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说道:“科举制度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做法垄断所有的官俸。” 他的意思是( ) A.君主用科举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统治 B.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好的选官制度 C.科举制度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D.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崇儒重学的风气 2. 《文献通考》中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 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的特点是( )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 ) A.孕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6.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7.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 A.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8.道光皇帝于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道光皇帝与英方妥协议和 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 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此密谕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9.甲午中日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10.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 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11.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 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12.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3.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以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4.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5.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 ) A.清政府军队和地方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C.长期受到敌人的围困和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6.—位人士在为自己写自传时,叙述他在参加某革命(或战争)时的身份“既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党员”。该革命(或战争)应是 (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17.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 )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C.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18根据中国国情, 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9.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 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21.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这表明(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23.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①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③ A.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4.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 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25.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晤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A.两岸直接"三通" B."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密切合作 D."一国两制"构想 26.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7.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8.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 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29.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3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 60年代的“两个拳头出击”,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 一大片”,直到80年代的“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但在变化中始终坚持不变的是( ) A.广泛结盟军事外交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专注欧美大国外交 D.对抗美苏反霸外交 31.1971年,面对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的涉华议案,美联社一文章指出:“美国的失败结束了一场进行得最为紧张的游说努力,国务卿罗杰斯和驻联合国大使布仆一而再,再而三地同这个世界性组织差不多每一个会员国的官员都谈了话。”他们谈话的中心内容可能是( ) A.如何阻止“两阿”等国代表提出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B.希望会员国官员就缓和紧张的美中关系出谋划策 C.希望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如何解决美国在世界性国际组织中失败的问题 32.尼克松曾表示,中美两国人民可以来往,并批准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从此,中美人民重新开始了往来;小球是毛主席打过去的,门打开了。这反映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显著特点是( ) A.民间往来推动了官方的交往 B.地缘关系变动推动中美两国走近 C.经贸往来推动中美坚冰融化 D.毛泽东打开中美外交关系的大门 33.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这不能表明( ) A.中国在国际外交活动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B.中国已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重要力量 C.国际环境是影响中国外交策略的重要因素 D.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3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 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髙层互访频繁 35.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该讲话的发表( ) A. 标志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C.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二、 材料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5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4分) 37.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智慧是十分髙超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时提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 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1.周恩来的观点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该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4分) 2.列举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外交事件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作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6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实施“一国两制”构想的政治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5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10 ACAAC DCCBD 11——20 DCCBD BDADD 21——30 ABCCB ABCCB 31——35 CABBD 1.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封建君主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利用新增加的官员牵制或抵制已经体系化的官僚队伍,以维持自己的主导和独尊地位.故本题选A项。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政事堂”“枢密院”“三司”等信息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的演进。A项属于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一致;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现象描述,体现出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要性,这种伦理突出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而尊敬长辈是宗法制等级色彩的一种体现,由家至国,这种宗法伦理要求也上升到对国家的重视的层面,故本题A项最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在秦朝才开始建立,故B项错误。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指的是多个民族相互交融和交流的结果,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D项中的“固化”一词,表述错误,与题干主旨不符。 4.答案:A 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在元代行省制度下,行省拥有处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的权力,行省官吏的选用由中央机关负责,军队的调用须皇帝批准。综合这两项信息可知,地方拥有适度权力,A项正确。结合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B项与之矛盾,排除;材料表明行省拥有处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的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C项错误,排除;行省制度加强的是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排除。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局限性的认识。由于皇权至上和权力的高度集中,控制了皇帝便控制了整个国家,故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现象,C项正确。从个别现象看不出整个制度的变化,A、B、D三项表述片面。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国民党禁止刊载"亲日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主”“国共合作”等名词可以看出,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维护其一党专制,故选D项;从初,中的几个关键词不出国民党和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国民党在这一时期消极抗日,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南京国民政府从组织和政治上来看是抗战的领导者,当时中共也表示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抗日救亡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掀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但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可知由没有国家概念.到有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激化中日民族矛盾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道光皇帝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解释鸦片战争失败后将要割地赔款的情由,这从本质上说明道光皇帝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未作深刻的分析和总结,而只是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的表现,所以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即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落后于西方近代先进的工业文明。 9.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官兵携带家眷住在陆地、海军军费移修颐和园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故选B。A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是军费被挪用;D项正确,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 10.