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题型3 历史图画类选择题(作业)
题型3 历史图画类选择题 1.(2018·山西太原高中检测试题)下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周公跪拜说明集权色彩异常明显 B.四方来朝体现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画像石对研究周代历史有借鉴价值 D.画像石完全还原了周公辅政的情景 解析:选C。分封制下君主还未实现中央集权,仍然是地方分权,故A项错误;四方来朝只体现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与家族内部族权无关,故B项错误;画像石反映出汉代对西周历史的追记,对研究周代历史有借鉴价值,故C项正确;画像石的记录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还原了周公辅政的情景,故D项错误。 2.(2018·陕西榆林一模)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为“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如图是明朝仇英的《观榜图》(局部),该图所见证的制度( )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系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解析:选A。明朝仇英的《观榜图》所见证的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打破了隋唐以前地方势力掌握选官权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是管理官吏的制度,故B项错误;防范武将专权是文官当地方官,重视文官的作用,与材料科举制的作用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能起到强化君主专制的作用,但培养忠臣顺民体现不出科举制的特殊作用,故D项错误。 3.(2018·湖北黄冈高三调研考试题)下图为汉代推行的一项政策“推恩令”示意图,此图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汉代初年的政治变化。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根源 B.推恩令以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 C.推恩令下的政治改革与“独尊儒术”的思想改革目的具有背离性 D.推恩令体现出了汉武帝及其统治集团的政治智慧 解析:选D。推恩令推行的根源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A项错误;推恩令在对地方的削弱的基础上建立,故B项错误;独尊儒术是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统一,而推恩令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即政治统一,所以两者之间是不谋而合的,故C项错误;推恩令是兵不血刃的方式,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4.(2018·北京东城区高中检测题)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 B.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 C.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 D.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 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的耕种、灌溉和纺织情景,A项仅仅是铁制农具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下耕织结合的场景,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精耕细作的发展,故D项错误。 5.(2018·全国Ⅱ卷百校联盟高三联考)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况 B.牛耕方式以二牛抬杠为主 C.曲辕犁结构相对比较完备 D.豪强地主的田庄规模巨大 解析:选A。材料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少,采用简单的生产工具生产,反映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模式,故A项正确;图片中展示的是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故B项错误;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故C项错误;豪强地主的田庄基本采用集体生产的经营模式,故D项错误。 6.(2018·广东惠州二模)如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D.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营,不涉及雇佣劳动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依旧属于耕织结构的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这一重农抑商实施主体,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只是没有男耕女织那么明确的分工界限,故D项正确。 7.(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如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图主要的史学价值在于( ) A.个体农业的形成 B.耕作技术的进步 C.农民生活的艰难 D.庄园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B。古代中国的个体农业最早形成于春秋时期,在当时尚没有犁壁技术,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中的圩田不难看出,这是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又一大进步,故B项正确;简单的农耕图并不能直接体现农民阶级具体的生活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中很明显是规模简单的个体农耕而非大规模的庄园经济,故D项错误。 8.(2018·四川资阳一模)如图是一幅古罗马时期的壁画,画中显示的是一位身着丝绸外衣起舞的女子。画中女子( ) A.她有资格参与各种公众活动 B.她可能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 C.丝绸由中国商人由长安运来 D.她可能也使用青花瓷餐茶具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古罗马时期妇女没有权利参与政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丝绸在恺撒时期传入古罗马,大约是公元前1世纪左右,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丝绸是由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古罗马的,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青花瓷兴起于明朝,大约在明清时期经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9.(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如图是清末德国的礼和洋行商标。该洋行于1900年前后带来了上好的靛蓝色,靛蓝布很快风行中国城乡。由此可知,礼和洋行( ) A.所占中国市场份额居列强前列 B.营销策略适应和推动了民众需求 C.货真价实得到中国民众的喜爱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B。材料主要讲述的是靛蓝布很快风行中国城乡,并不能说明所占中国市场份额居列强前列,故A项错误;材料中图片礼和洋行的商标中的广告词“此靛真好永不变色”正是一种营销策略,其永不变色的特点正刺激了中国民众的需求,故B项正确;材料中讲述的是洋行布风行和其广告商标,并未体现货真价实,故C项错误;洋行其实是近代的“买办”,并没有办工厂等实业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而且材料体现的洋行布风行全国,并不能体现其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10.(2018·福建福州单科质量检测)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了( ) A.文化革命的深入发展 B.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C.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城乡教育制度的统一 解析:选C。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出“文革”的结束,高校招生制度的调整,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调整,与义务教育无关,故B项错误;从图1“文革”时期推荐工农兵子弟上大学到图2恢复高考的转变,反映出社会公平的重建,符合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调整,与城乡教育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11.(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如图是二战后的一幅欧洲形势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 A.导致德国走向了分裂 B.促进了欧洲市场统一 C.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 D.加速了西欧经济复兴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二战结束后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造成了战后德国的分裂,故A项正确;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是美苏冷战在欧洲的表现,造成了欧洲国家分属两大阵营,故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故C项错误;德国分裂不利于西欧经济复兴,故D项错误。 12.(2018·山西晋中高三调研测试题)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促成美欧日平等伙伴关系 解析:选A。上述漫画反映了美国从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和日本在外交上要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只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欧、日并没有实现平等伙伴关系,故D项错误。查看更多