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2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2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学案

第2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通史体系建构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上,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上,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 真题典例 深挖考情晰方向 ‎1.(2019·全国卷Ⅰ)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拔河风俗,没有体现“耕战结合”,B项错误;仅从材料判断不出唐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而且也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Ⅲ)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 D 解析 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这是因为当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较多地保留了原貌,而且这些造像又在西北地区,受到游牧文化和粗犷的民族性格的影响。而时代较晚的龙门石窟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整齐,是因为这里地处中原腹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和尊卑有序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对石窟的造像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与佛教造像风格的变化无必然联系,A项错误;绘画技术进步不能解释佛教造像面部表情由生动到庄严的变化,B项错误;历史上各地区石窟的营造,大多是在大大小小政权的支持或默许下完成的,C项错误。‎ ‎3.(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百余年”‎ 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安史之乱”后,河朔型藩镇依然拥兵自重,威胁中央,中原型、边疆型藩镇“少上供”,对中央权威也有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 ‎4.(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 C 解析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职权,排除A项。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排除B项。材料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项。‎ ‎5.(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魏晋以后官修史书由专门的史官负责,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参与,说明官修史书体现了朝廷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修史书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A、B、D三项结论。‎ ‎6.(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 C 解析 ‎ 材料表明,唐朝中期,南方茶叶在北方城市大量销售,饮茶习俗普遍化,这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中期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单从北方饮茶习俗普遍化无法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7.(2017·全国卷Ⅲ)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地占有130亩以下土地的户数占总数的90%以上,反映了当地自耕农占主体,盛行自耕农经济,故A项正确。从表格数据可知,占有较多土地的户数所占比例不大,不能反映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B项错误;均田制是政府将掌握的无主土地进行分配,表格数据反映不出其是否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表格数据没有体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情况,故D项错误。‎ ‎8.(2016·全国卷Ⅱ)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 B 解析 ‎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答案为B项。秦朝已统一文字,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小篆已不流行,故C项错误;商朝甲骨文标志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察举制采用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方式选拔官吏,具有范围小、任人唯亲的缺陷,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用标准,会导致官员素质良莠不齐,隋唐“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既可以扩大选官范围,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由此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项。最优秀的官吏未必能够由科举制选拔出来,A项错误;官员道德水平并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鉴别,排除B项;科举制向社会开放,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C项错误。‎ ‎10.(2016·全国卷Ⅲ)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解析 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会上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选C项。皇帝的好恶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回归基础 主干知识再回顾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三省体制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九品中正制 ‎(1)含义: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途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3)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无法继续下去;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二、隋唐时期 ‎1.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 内容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运作程序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作用 三省六部的职权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三省相互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科举制 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并完善。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3.藩镇割据: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农业:北方农耕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耕耙耱技术形成;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南方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2.手工业: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草市”出现。‎ 二、隋唐时期 ‎1.农业: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发明了曲辕犁、筒车等生产工具,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2.手工业:‎ 丝织技术高;制瓷工艺臻于成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1)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夜市出现,柜坊和飞钱问世。‎ ‎(2)城市实行坊市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3)长安、洛阳、扬州、益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4)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思想:佛教、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科技: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文人画出现,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凡。‎ 二、隋唐时期 ‎1.思想:佛、道盛行,“三教合一”;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2.科技: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唐代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 ‎3.文学 ‎(1)诗歌: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诗体完备,风格多样。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 ‎(2)出现唐传奇。‎ ‎4.艺术 ‎(1)绘画:进入繁盛阶段,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善画人物。‎ ‎(2)书法:楷书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代表人物有张旭、怀素等。‎ 要点深化 潜心研磨思关键 ‎1.门阀政治(士族制度)‎ ‎(1)概况:魏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族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形态。在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士族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在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力,建立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在社会生活上,士族不与庶族通婚,形成严格的等级;在文化上,士族崇尚清谈,占有高级文官职位。‎ ‎(2)成因: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和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皇权依赖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3)隋唐时期瓦解的原因:士族自身的腐朽;科举制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的经济基础;唐朝统治者的内部斗争;农民起义的发展。