答案:D 解析:《拉贝日记》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并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的说明,内容是很丰富,但这不是它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拉贝是德国人,他身份特殊,但是把《拉贝日记》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故B项错误;日记的时间一致也不是日记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之所以把 《拉贝日记》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是因为它是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是“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有“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日记的内容丰富,作者的身份特殊,日记的时间与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一致,是一手史料,具有极强的真实性,故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能力。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B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儿童、妇女、青年、农民、工人等本来就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组织范围内,题干材料并不能说 明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故C项错误。D项,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的势力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趋势,这说明国共力镦对比变化的趋势逐渐加强。故D项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毛泽东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所写的文章,应在遵义会议之前.故A项错误;中共“七大”是1945年召开的,应排在“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之后,故B项错误;对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在遵义会议之前, 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 13.答案:C 解析:中共“二大”召开于1922年,这时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错误;B、D两项都是在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题干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A项表述没有体现题干“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说法,C项不符合史实,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仍然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D项表述错误,政治制度早在维新变法时就已经是向近代转变的尝试,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领导阶级不同,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答案为B。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 解析: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方式,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故选B。 17.答案:D 解析:大革命带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两个,一个是未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犯下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另一个是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当反动派拿起武器屠杀革命群众的时候,无法反抗。故选D。AC项都是大革命失败后在革命的摸索当中找出的关于革命的道路问题;B项在大革命失败前已经得出结论。 18.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解题关键是找出三个制度的共同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属于一个中国,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民族自治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B项不符合民族自治区;C项不符合特别行政区;D项不符合民族自治区。 19.答案:D 解析:A项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项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不能说明“新胜利和新发展”,C项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而实现的,故A、B、C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答案:D 解析: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归绥”“迪化”都有眨低污蔑的意味,改为“呼和浩特”“乌鲁木齐”体现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尊重,所以D项正确;改名是在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1955年才开始实行,故B项错误;改名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尊重,看不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故A、C两项错误。 21.答案:A 解析:题中示意图体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此时应为1949年至1954年,故①正确;此时中国的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②正确;③应出现于 1954年宪法颁布后,这一时期国家的最髙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④出现于1956年底,故答案为A项。 【知识梳理】1949年10月—1954年9月,新中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统一战线职能。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进程就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变为1:1,城乡代表名额趋于平等,可以看出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偏向农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23.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54年宪法产生的背景只能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而不能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所以AD是不能选的,而1982年宪法的地位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不是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所以B也是不能选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比较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本题可以使用否定筛选法,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24.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首要任务是制定法律,所以C项正确。 25.答案:B 解析:“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故答案选B项。“三通”即把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通邮、通商、通航”,排除A项;C项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一国两制”构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排除D项。 2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说明中共为了不被外交条件束缚而采取静观的态度,这是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西方国家不支持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美国对中国还没有实行外交孤立,排除C项;中共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排除D项。 2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的时间是1955年,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是指中印两国承认意识形态的差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这会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故B项正确;新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在1950年,两国的社会制度相同,与题干材料“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故D项错误。 2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时间与题干不符。 B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D项指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C正确。 考点: 现代中国的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解读以及对教材中美关系历史事实的掌握情况。材料中强调“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是希望双方不再敌视.是关系缓和的信号。因此,C项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符合题意。A项本身错误,中美于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972年;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缓和;D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双方没有成为同盟。 30.答案:B 解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初期表现为“一边倒”,20世纪60年代表现为“两个拳头出击”,70年代表现为 “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表现为“全方位外交”。故答案为B 项。其他三项与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 3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71年”及两阿的“涉华议案”等并联系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态度可知,C项正确;报据“面对”一词可知,两阿的议案已经提出了,A 项错误,B、D项不符合题意。 3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信息可知其特点为民间往来推动官方交往,故A项正确。 33.答案:B 解析: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项中的“相抗衡”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项。 34.答案:B 解析:中美关系的时代性比较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出现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的调查结果。而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这种印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C项错误。 35.答案:D 解析:邓小平列举了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制度存在的弊端, 实际上奠定了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制度改革的基础,也体现了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36. 答案:(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使其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6分) (2)直接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5分) (3)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4分) 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独立的攻击的政策”“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到材料二中的“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说明中共由采取独立、攻击的政策转变为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原因”应从中共与国民党两个角度去思考。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转变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3)抓住材料三中的“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可知,中共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37. 答案: (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4分) (2)外交事件:利用美苏冲突推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必要性: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苏联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扩大国际影响.打开外交新局面。(任答两点即可)(6分) (3)政治前提:一个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中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5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