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侯绍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6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A. 颁布“解负令”‎ B. 划分四个选区 C. 划分公民等级 D. 设四百人会议 ‎【答案】C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优势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结论。‎ ‎2. 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③组成“四百人会议”‎ ‎④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解负令的颁布免去了债务奴隶的债务,属于经济措施,与民主政治无关,所以排除①,其他三项都是梭伦改革的政治措施,都有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所以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梭伦改革 ‎3. 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 A. 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 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C.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 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体制”因素,A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不是形成原因,可以排除;B是经济因素,D是文化方面的因素;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小、人口少,便于实行民主政治。这种城邦体制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故选C。‎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 点评: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希腊由于海洋和山峦的阻隔,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4. 如图展示的是古代雅典的轻装步兵,该兵种是当时雅典军队的三大兵种之一。轻装步兵装束简单,手持简易的武器。在梭伦执政时期,轻装步兵主要来源于第四等级,主要是因为该等级 A. 政治地位较高,很少参与作战 B. 交纳赋税太多,无力参与作战 C. 拥有财产较少,所尽义务较小 D. 拥有财产较多,所尽义务较小 ‎【答案】C ‎【解析】根据财产等级制度的规定,第四等级由于拥有财产较少,所尽义务较小,所以轻装步兵主要来源于第四等级,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四等级政治地位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第四等级交纳赋税太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第四等级拥有财产较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下列关于四百人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元老院长老会议的常设机构,具有预审提案、准备决议等职责 B. 实际上掌握了全国的最高司法权 C. 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统治权 D. 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并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统治权,故C项正确,A项错误;民众法庭是司法机构,故B项错误;D项是公民大会的职责,排除。‎ ‎6.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指出,在梭伦的宪法中,第一而且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院申诉的权利。这些举措 A. 避免了专制独裁政治的出现 B. 确立了雅典的司法制度 C. 开辟了主权在民的新路 D. 促进了雅典精神文化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材料“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向陪审法院申诉的权利”反映了雅典制度人身自由、主权在民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强调人身自由和权利的问题,与避免专制独裁政治无关,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雅典的司法制度的确立,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雅典精神文化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 ‎7. 观察下图,图示中的①、②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 贵族、奴隶 B. 平民、君主 C. 贵族、平民 D. 贵族、君主 ‎【答案】C ‎【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梭伦改革的背景,即贵族、平民的矛盾尖锐,故C正确;贵族、奴隶的矛盾并不是梭伦改革的背景,故A错误;当时雅典不是君主制,故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图片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的背景原因出发,结合贵族、平民的矛盾尖锐的背景,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 梭伦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因为 A. 改革措施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 梭伦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足 C. 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D. 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 ‎【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故A错误;梭伦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在他所处的时代比较充分,故B 错误;梭伦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这种“中庸”特点体现了历史局限性,故C正确;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并非历史局限性,故D错误。故选C。‎ ‎9. “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诸侯争霸并不能从生产关系方面体现这一特征,故A错误;百家争鸣,属于思想领域的解放,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商鞅变法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促进了社会转型,尤其从生产关系方面体现这一特征,故C正确;民族融合,也不符合社会转型的题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角度出发,突出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与中原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变法虽晚但后来居上,成为影响最深远、变革最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这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不属于“众多因素”的是 A.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吸取各国变法的经验和教训 C. 以民为本、缓和了阶级矛盾 D.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吸取了各国变法的经验和教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推行法家思想,不是以民为本、缓和阶级矛盾,故C错误,符合题意;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转型的时代发展潮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改革史时做了如下总结,符合史实的是 A. 李悝和商鞅都提倡“赏罚分明”‎ B. 管仲和商鞅都鼓励商业的发展 C. 管仲和李悝都废除了井田制 D. 商鞅和李悝都致力于维护贵族的利益 ‎【答案】A ‎【解析】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都提倡“赏罚分明”,故A正确;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和李悝变法都打击了贵族的利益,故D错误。故选A。‎ ‎12. 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旧贵族 C. 实行以法治国 D. 废除分封制 ‎【答案】A ‎【解析】必须清除“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强调了加强王权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强调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其目的也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改革措施是削弱了旧贵族的权力但并不是消灭贵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以法治国和废除分封制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3. 《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 A.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 B. “废井田,开阡陌”‎ C.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 普遍推行县制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勇斗尚武的风气,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故A 正确;“废井田,开阡陌”属于土地制度的变革,不符合材料,故B错误;严密的户籍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推行县制,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A。‎ ‎14.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对“轻罪重罚”评价错误的是 A. 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B. 树立了变法的权威 C. 给了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借口 D. 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答案】A ‎【解析】“轻罪重罚”,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故A错误,符合题意;商鞅“轻罪重罚”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商鞅“轻罪重罚”也是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借口之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轻罪重罚”导致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的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 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 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秦国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保证了税收来源,故A正确。当时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故B错误。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过于绝对,当时法家思想占主导,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且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作用 ‎【名师点睛】秦代中央集权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例如,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保证了税收来源,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6.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以上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 A. 个人品质 B. 客观效果 C. 为尊者讳 D. 生产力 ‎【答案】A ‎【解析】材料“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反映了商鞅的个人品质问题,故A正确;材料并不是从商鞅变法的客观效果进行评价的,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为尊者讳”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从生产力的标准出发,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天资刻薄人也……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品质的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7. 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B. 促进民族融合 C. 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D. 