‎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魏晋玄学 ‎(1)曹魏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悉心研究三玄之学,倾向于“玄虚淡泊”。‎ ‎(2)魏晋玄学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魏晋玄学使中国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从中外交流的角度看魏晋隋唐时期的三教融合 ‎(1)区别 ‎①儒家思想:倡导积极入世,提出“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 ‎②道教、佛教:告诉人们尘世苦短,功名利禄如粪土,应该看破红尘,离开政治,即“消极避世”。‎ ‎(2)融合 ‎①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魏晋时期的玄学即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③佛教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佛教解释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之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与入世的关系。‎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及影响 ‎(1)演变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②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2)影响 ‎①积极:a.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c.从世袭、举荐到科举考试,使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消极: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统治者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6.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 ‎(1)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闲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时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7.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及相关赋税制度 ‎(1)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受田人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①前提: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 ‎②内容: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北魏时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土地不得买卖;官吏得给公田;农民负担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③作用: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2)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①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②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8.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对城市交通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对人口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对人才教育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生态环境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启示 ‎(1)特点 ‎①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地位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②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④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2)启示 ‎①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 ‎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 ‎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④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10.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总体特点 私有制的发展 唐初实行均田制,唐朝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在手工业和采矿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日渐扩大,这也是私有制不断增强和发展趋势的反映 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佃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在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在宋代,雇募制成了普遍的方式 国家干预的减少 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 国家更多使用经济手段管理 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 ‎11.唐代三教并行与儒学发展 ‎(1)三教并行 唐代实行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 ‎(2)儒学发展 ‎①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 ‎②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12.唐文化的特点 ‎(1)唐文化体系庞大而完整,发展水平较高: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发展程度世界领先,对近邻产生深远影响,如文学、史学修撰、教育、宗教等。‎ ‎(2)极具开放性:表现在: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本身的成熟与强大有吸引与消化他类文化的信心与能力,因此伊斯兰教也传入唐朝。‎ ‎(3)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不僵守古制:如文学上开创新诗风,史学修撰上重视人事,艺术创作更重活跃自由之风,改变魏晋时期缺乏“人气”的特点。‎ 通史视角 纵横贯通明逻辑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国家分裂,北方战乱频繁,使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南方地区环境相对安定,江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 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佛教、道教得到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南北方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南北方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南方田园诗和北方的民歌。‎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反映的历史特点 体现了江南迅速开发 科技进步(祖冲之圆周率和《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乐府诗、王羲之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江南的迅速开发 体现民族交融的特色 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如北方民歌《敕勒歌》是对塞外风光的写照。由于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才出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体现了封建国家分裂 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 体现了佛教盛行 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艺术的出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反映了佛教的盛行 续表 带有封建割据的烙印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朝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艺术在南北方的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3.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是当今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唐宋之际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繁荣鼎盛。唐宋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使商品经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自然经济的退却。伴随着自然经济的退却,原来建诸其上的社会关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必然受到冲击,发生相应的变动,唐宋社会的变革就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新组合。‎ 商品经济之所以能够促成唐宋社会的变革,根本原因在于它集中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社会出现流动和分层,市民阶层兴起。‎ ‎(2)赋税制度变革,呈现市场化趋势。‎ ‎(3)民族政策变化,重视边疆开发。‎ ‎(4)思想文化领域多种风格并存,体现商品经济发展。‎ ‎(5)价值观由传统的“重义轻利”向“言利”转变,功利主义逐渐盛行。‎ ‎                    ‎ 高效预测演练 考向 北魏民族交融 ‎(2019·广西八市4月调研)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 A.开创了民族交融的新时代 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强调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意在为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寻找历史依据,故选B项。“开创了民族交融的新时代”为其客观作用,而非主观目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改汉姓的汉化措施,未涉及“神化封建皇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孝文帝与鲜卑贵族的关系,排除D项。