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1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 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 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 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 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2.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下表中历史叙 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3.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 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家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4.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 不轨逐利之民,蓄积徐业以稽市物,物踊腾案 (跃 ),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 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 A. 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 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 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 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5. 《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 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 A. 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B. 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C. 推动法律的儒家化 D. 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6 .唐代诸多新兴的庶族士人在讲到自己出身时往往上溯到久远的世系。例如,李白自称出 2 自陇右李氏,韩愈则声称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的韩氏,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也都去汉魏世家中 寻亲认祖。这表明当时 A.科举制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儒家思想注重慎终追远 C.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主要方式 D.士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 7.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 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8.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 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 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 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 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 使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9.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 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 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D. 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10.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 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11.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 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秦汉时期 A. 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 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C. 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 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12.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 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严格 3 C.唐朝城市管理非常 D.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13.汉阳铁厂创办时,负责提供设备的英方曾提出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的要求,但张之洞却 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 符,造成大量浪费。这说明 A.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洋务企业还不具备近代工业特征 C.张之洞思想观念落后于同时代的国人 D.洋务派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14.1896 年盛宣怀上折直言银行之便利,认为“英、法、德、俄之银行,流通一国之财货, 而得国家之保护…善于中国之票号,乃商务枢机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 杜洋商之挟持。”材料强调 A.华资银行可抵御列强经济侵略 B.外资银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C.清政府支持创立华资银行 D.传统票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15.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 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这种现象增多的 主要原因是 A.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B.实业救国深入人心 C.政府提倡消费国货 D.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16.根据《南京条约》 , 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 均听其便” , 而不必跟官办贸易 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 商)按例交纳。 ” 因此, 《南京条约》 A.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B.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17. 1898 年 6 月 11 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18.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 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 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 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 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 19.1900 年, 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 的上谕, 要求各省“北上勤王” , 以 4 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 , 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 协 议, 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 。 这一事件 A. 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 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 C. 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 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 20. 晚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 年北京政府规定 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 5 年。周学熙曾为其公司申请 30 年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 民国初期 A.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 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21.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 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 “革命的主要目标一 直是推翻中央集权, 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 ” 由此可 知, 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 B.易引发军阀割据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现民族独立 22.“国民政府坚持谈判的先决条件, 终于迫使英国从上海撤军。 2 月 19 日, 双方签定 了《关于汉口英租界之协定》 。 根据协定, 租界工部局于 3 月 11 日解散, 由国民政 府 3 月 15 日正式接收英租界。 ” 这一事件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 D.抗战相持阶段 23. 汪鸾翔先生创作于 1923 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识器为先,文艺其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无 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A. 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B. 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 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D. 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 24.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 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夷 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 这场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5.1927 年 2 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 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自己努 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 A. 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 5 C. 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 D. 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 26.1935 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 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27.1937 年 8 月,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各省军政长官举行国防会议。会后,除已在前线作战地 方部队外,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这反映了当时 A.国民党确立全面的抗战路线 B.国民政府民族责任意识增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国民党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 28.下表为陕甘宁边区 1937—1940 年财政收人统计。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 项目 1937 年 1938 年 1939 年 1940 年 合计 全部岁入% 100 100 100 100 100 外援% 77.2 51.69 85.79 70.5 82.42 其他% 22.8 48.31 14.21 29.5 17.58 A.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 B.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 C.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 D.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 29.1940 年, 中国共产党指出: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 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 国内 困难增加, ……因此, 我军应积极的行动。 ” 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是 A. 国共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深入敌后, 建立抗日根据地 C. 组织徐州会战, 阻止日军疯狂攻势 D. 发动百团大战, 坚定抗战信心 30.1949 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 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 当时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 3 小题共 40 分,31 题 13 分,32 题 12 分,33 题 15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6 材料二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 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 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 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 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特点及其成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6 分)并简要分 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2 分) 3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新的力量往往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而在欧风美雨飘打下的近 代中国,各种思潮一起涌来,形成为政治实力,更是如此。1894 至 1895 年间,北洋舰队被 日本打得全军覆没,洋务派三十余年的“富强”设想也被打得粉碎,酝酿已久的资产阶级维 新变法思潮便形成了一股富有朝气的政治力量出而领航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开 始活动起来,1895 年 10 月孙中山首次发动的广州起义虽遭扼杀,中国之有“革命党”却自 此腾播于世。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正式出现了改 良派与革命派两面鲜明的旗帜,他们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值得大书特书。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7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背景与出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题目,并就所拟题目进行 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3. (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曾纪泽(1839 年—1890 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 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 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 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歧而视 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与事情者 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 “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根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6 分) 8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文科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BBBC DBCAA 11-20ABDAD BCBAB 21-30 BBABD CBCDD 二、材料解析题 31.(1)特点: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1 分)成因:沿海地区自 然经济瓦解较早;(2 分)便于接受西方先进技术。(2 分) (2)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6 分)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任意一点可得 2 分) 32. 示例 1 题目:内忧外患中革命救国 论点:我认为革命才能救中国。 阐述:①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影响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面临亡国 灭种的危险。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维新变法失败,晚清政府推动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丧失了民心, 缓慢的有限改革已经不能满足普通民众对改革的心理预期,不能满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 要求。 ③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 渐入人心,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此外,民主与科学的引入将革新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国的独立图强更有赖于思想领域的一 场革命。 综上所述:革命是推动历史的前进动力,特殊的国情需要中国全方位的改变,革命对当时的 中国利大于弊。 示例 2 题目:内忧外患中改良图强 论点:我认为改良才能救中国。 阐述:①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影响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面临亡国 灭种的危险。 ②辛亥革命虽铲除了皇权,但革命后军阀混战,无法保证政府决策正常化和社会秩序稳定化, 革命者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追求陷入了理想主义的误区。 ③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清末新政,现存制度通过自我调整,如颁布宪法、仿行宪政,在 9 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逐渐开始近代化转型。 ④资产阶级改良派致力于国人思想启蒙,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中 国的现代化或许能以避免流血与破坏的政治体制改革健康的向前发展。 由此可得:近代中国不应打破一切现存制度,而是采取渐进方式达到质变,改良对当时的中 国利大于弊。 33.(15 分)(1)主张: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一致, 与外商争利。(5 分)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4 分) (2)评价: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 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6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