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一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一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学案)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繁荣与成熟的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繁荣;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3.思想文化上:魏晋时期,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发展;隋唐时期,儒学复兴;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突出,三大发明领先世界;理学体系形成并成熟,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风俗画。‎ 阶段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220~589年)‎ ‎1.政治 ‎(1)中央体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垄断仕途。‎ ‎2.经济 ‎(1)农业:实行耕耙耱技术,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北魏推行均田制 ,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北方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思想文化 ‎(1)思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时,道教兴起。二者冲击了传统儒学,使儒学面临危机。‎ ‎(2)农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技著作。‎ ‎(3)书法和绘画: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突出。‎ 考法1 从现象角度考查儒家伦理化的影响 ‎[典例1] (2014·全国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考题点评 本题借助秦、魏晋法律的有关规定,从政治法律角度考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对法律的影响。解答关键是:注意从秦至西晋有关法律规定的变化,理解儒学思想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解析 材料“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强化亲情关系,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 D 汉代以后儒学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中,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礼法结合”“德刑并用”成为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 ‎(2)某些儒家思想的精义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八议”制度、“官当”‎ 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 ‎(3)大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礼法合一局面逐渐形成并影响深远。‎ ‎(视角 魏晋思想演变的特点)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极端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  )‎ A.崇尚神学迷信 B.吸收道家学说 C.倡导学以致用 D.动摇儒学正统 解析 材料中他们“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体现了“无为”的思想,说明吸收道家学说,故选B项。‎ 答案 B 考法2 从时代特征角度考查文化的传承 ‎[典例2] (2016·全国Ⅱ,26)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考题点评 本题借图文材料考查古代文字演变的脉络。其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所述“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并结合图片中三种字体思考。‎ 解析 据题干图文,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符合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这是汉字演变过程的体现,故选B项。‎ 答案 B 汉字的演变及特点 ‎(1)从甲骨文、金文 到小篆: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金文是商周青铜器时代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依据;小篆是秦朝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体。‎ ‎(2)从小篆变为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3)从隶书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化,但楷书字形简化,字体端正,是现在汉字的正体字,是书法临摹艺术的典范。‎ ‎1. (视角 书法艺术的演变)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对于汉字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符号→金文→甲骨文→籀文→隶书 B.秦始皇以书写简便的隶书推行“书同文字”‎ C.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D.明代书法追求“有意无法”的个性化创造 解析 魏晋时期汉字由自发阶段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故选C项。甲骨文是现存最古老的成熟汉字,先有甲骨文后有金文,故A项错误;秦始皇时期统一的官方文字是小篆,隶书是民间使用的字体, B项错误;宋代书法追求“有意无法”的个性化创造, D项错误。‎ 答案 C ‎2.(视角 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魏晋时期,人们常用因果轮回、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等观念解释人世间的现象,遂产生了《幽明录》、《冥祥记》、《冤魂志》等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这说明了当时(  )‎ A.儒教受到了其它思想的挑战 B.佛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C.封建迷信左右了民众的思想 D.战乱的环境导致人们悲观失望 解析 结合所学,因果轮回、三世等观念主要体现了佛教思想,志怪小说是一种新的文体,里面出现了大量关于佛教思想的内容,故B项正确;“儒教”“战乱的环境”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D项;“封建迷信左右了民众的思想”夸大了其作用,排除C项。‎ 答案 B 阶段二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581~907年)‎ ‎1.政治 ‎(1)中央体制: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地方行政: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度,唐末设置节度使,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3)选官制度:科举制取代了按门第选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 ‎(1)农业: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创制了筒车。‎ ‎(2)手工业:制瓷业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商业: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城市中坊市分开并有时间限制,政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3.文化 ‎(1)思想:佛教、道教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 ‎(2)科技: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3)文学艺术 ‎①诗歌:诗体完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杰出代表;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绘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③书法:楷书盛行,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的代表人物有张旭、怀素等。‎ 考法1 从文明史观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 ‎[典例1] (2018·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信息,认识武则天改变中央机构的本质目的。‎ 解析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答案 C ‎[典例2] (2016·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考题点评 本题创设情境,考查对古代科举制的评价。解答此题的关键:对比以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紧扣科举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选D项。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察官员的品行,B项错误;科举制不排除世家子弟, C项错误。‎ 答案 D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注重维护考试的公开性、公平性,向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开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1)科举网罗了大批英才,奠定了文官政治的基础。‎ ‎(2)刺激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3)大批知识分子进入官僚机构,推动贵族士族型官僚机构向文人学士型转变,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4)酝酿出独树一帜的政治文化,培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1.