‎ 考向 北魏书法 ‎(2019·西南名校联盟4月模拟)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汉化,发展教育,洛阳再度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心,一种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书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魏碑体产生。这表明(  )‎ A.艺术繁荣推动政治改革 B.艺术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 C.魏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 D.魏碑是种综合性强的书体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汉化,发展教育”‎ ‎,自觉推动与汉族文化的融合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政治措施,因此魏碑体的产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这表明艺术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考向 隋代儒学的发展 ‎(2019·河南洛阳、许昌二模)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 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D.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隋文帝提倡儒学,而《隋书》所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与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旨不一致,说明当时佛道影响力较强,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复兴儒学是士大夫的一种追求,但是并不能由此得出是士大夫的首要任务,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势,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中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张相矛盾,排除。‎ 考向 唐代中央官制的变化 ‎(2019·四川成都七中三诊)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  )‎ A.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D.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中后期,皇帝开始让亲信侍从参与决策,绕开中书省,说明这种做法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C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削弱外朝的权力,排除B项;藩镇割据和政治黑暗是唐后期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考向 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2019·河南新乡三模)欧阳修撰《新唐书·地理志》,于所修农田水利事,皆详加记载。据其所记载,散见于全国各处,而淮南道和江南东道为独多。北起楚州(治所在今天江苏淮安),南迄明州(治所在今天浙江宁波南)海滨,络绎不绝。据此可知,当时(  )‎ A.农业区域差别明显 B.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安定 C.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唐朝淮南道和江南东道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较多,说明淮南道和江南东道的农业得到发展,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唐朝淮南道和江南东道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较多,未提供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因而不能体现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唐朝淮南道和江南东道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较多,未体现当时南北方的社会环境状况,因而不能得出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安定的结论,排除B项;唐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才完成南移,排除D项。‎ ‎                    ‎ 通史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江西赣州三模)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既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与无情等问题的讨论,也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  )‎ A.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C.开创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D.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答案 D 解析 材料“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可知玄学是儒道相结合的产物,故选D项。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并不能说明它成为了主流思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晋玄学糅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并没有体现魏晋玄学突破了儒学的局限,排除B项;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于隋朝,并且是儒、道、佛三教,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2019·山西适应性考试)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代表门阀士族的世家大族在两晋南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皇权与门阀势力在争夺国家权力中斗争激烈,故选B项。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材料主旨冲突,排除。‎ ‎3.(2019·湖南衡阳三模)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  )‎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 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可知,政府多次向郡县下达政令,保障孤幼生存,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A项“无为”,B项“贫富分化”与材料中采取措施、济贫扶弱的做法不符,D项不符合南北朝时期分裂动荡的史实,均排除。‎ ‎4.(2019·广东茂名二模)汉代士人心目中,周公是忠、义的完美的化身,是理想政治人物的典范。但唐太宗却将周公逐出国子监的圣堂,流传汉晋八百年的“周孔之道”也被取消支配意识形态的表征地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道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B.君主权威强化的需要 C.科举制度完善的要求 D.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公辅佐周王,是“理想政治人物的典范”,影响巨大。唐太宗降低周公的地位和影响力,意在强化自身权威,故选B项。‎ ‎5.(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 据上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明(  )‎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使相的出身从多由科举到由强藩霸臣推荐、所在由一直在中央到几乎全部在藩镇,以及从结果上来看由代天子巡边到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方面可以看出,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地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故选B项。藩镇割据前使相制度即已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战争不断是藩镇割据的结果,不是使相制度的结果,排除D项。‎ ‎6.(2019·河南洛阳三模)下表是关于科举制创立的几段历史叙述,由此可知(  )‎ 依据 历史叙述 韩国磐《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 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房玄龄本传记载玄龄18岁“举进士”,并参照房玄龄基碑的记载,推断“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时,房玄龄被举为进士。”因此,进士科应该是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595或596年)时已经出现。‎ 毛礼锐等的《中国古代教育史》‎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这便是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 何忠礼《科举制起源期辨析》‎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诏书,“正式开创了科举制的先河”。他的结论是:“从南北朝后期起,科举制已逐步萌芽,正式形成制度,应该是在李唐。”‎ A.科举制度在隋朝时期已经创立 B.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进士科 C.科举制度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 D.史学无法考证科举制的创立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进士科应该是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595或596年)时已经出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从南北朝后期起,科举制已逐步萌芽,正式形成制度,应该是在李唐”可知,科举制从南北朝后期起,经过隋朝,到唐朝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仅由材料并不能确定科举制度是隋代还是唐代创立,但这不代表史学界无法考证科举制的创立,排除A、D两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形成的过程,无法体现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进士科,排除B项。‎ ‎7.(2019·陕西西安五中二模)唐太宗说:“国家纲纪,唯赏与罚”,“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然而,他又认为:“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这表明唐太宗(  )‎ A.主张把法与德礼结合起来 B.认为法律不能作为治国长计 C.认识到仁政与法治不相容 D.认为长久统治应弃法治行仁义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国家纲纪,唯赏与罚”“赏善罚恶”可知,唐太宗主张赏罚结合,认识到法律作为统治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他指出“任法御人”是不可取的,还需要“以仁义为治”,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否定法律对治国的重要意义,只是认为不能“任法御人”,排除B、D两项。