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可以看出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故A正确。题干是维护鲜卑贵族的地位,不是提高鲜卑族的地位故C错误;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本目的 ‎18.‎ ‎ 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材料反映了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 A. 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B. 如何统治汉人 C. 如何缓和阶级矛盾 D. 如何发展封建经济 ‎【答案】A ‎【解析】材料“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反映了鲜卑族入主中原后解决民族问题的特点,故A正确;鲜卑族入主中原后并不是单纯解决如何统治汉人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民族问题,不是阶级问题,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发展封建经济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A。‎ ‎19.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 颁布均田令 B. 实行府兵制 C. 汉化政策 D. 整顿吏治 ‎【答案】A ‎【解析】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并被隋唐沿用,具有开创性,故A正确;府兵制并非北魏孝文帝改革首创,故B错误;汉化政策在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也有,故C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已经存在整顿吏治的措施,故D错误。故选A。‎ ‎20. 北魏时期,孝文帝始颁俸禄制,并建立了考绩制度。北魏以至齐、周执行均颇为严格,而南朝几无定制,造成了上下相率、肆意搜刮百姓的后果。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全面的是 A. 孝文帝改革对北朝历史影响深远 B. 俸禄制与考绩制度形成相互配合 C. 南朝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 D. 制度是影响吏治状况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北魏的俸禄制到了南朝并没有执行,影响深远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俸禄制与考绩制度形成相互配合并不是题干所强调的,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农民起义的信息,故C 项错误;北朝的制度严格与南朝几无定制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力,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1.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 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大 B.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C. 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 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旧人怀土,多所不愿”说明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充分,应对得当,故B错误,符合题意;“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反映了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反映了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A. 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 B. 黄帝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C. 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 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答案】B ‎【解析】材料“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反映了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黄帝,故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故D错误。故选B。‎ ‎23.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明帝”“孝武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A.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B.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C.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孝”属于汉族儒家文化的体现,故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说明其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故A错误;“孝”与历史发展潮流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孝”的含义和特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其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答案】B ‎【解析】商鞅变法促进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故B正确;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不属于两者的共同表现,故A错误;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不属于社会进程的发展的角度,故C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化进程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5.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A. 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 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 D. 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 ‎【答案】B ‎【解析】材料“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反映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梭伦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故A错误;“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漫游外国考察政治,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26. “梭伦的改革很受欢迎,但没有完全解决雅典的问题。”改革后,雅典的状况是 ‎①取消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按照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梭伦改革取消债务奴隶制,故①正确;梭伦改革按照财产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故②正确;设立五百人会议,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故③错误;“观剧津贴”属于伯利克里改革,故④错误。故①②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梭伦改革的史实,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内容的不同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27.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主要是因为 A.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改革成效显著 C. 取信于民 D. 贵族的势力被铲除 ‎【答案】B ‎28.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的实施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农耕经济的繁荣 D. 争霸战略的实现 ‎【答案】B ‎【解析】“正度量,调轻重”体现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正度量,调轻重”与重农抑商无关,故A错误;农耕经济的繁荣与统一度量衡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争霸战略的实现与统一度量衡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B。‎ ‎29.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的积极作用,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对后世的影响,不是说明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故D错误。故选B。‎ ‎30.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故①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地区封建化,这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故②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汉化,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故③正确;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并不属于时代的潮流,故④错误。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B。‎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答案】(1)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思想:重农抑商。‎ ‎(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 举例:财产等级制等。‎ 积极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3)理解:促进雅典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以概括出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由“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可以概括出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第二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不难概括出重农抑商的政策。‎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可以概括出梭伦改革的理念是中庸。第二问只需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来说明中庸的积极作用。如实行财产等级制,既照顾了贵族的利益又兼顾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权力,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可以概括出促进雅典经济的发展,由“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可以概括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理念及意义。‎ ‎32.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解析】(1)条件,依据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可以得出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依据 “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可以得出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特点,依据 ‎ “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可以得出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出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等特点。 (2)作用,依据 “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反映了孝文帝“迁都”对改革具有: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的作用;原因,依据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可以得出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依据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和所学知识,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民族关系问题,或答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也可以;因素,综合材料可得一方面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另一方面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