(视角 唐代政治机构的特点)唐朝时,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共司监察而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御史纠弹又必须经过尚书省的审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这最能体现唐朝(  )‎ A.中央权力机构实行分权制衡的机制 B.御史台和尚书省均是国家权力中心 C.互相制约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皇权 D.严密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C ‎2.(视角 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解析 材料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规定,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故选D项;唐代科举制注重才能,不是重视门阀士族,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对官吏素质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选拔的标准,没有涉及唐代科举制的影响,因此并未说明其扩大了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 ‎ 答案 D 考法2 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思想文化的发展 ‎[典例3] (2014·全国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考题点评 本题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唐代“三教合一”潮流中儒学地位的变化。解读关键是:梳理唐高祖、武则天、唐武宗对待道教、佛教态度的变化,研析其蕴含的本质。‎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C项;“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4] (2016·全国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考题点评 本题创设情境,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盛唐时期的文学艺术风格与魏晋南北朝战乱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差异,解答关键主要是认识艺术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唐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选C项。‎ 答案 C 唐文化的特点 ‎(1)文化体系庞大而完整,发展水平较高: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发展程度世界领先,对近邻产生深远影响,如文学、史学修撰、教育、宗教等。‎ ‎(2)极具开放性:表现在: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本身的成熟与强大有吸引与消化他类文化的信心与能力,因此佛教、伊斯兰教等传入。‎ ‎(3)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不僵守古制:如文学上开创新诗风,史学修撰上重视人事,艺术创作更重活跃自由之风,改变魏晋时期缺乏“人气”的特点。‎ ‎1.(视角 唐代绘画成就)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解析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故A错误;从材料无从得知佛教传播趋势,故B错误;画中人物体现出汉族的传统装束和家庭关系,体现其中国化的态势,故C正确;“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以偏概全,故D错误。‎ 答案 C ‎2.(视角 唐代书法艺术的特色)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解析 据题干“楷书规矩之森严”、“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信息,可以得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故选C项。‎ 答案 C 阶段三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公元907~1368年)‎ ‎1.政治 ‎(1)宋代: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在地方,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分割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元代: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经济 ‎(1)农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自耕农进一步衰退。‎ ‎(2)手工业:宋代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 ‎(3)商业:宋代城市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3.文化 ‎ (1)思想 ‎①宋代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进一步完善了封建伦理体系。‎ ‎(2)科技 ‎①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三大发明进一步完善和外传。‎ ‎②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领先世界;王祯编写《农书》,特别重视农具及农业技术。‎ ‎(3)文学艺术 ‎①文学: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曲繁盛;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②书法:风格多样,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③绘画:宋代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风俗画描写市井生活,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 ‎④戏剧: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考法1 从核心素养角度考查政治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典例1] (2018·全国Ⅲ,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宋代宰相任官情况为载体,考查宋代政治统治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从记录的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中理解蕴含的本质。‎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答案 B ‎[典例2] (2016·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考题点评 ‎ 本题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宋代君主专制统治下政治统治的特点。解题时,注意结合宋太祖所言的闷闷不乐的言论本质来判断。‎ 解析 据题干“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选A项。受到皇权的影响,“全都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 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言行,客观上有利于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 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D项错误。‎ 答案 A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1)历史事实:指曾经真实发生的事件。它不能等同于史书记载的历史,因为史书记载的历史在统治者的影响下有可能出现伪史,使人们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 ‎(2)历史叙述:对于历史真实事件的描述、记录。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叙述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所以,历史叙述本身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复杂过程。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 ‎1.(视角 宋代政治统治的特点)北宋时,凡是奉朝旨治狱的案件都要受到中书刑房的点检,审理完后即向中书禀命。大理寺每月要将监禁犯人的情况和已决断案件的情况向中书汇报,岁末时还要把所有刑禁处理完毕向中书汇报。这说明北宋(  )‎ A.社会秩序不稳定 B.官吏腐败很严重 C.司法与行政不分 D.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 C ‎2.(视角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和影响)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 解析 从“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到“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 可知,这一变化扩大了招生来源,有利于优秀的庶民进入统治集团,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选B项。皇权高度集中,不会向社会基层扩展, A项错误;扩大招生来源,与“地方官员的权力”无关, C项错误;只有“俊异者”的庶民,才有资格参加招生,不能起到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2 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 ‎[典例3] (2018·全国Ⅰ,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考题点评 本题以宋代四川井盐业的发展为载体,考查北宋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关键要紧扣题干手工业者自由流动的特点及反映的本质现象。