‎ ‎8.(2019·甘青宁5月联考)《唐律疏议》载:“‎ 诸于山陵兆城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其在外失火而延烧者,各减一等。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由此可知,唐代(  )‎ A.司法判决轻罪重罚 B.官方禁绝开发山林 C.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D.底层民众生存艰难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旨为唐代法律规定对于失火造成林木焚毁或者盗伐林木者给予惩处,可以看出当时政府重视生态保护,C项正确。唐律根据不同情节给予惩处,如“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未体现轻罪重罚,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状况,排除D项。‎ ‎9.(2019·福建莆田一模)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这有利于其他社会成员获得田地,从而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其他社会成员获得授田与抑制土地兼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地主经济的发展的信息,C项错误;其他社会成员不一定是官僚,故材料不能说明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D项错误。‎ ‎10.(2019·福建三明5月质检)唐朝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已出现“柜坊”“飞钱”等金融元素。北宋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交子、会子等汇票类兑换券两种类型。这一变化说明(  )‎ A.交通发展迅速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业信用体系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唐代出现“柜坊”“飞钱”等金融元素,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信用体系出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现“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 可知,与唐代相比,信用体系有所发展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而非交通,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王朝的基本政策,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排除D项。‎ ‎11.(2019·湖北八校二联)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这主要反映了(  )‎ A.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B.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D.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故选A项。材料不能反映大唐王朝政治清明,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的结论,排除D项。‎ ‎12.(2019·黑龙江哈三中三模)中唐晚期,啖助、赵匡和陆淳等创立了“新春秋经学”,流露出极鲜明的欲重整人伦、重正纲纪的想法,使经学由以训诂为特色的章句之学向陈析义理方向发展。“新春秋经学”的创立(  )‎ A.否定了先秦传统经学 B.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 C.冲击了汉代儒学独尊 D.有助于宋明理学形成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重整人伦”“重正纲纪”“陈析义理”与宋明理学重视纲常名教、强调义理类似,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新春秋经学”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儒学”,并没有否定先秦传统经学,排除A项;“新春秋经学”是抓住《春秋》史经一体,因事明义的特色,利用释读中的灵活性重新解释《春秋》经文,提出春秋“不全守周典礼”,强调其“仁政”“民本”的“王道”内容,由此可见它不是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排除B项;儒家思想自汉代确立为正统思想后,直到新文化运动才动摇了其统治基础,“冲击了汉代儒学独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山东淄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 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延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 答案 (1)特点:交往领域全面,形式多样;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 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 ‎(2)原因:清政府认为自开商埠“利大于弊”;有识之士的推动;挽救危局,自开商埠;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3)发展:由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由封闭半封闭的开放到全面开放;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建设性贡献。‎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 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交往领域、交往形式、政府措施、外向型倾向、“和平互利”宗旨等方面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繁盛、长安地位、“中华文化圈”等方面分析其作用。第(2)问,根据材料二“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为了抵御沙俄侵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政府认识转变、有识之士推动、挽救危局、维护主权等方面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三“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动引领、全面开放、建设性贡献等方面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 ‎14.(2019·湖南株洲二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观察上述图片,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对观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观点:我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 论述:我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美誉。我国古代的手工业有官营与民间两大类别,早期的官营手工产品大多不计成本,产品极为精美。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技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出现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等代表作品;秦汉至魏晋时期,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更加纯熟,秦铜车马、汉代马踏飞燕、魏晋的铜鎏金佛像等都是艺术极品。汉代以后,陶瓷与瓷器制造不断发展,唐代南青北白系统初具雏形。唐代的唐三彩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物品蜚声海内外。唐三彩体现了唐代墓葬、社会生活、外交与民族交流等方方面面,是现代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文物资料;宋元以后,瓷器制造更加发达,出现了多个瓷器专业市镇,如景德镇,著名瓷窑如汝窑、钧窑等。宋元瓷器远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交流物品之一。此外,我国古代的丝绸、冶铁、造纸、煮盐、造船等方面也都独立发展、各具特色,水平极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且唯一一个文明延绵不断的国家,古代手工业恰是中华文明兴盛发展的一个极佳见证。‎ ‎(示例二)观点:古代文物反映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论述:图片中汉代的铜奔马形象俊美,别具风姿,反映了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也凸显了汉代北方中原与游牧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特质。北魏的铜鎏金佛像造型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铜鎏金佛像首先体现了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手工艺术相结合,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兴盛。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体现。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代表。骆驼既是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侧面反映,也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动物。古代文物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事实,是中国虽地处世界东方,但自古以来都与世界保持着连续的经济与文化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也是中华文明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解析 首先观察图片确定主题。观察三张图片可知,三张图片在两个维度上具有共性。其一,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图一、图二为青铜器,图三为陶器,这三件物品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发达;其二,他们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马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佛像来自于印度,骆驼上的乐俑来自于西域,这三件物品折射出中国古代区域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其次,确定主题后,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述。侧重于解读手工业的发达,可以按照时间进行分点回答,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言之有物。侧重于解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结合三张图片可从汉代北方中原与游牧民族交流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兴盛、唐代丝绸之路的兴盛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升华,可将手工业的发展提升到中华文明的高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