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历史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2.“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3. 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 ) 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 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发展 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 4.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这一潮流“新”在( ) A.首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B.是猛烈抨击封建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 C.突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6.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7.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 )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C.对西方传统难以接受 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 8.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政治近代化的过程。政治近代化的尝试开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10.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11.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12.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13.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O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的时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后来抵御了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思想武器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马克思主义 C.进化论和天赋人权 D.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 14.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材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 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 15.章太炎评价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社会政治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对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的努力是( ) A.建立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与中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③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18.1986年,芜湖傻子瓜子厂厂长年广久根据市场需要在全国率先搞起有奖销售,3个月实现利润100万元。此事引起了社会的不满。1991年5月,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年广久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1992年,年广久因经济问题不成立而获释。据所学知识可知,年广久获释的原因是( ) A.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D.依法治国的方针被写入宪法 19.“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因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20.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21.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 ①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民主义”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23.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2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5.“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微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B. 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C. 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D. 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26.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 B. “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C. 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 D. 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27.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 A. 天主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 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益的反映 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 资产阶级追求个人主义的反映 28.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 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 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 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29.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 ) A. 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B. 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C. 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 D. 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8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1.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这种新陈代谢表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迈入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于挣脱传统”。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5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党的“十五大”强调,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实现我国技术的跨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日本1952——1961年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 材料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定为战略要务。各国比较一致的作法是:加大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向两头延伸;推进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6)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4)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当今教育和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6)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话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火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6)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4)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的体现福祉”的体现是什么?(6)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5.A D.A B B 6-10CBCAB 11-15D C B C C 16-20A B A C C 21-25A C C B B 26-30.C C A C B 二、 材料题 31、(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难于挣脱传统”: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答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 说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2、.(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则要依赖教育的发展;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而这又依赖教育的发展 (2)反映了当今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战略是正确。 (3)加大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向两头延伸。 33、(1)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政治: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2)历史条件: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3)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体现:政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