‎ 解析 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B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D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 A ‎[典例4] (2016·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的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宋代土地政策调整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对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 解析 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的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选B项。‎ 答案 B 宋代的土地政策 宋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所谓“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授田制基本被废弃,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及土地的商品化,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国家不再加以干预,甚至国家也参与其中。这一土地政策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直接推动了土地垦殖数量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 ‎(2)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更加激烈,出现了“千年田换八百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 ‎(3)不仅确保了土地所有权的归属,使土地所有者受到国家的明确保护,而且规范了土地交易与租佃关系,提高了佃农以及地主阶层耕种和占有土地的积极性。‎ ‎(4)部分农户失去土地,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1.(视角 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这说明当时(  )‎ A.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 ‎ B.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 C.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等级秩序 ‎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工与商、富与贫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质说明了社会流动对原有社会秩序的冲击,故选C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 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农业与工商业关系的对比, B项错误;在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未造成过农业的衰败, D项错误。‎ 答案 C ‎2.(视角 宋代土地政策的特点)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  )‎ 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解析 通过“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可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减弱,故B正确。‎ 答案 B 考法3 宋代的经济格局及重心南移的影响 ‎[典例5] (2015·全国Ⅰ,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表格材料,从唯物史观角度解释历史现象,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政治文化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紧扣表格中唐宋明清时期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变化所反映的本质。‎ 解析 观察表格,可知江苏代表的南方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选B项。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 A项错误;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 C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 D项错误。‎ 答案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交通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人口分布: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文化教育: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元人数显著增加。‎ ‎(4)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南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视角 南方经济发展及影响)南宋曾丰在《缘督集》中说:“居今之人,自农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而唯闽为多。闽地褊,不足以衣食之也,于是散而之四方。故所在学有闽之士,浮屠老子宫有闽之道释,阛阓有闽之技艺。其散而之四方者固日加多,其聚而在闽者率未尝减少也。”材料反映出(  )‎ A.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 B.佛教、道教发展冲击经济 C.商业移民促进城镇发展 D.农耕经济基础严重动摇 解析 据材料“其散而之四方者固日加多,其聚而在闽者率未尝减少也”可知,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故A正确。‎ 答案 A ‎2.(视角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 北宋 ‎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 ‎278‎ ‎84.5% ‎ ‎51‎ ‎15.5% ‎ 中期 ‎ ‎274‎ ‎63.9% ‎ ‎155‎ ‎36.1% ‎ 后期 ‎ ‎121‎ ‎40.3% ‎ ‎179‎ ‎59.7% ‎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解析 根据材料中可知北方和南方 的比例不断变化。北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因此导致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的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选C项。‎ 答案 C 考法4 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典例6] (2014·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宋明理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解题关键是理解“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 解析 理解宋明理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 的内涵,可知宋明理学家继承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展,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选D项。‎ 答案 D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哲学化的儒学:传统儒学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发展成哲学理论体系。‎ ‎(2)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哲学的核心:它以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为本位,与汉代董仲舒的儒学相比,宋明理学的重点在伦理道德方面,如“三纲五常”。‎ ‎(3)佛道化的儒学: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学、佛教、道教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1.(视角 宋明理学的特点)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 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 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 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 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信息,可知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体现出思辨化的特点,故选C项。‎ 答案 C ‎2.(视角 理学的影响)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 A.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 B.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 解析 据题干材料“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得出家训的作用侧重于教化,故选D项。‎ 答案 D 一、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唐朝社会繁荣的时代特征 ‎【视角综述】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具有开放性、兼容并蓄的特点。高考命题重视运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及中外交流角度考查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时代风貌。复习备考时,注意综合唐代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及对外交流等史实,综合认识其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考题预测1】 (2018·河北衡水模拟)唐朝文化繁荣,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时期,文人们喜欢到胡人经营的酒楼吟诗作画,畅饮西域的美酒。