用: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影响后世的官制 ‎(2)特点:公民集体的民主(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过程:梭伦改革奠定民主;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达到顶峰 ‎(3)有必要:英王是国家元首,是英联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增加英国民族认同感;历史沿袭;利于对外关系的维持;符合国情 没必要:英王作用是象征性的,没实际意义;英国王室是国家财政的负担;是旧制度的印证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为了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隋唐时的这一制度为多个朝代所沿用,并延伸出了一些变体。”信息可概括得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信息可概括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过程:结合所学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意义相关所学即可得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回答“有必要”,然后依据材料三中“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信息可从历史传统、英联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民族认同感、维持对外关系和现实国情等方面说明理由。也可回答“没必要”,然后从其没有实际意义、是国家财政的负担和旧制度的体现等方面说明理由。‎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中四个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事件:《南京条约》的签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南京大屠杀;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观点一:是灾难: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点二:是转折点。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开始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理由参考观点一;理由参考观点二。‎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信息结合所学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南京大屠杀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方面进行列举。‎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并说明理由。可同意材料中鸦片战争是灾难的观点,然后从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等方面进行说明,也可同意材料中鸦片战争是转折点的观点,然后从促进西方文化和科技传入中国、促使新思潮萌发和向近代社会过渡等方面进行说明。‎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8月13日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44年春 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8月6日 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近代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对你的启示?‎ ‎【答案】(1)原因:全民族抗战;两个战场的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帮助。‎ ‎(2)现实意义: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奋进与团结;捍卫和平与正义;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等。‎ ‎【解析】(1)依据表格中“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一二·九学生运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开始”、“百团大战”、“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等信息从全民族抗战、两个战场的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帮助等方面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从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主观因素、中国人民抗争胜利的原因等方面说明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