李白曾经以这样的诗句描绘西市中的胡人酒家:“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在武则天及唐高宗的陵墓前,伫立着64尊藩臣石像,如今只剩下61尊。他们所代表的是唐朝的盟国或友好邻邦。在唐帝国鼎盛时期,这些国家的使臣每年都会带着礼物来到长安,那些珍奇异兽让一路上的人们大饱眼福。那时的长安,流动着不同种族的人群。在名为西市的地方,处处可见西域的妩媚风情。‎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提取观点,如材料反映了唐诗繁荣、商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和民族交往等现象等;其次,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观点,综合论证提出的观点等。‎ 观点一:唐朝诗歌文化繁荣,可结合材料从唐朝商业文化繁荣对诗歌的推动、科举制的推动、政府的提倡和推动、前代文化的积淀等分析唐诗繁荣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观点二:唐朝商品经济的繁荣,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商业繁荣的原因和评价唐朝商业繁荣现象。观点三: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推动对外交往、民族交往频繁,可从交往内容和影响上进行阐述。观点四: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可从海上丝绸之路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推动唐朝对外贸易繁荣方面分析,可简单阐述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包括贸易路线、对象、内容等),最后得出结论唐朝对外贸易繁荣。观点五:唐朝国力的强盛与中华文化圈,可从唐朝国力强盛推动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可从中华文化圈的影响范围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答案 略 二、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视角综述】 宋代经济的发展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特别是土地政策的调整、土地制度的变迁、农村中租佃关系的演变、城市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等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复习备考时,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角度,综合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 ‎【考题预测2】 (2018·湖南四大名校联考)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船商,海外贸易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 ‎ 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以上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出海贸易次数、规模、范围、阶层、海商贸易性质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 “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商业政策、政府态度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归纳。 第(2)问,从中外经济贸易交流、中外民间和官方交往及中国文化对西欧的影响等方面概括。‎ 答案 (1)特征:出海贸易次数频繁,范围广;为数众多,出身不同阶层;海商贸易为民间性质,受政府严格控制。‎ 原因: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东南地区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淡化;政府鼓励;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 ‎(2)作用: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距离;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传播中外文化科技,推动西欧社会转型。‎ ‎1.(题点:唐代政治统治的特点)‎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C.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解析 据题干可知,唐代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的设置是唐朝统治者崇玄重道以加强政治统治的结果,为维护政权的需要,故选C项。道举的设立,提高了道教的社会地位,但科举考试主要考的还是儒家经典,没有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科举制的设立,冲击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故B项错误;D项不是道举设立的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 ‎2.(题点:政治体制的演变)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 秦朝 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宋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元 中书一省制 A.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解析 本题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秦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观察材料,可知秦到元的中央官制变化,体现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发展、演变,故选B项。‎ 答案 B ‎3.(题点:古代土地制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B.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 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 解析 据题干可知,唐朝均田制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迁移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强劲,门阀士族具有荫宾客、奴婢的特权,使得大量土地落入门阀士族手里,加重了土地兼并。唐朝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势力衰弱,故选A项。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掌握土地的多少,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干不符,排除;古代奴婢对门阀士族有人身依附,到了唐朝也没有发生变化, D项错误。‎ 答案 A ‎4.(题点: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  )‎ A.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 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商业的特点。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故A错;宋朝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故B正确;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是在明朝,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C和D错误。‎ 答案 B ‎5.(题点:宋明理学的特点)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这反映了朱熹(  )‎ A.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 B.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 C.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 D.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 解析 朱熹肯定人的合理欲求,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故A项错误,D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朱熹理学与佛教教义的区别,排除B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D ‎6.(题点:理学对政治统治的影响)朱熹向宋孝宗提出了“恤民”“省赋”的主张。他说:“臣尝闻天下国家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朱熹意在说明(  )‎ A.仁义王道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B.改善民生与治理军政相辅相成 C.民本思想以轻徭薄赋为根本 D.无为而治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可知改善民生要减省赋税,减省赋税要严格治军,把改善民生与治理军政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恤民”“省赋”体现了儒家“仁政”的理念,但不能反映“依法治国”, A项错误; C项忽视了材料“省赋之实在治军”的一面,排除;“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 D项错误。‎ 答案 B ‎7.(题点:宋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信息概括。第(2)问,从宋代三大发明的应用角度说明。第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分析朱熹针对的社会现象及主张概括;第二小问,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于思想文化的影响角度回答。‎ 答案 (1)变化:市民阶层正式产生。‎ ‎(2)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认识: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